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爱讲话请问怎么教育
474
-
爱说话是一些孩子的天性,与生俱来。孩子喜欢上课讲话,其实也不一定是件坏事,说明孩子性格开朗、思维活跃、表达欲望强,同时也对课程不太感兴趣。这需要老师和家长一起关注,尽快帮他把这个坏习惯改掉。作为家长,可以以这个为出发点,鼓励孩子在课堂上多多提问,这样也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平时在家也可以多跟孩子沟通,最好以朋友的身份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同龄人,只有你们处于一个平等的状态,这个交流才能起效,孩子才会愿意跟你推心置腹。
孩子上课爱讲话请问怎么教育?
1、家长要正确引导。在家里父母要教育孩子课堂好好听课,思路跟上老师,做题时就会因为理解的好而效率高速度快。这样就能取得不断地进步,成绩上升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2、多与老师联系,及时的了解孩子上课的表现,孩子一旦出现问题,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冷静的面对。
3、在孩子课堂表现稍有改善的时候,记得要及时表扬,给予口头鼓励。在某种纪念日给他买个小小礼物,算是纪念,也算是激励。
4、父母要有耐心。孩子改掉一个坏习惯不是靠一两节课,家长要做好督促,做好表扬激励工作,你要像洪水一样推着孩子往前走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在亲朋好友前也要表扬肯定孩子的努力,使他有更大的改掉坏习惯的决心和动力。
5、从小就要培养他的责任意识。让他知道一些事情,一些场合下湿不能随意作为的,小孩子犯错了是教育他的机会。不要溺爱,或者替孩子承担后果。孩子爱说话,好动等等行为。其实都是行为习惯的问题。都是家庭教育没有到位的体现。小孩子确实什么都不懂,但是不能让小孩子一直什么都不懂,让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最终会变成熊孩子。
6、想办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多肯定和赞赏孩子平时要让孩子多看书,可以带孩子到图书馆等学习气氛浓厚的地方,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
7、让孩子知道上课说话的坏处,让孩子从心底认识到上课是不该说话的,如果孩子能正确认知形成的自我约束力,减少上课说话的频率,从而能改正这个坏习惯。
8、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比如完成作业,独立思考,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等等。当然这些也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及时的恰当的引导疏远,甚至反感对立,往往在纪律上表现出来。
2024-01-29 查看全文 -
平时父母一定要多和孩子沟通,多倾听他说话,应该经常表扬、鼓励孩子。孩子在父母这里得到的关注多了,在其他方面的关注需要就不会那么强烈了。
孩子上课总是讲话怎么教育?
1、鼓励孩子积极举手发言
有些孩子上课爱讲话是在跟同学讨论老师的上课内容,虽然说这是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表现,却会破坏课堂秩序,影响其他同学听课,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这种行为的不当之处。孩子意识到这些以后,就会注意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家长还要跟孩子强调上课以听老师讲课为主,并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如果遇到自己听不懂的地方,就要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等到课后再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请教。
2、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多和自家孩子说话
有一部分孩子在家不喜欢说话,但是到了学校就滔滔不绝,这可能是家里面的环境过于压抑,让孩子无法释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们作为父母就应该考虑是不是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如果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父母就应该考虑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在家里面懂得利用平等自由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沟通,避免过度的管控让孩子丧失说话的欲望。
3、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
长时间纠正孩子还没有任何效果,父母就可以考虑把家当做是教室,对孩子进行一定的锻炼,这种自控力的实践锻炼,对于孩子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让孩子坐在板凳上,10分钟不准张望,再过10分钟不准说话,简短的锻炼慢慢的延长时间,也会让孩子形成这样的习惯。
4、不能全面否定孩子,要肯定孩子的优点
平时看不到孩子在上课时的表现,疫情在家看到孩子上课这样爱说话,爱接话,特别是听到有时老师都表现得不太耐烦了,父母一般也会在旁边批评自己的孩子,不让孩子说话,扰乱课堂纪律,甚至有的父母会打击孩子,这样容易让孩子失去积极性和自信心。
孩子上课总是讲话的原因:
