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好动不听话的孩子如何教育

好动不听话的孩子如何教育

505

  • 当我们的孩子跨越了幼儿阶段,开始上学走到了童年的时候,家长的头疼也会与日俱增。孩子的不听话和多动,注意力不集中,都是让我们烦恼的问题。

    好动不听话的孩子如何教育:

    一、首先问题就有问题,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思想,又不是木偶,你到底是要的是个孩子,还是木偶呢?反过来,如果一个孩子完全没有想法,你说什么他就听什么,你会不会比现在更着急?

    二、其次,一切有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成长在有问题的环境中,所以当孩子有问题时,父母要反思自己,找到自己的问题再调整教育方法,而不是用成人的权威让孩子屈服。孩子小是屈服了,但是一旦长大觉得自己有能力反抗了,会更叛逆,根本管不了。

    三、再次,只要给予足够理智的爱和耐心,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所有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自然是给予孩子最多的爱,但这个爱要是理智的,有界限的,不能让孩子为所欲为。

    四、请耐心的跟孩子聊一下,以小伙伴的身份,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父母,他自然会告诉你所有的事情,自然就找出原因了。当你用不好的口吻跟孩子说话,他自然跟你没话可说,甚至会故意气你。所以父母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从和颜悦色的跟孩子说话开始吧。

    五、解决问题,要从根源上找方法,一味打压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根本不能杜绝问题的再次发生。要想改正孩子的错误,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遇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做到多沟通,才能实现愉快教育。

    六、教育孩子,心态很重要,有些家长缺乏耐心,动不动就大吼大叫,殊不知,这样一开始就让孩子产生了抵触情绪,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父母要学着平视孩子,用对话,而不是训话的态度与孩子沟通,才能让孩子放松警惕,接受父母的行为。

    七、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自尊心,打骂孩子不仅伤害孩子的心灵,还会与孩子越走越远。对待孩子,应多鼓励、少指责,把“你能不能不这样”换成“我希望你能这样做”,选择让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平时要善于观察孩子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孩子,使孩子更加自信,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

    平日里,父母不要一味的高姿态面对孩子,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与孩子做朋友,拉近与孩子的距离。面对问题要有耐心,拒绝暴力行为,多沟通、多交流,才能使教育事半功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基地。家长朋友们也需要成为学习者,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寻找最适合、有效的沟通方法,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4-02-01 查看全文
  • 现在已经是文明社会,但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仍然有家长奉行“棍棒下出孝子”的理念。这种行为行为是不合理的,孩子不听话时,用其他形式代替打骂,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家长如何教育?

    1、尊重和信任

    青春期的少年在精神上成长,渴望自决。 当他们被父母和老师否定时,他们的逆反心理就会增加。 有一种想法,你觉得不行,我给你做,而且一定要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 因此,家长和老师不要只看到孩子的缺点,更要关注孩子的长处,对孩子有一定的信任,该放手的事情让孩子去做。

    2、给孩子独立空间

    孩子青春期的时候,父母总是格外的紧张,父母这样的紧张会给孩子很大的精神压力,孩子在这一时期是很需要有自己独立空间的,如果父母天天控制孩子,孩子会感觉自己活得很累,就会想迫不及待的冲出束缚。

    3、经常鼓励和赞美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极其不稳定,而且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孩子在父母眼中是比较难管教的,这个时候父母可以通过一些小事鼓励和赞美孩子,这样做不仅会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而且还会让孩子比较顺利的度过叛逆期。

    孩子不听话的的原因?

    1、 家长经常用欺骗,吓唬等方法“哄”孩子,时间长了,孩子就识破了父母的伎俩,当然就不会再听话了。

    2、 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过高,孩子经过一些尝试之后,觉得自己无法完成,慢慢也就不愿意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

    3、 家长的要求和孩子此时的愿望大相径庭,会使孩子非常扫兴,反复如此,孩子就会想办法拒绝父母的要求,有时候甚至表现为当面拒绝。

    4、 家长没有做到言出必行,常常向孩子做出承诺,但最后并不兑现,有时候会威胁恐吓孩子,但不惩罚。这样,孩子就认为父母的话不必当真。

    孩子不听话的表现?

    1、倔强固执,情绪反应激烈

    坚持要特定的某一件东西,即使是外表相同的也不要;坚持要穿某件衣服某双鞋,即使不符合季节;想要做的事坚决要做到,否则就大哭大闹;在公共场合坐地耍赖、打人。

    2、和父母唱反调,不理睬

    父母要求的事偏不做,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不理睬父母,宁愿自己玩,不要父母一起玩。

    3、挑战规则和权威,攻底线

    刻意在失败前树立一个好的规则;无休止的需求的新的要求;和父母说话,以满足要求之前,他们愿意做的事情。

    2024-05-14 查看全文
  • 步入初中阶段的孩子基本上都已经步入了青春期,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做出各种各样叛逆的行为,比如厌学,跟家长对着干等等。如果家长引导不好,那势必会让孩子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会做出一些危险的行为。

    初一孩子不听话应如何教育?

