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回复
1346
-
上课走神的问题是很多低年级孩子都会发生的问题,尤其是注意力低下的孩子,他们无法做到长时间专注于课堂学习,很容易发生走神的现象。孩子上课走神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而针对这个问题与老师沟通是很必要的。
老师说孩子上课走神怎么回复老师?
老师说小孩上课走神这样回复:非常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孩子上课走神,不仅孩子有责任,作为父母,也是有问题的。在家没有给孩子作出一个好的表率作用,对孩子没有有效陪伴,缺乏必要的关爱和细致入微的沟通,导致孩子今日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辛苦了。
孩子上课走神怎么办?
1、听课目标明确,要带着问题上课
每堂课应该有听课的目标。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头天作好“课前预习”,记下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第二天,带着问题听课,这样,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到老师所讲的内容了。“老是走神,盯一个点就可以盯好久”的现象就不会出现了。
2、养成学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习惯
要训练与分散注意力的刺激物作斗争,学习环境不安静,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闹中求静。学习分心,思考老溜号,是注意力过于脆弱的表现。应该同这种弱点作斗争。要培养坚强的毅力。要锻炼注意的坚韧性,分心刺激物保持镇定的情绪,与分心现象作斗争。
3、提供舒适的环境
孩子的注意力还受制于周围的环境,如果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时候,突然发生一些声响或者动作,可能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患有多动症,则反应更加强烈。给孩子准备专属的桌椅,桌面保持干净整洁,除了台灯、纸笔等文具,减少让孩子分心的各种物品。避免或让孩子少吃高盐、高糖等垃圾食品,否则易影响孩子的大脑神经发展。
3、规范作息生活
如果一个人拥有规律的作息时间,那么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都会得到提前的规划。有规律的作息,会让一个人更能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不容易被其他事情扰乱心神。学习的时间,集中精力学习,到了娱乐的时间,便可以尽情玩耍。明白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做事时精力自然会更加集中,无挂念。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如果顺其自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注意力不集中非但不会好转,反而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危害!所以,面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家长一定要及时予以纠正,否则容易对孩子的未来造成负面影响。
孩子上课走神的原因:
一是因为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比如说家庭或生活中的烦恼,这种一般是短暂性的,问题解决后就可以恢复了。对付这类走神的办法就是放平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问题,不要被外界所影响;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自身的原因,比如说睡眠不足,营养不足等。有些人会觉得自己下课后精力充沛,怎么会是营养不足呢。事实上有些人应该深有体会:极力想认真听讲却老师会心不在焉,这就说明体内缺乏营养的表现,导致脑内营养不足。
2024-05-09 查看全文 -
一般来说,学生上课不认真,应该由老师来负责教导和指正。但是,就目前来看,这个责任还是需要家长承担起来。老师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本意是通过家校共育来帮助孩子成长。而家校共育的本质,是老师和家长从不同的角度,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合力。
老师说孩子上课不认真怎么回复?
可以这样回复老师:好的,谢谢老师的反馈!孩子在校给您添麻烦了,实在抱歉,我家孩子比较调皮,专注度不够,麻烦老师多费心教导了;谢谢老师告知孩子的在校情况。孩子最近在家玩得很疯,晚上也常睡不好,影响到学习了,孩子到家我一定和孩子好好沟通,我们一定改!好的,老师。孩子的相关情况我都知道了,麻烦老师严厉管教,接下来一定配合老师好好引导孩子改正这坏习惯。
孩子上课不认真家长怎么办?
1、平等地跟孩子沟通,了解真正原因
家长要做到的就是“不生气、不抱怨、不惩罚”。每个人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大家都有听不进去课的经历,这时候就应该主动跟孩子沟通一下,问一下具体的情况。有没有可能是对某些学科不敢兴趣,或者对某位老师有偏见?针对不同的情况,家长需要分别进行针对性处理。
2、积极与老师沟通,寻求解决办法
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是最清楚的。如果孩子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就应该及时跟老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也可能孩子只是没有及时学会而已,并不是没有认真听讲。如果孩子真的就不专心,那也应该先向老师寻求帮助。毕竟老师在教育领域是专业的,家长可以虚心求教一下。
3、通过切实训练,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就有必要带领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来专门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比如顶乒乓球、给数字划线、舒尔特方格、堆火柴等等。家长可以选用孩子喜欢的游戏方式跟孩子一起玩,这样既能够放松孩子的身心,也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真是一举两得。
4、多鼓励孩子
孩子只要有点滴进步,就要及时鼓励,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增加学习的动力,千万不能训斥孩子。让孩子劳逸结合,多参加体育锻炼,远离不良嗜好,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快乐学习的状态。要有耐心,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收获,孩子一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5、树立榜样
家长陪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尽量专注于此件事情,而不是边干别的事情边做,避免孩子模仿家长而不能保持良好的专注力,父母以身作则,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跟孩子一起改变,在训练孩子的同时,也是在锻炼自己,
6、换位思考
每个孩子都想学习好,但因为各种原因,可能成绩上不去,专注力是孩子提升学习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家长要理解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他的难处、理解他的情绪,然后再找到问题点,一个一个的帮孩子去突破。站在孩子的身后,帮助他去明确学习目的,锻炼一个时间段只做一件事情的能力,让孩子跟你一起想办法。
2024-04-14 查看全文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算是一个普遍问题,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很的影响,需要培养孩子学会独立安静下来做事情,但是培养注意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
小孩子上课不集中注意听怎么办?
