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让孩子不玩游戏
606
-
生活中,想让孩子一点也不接触手机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孩子沉迷于手机,沉迷于玩游戏,最大的责任在谁,很显然责任在大人,大人有时候为了让孩子不吵自己,就把手机丢给孩子,自己得了一份安静。有的家长老早就给孩子配手机,配平板,最终孩子没有享受到手机的便捷,而是玩手机成瘾。
怎么才能让孩子不玩游戏:
1、不给孩子配置智能手机,或者把自己的手机放到孩子触碰不到的地方
家长不给孩子配置个人手机,孩子自然不会接触到手机,不接触到手机还怎么玩游戏,这是最立竿见影的办法。或者是回到家长,把手机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需要使用时尽量避开孩子,或者把手机设置密码,密码不要告诉孩子。
2、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手机不离手
家长回到家中或者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不要手机不离手,你不玩手机,孩子看不到手机自然不会玩,你自己手机不离手,孩子耳濡目染,当然也会养成玩手机的习惯,日久成瘾。不让孩子玩手机,首先家长得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3、规定时间
孩子玩手机可以,玩之前立好规矩,说好玩多长时间,到时间一定要把手机收走,不管孩子愿不愿意,都不能让步。玩之前一定要设置闹铃,闹铃到时间响起,立马收起手机,坚持一段时间,孩子自然会形成条件反射,无形中就养成了守规矩的习惯,以后再玩手机自然就会遵守规则,这就叫“立规矩”。
4、买玩具
为了孩子不沉迷于手机,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玩具,一定是孩子喜欢的玩具,孩子被玩具吸引了,转移了注意力,玩手机的时间就会减少,玩手机时间少了怎么会玩游戏成瘾呢。
5、多陪孩子
大人有时间多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或者一起读书,书可以是孩子课内的书本,也可以是课外读物,尤其是孩子感兴趣的书,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读书,既可以促进亲子关系,也可以养成孩子读书的好习惯,还可以增长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6、带孩子出去走走
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去外面走走,可以去阳光明媚的户外公园,可以是空气清新的山里,可以是动物园、小公园,也可以带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增长一下见识,丰富一下阅历。
7、培养爱好
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以及爱好,给孩子培养一两个兴趣爱好,因势利导,既可以打发时间,也可以提升孩子自身,没准儿将来还能用的到。
孩子小自控能力差,怎么玩手机,需要家长的引导,不能任其自然,随着孩子性子来,那样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想让孩子不沉迷于手机游戏,方法很多,强制抢夺手机是没有用的,孩子主动交出手机,不迷恋手机才可以。
2024-01-19 查看全文 -
手机的普及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旦迷上了就无法自拔,进一步影响健康和学习成绩,一定要让孩子明白,玩电脑游是为了让她紧绷的神经得以松弛,心情得以调节,从而能有效地达到休息的目的,所以不能持续很长的时间。
怎样才能让孩子不玩游戏?
1、让孩子清晰地认识到游戏的危害
有些孩子一打游戏就废寝忘食。有人发展到每天起床便莫名其妙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头昏眼花、双手颤抖和食欲不振。所以我们家长要让孩子清晰地认识到玩游戏的危害。
2、合理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可以将孩子从游戏中暂时脱离出来,比如带他去参加户外活动,像拓展CS活动之类的,让孩子远离虚拟时间,重回真实人间。如果方便的话,家长也应该一起参与进去,既可以加深亲情关系,还可以让孩子放下对你的戒备,不再把你当敌人。
3、家长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
家长和孩子沟通是育儿的关键,对于玩游戏这件事也是如此,不能家长按照自己的想法就制定了玩游戏的约定,要和孩子多沟通,互相讨论来完成。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心平气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通过沟通制定出的约定会使孩子心服口服,当然接下来就是要贯彻执行了。执行也是关键,一定要按照事先约定好的去执行,执行要坚定,往往家长在和孩子的博弈中都会处在下风。
4、正面管教,逐渐引导孩子减少玩手机
而且自身也要做好带头作用,和孩子在一起时要多和孩子说话交流,不要一味的自己在玩手机,让孩子增加好奇心。父母对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和频率进行一定的管控,缓解并降低孩子反抗心理,家长在孩子面前也应该尽量不使用手机。
孩子玩游戏的原因:
1、孩子提出要手机时,家长没有正确回应
给还是不给,决定权完全在于家长。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让孩子使用手机,什么样的情况下坚决不能给,这一点必须慎重。
2、父母在家频繁使用手机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做什么他就学什么,这就是身传言教。如果你经常在家里打电话、发短信、玩微信、或者打游戏、看电影,那么多半孩子也会对手机产生兴趣并希望从手机中获得满足。
3、孩子缺乏自控力
对于玩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个成年人都很难自控,何况一个孩子,当他们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家长喊停止,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停止你的催促,用亲子约定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控制时间,增强时间观念。
2024-04-20 查看全文 -
目前是一个智能化的电子时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各种移动电子设备应接不暇,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这些电子设备。
怎么能让孩子不玩游戏?