    1、多沟通少唠叨

    要学会倾听孩子,学习与孩子平等交流。如果孩子到了中学阶段还愿意有什么事都与家长交流,那家长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只要孩子愿意与家长交流,有什么问题都能够得到比较妥善地解决。

    2、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

    父母要想让孩子愿意接受自己的教育,就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学会如何为人父母,严于律己,这样才能谈得上教育孩子。同时,还要积极补充自身的不足,在孩子心中树立一个高大的形象,这样,父母才能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威信。

    3、培养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不能让孩子和社会上的形形色色的人和学校表现不好的孩子学。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培养孩子正确区分对还是错。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

    4、与孩子平等对话

    青春期的初中生,我们真的要平等对待了。站在平等的位置,给予他们尊重,他们能感受到。这样的,当我们给予他们尊重时,他们也会尊重父母。而这时,无论任何问题,父母和孩子,都可以进行无隔膜地交流。

    5、不能盲目的去要求孩子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够成才,但是我们不能盲目的去要求孩子,我们应该找出孩子的兴趣,然后根据他的喜好进行培养。如果你要求孩子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他就会对此感到反感,而更加叛逆。家长在平时对孩子教育时,应该多听一些孩子内心的意见,如果孩子的要求合理,家长就可以接纳。

    初一孩子的心理特征:

    1、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

    进入少年期,身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但童年和少年两个阶段之间是逐渐过渡的,初一孩子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孩子的特点。

    2、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

    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印象。

    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顺利时盲目自满,遇挫折时盲目自卑,泄气,有从众心理。

    3、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

    不愿让大人管,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具体困难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2024-05-06 查看全文
  • 同为一个10岁孩子的家长,非常能理解这种无奈又可气的心情。孩子才10岁,不懂事,却特别以自我为中心,谁的话都不听,满嘴歪理。我刚开始时也被气得不轻,后来学习家庭教育,找到了合适的教育方法后,孩子的问题很快好转。

    10岁孩子不听话叛逆怎么办家长如何教育?

    1、不打不骂,用正确的沟通方式。

    对于叛逆的孩子,以暴治暴是最失败的教育方法。不能一看到孩子顶撞就大发雷霆火冒三丈,甚至对孩子拳脚相加。这种针锋相对,以牙还牙的做法, 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双方的情绪更加对立。

    2、尊重孩子的成长意识。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成长意识,理解他进入叛逆期后产生的叛逆情绪。当孩子叛逆的时候,多想想为什么,分析其背后的动机。而我们自己也要保证平稳的情绪,尽量不要与孩子硬碰硬,两败俱伤的结果谁也不想遇到。

    3、父母停止唠叨和大喊大叫。

    父母如果经常的大喊大叫,会在这个家庭当中被忽略。这样大喊大叫的方式成为习惯之后,孩子就会听不进去。如果父母经常的唠叨,孩子会感觉非常的反感,导致更加叛逆。

    10岁孩子不听话叛逆的原因:

    1、进入叛逆期。

    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也会形成自我独立意识,他们也会一个人处理事情,这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过程,所以当父母指责他们的时候,他们下意识的告诉自己,应该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所以就出现了抵抗父母要求的行为。

    2、家长太唠叨。

    家长总给孩子立下许多规矩,一旦孩子触碰到自己的底线,就会无穷无尽地数落孩子,一次两次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唠叨成为常态之后,孩子也会产生疲倦。最终这样的唠叨只会毫无效果,因为孩子已经对父母的唠叨产生了免疫力,而且还出现了厌烦情绪,导致他们越来越不听话。

    3、家长过于强势。

    有些家长在进行教育的时候,总是会认为自己比孩子高人一等,凭借了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证明自己的观点都是正确的,所以总会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他们并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这也会导致孩子变得比较叛逆,不听大人的话。

    10岁孩子不听话叛逆的表现:

    1、倔强固执,情绪反应激烈。

    叛逆期的孩子最容易感受到的便是孩子的脾气变得特别火爆。明明以前是很听话很乖巧的孩子,一旦产生了叛逆心理,便会变得易怒暴躁,所以当你发现孩子近期情绪特别不好,喜怒无常,大概率就是叛逆期到啦。

    2、出现破坏性和攻击性行为。

    有的孩子到了叛逆期后,会尝试进行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来发泄心中的不满,比如摔东西、拆玩具、在家具和墙壁上乱写乱画、撕书、故意把东西丢得满地都是。

    3、叛逆的孩子不喜欢被别人控制的感觉。

    他们根本不听大人的教诲。有时候他们无能为力,会和别人顶嘴。当别人对他们说一句话时,他们会回复别人十句话。他们总是有很多理由。掩盖他们的错误。

    2024-05-03 查看全文
  • 身边很多初中孩子的父母都有同样的困扰:孩子不听话叛逆,总顶嘴,软硬不吃,这该怎么教育才好?初中孩子已经进入青春叛逆期,太听话反而不正常。叛逆也只是孩子成长阶段的一种表现,只要父母摆正心态,引导孩子走回正途并不难。

    初中孩子不听话叛逆怎么办家长如何教育?

