问题学生如何教育
399
-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面对问题学生,家长首先要分析原因。家长本身是否存在问题,比如整天打麻将,喝老酒,东荡西游,不务正业。所以首先要家长端正教育态度,依身作则。有什么样家长,就会有什么的孩子。同时,家长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得到老师的支持配合。共同找后进生身的闪光点,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坚持耐心,不放弃,总会有收获。
问题学生如何教育?
首先,家长要正确的冷静的理性的对待。要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查找问题发生的根源。只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其次,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始终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不能松懈,不能偷懒,不能找理由,找借口为孩子开脱!小树不修不直溜是非常有道理的!那些孩子身上的问题,别怪孩子,也别怪老师,父母应该先反思!
第三,尊重问题学生自尊心,树立问题学生自信心,做出成绩时要表扬和鼓励。
第四,正确看待问题学生的问题,以包容的心态对待问题。
第五,要鼓励孩子,支持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和孩子一肩并肩,心连心,共同应对人生的挑战。要帮助孩子重新树立强大的自信心。制定学习的目标和计划,帮助孩子克服,改正自己的缺点,扬起前进的风帆,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战胜险滩,勇往向前。
第六,父母不是专业之人,对孩子生理与心理知之甚少,必须多学习。如果不能短时间自行通过正常沟通交流的方式解决,可邀请老师、或社会专业人士来介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专业的指导对于孩子的教育引领是必须的。
2024-01-16 查看全文 -
现如今,很多年轻父母都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选择困境,在生存压力下不得已把孩子交给老一辈人教育,这就导致出现了很多“隔代教育”的现象。和亲子教育不同,隔代教育很容易给孩子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家长一定要注意。
如何解决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隔代教育的现实警钟:错误的爱,竟会导致自闭症?
《中国教育报》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以妈妈的视角,描述了孩子如何因为外祖父过度保护而有了自闭症倾向,又被妈妈艰难治愈的全过程。文中的妈妈以为,让退休的父母来照顾孩子,既可一解老人思孙之苦,也能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呵护,还能让自己腾出精力拼事业,一举三得。在最初几年,父母不辞辛苦照顾外孙,孩子健壮成长,年轻父母安心打拼,这个三赢计划似乎达成很完美。然而到了小明四年级时,妈妈发现孩子有自闭症倾向。起因是二年级的某一天,班主任偶然讲课拖堂,外公冲到教室里,骂了老师并拉走小明。外公认为保护了外孙,却不知外孙从此以后被同学孤立。
班主任说:“小明和其他同学相比,身上有非常明显的隔代抚养的特征:内向、寡言少语、不合群、不自信、注意力不够集中等。”老师给出建议:“最重要的是不要和老人住在一起。”妈妈忍痛把父母送回老家。从此把工作外的几乎所有时间都给了儿子。空闲时候,带儿童书籍让小明与小朋友们分享。晚上陪他做作业,做游戏。临睡前陪他读经典,背英文。一年后,孩子终于慢慢恢复到健康活泼的状态。
这么严重的情况虽然少见,然而被老人溺爱的孩子,自私、任性、大吼大叫的例子却比比皆是。至于老人不顾父母的禁令,偷偷给孩子吃糖、喂饭、买零食、打游戏更是家常便饭。更让很多父母气愤的是,每当自己想要管教,老人往往横加阻拦,最爱说的话就是:“他还小呢,大了就好了。”
正因为此,才造就了越来越多的“熊孩子”。
只需四招,轻松破局隔代教育之痛
虽然隔代教育的确存在祖辈过分溺爱、过分关注、过分表扬、老人教育观念陈旧等缺点。但也要承认,隔代教育能帮助年轻父母腾出时间拼搏事业,能慰藉老人晚年时光,而老人特有的耐心陪伴,也是年轻父母无法做到的。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祖辈还是父母,都是望孩子好,希望孩子长大成才。而这就是破局隔代溺爱的关键。
1、年轻父母占主导
