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小学二年级该不该给孩子转学

小学二年级该不该给孩子转学

524

  • 手机越来越离不开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把双刃剑双刃剑。它让孩子们沉浸在手机缤纷绚丽的世界中,无法自拔。但手机对高中生仍然很有帮助,但这也取决于孩子们的自制力是否足够好。

    高中孩子该不该给手机

    高中孩子该不该给手机?

    不该。学习竞争激烈的今天,要想以好成绩脱颖而出,非智力超常的人,一般的人必须付出大量的学习时间,比常人多看多做,这样才能熟能生巧,才能举一反三,才能驾驭考试,取得好成绩!

    而玩手机首先就是浪费大量学习时间。拿起手机,随意浏览,不知不觉中,学习时间大量减少。建议家长,如果拗不过孩子,已经给孩子买了手机的,可以和孩子约定,每学习90分钟,玩10分钟,并由家长监督。这样,还能控制一下玩手机的时间。

    高中孩子沉迷玩手机怎么办?

    1、榜样作用

    最重要的是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言传不如身教。也就是说,家长不能迷恋手机,要从自身真正做到不迷恋手机,给孩子起到良好的正向引导,让孩子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的不依赖手机的心理暗示。

    2、不要打骂孩子

    不管是沉迷手机还是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作为家长都需要平和一些对待,可以严肃批评,但不能打骂。因为这个时候的他们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不喜欢被家长说教,打骂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得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3、态度要坚决

    在控制孩子玩手机这件事上,态度要坚决。大家都知道孩子玩手机是弊大于利,但是很多人就是禁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一哭二闹,甚至是有的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安安静静的呆着,主动拿出手机让孩子玩,就是为了图一时清静。所以一定要坚持原则,狠下心来,不该让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就坚决不要让他玩。

    高中孩子沉迷玩手机的危害?

    1、分散注意力,学业成绩直线下降

    未成年人控制能力弱,面对带挑逗内容往往心里难以平静,情绪波动很大。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听讲、学习,严重影响学业。

    2、乱交朋友,情感纠纷不断的“帮凶”

    学生配备手机,交际范围迅速扩大。由校内交往到校外,校外的朋友一声呼唤,学生便谎称有病请假,甚至雇人冒充父母请假。

    2024-05-23 查看全文
  • 高中的学习压力非常大,有时候也需要玩玩手机放松一下,但是不能沉迷手机,作为家长需要平和一些对待,可以严肃批评,但不能打骂。

    高中生放假了该不该给孩子玩手机

    高中生放假了该不该给孩子玩手机?

    放假后,还是适当的给孩子一点空间,既要学习,也要玩好。如果完全不让孩子玩,在这个手机泛滥的时代,一味的阻止,孩子会想办法到外面玩。而且手机上,也还有启发人智慧的东西,接触一下,没有太大的坏处。总之,孩子可以玩手机,但是要有个度。

    高中生放假爱玩手机怎么办?

    1、管理孩子上网时间

    在孩子放假期间,家长应该更加重视孩子的网络行为,及时干预孩子的上网行为。一方面,可以通过家长控制上网时长来限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地参加户外活动,让孩子在户外环境下释放精力,从而减少玩手机的时间。

    2、建立好奖惩制度

    家庭制定使用电子产品的规则后,家长和孩子可以互相监督,都要遵照执行。当父母违反规则时,也要接受惩罚,以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当孩子遵守规则时,父母要及时给予鼓励。适当时候可以用奖励去激励孩子遵守规则。

    3、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在孩子长时间玩手机时,家长可以尝试鼓励孩子发展兴趣爱好。例如,可以将孩子带到公园、博物馆等地方参观,并搜集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从而拓宽孩子的视野和兴趣。这样可以让孩子度过愉快的假期,并且增强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再过度沉迷于手机游戏。

    高中生沉迷手机的原因?