1、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
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闺蜜的孩子并不是外向性格的人,所以他说话很有可能是因为周围同学的影响。在我们上学阶段必然也有这种人的存在,那些孩子他们性格外向,总是能够挑起让大家都感到有想法、有兴趣、有讨论点的话题。在课堂上一群人也就开开心心的谈论,而没有顾及到自己所处的环境。
2、孩子本身想要表达的欲望
除了我们所说到的周围人群影响之外,其实还有自身想要表达的欲望存在。孩子在进入一个新环境之后,有别于在家里面的熟悉感,这种陌生环境也会让孩子充满好奇心。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们不可避免的会和周围人进行一定的讨论,不管是内向孩子,还是外向孩子,长时间的相处也能让他们不断的加深这种讨论的状态,从而变得越来越明显。
3、孩子不懂得规则遵守
或许在家里面孩子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说话有什么影响,即使老师给孩子表明上课不能说话,但是他们的行为还是不受控制。因为内心对于规则没有一个较强的遵守观念。当然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比较正常的,毕竟无知者无畏。
2024-04-14 查看全文 -
有些孩子喜欢在课上跟同学讲话,家长不仅要告诉孩子这种行为的不当之处,还要给孩子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并主动跟老师沟通联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这样做就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孩子上课讲话怎么教育?
1、鼓励孩子积极举手发言
有些孩子上课爱讲话是在跟同学讨论老师的上课内容,虽然说这是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表现,却会破坏课堂秩序,影响其他同学听课,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这种行为的不当之处。孩子意识到这些以后,就会注意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家长还要跟孩子强调上课以听老师讲课为主,并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如果遇到自己听不懂的地方,就要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等到课后再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请教。
2、让孩子认清楚自己对于别人的影响
很多父母现在让自家孩子在三岁以后,就进入了幼儿园学习,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于外界事物较为好奇,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转移注意力,和别人的交谈也不在话下。
3、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多和自家孩子说话
有一部分孩子在家不喜欢说话,但是到了学校就滔滔不绝,这可能是家里面的环境过于压抑,让孩子无法释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我们作为父母就应该考虑是不是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如果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父母就应该考虑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在家里面懂得利用平等自由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沟通,避免过度的管控让孩子丧失说话的欲望。
4、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
长时间纠正孩子还没有任何效果,父母就可以考虑把家当做是教室,对孩子进行一定的锻炼,这种自控力的实践锻炼,对于孩子也有一定的作用。
比如让孩子坐在板凳上,10分钟不准张望,再过10分钟不准说话,简短的锻炼慢慢的延长时间,也会让孩子形成这样的习惯。
孩子上课爱说话是什么原因?
1、孩子本身想要表达的欲望
除了我们所说到的周围人群影响之外,其实还有自身想要表达的欲望存在。孩子在进入一个新环境之后,有别于在家里面的熟悉感,这种陌生环境也会让孩子充满好奇心。
2、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
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闺蜜的孩子并不是外向性格的人,所以他说话很有可能是因为周围同学的影响。在我们上学阶段必然也有这种人的存在,那些孩子他们性格外向,总是能够挑起让大家都感到有想法、有兴趣、有讨论点的话题。在课堂上一群人也就开开心心的谈论,而没有顾及到自己所处的环境。
3、孩子不懂得规则遵守
或许在家里面孩子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说话有什么影响,而进入幼儿园之后,即使老师给孩子表明上课不能说话,但是他们的行为还是不受控制。因为内心对于规则没有一个较强的遵守观念。当然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比较正常的,毕竟无知者无畏。
2024-03-20 查看全文 -
孩子天性贪玩,上课的时候缺乏专注力,上课讲话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要正确看待,及时引导。
孩子上课讲话家长应该怎么教育?