凡是隔代溺爱严重的家庭,肯定是父母缺位,所以祖辈才会补位。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说: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最基础的组成部分。缺少父亲的照料,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没有母亲的关心,会使孩子缺乏幸福感和亲切感;以上两者的任何一方缺少都会使孩子在前途的选择、人际关系的沟通上产生障碍。所以父母要利用碎片化时间,尽可能多地陪伴在孩子身边,观察孩子的需求,引导孩子的成长。
何况相比起老人而言,年轻父母都参加工作,文化程度比较高,接触面更广,接受能力强,更善于学习科学育儿观念。
父母的陪伴更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广博见闻,增长知识。祖父母要甘居次要位置,把教育主导权让给父母,督促年轻父母多多陪伴孩子。并积极学习新的知识和育儿观念,以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
2、良好沟通很基础
换成婉转的方式沟通,效果会好得多。比如见到奶奶追着孩子喂饭,年轻父母不妨先夸赞一句:“妈您辛苦了,先歇会儿。”再用鼓励的语气说:“我们看宝宝能不能做到自己吃饭。”
奶奶一定会停下手,充满骄傲地说:“我孙子肯定行。”宝宝也一身干劲地自己吃饭,证明已经长大了。于是目的达成,过程其乐融融。
或者反向利用老年人迷信微信的特性,三天两头在家族群里发《XX专家表示应该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XX专家指出孩子这样做更聪明》……很快你就会发现,那些你死活也讲不通的道理,已经被奶奶自发自动地贯彻,并充满优越感地向她的老伙伴们炫耀了。
3、统一战线是关键
父母最崩溃的事情是什么?就是熊孩子闯了祸,你高高举起了巴掌,爷爷奶奶闯过来抱走了孩子,还急赤白脸的骂你:“你小时候不也这样?我打过你么?”于是前功尽弃。
家庭教育中,统一战线很重要。
因为孩子天生会趋利避害,知道如何利用长辈的溺爱获取不合理要求,知道如何利用长辈的心软逃避惩罚。所以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每个家庭一定要选出一个三观正的爸爸或者妈妈承担主要教育角色,在是非问题上给与孩子以正确引导,合理奖惩。在这过程中,老人们尽量不要干涉年轻父母的教育方式,年轻父母也要照顾下老人的心理感受,不要太过激烈。如果实在需要严厉管教或者老人总是忍不住出手关涉,不妨把孩子带到外面一个安静的角落,充分予以进行管教,并等到双方情绪都平静后再回到家里。
相信只要经过一段时间持续教育,一定会达到好的结果。
4、每周给老人放个假
每个周末,是我和孩子的亲子时间。我和老公会带上孩子,去大型游乐场玩耍,去博物馆增长见识,甚至去远一点的地方旅游。这些,是爷爷奶奶无法做到的。
孩子天生喜欢这些新奇的感受,所以他热烈地期盼着每周的亲子时光。也就在这完全属于父母和孩子的快乐玩耍中,很多价值观、生活习惯、礼仪规矩潜移默化地被灌输给孩子。
而被放假的爷爷奶奶呢,这天他们不必卡着点急急忙忙去接孩子,也不必小心翼翼照顾全家的口味做饭,更没有人指责他们这里那里做的不对。他们想收拾家务也好,想找老姐妹老兄弟聊天打牌也好,可以尽情享受自己的自由时光。
于是一天下来皆大欢喜,大家也更有干劲开始新一周的生活。
对孩子一生来讲,个性品质,性格形成的关健期在0-6、7岁,如果这个阶段的儿童几乎都与老人生活在一起失去与父母沟通交流、培养感情的机会,任凭“隔代亲“泛滥,就会对其身心造成很不利的负面影响。
首先,过分溺爱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我,任性的不良个性。
自我中心就是指儿童往往只注意主观的观点,不能向客观事物离中,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老年人特别疼爱孩子,对隔辈的孙子孙女容易迁就,溺爱,特别当孙子孙女是独生子女时就更加顾忌,怕出差错对不起儿女,怕儿女责怪,于是老人来来依着孩子,保护孩子把孩子在核心位置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犯错也不及时纠正,还常常满足孩子不合理的欲望,形成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全家人服务于他,一但遇到困难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生气,大发脾气,老人的过分保护,不仅扼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还使孩子变的极为自私、胆小娇气等不良个性,使得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其次,隔代教育过分保护扼制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强孩子的依赖性,易使孩子变的更加娇气。