1、学会倾听孩子说话
在孩子说话的时候,家长和老师都不要打断孩子,让孩子条理清楚的表述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家长和老师都学会倾听,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2、提高兴趣
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对于学习内容缺乏兴趣,老师讲课的内容方式无法吸引孩子,所以家长应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老师也应该改变教学方法等,孩子自发的想去学习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3、让孩子定量学习
对于注意力差的孩子,家长要规定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一项作业,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就给予鼓励,并允许其休息几分钟,然后再进行下一项作业,让孩子知道时间的紧迫感,就不会再走神了。
4、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非常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应该最好不要看电视或者过多的干扰,让孩子安静的学习,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安静的学习氛围。
5、正确引导,不打骂孩子
作为家长们要很理性的去看待孩子贪玩的行为,因为孩子发育阶段,好奇心是比较强的,是孩子的天性,针对这个问题,家长们要正确引导,不要打骂孩子,慢慢的去让孩子接受注意力集中的状态。
6、定一些小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很多人不自律的原因就是没有计划或者没有目标。家长可以给孩子定一些孩子较为容易达到的小目标,制定短期的学习计划,用目标和计划来规划孩子的学习。在制定目标和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目标要切合实际,要定一些孩子稍微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目标太高远容易磋商孩子自信心和积极性。
7、家长要做好表率
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好动的问题,可能因为受家长的影响,大人做什么,说什么,孩子就会模仿,所以家长们要做起表率,好的习惯,状态可以影响孩子,让孩子从贪玩好奇心中转移到集中注意力上面。
2024-04-03 查看全文 -
家长对于老师反映孩子在学校不听话这种事情不陌生吧!被这个问题主要反映在中小学阶段,并且比较普遍。老师反映的不听话,往往是指学生不遵从学校规则,不爱学习。
老师说孩子不听话怎么回复老师?
第一、承认并主动去学校了解情况。
家长首先要配合老师,主动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不听话是怎么回事。最好是亲自到学校去,与老师面对面交流。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第二、了解情况以后,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
前提是仍然要配合老师,哪怕老师错了。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这是教育体制的问题。老师往往是站在维护学校和教学的层面上看问题的(尽管我认为这不对,但在当前教育体制下没办法改变)。家长要理解老师的角度。
第三、家长必须再单独与孩子沟通。
与老师交流之后,家长必须还要与孩子交流。这时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认为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帮助孩子分析,孩子的行为为什么老师不认同。然后与孩子讨论,孩子的做法在什么情况下是合理,又在什么情况下是不合理的。
第四、跟老师沟通。
我们应该和老师进行详细的沟通,了解具体情况是什么。我们看不到老师的话,就开始胡乱猜测,甚至和孩子打架。这无助于改变孩子的错误行为。最好的办法是了解并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变化情况。
孩子在学校不听话的原因:
1、受父母不守规则的影响。
父母的言传身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儿女,特别是对幼儿来说,这种典范的作用就更强烈了。家长无形的举动都在影响着孩子。
2、孩子不太懂事。
绝大部分学生还是未成年人,他们思想单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点凭兴趣,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大愿意去做,这时候他不听话的一面就表现了出来。
3、叛逆心理。
进入了青春期,在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会有叛逆心理,在家里也好,面对父母,在外面面对老师也好会表现的很不听话。
4、孩子渴望被关注。
有一部分孩子在幼儿园中变得非常不听话,一部分原因是孩子不听话的行为,会让更多的老师和小朋友关注到他们,发现他们身上的特别之处,所以故意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5、孩子没有很明确的规则感。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处于自我意识的“放飞时期”,孩子的心中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规则感,没有自觉遵守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的意识,所以孩子在学校会变得我行我素,成为老师眼中越来越不听话的孩子。
2024-01-27 查看全文 -
幼小衔接并不是孩子学多少知识,关键是孩子习惯、兴趣的培养以及生理上的适应。习惯养成方面,最主要的是专注力的培养。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情境帮助孩子增强多刺激下的自我约束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年级怎么训练孩子专注和注意力?