第一,找原因。
1、孩子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求知欲不强。
2、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他根本听不懂,所以只有找点事情做,找点话讲。
3、孩子还没有形成较强的课堂观念,他还没有真正明白上课讲话是不允许的,只有老师允许了才能讲话,规范意识不强。
4、孩子很聪明,老师讲的内容他都明白了,而且很想让别人知道这一点,表现欲很强。
第二,解决办法。
1、帮助孩子培养学习兴趣。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都是后天培养所致。可以考虑一些激励措施,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
2、家长要加强课业辅导了,帮助孩子理解消化老师讲过的知识,跟上课程进度。上课能听懂,学得进,学得有成就感,怎么会讲话呢?
3、反复对孩子强调课堂规则,有进步了就奖励,违反纪律了就惩罚,当然,不断强化,帮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
4、和老师沟通,给孩子加点料,让孩子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孩子能学到有意思的知识。上课也就不会乱讲话了。
孩子上课讲话有哪些危害?
一、讲话会耽误专心,影响学习成绩的提升。
孩子上课说话是一件需要注意力的行为,但是学习需要的是一心一意,这样的一心二用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很多喜欢上课说话的孩子,总是会因为注意力不再学习上面,总是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成绩,即使原本孩子很聪明,但是成绩依旧没有什么提升,令父母担心。
二、影响老师上课进程,不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
有个家长曾经吐槽,说自己的女儿总是上课讲话,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因为需要制止女儿的行为,耽误时间,影响学习的进程,甚至有时候女儿还会影响老师的心情,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老师和同学都不太喜欢女儿,女儿在学校也没有什么朋友,所以看着女儿孤单的模样,家长很是头疼。
三、长时间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孩子性格的养成发生改变,带来坏的影响。
长时间的进行上课讲话,会改变孩子周围人对孩子的看法和对待方式,所以孩子的心理和行为,甚至是性格也会因为环境的改变发生变化,因此孩子很有可能会出现性格的变化,变得孤僻,不愿意交流等等,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坏处。
2024-02-02 查看全文 -
孩子上课说话其实是很正常的,尤其是低年龄的孩子,让他们一节课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真的很不容易的。就连成人在单位开会听课也很保证一句话不说,更何况孩子呢。所以,家长在处理过程中不要太认真,越是你轻松自然的处理,孩子越会配合。
孩子上课老是讲话要怎么教育?
1、孩子可能性格外向,喜欢聊天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孩子认为自己已经懂了,不用再听讲解就随意跟同学聊天。
2、可能听不懂课程内容,问同学,这样的话,要让孩子知道上课过程中不懂的可以通过举手向老师发问,课后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告诉他上课期间跟同学交流会影响到同学听课,课堂要有纪律。
3、要想办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多肯定和赞赏孩子平时要让孩子多看书,可以带孩子到图书馆等学习气氛浓厚的地方,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
4、让孩子知道上课说话的坏处,让孩子从心底认识到上课是不该说话的,如果孩子能正确认知形成的自我约束力,减少上课说话的频率,从而能改正这个坏习惯。
孩子上课老是讲话家长要怎么处理?
1、与老师约定好,孩子如果哪一堂课没乱讲话,老师给予表扬鼓励,回家后家长也应该给予表扬,以正面强化孩子上课不乱说话的行为(不可使用物质奖励,上课不乱讲话是每个学生应该做的)。
2、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利用一切机会与孩子交流互动,增进情感。比如晚饭后一起散步,亲子阅读等,也可以利用吃饭时间,家人一起享受美味一起谈心,引导孩子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家长多与老师联系,及时地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尤其是上课时的表现,家校配合,才能更好的解决孩子的问题。
2024-02-02 查看全文 -
作为学生,按时上学是最基本的行为习惯。目前,在各学校的纪律问题中,迟到仍然是一个普遍而不可忽略的问题。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迟到是不对的。
孩子上课迟到应该怎么教育?