在家庭中隔代家长对孩子的吃喝拉撒全部包办代替,隔代家长种种做法,使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曾说过“凡是孩子自已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能力和责任感,增强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祖辈们的包办代替只是短暂的这种怕孩子吃亏怕孩子摔倒的心理不仅不现实也不可能因为包办代替不可能代孩子做一切事,包办孩子的一生,孩子未来的路很长需要自己去体验和尝试,相反这种包办一切,只会为孩子今后的生活在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
祖辈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事物较慢,影响孩子个性的形成。
由于隔代家长的教育思想存在的年代与孙辈们所处年代在时间上跨度大,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处于不同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各时代的经济差误不同,地位不同,时代给予各人的压力不同,他们在对子女如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目前很多新兴时尚事物,隔代家长们很难接受,也很难学习例如电脑已普及化,但隔代家长对此看法不一由于自已不了解,又得很难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得孩子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变少了。他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稳当不出格,而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这样易泯灭孩子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
在“隔代教养”中,老人扮演什么角色?
虽然“隔代教养”意味着老人一定会参与孩子的教养,但根据其主导性的多寡,又可以分成三种模式:
第一种:父母主控、老人辅助的教养模式。
坚持这种联合教养模式的家庭,无论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是多是少,在涉及到抚育、管教孩子的问题上,都是由父母主导的,而老人多是秉持孩子父辈的原则,做些辅助性的教养工作。
儿子儿媳上班时,我就帮着带孩子,等他们下班了,就没我什么事了。平时,孩子学什么、看什么书、玩什么游戏,这些我都不管,都是儿子儿媳陪着玩,我要么去干点自己的事儿,要么就在旁边看着,等他们上班去了,我偶尔也学着跟孩子互动。有时候,我拿不准的事就跟儿媳沟通,但我有经验的地方也会跟儿子儿媳说,都是为了孩子好,就商量着来,倒是没什么矛盾。
第二种:老人主控、父母辅助的教养模式。
坚持这种联合教养模式的家庭,孩子的教养问题多是由老人完成的,父母不直接参与或不主要参与抚育、管教孩子,父辈的育儿理念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体现较少。闺女和姑爷工作都忙,这孩子从出了月子就一直是我在带。平常,也就是发烧感冒了管一管;要么就是放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出去玩玩。这以后要是上幼儿园了,接送肯定也还是我的活儿。
第三种:单纯由老人教养,父母基本不参与。
这种教养状况存在较为明显的城乡差异,多数情况下,孩子可能并不与父母一起居住。孩子的抚育、管教基本上完全由老人完成,教养孩子的过程单纯体现老人的意志。
我家泽泽一岁断奶以后,就跟我回老家了,他爸妈在外地上班,一个月回来一趟。平时,就是我带着孩子,只要天气好,我就带孩子去植物园里逛逛,让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会儿;我也给孩子看绘本、讲故事,孩子一岁半的时候,我给报了个早教班,也都是我带他去上课……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个性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应充分认识其存在的问题使得现有的家庭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
2024-05-29 查看全文 -
从孩子心理成长来看,中学生正处于叛逆高峰期,这阶段的孩子出现叛逆是正常的现象。这个时期的孩子,无论是身体孩子心理上都有巨大的变化,独立自主的意识越来越强,寻求独立的心理需求也越来越强,在许多事情上不喜欢父母去过多的参与,他们对理解支持和情感需求也非常强烈,所以做大人的适当劝解,解释,不可采取硬的措施。
中学生叛逆期如何教育?孩子叛逆家长正确的做法:
第一、给予关心和帮助,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
对于叛逆期的孩子,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言行,多注意他们的行为变化,当然家长也不要过多的干扰,只要孩子整体没有异样,家长多关心,让孩子理解自己的爱就可以了,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样孩子才愿意和自己沟通。