    1、正确对待叛逆的初中孩子。

    孩子出现叛逆,不必太担心,更不要大惊小怪,想想自己的成长之路,也不过如此。我们尽可以一笑置之,只要没有走歧途,就尽可能避免冲突,对小孩的一些问题,尽可以放手让他学着处理,不要一下子否决他,不要一下子告诉他怎么做,而是鼓励他的想法,鼓励支持他试试看,他会学着成长,慢慢就没有叛逆了。

    2、采取果断措施。

    有些孩子叛逆,不是单纯的成长性叛逆了,而是与正确的人生道路叛逆。或者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又或者是受社会影响,这些孩子过早涉足社会,沾染一些不良习性,无心向学,不听教导。如果没有及时教育纠正,后果堪忧。

    3、永远记住初中生的叛逆,绝不代表孩子的将来。

    不抛离不放弃,毕竟是孩子,他的叛逆也是一种成长经历,处理好了,也是一种财富,这个需要我们的理解帮助,要允许他犯错误,鼓励他改正。都说犯过错的人,更懂得做人的道,更会处理人情世故,我们有理由相信,叛逆的初中生走过了这段路,会更加成熟。

    初中孩子不听话叛逆的原因:

    1、家长要求孩子绝对服从。

    有些家长几乎是独裁统治,孩子必须一切都听他的,一切都要在他掌控之中。而且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这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在小的时候可能他力量还不足够反抗你,一旦他长大,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对他失去控制了。

    2、过度唠叨。

    其实爱唠叨好像是每个家长特有的技能,但是适当的唠叨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爱的体现,但是一旦超过那个度,就会让孩子很烦。比如在孩子小时候唠叨孩子多向xx学习、别和坏孩子玩儿,长大了唠叨应该做什么工作等等。孩子听多了会产生厌烦心理,认为你是在干预他的生活。

    3、家长经常冷暴力。

    其实有些时候对孩子来说冷暴力比打他一顿更可怕,因为孩子有时忘性大,打一顿就过去了。但是如果父母经常冷暴力,那么会对孩子心理上产生很大的阴影,他会觉得父母不爱他、根本就不关心他。另外经常对孩子的话、问题采取无视的态度,也会造成孩子的叛逆心理。

    初中孩子不听话叛逆的表现:

    1、羞于承认错误。

    在青春期,许多孩子都会开始在意自己的面子,使得他们在面对老师或家长的指责时,会为了捍卫面子,掩饰错误而采取一些较为激烈的措施,或是直接顶撞,或是摔门而走等。建议家长在此期间可多顾及一下他的面子,用一些较为隐秘且温和的方式来让他认识错误。

    2、变得特立独行。

    在青春期,随着身体心理等各方面渐渐变得成熟,使得有些孩子会因此而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会太过固执己见的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做事情,一旦周围的人说出任何反对的话语,便会被当成敌人来对待。建议家长可适当的放宽些条件,如只要不做违法乱纪事情,便不再进行约束,让他适当的撞撞南墙也是好事情。

    3、时常唱反调。

    所谓的逆反心理指的便是故意与老师作对,或是不做作业,或是逃课打架等,一次次的来对家长的权威进行挑战,一次次的越过老师的最低底线,在他们看来,这些行为是很酷且彰显个性的。建议家长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态度不要太过强烈,更不要动手打骂,否则更会使其变得无法无天的。

    2024-05-02 查看全文
  • 家庭教育奠定的是孩子的根,要注重孩子良好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很重要,自律的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学校、社会所不能代替的,它侧重于道德教育,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生活。

    如何教育你认为不听话的孩子?