1、父母要发挥积极作用
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会直接影响孩子生活、性格中的种种。自然也包括时间观念这块,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父母经常也经常赖床、迟到,那么在你平时去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没有啥太大的效力。
2、让孩子知道准时上学的重要性
首先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无事不请假,是作为学生最基本的责任。这和工作的人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做老师的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一样,都是最起码的责任问题。孩子一定要树立自己的责任感。
3、跟孩子说说准时上学的好处
可以多跟孩子强化准时上学可以多做的好玩的事儿,也可以讲其他人的案例,比如说孩子熟悉的动画片里的人物或者身边的熟悉的朋友的榜样例子。
4、父母要及时进行表扬奖励
对于孩子而言,好的行为如果得不到家长的关注和赞同,孩子会失去对这件事情的热情,觉得反正做得好做不好都是一样的结果,还不如按照自己的心情来做。因此当孩子做到守时的时候,家长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体会到得到表扬的快乐,自觉督促自己今后有更多的守时行为,从而成为习惯。
孩子上课迟到的影响:
1、容易做事拖拉磨蹭
孩子上学迟到,会影响到学习生活的其他方面的安排。总是迟到的孩子,往往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拖延的情况,久而久之,拖拉磨蹭会成为一种习惯,危害巨大。一个不守时的人,他们更不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也就让成功来得更难。
2、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可以想象这个场景,迟到的孩子到了教室,其他同学都已经坐在教室了。孩子怎么办?大大方方从前门,在众目睽睽下进入教室,还是偷偷从后门溜进去。总会担心老师批评,担心同学的看法吧。长此以往,心理还是很有压力的。如果压根就不在意,那就更糟糕了。
3、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爱迟到的孩子,多半都是作息不规律等不良习惯。早起晚起都可以,常常因为睡迟了影响到吃早饭。为了赶时间不吃、或者吃得太快,长此以往会影响肠胃健康,从而造成消化不良,时间久了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2024-04-23 查看全文 -
作为父母,我们也决不能以简单粗暴的行为去责怪孩子,要与孩子加强交流,了解孩子不专心听讲的真正原因,然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症下药。
孩子上课不认真怎么教育?
1、营造安静、简单的环境
孩子专注力差,容易因新刺激而转移,这是学前期幼儿的普遍特点。因此,父母应根据这一特点,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为孩子创造安静、简朴的物质环境。
2、有规律的生活
孩子一日生活的节奏以及各种活动的时间长短都会影响他的注意力。因此,家长应当注意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作息。让孩子的生活有张有弛、动静交替。不同性质活动之间的转换要平和,给孩子一个过渡准备。例如,孩子在户外跑来跑去,心跳加速,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3、 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
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有新的刺激出现时,成人可以约束自己不去关注它,但孩子却很难做到。因此,为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成人可以有意识地创造情境逐渐提高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4、通过切实训练,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上课不专心,只是因为自己无法集中注意力的话,那么家长就有必要带领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来专门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了。比如,我们日常做的游戏有:顶乒乓球、给数字划线、舒尔特方格、堆火柴等等。
孩子上课不认真的原因:
1、父母给孩子压力
当孩子功课差,在学校的排名靠后时,父母一般都会给孩子很大压力。一开始是训斥孩子,责问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后来为了让孩子功课提高就开始给孩子制定各种目标并且严格要求孩子的课余时间,恨不得每分每秒都盯着孩子。
2、天生好动
有的孩子的确天生就好动,非常活泼,一刻都闲不住,这种孩子一般很难集中注意力,就算集中了,也坚持不了太长时间,可能五分钟、十分钟后就去想别的事情,玩别的东西去了。
3、孩子对这件事不感兴趣
其实对孩子来讲,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原因就是对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因为不感兴趣,就懒得做,被父母逼着做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想着如何反抗父母,因此就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一会抠抠这里,一会摸摸那里。
2024-04-11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