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孩子的手机管理办法及措施

孩子的手机管理办法及措施

758

  • 不少家长和孩子打起了“手机争夺战”, 有的孩子平时不玩手机,但放假生活单调,无所事事就玩手机打发时间;有的学生不适应网上学习方式,上网课变成了借机玩手机;还有孩子,以前就迷恋手机,上学没时间玩,放假就放开了,天天手机不离手;春节期间,家人团聚,大家一起看春晚、备年货、抢红包……家长拿手机玩得不亦乐乎,孩子自然也加入了“战队”。那么,怎么控制孩子玩手机呢?

    孩子的手机管理办法及措施:

    1、认真探讨,明确目的:与孩子讨论用手机的目的。我用手机做什么?我会受到什么影响?我怎么控制自己?

    买来手机后,正式地把手机摆在桌子上,非常正式地向孩子介绍手机,千万不能把手机当成一个很随意的小事。

    2、合理规划,约法三章:使用手机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功能。违反后规则怎么办?明确写下来,家长孩子签字有效。

    比如在规则制定上边界要清楚,三个地方不应该带手机进入:不上饭桌、不带上床、不带进卫生间等。

    孩子是人不是神,有时候不遵守规则是正常现象,家长可以陪着他一起执行惩罚,然后鼓励他做好。

    3、多加陪伴,丰富生活:多带孩子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丰富他的课外活动时间。比如一起去书店看书,出去锻炼身体,出去踏青,出去走亲访友等等。只有活动活了,他才不会只是玩手机。

    孩子玩手机的原因:

    1、社交型依赖。

    手机通讯录里有200个好友,微信朋友圈里有300好友,QQ各种群里面还有4000多好友,这么强大的人脉关系让孩子难以割舍。

    2、游戏型依赖。

    手机里面的网络游戏特别多,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下来的功勋和经验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满足。

    3、娱乐型依赖。

    手机里面好友不多,游戏不多,全部都是电影、音乐、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马,不想写作业总想摸手机。

    2024-02-04 查看全文
  • 现在孩子一人一个手机,手机是一个魔性的东西,对于现在的初中生来说,手机已经和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了,但是其中的尺度如何来把握呢?如何控制孩子玩手机,防止孩子过度沉迷手机,这都是需要方法的。

    初中孩子的手机怎么管理?

    1、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

    家长不让孩子夏天吃冰棍,孩子会照办吗?不让孩子看动画片,孩子会干吗?阻止下的服从是迫于威严暂时的屈服,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会伺机行动。因此初中家长可以允许孩子有节制的玩手机。家长不能将孩子关在笼子里,将一切诱惑与危险人为的隔绝。这样反而会让其经不住诱惑,对刺激新鲜没有任何抵抗力。

    2、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增强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如果家附近有孩子聚集玩耍的地方,父母不妨多带自己孩子一起加入。这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和其他同龄小伙伴玩耍的乐趣。孩子之所以沉迷玩电子产品,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没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动给孩子提供”电子保姆“所致。

    3、建立规矩和限制

    建立规矩和限制是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的第一步。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规矩和限制,例如规定每天只能使用手机一定的时间,或者规定在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之前不能使用手机。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减少手机对他们的干扰。

    4、培养兴趣爱好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也是帮助他们戒掉手机成瘾的有效方法。当孩子对某种活动或领域感兴趣时,他们会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探索,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因此,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兴趣爱好,例如音乐、舞蹈、编程等。

    5、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作为父母可以从以下方面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一是控制玩的时间,每次持续时间差不多半小时,这个时间可以慢慢引导;二是控制看的内容,这个内容家长可与孩子一起商量;三是学会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做一些和学习有关的事,给孩子下载学习软件等等。

    6、帮助孩子认识到手机对健康的危害。

    正在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知识和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些都是教育的黄金时期。因此,家长可以通过教育和讲解的方式,让孩子了解手机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强化孩子对手机的正确使用认知。

    初中孩子用手机的危害:

    1、成绩下滑

    对于学生来说,玩手机最大的影响在于严重干扰了学习的注意力。一个学生的成绩,关键在学习专注力的强弱,而非低层次的时间投入。

    2、影响视力

    手机、电视、电脑等设备对眼睛的危害想必大家已经十分清楚了。如果孩子长时间玩手机,会因为手机强光而严重影响自己的视力。相关研究表明,孩子在一段时间内每天连续玩手机超过30分钟,视力将会有所下降,最明显的后果便是出现近视,不得不带上眼镜。

    3、滋生孤独感和自卑感

    很多孩子一心扑在手机上,寸步不离,关注手机上的东西,不愿跟家人、同学交流,不利于感情的交流;接触到距离自己遥远的东西,更容易滋生自卑感。

    2024-05-22 查看全文
  • 高中孩子大部分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手机了,但是高中生还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导致有很多高中生沉迷手机的现象。对此,家长朋友们需要对哈子的手机进行管理,帮助孩子合理的使用手机,让手机为高中孩子提供积极的作用,而不是让孩子沉迷其中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高中孩子手机如何管理?