1、跟孩子定时定点
如果你家孩子已经玩游戏成瘾,此时家长不应该让孩子彻底放弃游戏,应该跟孩子定时定点,告诉孩子一天只能玩1-2个小时,而且还是在写完作业之后。如果孩子超过了规定时间,那么父母就需要狠下心来,强行的关闭电脑或者拉电闸
2、告诉孩子现在的任务
大部分沉迷游戏的孩子,是不知道这个年龄段他们应该做什么的。认为,学习枯燥乏味,相反游戏却让自己玩的非常开心,所以孩子才会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玩游戏上。父母需要告诉孩子他们的任务是什么,真正的任务是学习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基础。
3、让孩子知道沉迷游戏的坏处
孩子之所以喜欢玩游戏,是因为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肆无忌惮的发泄自己,也能在竞争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沉迷游戏的坏处。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要让孩子了解沉迷游戏的坏处,对身体和对以后的影响。
4、找到游戏的替代品
大多数家长让孩子戒掉游戏都会遭到孩子的强烈反抗,不如去找一些可以替代游戏的活动,比如:带孩子看电影、去游乐场等。通常来说,男孩子玩游戏都是以对抗类为主,因为这能让他感到激动,家长可以让孩子去打篮球、棒球、攀岩等。
5、让孩子失去玩游戏的兴趣
家长不要天天去阻止孩子玩游戏,这样只会让他一有机会玩就更加沉迷其中,而是直接让孩子在固定的时间段里玩3到4个小时,玩不完不能离开。起初孩子会开心一段时间,但是他也会很快失去兴趣。
孩子长时间玩游戏的危害:
1、容易上瘾
而上瘾的本质就是孩子容易满足于短时间内游戏胜利的成就感,而对现实生活中要花费一定功夫才能艰难取得的成就感难以坚持。
2、腐蚀孩子的心灵
通过手机可以接触到的东西很多,可谓是鱼龙混杂。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他们一不小心接触到了不好的东西,那么他们的纯真的心灵就会受到腐蚀,自然而然也就失去了本该有的童真,思想意识上多了一些不好的东西。
3、面临的不良诱惑多,可能会误入歧途
利用手机,孩子可以交到一些朋友,但是,这些朋友中的有些人可能是不好的,那么他们可能就会教坏孩子。同时,孩子接触的东西多了,需要抵制的不良诱惑也就多了,稍有不慎孩子可能就会误入歧途。
4、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大家都知道手机是具有轻度辐射的,长期玩手机对视力以及身体器官的正常发育都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尤其是对孩子的消极影响更大。如果孩子长期玩手机,影响正常的休息,那么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健康都会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
2024-02-10 查看全文 -
玩是孩子的天性,但玩游戏对孩子的眼睛不好,并且会影响学习。但是现在的社会不让孩子接触游戏好像也不现实,不让孩子玩好像他就跟不上同龄人的节奏,和同龄人没有话题,所以家长要把握好分寸,让孩子玩可以,但要有时间限制。
怎么样让孩子不玩游戏?