    1、自制力不足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玩乐方式,对于今天的孩子,玩手机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有些同学过于投入,一味追求玩手机的刺激,特别是玩手游的成就感,置学习于不顾,不分场合的玩,甚至在学校也玩,不睡觉地玩,显然过了头。

    2、家庭环境影响

    不得不说,有少数家长对孩子携带手机持两种极端态度。要么完全支持,因为使用手机是信息时代必备的事,不玩怕孩子落后,或者对孩子使用手机不闻不问;另一个是视手机如洪水猛兽,严令制止,但越是这样孩子越想玩手机,背着家长玩,很容易成瘾。

    高中生沉迷手机的危害:

    一、有些孩子见缝插针,一有时间就想拿起手机,而一拿起手机就再难放下,越玩越想玩,越不想转换频道进入学习状态,于是进入恶性循环,成为手机上瘾患者。

    二、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手机成了他们生活的基本场所,特别是一些低头族,孩子沉迷手机之后,他们想方设法就把手机交给孩子。而孩子手机上瘾之后,在家里,由于父母长期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2024-05-23 查看全文
  • 初中生的升学压力与日俱增,竞争更加激烈,中考分流带来的影响很大,学生不得不更加努力,才能不被分流出去,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淘汰所有不努力的人。初中生的年纪,一般是13岁到15岁,正是青春叛逆期,不喜欢被约束,不愿意服从管教,也很难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良苦用心,很多学生沉浸在虚拟世界,逃避现实中的压力。

    初二该不该给孩子买手机?

    1、调查对1939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4%的受访家长给孩子配备了手机,初中生、一线城市受访家长给孩子买智能手机的情况最多。据受访家长观察,手机的用途主要是完成作业和玩社交媒体。31.6%的受访家长坦言无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2、受访中小学生家长中,孩子读小学低年级(1-3年级)的占32.1%,读小学高年级(4-6年级)的占42.9%,读初中的占19.6%,读高中的占5.4%。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31.1%,二线城市的占48.9%,三四线城市的占17.9%,城镇或县城的占1.7%,农村的占0.4%。

    3、手机对孩子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相比完全禁止孩子用手机,引导孩子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更为重要。”对于该不该给孩子买手机,要看孩子的自制力如何。

    初二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

    1、父母要做好表率

    父母决不能让孩子任其自己玩手机,多给孩子说说玩手机会带来哪些危害。更重要的是作为孩子的父母,自己要做好榜样。很多家长都说过,把孩子的手机没收掉,没有办法管理。其实,这些家长在家里自己玩手机游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孩子不玩不可能。

    2、告诉孩子玩手机的危害

    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时,可以引用社会典型事例予以警示教育。社会上有很多因为玩手机而迷失自我的事情发生,可以把这些由于玩手机造成的不良事件整理出来。让孩子自己多看一看。因为到了初中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判断能力,可以让其正确面对一件事情的好与坏。

    3、计划孩子的时间

    只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孩子才有可能玩游戏。初二正是学习的重要时期,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制定计划,除了重点是学习时间外,还需要制定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比如拖地打扫卫生洗衣做饭,买东西都可以,还可以制定上参加社区活动的计划、外出旅游的计划等等,只要把时间计划好,孩子就没有过多的精力与时间玩手机。

    4、知己知彼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为什么玩游戏?喜欢玩哪些游戏?然后再慢慢引导,父母可以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玩同样的游戏,在游戏成为朋友。这样,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对症下药。

    5、转移孩子注意力

    家长可以带孩子出门旅游,感受外面更旷阔的时间,开阔孩子的视野,让孩子知道并不是只有网络这一个小世界,让他更好地体验人生的乐趣。

    2024-05-17 查看全文
  • 手机是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方式,现如今无论大人小孩手机基本上来说都是人手一部,手机将人们的生活轻松化,便捷化,手机支付、手机购物、手机导航等等,这一切都可以利用一部手机轻松的完成。其实手机是有利有弊的。

    孩子上初中要手机该不该给?

    对于孩子来说,也就是刚刚进入初中时期的孩子。父母到底应不应该给孩子配备一台手机方便自己与孩子联系呢?其实,这也需要根据需求而定。如果孩子上学离家较远,需要以此保证孩子的安全以及其他方面什么的,这是为了孩子的安全而着想应该给孩子配备一台手机。反之,如果只是为了游戏,和同学商量着出去玩,则是另当别论。

    孩子上初中沉迷手机怎么办?