    1、多交流、多沟通。亲子关系永远是施教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家庭教育无从谈起。每天抽一点时间,和孩子聊聊天,可以聊生活、聊学习,聊国际大事、聊坊间八卦。不要过于严肃,也不要太有目地性。聊着聊着,孩子就会信任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困难,他就愿给你说。这样,你的教育实施起来,就有目的性,能收到好的效果。

    2、和孩子平等对话。孩子进入初中,不光是年龄长大了,心理也在变化着。他们有了自己已经是"大人"的意识,渴望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家长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用对待成人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要多商量,少命令;多尊重,少武断。让孩子在平等的环境中成长,让孩子自觉自愿去做事情。

    3、家长尽力满足孩子喜欢的有正能量的东西,家长应当多与孩子交心谈心,不要强迫孩子做这做那,一定要耐心和孩子讲明道理,引导孩子继续往好的方面发展。这个阶段,孩子学习任务很重,根本没有时间玩,家长应当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充分利用好电视、电脑和手机的媒体的学习作用,不能把这些媒体当作玩的工具,还是要多花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一起看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和电影,一起劳动和锻炼身体

    4、培养孩子的简朴节约的良好品质。教育孩子吃饭不剩饭,吃饭勿挑食,现在很多家长惯着孩子,爱吃啥就做啥,不行叫外卖,穿衣服买名牌,小小年纪配手机,不是名牌不要,导致孩子吃,穿,盲目攀比,使孩子不知钱挣的不易,以至于孩子不知道学习,不思进取,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良好品质的培养和形成。

    5、良好的作息习惯。现在有很多人认同这句话————要想毁掉—个孩子,请送他一部手机。这就话的确反应了当今社会孩子的现实,现在手机正侵蚀着孩子们的清洁无瑕的心灵,手机已经成为电子游戏的高级替代品,手机已经成为宣传的工具,这种情况下孩子拥有一部手机,星期天家长心疼孩子忙碌了一星期,放任孩子玩手机彻夜不眠,白天睡大觉,中午吃饭才起床,这样的孩子能成才,那真是奇了怪了!因此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作息,培养时间观念,几点几分该干啥,必须干,不能拖拉。

    6、应该身教大于言传,少说多做。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家长的言行更要谨慎。叛逆期的孩子情绪易冲动,爱和家长反着来。家长的说教,唠叨往往让他们反感,在这个时候,少说多做才是正确的方法。

    2024-04-24 查看全文
  • 初中的孩子有时很冲动,心里有“成熟感”,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但他们的现实能力水平不成熟。许多父母作为客观的人,担心孩子因此受到伤害和挫折,担心孩子,干涉和控制孩子的行为,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让孩子变得不听话起来。初中的孩子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他们想要有自己的空间,因此想要让孩子变得听话起来,家长就要减少对他们的干涉。

    如何正确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1、切忌打骂,给予一定的尊重。

    有的家长,在孩子叛逆期的时候被气得不行,上去就是打骂。这样可以做的后果,往往是自己孩子进行心里更加仇视父母。孩子作为一个有独立自主思考分析能力的个体,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感悟各种道理。成长的过程中,来自父母的严厉管控,让他强烈希望能够得到一种平等的对话。

    2、和孩子多沟通。

    家长们遇到孩子出现不当行为且不听管教时,应该及时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为什么这么做,孩子内心普遍都很善良,有些时候孩子只是不了解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才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家长们及时了解到孩子的想法,就能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去表达自己,这样既可以纠正孩子的行为,又能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的方式,今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就不会做出令人讨厌的行为了。

    3、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让孩子做选择题。

    在要求孩子前,用自己所能接受的选择方式,给出他们多个选择。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也不想给家长太多的冲撞,一般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范围来选择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给孩子很好的引导,另一方面让孩子觉得你非常尊重他,有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

    4、满足需要。

    孩子提出的一些以前不会提出来的要求,尽量去满足他,这并不等于溺爱,青春期之后就开始成人了,孩子有接触这个世界的需求,他不可能永远在父母的眼皮底下生活。

    5、坚持底线。

    当然对于孩子的要求并非全盘满足,那些会伤害身体,伤害他人的要求我们要坚持底线,比如周末了,孩子要求看一通宵电视或通宵打游戏,这种底线是需要我们去坚持的。你可以跟孩子说:如果你执意要这么做,那妈妈就陪着熬一通宵,因为妈妈真的担心你这样身体会垮掉。没有哪个孩子会忍心让妈妈陪自己熬夜的。

    6、交换角色,理解孩子的感受。

    父母和孩子相处时,不妨把自己和孩子的位置互换一下。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思想去看待问题,理解对方的难处,学着站在孩子的立场用心去体会他的感受。也许,你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不把自己放在孩子对立面,理解孩子的感受,包容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法,孩子自然不会叛逆抗拒,沟通就会自然融洽,孩子也乐于接受父母的指导。

    7、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孩子在慢慢长大,家长也要学会放手,对他的行为最好“有所管有所不管”。既然孩子处于逆反期,有些事我就不再做硬性规定,不如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解决。孩子通过磨炼才能长大,受点挫折,长点经验,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大有裨益的。

    2024-03-29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