一、正视网络游戏。
可别小看了网络游戏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它不仅在影响着孩子,同时也在影响着一部分的成年人,痴迷于网络游戏的大有人在,又何止是小孩子呢?或许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游戏之前,我们只能忍受网络游戏的“猖獗”。
二、巧妙利用游戏,拉近关系。
在孩子的心中,本来就对于家长有所芥蒂,而身为局外人的你若还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教训他们,自然是不能被孩子所接受的。这个时候,若是你也可以融入游戏之中,成为他的战友,他的小伙伴,身份的换位则会拉近你和孩子的距离,让他们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见。
三、严格把控时间。
特别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叛逆心理是比较严重的,他们往往有自己的独立思想,而不愿意听从家长的安排,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暴力对待和强制要求都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一种约定俗成的契约模式更讨喜。家长不妨尝试和孩子约定上网游戏时间,给与他们起码的尊重,而受到尊重的孩子则会将这份尊重返还给你,同时,这也是一种处理家长孩子关系的好办法。
四、发展其他兴趣爱好。
例如文学艺术,体育等,以帮助他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转移注意力,自然不再依赖手机。
五、多出去活动。
父母可以带他去不同领域看不同的事物,参加户外活动并结交朋友,这样他就可以发现除了游戏之外还有一个美好的世界。同时向他更多地说明手机的原理和应用,并意识到游戏不应占据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
孩子喜欢玩游戏的原因有哪些?
1、缺乏价值感。
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认可,而在游戏这个虚拟的世界,只要付出一点时间就能够升级,获得游戏带来的快感,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乐此不疲。
2、缺乏归属感。
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内向的孩子建立线下的友谊。他们可能有社交困难,但他们可以在游戏中与他人建立虚拟关系。这种虚拟的联系是一种心理安慰。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我是谁?”这个问题的过程。获得同伴的认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发展过程。当课堂上大多数人都在谈论游戏时,想要被同龄人认可的会让孩子们更容易选择游戏并沉迷其中。
3、体验游戏中的控制感。
很多孩子在家被父母严格控制,没有足够的权力去控制事情。在家里,他被教导,“这应该做,那不应该做,你应该这样,你不能这样做”等等。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基本的小事情是自己无法掌握的,孩子们自然会把目光转向游戏。在游戏中,只要他拥有高水平和强大的装备,他就能体验到掌控全局的感觉,这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
4、在游戏中释放对现实憎恶者的攻击性。
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释放他们对家庭和学校的不满。游戏中的一些绰号是非常霸道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可能是一个非常胆小和内向的人。他们把游戏中的敌人想象成讨厌他们的人。也许是同学欺负了他。也许是他的父亲或母亲。
2024-03-06 查看全文 -
游戏是人的天性,也是动物的本能。我们作为成人也是喜欢游戏的,因为在游戏中得到快感。有时候大人都控制不了自己,更何况自制力不强的孩子呢?想要解决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不玩游戏?
一、心理上要有一种开放、接纳的态度。
如果我们具备这样的心态,看到孩子打游戏时就不会愤怒,焦虑,对孩子来说他们就不会战战兢兢,会大胆的玩而不是偷偷玩,当家长给孩子建议时,孩子也容易接受,态度开明的父母可以说是避免孩子沉迷网游的第一要素。
二、陪着孩子一起玩游戏。
了解这个游戏为什么能吸引孩子,要想孩子更好的戒游戏,父母就得陪孩子一起玩,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可是更多的父母,不愿陪孩子玩游戏,更不愿谈游戏,因为孩子对游戏恨到了八百里之外,这是一个误区,只有父母了解孩子的爱好,才能有效的、合理的把孩子引向健全的人生爱好上来。
三、让孩子限定时间玩游戏。
平日里让孩子玩游戏的时间不宜过长,并且给孩子讲明白,玩游戏只是娱乐,缓解学习上的压力,可以玩,但因为打游戏浪费了时间,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提高学习上的效率,专心致志的学习,玩游戏时专心致志的玩,这样都要事先和孩子约定好,如此一来父母在孩子心中也能更好的树立威信,不武断的父母在孩子心中往往会有一个好威信,这个威信能在孩子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引导孩子进步。
四、给孩子找一件事情干。
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比如画画、唱歌之类的,总之给他报个他喜欢的班,来让他的业余时间多元化一点。艺术之类的也能锻炼人的情操,熏陶人的品格。孩子的业余时间丰富了,才不会去想游戏这件事。毕竟手机只是无聊没事情看才会去看,有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手机也就显得的没那么重要了。
五、家长以身作则。
孩子能否真正戒掉游戏瘾,关键的还是在于家长自身的“言传身教”,你不可能要求孩子必须要做到不看手机、不成瘾,而你自己成天盯着手机看,试想想,这样的父母,可能你也不会喜欢和接受吧,更别提去听这样的父母给我自己提出来的要求了。
孩子玩游戏有哪些危害?