第二、最终孩子,平等沟通,懂得换位思考。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现在孩子学习压力非常大,难免会产生焦燥的情绪,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不要采取强硬的措施,青春期孩子心理非常脆弱,很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情,所以要和孩子交朋友。
第三,不能溺爱,更不能放任不管
在现实中,一些家长面对难教的孩子,在几度管教而无多大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开始对孩子放任自流。此时,无论孩子的言行、想法怎样,家长都不再过问、指导。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行为发生偏差,待家长懊悔时,才发现已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第四、给孩子独立的空间,懂得适当放手
对于叛逆期的孩子,孩子最渴望的也许就是家长不要过多的约束自己,给自己独立的空间来告诉家长自己已经长大了,所以家长要适当放手,不要事事约束,生怕孩子做错事。
第五、相互理解和征求意见
父母要学会理解孩子,青春期叛逆是孩子成长发育的正常现象和必经阶段,要征寻孩子的意见,多进行交流和沟通更是能加深亲子之间的信任与理解。
第六、加强沟通和鼓励孩子
良好的沟通和赏识赞美对特殊时期的孩子能够起作用更大,给予孩子足够尊重,让孩子学会如何去掌控自己生活。
第七、寻求意见。
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跟孩子的老师多加强交流,了解孩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
第八、家长要有耐心。
不要期望立竿见影,要允许孩子有个转弯的过程。
中学生叛逆期的心理特点:
1、脾气特别不稳定,情绪控制比较差。
比如容易激动,因为很小的事就和父母大喊大叫,而且乱发脾气,有时总觉得父母特别唠叨甚至父母的意见、建议也无法听进去。
2、逆反心理: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较容易出现逆反心理,通常会觉得老师以及家长对待自己不公平或者约束自己,喜欢做违背命令的事。
3、虚荣心强,表现为爱买名牌东西、将自己打扮的超出该年龄段的成熟或者性感、非常的注重形象、在意他人的看法。
4、有很强的反抗心理
总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公平或者父母总是约束自己,所以就会试图与权威对抗,比如与父母吵架、与老师对着干等。
5、做事情不计较后果
表现为做事十分极端,不服从伦理道德,只追求自己高兴,不在意他人看法也不考虑后果
6、自私自利
现实生活中,自私的孩子并不少见。如果是一个什么都不愿与他人分享,独占意识很强的人,是很难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缺少同伴交往的孩子心理脆弱,容易产生孤僻、自卑、破坏行为、攻击行为等心理问题。因此内心充满了怨愤。长期处于这种抑郁的情绪中,将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其后果不堪设想。
7、爱撒谎。这个时期的孩子自尊心强,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孩子撒谎现象会增多。
8、性心理:孩子到了青春期,在性激素作用下,他们对于很多事情都十分好奇,尤其是性。但由于青春期孩子性心理尚不成熟,并不能控制自己本能,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和孩子坦诚沟通和引导。
中学生应该懂得的道理:
做人需诚信为本,不能谎话连篇。
学会勤劳节俭,不能贪图安逸铺张浪费。
做人要有责任心,敢于担当。
千万不要因讨厌某个老师而不听他的课,这很幼稚且得不偿失。
写作业时要专注,尤其把字写工整干净,锻炼写字速度,考试时啊会变加分项。
游戏不能再玩了,短暂的快乐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和长久的悔恨。
没必要攀比,有些人看起来随便学就会,那是你没有看到他默默努力的时候。
早恋是冒险者的游戏,基本两败俱伤。
能给自己行为买单的只有自己,连父母都不可以。
对的事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百事孝为先。
爱运动,爱动脑。
做错事情要道歉。
起点不同,将来的生活也会不同。
要知道现在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就得吃生活的苦。
2024-05-16 查看全文 -
身边许多家长对待早恋都仿佛遇到“洪水猛兽”一般,一旦发现孩子跟任何异性有交集,就立马向孩子灌输不要早恋的铁律。殊不知,正是这种严防死守的态度,让孩子对被视若禁忌的“早恋”产生好奇,更容易产生试探的心思。
如何教育早恋问题?