1、训练孩子的听说结合能力
在现实生活当中,听和说总是密不可分的,不会听讲的孩子,说话时总是语无伦次的。听与说的结合涉及到孩子对词汇的联想、推理、分析和判断能力。家长可以通过训练孩子学说同义词、反义词,听音乐进行联想,将句子补充完整,以及听故事后自编故事的结局的形式训练孩子的听说结合能力。
2、做些放松训练
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左脚开始,使脚部肌肉绷紧,然后松弛,同时暗示它休息,随后命令脚脖子、小腿、膝盖、大腿,一直到躯干部休息,之后,再从脚到躯干,然后从左右手放松到躯干。
3、正确引导孩子
一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尚在发育阶段,他们不能够将所收到的信息进行整合。有些孩子刚进入一年级还是跟在幼儿园一样,喜欢东戳戳、西戳戳。所以家长们在平时要注意正确的引导,及时跟孩子进行沟通,有针对性进行解决问题。
4、减少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
由于网络的普及,电脑、手机、平板上的游戏也越来越多。这些快节奏、高帧数的画面以及动感的音效对孩子大脑的刺激作用非常明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做好孩子的榜样,少看电视、少玩手机,这样孩子也会相应减少这方面的需求,但家长一定要说到做到。
5、培养孩子的兴趣
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就要主动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引导孩子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对某件事感兴趣,并且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好一件事情。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社交活动等等,宣泄过剩的精力。
6、不主动干扰孩子的活动
在孩子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们最好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节奏,给予孩子一定的时间。表面上看着是家长关心孩子的身体需求,但实际上家长无意之中的行为打断了孩子本身就不太强大的专注力水平。
7、让孩子定量学习
对于注意力差的孩子,家长要规定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一项作业,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就给予鼓励,并允许其休息几分钟,然后再进行下一项作业,让孩子知道时间的紧迫感,就不会再走神了。
8、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非常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应该最好不要看电视或者过多的干扰,让孩子安静的学习,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安静的学习氛围。
一年级孩子的专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1、生活环境
孩子处在网络科技信息发达的时代,生活中存在大量干扰,比如手机游戏、短视频,电脑游戏等,这些都能轻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如果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电脑等,极容易影响孩子,特别是孩子在专心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会导致孩子分心无法专注。家长应该避免在孩子面前经常性玩手机电脑,孩子在学习或者做专心做某件事的时候,家长应该给孩子创造良好安静的环境,避免干扰孩子。
2、家长忽视孩子兴趣
孩子有了兴趣才会专注去做一件事,家长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孩子的兴趣或者不鼓励孩子,让孩子遭受到打击,无法专注完成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对孩子的专注力影响很大,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要学会观察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兴趣,带动孩子一起探索学习,在这过程中鼓励引导孩子,让兴趣带动孩子去探索学习,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了。
3、体育锻炼太少
学龄阶段的孩子学习压力大,课业较多,大多数时间都家长都会让孩子是在家学习,看书,或者上各种补习班,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多少,导致很多孩子缺少耐力,其实,专注力和耐力之间有一定的连接关系,锻炼孩子的耐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体育锻炼,家长有空时应该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体育锻炼一定程度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耐力。
4、注意力自制力差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注意力的自我控制能力就比较低,因此在课堂上就会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例如上课乱说话、做小动作等。孩子的注意力是需要培养的,需要一定的注意力训练方法来提升的。只有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提升孩子注意力的控制力,就能很好的提升孩子的课堂效率,改善学习成绩。
2024-05-30 查看全文 -
尽量减少无关刺激的干扰。当孩子在做某一件事的时候,要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比较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周围无关的干扰,包括噪音、玩具等,使孩子能够专注的去做好一件事。
孩子精力不集中怎么改善?