    1、不能强制干预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手机的使用频率已经越来越高了,他们可能会通过手机和朋友交流,或者是查阅相关的资料,但是有些小孩却会利用手机来玩游戏。如果发现孩子沉迷游戏,父母不能强制干预,可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2、多陪伴孩子

    大部分孩子沉迷玩手机的原因是父母没有足够的陪伴。如果家长没有足够的孩子陪伴,孩子就会利用游戏来消磨时间,自然而然就会沉迷玩手机。如果父母能每天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看书学习或者,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体会手机之外的乐趣。

    3、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

    很多孩子玩手机是因为,没有什么感兴趣的时间来打发时间。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比如给孩子很多有趣的图书,一起读书,带孩子到户外活动等等。一来能充实孩子的课余生活,也起到了转移注意力的作用。

    4、限定使用手机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沟通交流,制定手机使用的规则。规则制定要具体、明确,便于测量,相比“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太长”,“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就更容易测量。目标具体、明确,孩子就更容易操作,还可以把规则书面化,张贴在家里显眼处。

    5、多和孩子沟通

    有的时候,手机只是孩子发泄情绪的一个媒介,因为心中有不良情绪,所以他们才会沉迷于网络世界。所以,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避免不良情绪把孩子注意力引诱到手机上。

    6、多带孩子出去玩

    初中生玩手机基本上都是因为天天呆在家里,没有活动空间,所以要让初中生不玩手机,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出去玩,让孩子没时间玩手机,转移玩手机的注意力。如果不能出去玩,要在家里呆着,家长也可以多与孩子聊聊天,一方面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另一方面释放孩子无聊玩手机的情绪。

    7、跟孩子强调沉迷游戏的危害

    与孩子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与游戏时间。不要用蛮横的方式强制孩子马上戒了游戏,那是不太现实的。只能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彼此约定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玩游戏。不遵守给予少给零花钱,多做些习题等处罚,慢慢引导孩子可以玩游戏但不能沉迷。学生以学习为重。

    2024-05-17 查看全文
  • 手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处越来越多,想让孩子完全不摸手机那是不现实的,毕竟现在的孩子自制力比较差,手机拥有多样化的功能,对年轻人的吸引还是很大的,所以长久以往可能会养成不良的习惯。

    14岁的孩子该不该给他手机?

    不应该,因为14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自控能力还没有很强,不能很好的把握用手机的时间,从而影响学习视力和睡眠,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好不要使用手机。

    14岁玩手机怎么办?

    一、耐心沟通

    耐心沟通是解决孩子沉迷手机问题的重要手段。家长应该尽可能地找到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然后耐心地与孩子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该尽可能地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关心,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掌握孩子的情况,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

    二、了解孩子沉迷手机的动机

    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孤独、寻求刺激、逃避现实等等。家长应该尝试寻找孩子沉迷手机的动机,然后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比如,如果孩子因为孤独而沉迷手机,那么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与同龄人多交流,扩大社交圈子,从而减少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三、父母要以身作则

    对于成人来说,手机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和生活联系工具。但是还是建议父母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回到家之后把手机专门放到一个地方,把玩手机的时间改为看书或者学习,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学会正确使用手机。

    四、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

    1. 鼓励参加户外活动: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如运动、旅行等,让孩子在户外活动中放松身心,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2. 培养兴趣爱好: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舞蹈等,让孩子在兴趣爱好中找到快乐,从而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3. 加强家庭互动: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一起做家务、看电影、玩游戏等,增进家庭感情,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14岁玩手机的危害?

    1、影响睡眠

    晚上使用手机可能会影响睡眠,因为手机中的蓝色光线会影响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抑制睡眠激素的产生,使人保持清醒。此外,手机可能会因为收到信息的提示声和震动等干扰睡眠。青少年应该意识到将手机放在身边来接收信息的影响。

    2、影响学习

    手机中的游戏和社交网络可能会让青少年分心,影响学习效率。长时间的看屏幕可以造成大脑疲劳,出现头痛、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症状。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也会注意到其他学生,让他们的注意力分散,这会影响到环境里其他人的学习。

    2024-05-14 查看全文
  • 很多家长都为孩子撒谎感到头疼,小小年纪就这样,大了可怎么办。其实大可不必,几乎没有孩子从来没撒过谎,重要的是:面对他们的谎言,我们该如何办。

    小学二年级孩子爱撒谎怎么教育?