第一:与孩子进行深交流。
不要刻意的和孩子谈早恋的问题,也不要“一棍子打死”早恋现象,更不要责骂或羞辱孩子,那样只会激起孩子强烈的抗拒与叛逆。和孩子讲话时,假装无意的往上引导,慢慢引导孩子说一说自己心里的某些感受,就算孩子的观点错了也不要急于反驳,先表示对他们的理解,如此,孩子才能慢慢放下对你的戒心,才能信任你,你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第二:要讲究方法。
处理孩子早恋的问题,家长千万不要态度粗暴。方法简单。父母不能用讽刺、责骂甚至惩罚孩子,不要偷看孩子的信息或者跟踪监视孩子,更不用说在学校或对方家里吵闹了。帮助孩子摆脱早恋的误解需要一定的时间,家长不要操之过急。
第三:正确的人生观的引导。
家长要加强对孩子正确人生观的指导,就能抑制性需求带来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然而,人生观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说,孩子应尽快接受早恋教育。
出现早恋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一:青春期叛逆。
当孩子们身体和心理都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迎来人生的青春期,这个时间点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觉得自己快要成人不应该听从父母的意见。于是他们就会三番五次地和老师,父母做对,父母越是让他们不要早恋,越是要限制他们恋爱的自由,他们就越要迎难而上,他们早恋不需要理由,就是不想听大人的话。
原因二:好奇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很多学生谈恋爱的目的是尝试这种关系。而且这个年龄阶段的模仿能力很强,受现在一些爱情片的影响,很多早熟的孩子渴望像电视剧里的主人公一样轰轰烈烈的爱一场。
原因三:补偿心理。
一些青少年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常年吵架,孩子在家里得不到应有的关爱,以至于孩子在需要父母安慰和表扬的时候得不到回应。当孩子在家里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得不到父母的爱时,那么他们就会在家庭之外寻找那份温暖,这也是孩子很可能寻找异性来寄托情绪的原因。
出现早恋问题的影响有哪些?
影响一:影响学习。
很多未成年人在恋爱时期都是处在中学时代,然而中学时代的学习任务是非常重的,如果发生了早恋,必定会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会让学习成绩下降,然而中学成绩非常差的时候,就会对整个人生规划形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说早恋最大的坏处就是影响学习成绩,不利于未来的发展。
影响二:情绪不稳定。
很多人处在早恋中正属于青春发育期,也就是说情绪并不是太稳定,其实当两个人情绪不稳定时是不利于两个人感情和谐相处的,可能两个人之间极容易爆发矛盾,而且这样的矛盾是非常激烈,所以说早恋的坏处就是会影响两个人的情绪不稳定,并且也会让两个人变得更加的暴躁。
影响三:年少轻狂的伤害。
很多人处在早恋期都是年少轻狂的,并且大多数人在年少无知的时代,对待自己的感情都不会太负责任,这样就会在彼此之间形成深深的伤害,并且这种伤害会深深的埋藏在心底,无法逝去,所以说早恋所承受的伤害会非常的大,年少的轻狂带来的伤害也是早恋的一个坏处,这或许就是很多人的初恋没有一个完美结局的根源。
2024-05-11 查看全文 -
学生早恋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作为家长只能正确引导,不要让学生因为早恋危害身心健康。孩子早恋,家长的教育方式特别重要,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早恋这个难关。
如何引导学生早恋问题?