1、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假如你想要孩子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件事,那么给他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是必不可少的,不要让其他的东西影响到孩子,自然而然他就会更加的集中做一件事,而且要给他提供一个独立的空间,而不是他的玩具室,否则就算没有声音影响到孩子,他也会被那些玩具吸引住。
2、把控住时间。假如孩子做一件事的时候注意力无法集中,那么家长就可以给孩子规定一个时间,要求他在这个时间内做完一件事或者是坚持一件事,只有过了规定的时间才可以干其他的事。而且还要告诉他,如果在这期间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增加时间。
3、大声读书。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每天安排一个时间(10-20分钟),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要要求他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
4、让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注意力是有限的,一心两用会降低注意力的效果,尤其是孩子正处于注意力发展过程中,同时做几件事情,会损害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所以,一定要让孩子专心一次只做一件事,不要一边玩玩具一边看电视,两者选择一样,让孩子能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孩子精力不集中的原因:
1、精力过于旺盛
孩子体力好,喜欢东跑西颠,会被误会为散漫。这样的孩子尤其在上午会因为精力过剩表现得很散漫。现在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导致孩子旺盛的精力没时间发泄。
2、与父母关系紧张
很多父母与孩子疏远,常用暴力手段对待孩子,这样的孩子会在父母让他学习的时候产生反抗心理,故意在上课时不集中注意力,这是一种默默的消极反抗。
孩子精力不集中的后果:
1、天才和庸才的差距,往往差在注意力
根据国外的一项研究报告证实:98%的孩子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只有1%的孩子智商是天才,也只有1%的孩子智商是弱智,那为何在100个孩子当中,成绩怎么悬殊那么大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无法持续地学习与做事。
2、没有注意力就没有专注力,成为问题孩子几率大
国外专注儿童教育的机构,通过调研得出:孩子长期的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会造成感觉综合失调,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惹事生非,甚至成为打架、逃学、早恋等问题孩子。
2024-05-10 查看全文 -
作为父母,您不能总是专注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时,父母越焦虑,孩子就越不爱学习,越容易厌学。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只有当孩子愿意学习时,结果才会慢慢进步。
老师反映孩子成绩下滑怎么回复?
孩子成绩下滑可以这样回复老师:好的,老师,我现在已经收到了,他的成绩退步了,那就是因为他这段时间放松了,而且我也没有关注他的成绩,我一定会好好的抓上他的成绩,让他注意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按时复习,提前预习,多让他背书背知识点 ,相信孩子一直坚持下去,会有很多收获的,从而不辜负老师对他的关心。
孩子成绩下滑怎么办?
1、改善孩子的学习习惯
孩子在家不主动学习,一直玩手机和电脑,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需要爸妈一直提醒才肯开始学习。如此缺乏自律性,也是影响孩子成绩的一个原因。
还有孩子学习的效率低,十个单词背一个晚上,解答一道数学题花了一小时,经常在学习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用心去学是学习的必要基础。学习要用心,才能彻底地掌握知识。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不断进取、努力学习才可以使成绩飞速进步。家长也必须自我检讨,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是否对他们造成了干扰。如果有,要尽量避免。
2、制定计划
(1) 确定学习目标: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目标,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2) 设定学习计划:家长需要和孩子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日、每周、每月的学习内容,以及实现学习目标的具体方法。
(3) 建立学习习惯: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每日定时复习、完成作业、倍加努力等。
3、换个环境换个心情
这真不是一句空话,一味的灌输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孩子从内心认识到原因,自己主动想改,才能有更好的效果,适当的带着孩子到处走走,换个环境来引导学习,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方式之一。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孩子成绩均值都不错,偶尔一次出现意想不到的成绩,不要立即对孩子严厉苛责,帮孩子找准问题后,再看看状况,毕竟谁也不是完美的人,积极引导就好。
孩子成绩下滑的原因:
1、手机问题
智能手机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孩子对智能手机的免疫力几乎为零,通过手机可以玩游戏、看小说,以及一些不良的影音。这些对孩子的学习产生极大地影响。手机的搜题功能,让不愿意做作业的孩子通过手机抄作业,使得老师无法通过作业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些学生熬夜看手机,第二天上课处于混沌状态根本无法听课。
2、不动脑子,依赖性高
有些同学遇见不会的题就空着等老师讲,或者问家长,要么就用作业帮搜答案,自己懒得动脑子,学会的总是基础知识和皮毛,久而久之,知识难度越大,成绩越差。
3、只动脑子,不动手
有些同学说起知识点来头头是道,回答问题和课堂讨论时,思路似乎也挺清晰。但课外懒得动笔,看题多过做题。一到考试时就“原形毕露”了。简单的题因为少步骤扣分,会写的题也不知道错在哪里,经常无辜丢分扣分。
4、交往障碍
学生与同学交往以及师生关系处理不得当,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同学交往有障碍可能会导致孩子陪同学孤立或者产生打架斗殴等问题,更严重的可能会有校园欺凌的产生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师生关系不融洽有可能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这类孩子一般都会以不听这位老师的课或者不好好考这一门课作为对这位老师的报复。
2024-05-09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