    1、告诉孩子诚实是美德

    家长要学会告诉孩子,诚实善良是一种美德。孩子的美德和习惯都应该从小培养,很多人都会说孩子太善良了,也会不好,因为“人善被人欺”。但是,他们却忘了,平凡才是生命的常态。只有诚实善良,才能拥有更多的知心朋友,才会为平凡的生活增添色彩。诚实和善良也是一个人,与他人相处交往的基石,家长要时刻教育孩子诚实友爱的重要性,可以讲一些寓言故事,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

    2、不轻易给孩子贴“不诚实”的标签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对自己说了谎,那么一定要了解清楚事实的真相。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不诚实的标签。在儿童时代,孩子经常会试探父母的底线,撒谎只是孩子的一种测试方法。所以当你察觉孩子第一次对自己撒了谎,可能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但是假如孩子撒谎成性,那么作为父母就要重视起这个问题了。

    3、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范本。如果父母在生活中缺乏自律,不能规范自己的言行,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说谎话,那孩子学会说谎是一种自然后果。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不要在孩子面前对他人撒谎,更不要对孩子撒谎,为孩子树立一个“说到做到、言而有信”的榜样形象。

    4、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对于那些因害怕惩罚说谎的孩子而言,家长更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教育方式。要充分理解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跟对方沟通,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对话”环境。

    小学二年级孩子爱撒谎的危害:

    1、影响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当孩子学会撒谎并且认为撒谎给他们带来好处时,他们就会撒谎成瘾。对于撒谎成瘾的人来说,他们可能随时随地就能撒谎,每一天都会被谎言包围着,十分不利于他们在外的人际交往,很多人发现他爱撒谎时就会对他产生看法,很多孩子就是因为撒谎成瘾,从而被同学孤立。

    2、危害社会:很多家长都会发现,孩子到了某一阶段就会撒谎,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孩子开始学会用谎言去解决问题了,这样只会让孩子通过这种错误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使孩子越陷越深。

    3、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撒谎成瘾对身体健康也有极大的危害,当一个人说谎时,脑中的交感神经中枢会传递出不良的神经递质,影响神经兴奋,从而对身体产生危害。很多身体上的疾病都是由不良习惯造成的,当孩子撒谎成瘾后,我们会发现他们的身体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2024-04-23 查看全文
  • 孩子在二年级的年龄阶段,一切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未定型,家长和老师都要早发现、经常沟通、及时疏导孩子的学习上、身体上、心理上的问题,了解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然后针对性的调整他的认知,不要一味的灌输你的价值观,要让他自己能体会到学习的必要性。

    小学二年级孩子厌学怎么开导?

    1、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家长首先是要调整自己的状态,不能因着急、恐慌而做出极端的应对方式。其次,让孩子暂时放下学习,让身体和大脑彻底休息、恢复。在此期间,老师和家长可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彻底消除学习疲劳。

    2、跟孩子谈谈学习的目的和作用,没有好的背景,没有好的资源,而现在社会竞争又这么残酷,阶层分化严重,处在底层如果不努力,就很难有改变自己的所处的阶层。要想出头,要想改变自己,要想今后成为有价值的人,只有选择不断的学习,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3、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在某一件事上,完成的比别人好,那他就会有一种胜利的喜悦,从而更加的喜欢去做。所以作为家长就要认真观察,只要发现了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某一件事,及时进行肯定赞许,就会让孩子更多的增强自信心,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小学二年级孩子厌学的原因:

    1、随着年龄的增长,二年级学生有了较强的竞争意识和攀比心理,已经能够对自己的能力进行相应的判断。当发现自己不如别人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快乐的心理的反应,甚至产生自卑或者嫉妒心理。这些都可能是导致孩子不愿意学习的原因。

    2、二年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有意识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没有养成,还比较贪玩好耍。这些都会导致孩子不愿意学习。有些时候,没有完成作业或者表现不好,会受到老师的一些批评。这样就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他对学习产生厌恶。

    3、有了一年级的积淀,二年级学生对学校生活有了一定的感知,知道了一些在校期间的基本规矩和学习的基本纪律,但并不定型,处于小学低年级向中年级的过渡时期,其学习行为也处于不稳定状态。

    2024-04-0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