1、多给孩子一些包容
因为当孩子有早恋的想法和行为的时候,因为孩子已经长大了,慢慢变得成熟,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这时也千万不能够过于紧张、过于焦虑,甚至将这个行为过分的关注,甚至有过激的处理方式。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许多孩子的早恋与生活单调、没有目标有关,所以充实孩子的生活.帮助孩子寻找生活的真正意义,就可以转移孩子对“早恋”的注意力。一位父亲发现儿子谈恋爱,不仅没有斥责,反而比过去更关心儿子了。知道儿子喜欢语文,便鼓励他参加年级朗诵组,还指导儿子写日记。于是,儿子的作文频频出现在班组的墙报上,还被选上班干部。后来当初对异性的爱慕心理逐渐淡化、消失了。
3、父母要摆好心态
千万不能有极端想法。孩子早恋是正常现象,如果这段早恋没有出现太严重的后果,反而对他们将来的恋爱是个“早练”,日后孩子恋爱时会更加地顺利。
4、要让孩子明白早恋的危害
并且要能够让孩子保证不去触碰雷区。然而,大多数孩子的自控力低下,即使他们当时保证恋爱不影响学习,也难保证日后他们禁得住一些后果严重的诱惑。所以,更要让孩子明白其中利弊,处理的好,双方相互进步,一起考上好学校;处理的不好,轻则荒废学业,与家人反目;重则威胁生命。
5、不要盲目的加以反对
因为现在的小孩都有强烈的抵触心理。最好是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不是感觉,也不是一见钟情的坠入情网,坠入情网的唯一好处只是消除寂寞,这当然和爱情无关。
6、让孩子了解自身的真实情感
不要觉得他人对你好,这就是感情,长时间的相处会消磨一切,家长要陪伴在孩子左右,了解他们真实想法。“早恋”是孩子情感的正常表达,家长要做的不是严厉制止,而是用较为温和的方式,去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情感。
7、给孩子传导正确的恋爱观
“恋爱”并不是舍弃一切,投入情感,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为了彼此的未来不断努力前行,孩子懂得事情之后,家长就要主动给孩子传导正确的恋爱观。
8、给孩子更多的关心
如果孩子在家庭里面得不到应有的关爱,那么他便会把这种情愫放在恋人身上,所以,早恋的几率会大许多。如果父母能够给他们充足的爱,孩子早恋的机会也会变小,所以,在早恋时期,父母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容易的从这段早恋中走出。
2024-05-10 查看全文 -
学生的指责是学习,而不是利用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去谈恋爱,再说未成年谈恋爱是不被认可的,这些孩子急需家长的引导和教育。所以,家长要打起精神,帮助孩子做好思想建设,让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感情,理智的处理感情,引导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当中。
如何对学生早恋进行疏导和教育?