一、脱离现实社会。
长时间在虚拟世界中,会导致孩子减少对现实社会的了解和关注。遇到现实问题将无视社会习俗和法律规范,第一反应就是用游戏中的规则来解决,最终脱离现实社会。
二、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业。
相信大家也看过许多相关报道,孩子因游戏成瘾导致的处分退学,现在是层出不穷。网络游戏的诱惑力对自制力不强的孩子来说,生活学习以及生活上的一切事物。因此,游戏上瘾的同学往往无心学习,甚至逃学旷课,导致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业。
三、腐蚀孩子心灵。
通过手机可以接触到的东西很多,可谓是鱼龙混杂。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他们一不小心接触到了不好的东西,那么他们的纯真的心灵就会受到腐蚀,自然而然也就失去了本该有的童真,思想意识上多了一些不好的东西。
2024-03-06 查看全文 -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点,而一个人自卑性格的形成通常来源于童年时代。毫无疑问,自卑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将产生不良影响,更对一个人的心身两方面的正常的发展起消极影响。
怎么才能让孩子不自卑有自信?
1、尊重孩子的意见
孩子从小就待在学校里学习,生活经验基本为零,这是大多数家长的想法。所以,生活中孩子都是听从家长的意见或者可以说是命令指令,从来没有选择的余地。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以后如何能够学会自立自信呢?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必须从小注重孩子的意见。在生活的琐事里询问孩子的意见,即使孩子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也应该耐心引导,这是一个帮助孩子培养独立生存的过程。
2、对孩子多鼓励,少批评和指责
不管是职场中的大人还是学校里的孩子,都需要被人鼓励。孩子和大人相比,在心理上其实更为脆弱,如果我们家长对孩子不多一点鼓励、不少一点批评和指责,反而在爱的名义下用很负面的语言来指责和数落孩子的话,孩子的心理就会这些负面语言所撕裂,变得不再自信,变得懦弱自卑。毫无疑问,这种负面心理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正常的学业。
3、引导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长,哪怕是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一个人若能扬长避短,强化自己的长处,就是有缺陷的人也能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因此,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并为他们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学会理智的对待自己的短处,寻找合适的补偿目标,从中吸取前进的动力,就能把自卑转化为一种奋发图强的动力。这也是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
4、帮助孩子结交朋友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相邀朋友到家里玩。可以选定某时间或某些天,让孩子带朋友到家里玩。在朋友的面前,孩子才会放开他们的天性,开心大胆肆意的玩。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很多自信成功的人士,他们从小就很会玩,从来不会拘泥于书本之上。
孩子自卑不自信的表现:
1、不喜欢说话与人接触交流
自卑的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拒绝表达自己。即使有熟悉的人在一起,也很少说话。孩子心中缺少自信,产生自卑的心理,嘴上不说,但孩子的行为已经表现出来了。
2、经常自我否定,说自己不敢、不会,胆小懦弱
有些孩子平时能说会道,但是只要遇到一点儿事情,就开始往后退缩。不管父母再怎么说,孩子依然是一个劲儿地否定自己,说自己不敢、不会。这种孩子,你可以说他抗挫能力比较差。但其实这也正说明,他的内心深处其实是相当自卑的。
3、对别人的话太敏感
有的孩子自信心不足的时候,往往会对别人的话过分敏感。比如上课时,老师说有些同学的作业写得不够认真,有些孩子就会对号入座,认为老师说的是自己,从而对老师产生很大的意见。如果是比较自信的孩子,不会对别人的话进行过度解读,也不会在心里想得太多。