1、科学指导
很多家长一旦知道自己的小孩发生早恋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禁止。家长越是这样,小孩子便越反叛。其实对孩子的盲目冲动心理,家长要给予及时地指出。有针对性地指导其正常交往。帮助他们理智地超越情感,培育高尚情操。
2、让其理解严重性
这个阶段的孩子的确有了自己的许多各式各样的主意,但有些工作他们并没有这样的才能,他们仅仅凭借着自己心里的主意就行动了,一点点没有考虑到结果这就是早恋的产生,那么爸爸妈妈应该教授一些关于两性方面面的知识。爸爸妈妈要让孩子知道早恋的结果是什么,不能够逼迫要挟,这样坚决不可取。
3、给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
关于孩子的性心理发育多一些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的生理,及心理发育,然后才能够有效解决早恋问题。
4、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必定要给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孩子不正确的行为,做出及时正确的指引,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5、树立远大理想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人生才会有目标,有伟大的目标,才能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去努力和奋斗。因此,要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理想,针对理想来制定每个阶段的人生规划,让孩子心中有目标,然后坚定地朝着目标奋力前行,让理想去克制情感的冲动。
学生早恋的原因:
1、情感趋势
青春期的孩子会对异性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会讨论班上好看的男孩或者女孩,也会讨论到对自己感觉有好感的人。也因为这些让孩子对早恋越来越好奇并且会产生想要尝试的心理。
2、学校周围人的驱使
因为学校的孩子们都是差不多年龄阶段,在考虑事情时会存在很大的契合度,有时候孩子对于异性的好感,会得到自己同学的鼓励和肯定。特别是在和同学不断讨论自己有好感的人的事情时,会因为好感让不明世事的孩子将这些当做爱情。
3、对父母的模仿
孩子很多行为是父母的反射,很多孩子知道是因为爸爸妈妈相爱结婚才有的自己,所以从小时候过家家开始会模拟父母的关系。在稍微长大后会潜意识寻找自己喜欢的人,并且模仿父母的行为,也就产生早恋。
学生早恋的的危害:
1、严重影响学习,毁坏思想
在青春期这样的年纪,学习应该是最主要的一个目标。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充满了青春和活力,正是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的时期,应该是对学习最有帮助的时候。但是如果一旦陷入早恋的风波,会让孩子的思维走偏,在上课的时候特别容易走神,这就会大大地降低学习的效率。
2、心理易受挫
大家都知道,早恋的结局一般都是无疾而终的。因为之所以叫早恋,就是因为大家都在不成熟的事情做出不成熟的决定,这样的决定到头来肯定是不正确的。并且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十分的敏感,如果在不和平的争吵中分手,就很容易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打击。
3、过早性行为发生
早恋的孩子们很容易在懵懂无知的情况下“偷食禁果”。当性意识萌发的时候他们没有足够的经验去控制,特别容易冲动。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出现了一些越轨的行动,可能就会出现一些未婚先孕的状况。
2024-05-10 查看全文 -
孩子不听话时的教育方法主要有:转移注意力,找出原因,多沟通,作榜样。转移注意力,孩子在幼儿时期会有些叛逆,听不进去道理,可以转移注意力,把目前的事情暂时放到一边,让孩子做其他事情,等孩子情绪好转,再去教育孩子。所以家长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教育孩子才行。
如何教育不听话的学生?
1、父母发出指示后,不要离开孩子忙于自己的事情,而是要和孩子在一起。无论孩子什么时候服从父母的要求,父母都应该表扬他。此外,父母应该用放大镜盯着孩子的良好行为。如果孩子遵守家规,做家务,父母应该表扬和奖励孩子。
2、给孩子一系列简单温和的指示,比如请把铅笔递给我。不管你是否相信,孩子养成服从习惯的程度取决于练习的机会。每天至少找两三次机会指示孩子帮助父母,选择孩子不是很忙,不要让孩子恨父母打断他。当孩子服从每一个指示时,表扬他一次。对于很小的孩子,他们可以用零食或饮料作为奖励,表扬大孩子。
3、不同问题不同对待。只有针对不同的情况,弄清楚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才能真正知道孩子内向的想法,进而采取正确的建议,效果才会事半功倍。而不是孩子不听话,就面临孩子的大吼大叫,这样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所以说,必须弄清楚孩子不听话的具体原因。
4、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比较。许多父母在小孩犯错时,总是喜欢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边比较还会边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如何的听话?如何的爱学习,再看看你!这种行为真的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如果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会更加的抵触,更加不听父母的话,教育起来也会更加的困难。
5、真正放下身段。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程桂英老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6、跟孩子讲道理。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7、让孩子去体验。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2024-05-08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