孩子自卑不自信的危害:
1、严重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抑制能力的发展。不自信的孩子由于“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作祟,对结交朋友或兴趣索然,或不敢结交,甚至视为“洪水猛兽”,而且由于过度怕羞,从来不愿也不敢抛头露面。
因此不自信孩子的交际能力十分缺乏,在学校、家庭、社会中交往的面十分狭小,对别人的内心世界、人际关系也知之甚少。并囿于个人的小圈子,脱离所生活的环境,因此,孩子的各种能力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抑制。
2、导致孩子的心理品质反常性。不自信的孩子常常注意力难以集中,经常疑神疑鬼,对他人的评论十分敏感,对批评耿耿于怀难以接受。贬低、妒忌他人。他们还常常自暴自弃,经常处于郁闷、乖僻、过度敏感的心境。
3、自卑的孩子语言表述能力差,强烈的自卑可能阻碍大脑系统正常运行,不善于与他人进行交流,还会影响词汇和语言的信息量,自卑的孩子不善于主动学习,孩子的学习成绩会比较差,即使长大后也不会有很大的作为。
2024-05-09 查看全文 -
孩子叛逆期不听话,不服从管教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尤其是男孩子,无论家长说什么都要反驳两句,有的时候甚至会打骂父母。很多家长在面对叛逆期的孩子时,都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沟通,当然也有一部分孩子拒绝沟通,其实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不叛逆?
1、不要只跟孩子谈论学习
家长和青春叛逆的孩子相处,一定要谨记一点,那就是千万不能开口闭口只谈学习。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要尽量回避只谈学习这个话题,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要多抽出时间好好的真情陪伴,帮助孩子度过青春危险期。
2、多点理解和包容
叛逆期是每个人必经的人生过程,换位思考一下,当爹当妈的自己以前也有过青春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处于叛逆期也是可以理解的。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宽容,这样有利于孩子情绪沉淀,减少不必要的言语冲撞。
3、要及时管教
对于孩子不好的行为要及时纠正。纠正不是带着情绪去打骂男孩。而是给他定规矩,讲究原则,让他知道什么不该做,做了有什么后果。管教他不是为他不犯错误,而是让他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4、家长要调整自我
孩子叛逆期大人应该先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清楚孩子为什么叛逆。家长得调整好心态,看到孩子有逆反心理、和家长对着干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如何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去沟通。
5、讲究说话的艺术
在孩子面前,尽量少说话,多倾听。但是很多家长都反应,孩子不愿意跟家长说话。不愿意说,倾听什么呀。那你就得想想孩子为啥不愿意说,肯定是他觉得说了你也不理解他,不懂他,或者你不听他说,最后他就懒得说。
和叛逆期孩子沟通的技巧:
1、了解式沟通
家长往往过多关注和督促孩子学习,这种单一的沟通无法让孩子开启心扉。若要孩子接纳,应和孩子聊他的生活状态、感兴趣的事。即使孩子不愿意分享,家长也应支持孩子去做感兴趣的事,从而真正了解他的生活状态。
2、平等式沟通
想要顺利沟通,家长先要摆正自己的态度,用平等的方式来跟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的各种意见和想法别一一否定,而是要多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这样可以彻底解决孩子的逆反心理。
3、肯定式沟通
想要消除孩子的叛逆心理,家长首先要纠正错误的教育方式,减少孩子对自己的不满情绪,同时沟通当中多肯定多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认可,这样他们的叛逆情绪就会逐渐缓解。
2024-05-06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