    1、帮助孩子分析利弊

    高中生出现爱玩手机的情况后,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网络的益处和缺点,让他们能够分辨哪些对自己有益,而哪些可能会对自身的成长发育造成影响。之后应该与青少年一起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理解和目标。

    2、和孩子协商制定规则

    用坚定而和善的态度,和孩子协商约定手机的使用时长,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可以对孩子让让步,但是只要定下来就要想办法,让孩子遵守,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减少孩子的玩手机时间,循序渐进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

    3、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变好,无时无刻不要求孩子看书,写作业,这样在很多时候不仅不会上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升,还会导致孩子压力过大,产生叛逆心理。会疯狂的玩手机也就不足为奇,父母一定不要对孩子太严格,一定要让孩子劳逸结合。

    4、以身作则

    家长自己也应该遵守设定的规则,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如果家长自己都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手机使用时间,那么孩子也很难做到。此外,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高中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有哪些?

    1、孩子模仿父母玩手机

    如今,父母在家基本上是机离不手,回到家就是微信、电影、看新闻、聊天等玩得不亦乐乎。很多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一个个都是低头族。

    2、孩子的人际交流需要依托手机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孩子与孩子间的交流都是通过qq或微信的方式,或者学校教师布置作业或开展活动都是通过班级qq群或微信群通知,所以孩子需要手机。

    3、娱乐需求

    手机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内容,如游戏、音乐、视频等,满足了青少年的娱乐需求。这些娱乐内容具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占据性。

    高中孩子沉迷手机的危害有哪些?

    1、影响视力:经常长时间手机屏幕光线刺激眼睛,可能对眼有损害。孩子会长时间的近距离的盯住手机屏幕,容易导致眼轴延长,从而造成视力下降,发生近视等。

    2、影响与他人交流:孩子长时间沉迷于手机中,会减少与他人说话等交流,影响与父母情况,影响语言锻炼。时间长了心理、情感可能发生不正常改变。

    3、手机游戏可以上瘾:长时间沉迷手机游戏,可以成瘾,使大脑产生器质性损害,影响大脑功能,影响学习等。

    2024-05-21 查看全文
  • 高中孩子一般都会使用手机,但大多数孩子使用手机都不是用来学习,而是用来娱乐和社交的,这就形成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因为玩手机而耽误学习和生活。对此,希望各位家长能够对孩子的手机进行管理,给孩子制定一个使用手机的规则,避免孩子沉迷其中。

    高中孩子的手机怎么管理?

    1、合理引导

    家长要合理地引导孩子使用手机。电脑、手机、互联网等等,不可否认,这些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将来的生活可能越来越会借助于这些工具。我们还是应该辩证地客观地来看待这些越来越成为生活不可或缺工具的物品。

    2、榜样作用

    最重要的是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言传不如身教。也就是说,家长不能迷恋手机,要从自身真正做到不迷恋手机,给孩子起到良好的正向引导,让孩子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的不依赖手机的心理暗示。

    3、安装家长监管软件

    如QQ家长监护、家长宝等,通过这些软件可以对孩子的手机进行实时监控、限制应用使用、设置时间限制等。

    4、有效交流

    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有效交流。这里说的交流,是平等的陪伴与沟通,而不是家长训导式的,也不仅限于语言的沟通。应尽量培养一个与孩子共同的爱好或者喜欢的休闲方式,能够一边陪伴孩子、一边增进沟通交流。人具有社会属性,有被人理解和接受的愿望。缺少了人与人的有趣交流和互动,会加深学生与手机互动的渴望。

    高中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

    1、缺乏兴趣爱好

    有这样一部分孩子,他们缺乏兴趣爱好,不喜欢阅读,不喜欢音乐、美术、体育、旅游,等等,这些高尚的、能提高修养的、陶冶情操的爱好,一概与他们无缘,他们的心灵处于一种荒漠的状态。这种孩子一旦接触手机,他就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往往就是如痴如醉,不能自拔,把手机当成生活的全部。

    2、学习压力过大

    根据研究显示,大部分的沉迷手机的人一般都表现出比常人更加低的控制力,特别是在青少年阶段,很多青少年都生活在学习压力过大的环境中。

    3、孩子缺乏自控能力

    对于玩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个成年人都很难自控,更不用说一个孩子了,当他们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家长喊停止,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高中孩子沉迷手机的危害:

    1、手机会损害生理健康:高中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观看智能手机上的各种娱乐视频,长时间的盯着手机会引发眩晕、头昏眼花等身体不适症状。

    2、手机会危害社交健康:高中生会大量在社交媒体上相互攀比,导致社会审美观念被扭曲,造成失落、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3、手机会带来安全隐患:高中生会收到大量未经筛选的信息,屏蔽不了无关、有害内容,有剽窃等危害,造成严重的安全后果。

    2024-05-21 查看全文
  • 网络的世界不得不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听音乐、看书、购物,可以和远在天边的朋友聊天,可以进行远程学习等等,网络使我们学习、工作和娱乐的一种工具。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但是初中阶段的孩子,心智还不成熟,家长需要合理的引导。

    怎样让初中孩子戒掉手机最好办法?

    1、家长以身作则

    不随便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如果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玩游戏、浏览新闻,孩子便会难以控制住自己,会跟着家长一起玩手机,如果家长劝阻的话,孩子会觉得家长都没有做到远离手机,就更没有资格让自己不玩手机。

    2、以鼓励为主

    总是批评孩子、忽视孩子、溺爱孩子的家庭,沉迷手机的概率会高得多,所以家长可以反省一下教育方式,看看自己哪里需要改变,在孩子的学习上,一定要以鼓励和慢慢引导为主,切不可强迫孩子,越强迫,只会让孩子厌学情绪加重,如果孩子能把手机和学习相结合,那么家长的引导也算是成功了。

    3、从培养更多好的习惯做起

    孩子的业余时间,好的习惯不去占领,坏的习惯就会占领。象棋、跳棋、扑克、羽毛球等等,对孩子也有很强的吸引力,前提是你要带着孩子一块学、一起玩,教会孩子基本游戏规则,适当的还可以打破某些规则,让其入门领略其中的乐趣,一起培养好的习惯。

    4、填充孩子的空闲时间

    孩子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空闲时间也是比较多的,而大部分孩子沉迷手机都是因为空闲时间经常玩手机导致的,所以家长应当填充孩子的空闲时间,让孩子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玩手机,这样就不会沉迷。

    5、家校合力

    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6、制定一个家庭时间表

    和家人一起商量制作一个家庭时间表。规定了每天接触手机的时长,什么时间段不能触碰手机,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列一些规矩,比如在餐桌上不能玩手机,睡觉前半小时不能碰手机等等。在制定时间表的同时添加一个奖励机制。孩子完成任务指标的话,可以有一些奖励,比如一本书,一次去游乐园的机会等等。

    初中孩子玩手机的危害:

    1、危害身体健康

    众所周知,长时间使用手机打电话会使听力下降,而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造成视力下降、手指抽筋、颈椎劳损等症状,这些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2、危害心理健康

    中学生身心还未发育完全,自制力差,使他们无法约束和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手机强大的网络功能极易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危害。

    初中孩子玩手机的原因:

    1、孩子无法适应生活环境

    当孩子对生活环境感到无法适应时,往往就会选择逃避现实,这时候孩子会把所有注意投入到游戏上,通过游戏里的快感来麻痹这种对现实生活环境的不适。

    2、紧张的家庭氛围

    有些孩子对手机的过度沉迷,其实只是表象,背后的主要原因来自家庭的伤害。因为父母关系不和睦、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良好的相处模式。

    2024-05-18 查看全文
  • 有的孩子沉迷手机是因为没有同龄人的陪伴,对待孩子沉迷手机的行为,家长要多关心他们,家长做到高质量的陪伴,多跟他们沟通,及时的了解他们的生活。也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人,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充实孩子的生活。

    初中孩子玩手机家长管理方法:

    1、家长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

    孩子沉迷手机是因为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很多父母每天忙于工作,没时间跟他们一起沟通,于是他们只能将精力都放在了手机游戏上,也不会和家长有过多的沟通交流。

    2、提升孩子的认知

    孩子出现沉迷网络的情况后,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网络的益处和缺点,让他们能够分辨哪些对自己有益,而哪些可能会对自身的成长发育造成影响,之后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可以偶尔利用网络来放松身心,但是一定要适可而止。

    3、鼓励孩子外出与同学、朋友交往

    与其他孩子交往,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情商,提高他的人际交往能力,还能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使他在与其他孩子的交流中倾诉自己的烦恼,化解心理的危机。当然,孩子在与同学、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获得了友谊和快乐,当然就不会沉迷于手机这个虚幻的世界中去了。

    4、帮助孩子培养其他的兴趣和爱好

    比如读书、画画、练习书法、打篮球、羽毛球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业余爱好。如果孩子在这些方面有了新的爱好,他对手机的依赖和沉迷也会大大减弱,而且这些有意义的兴趣爱好,还可以扩展孩子知识面、增强孩子体质,提升孩子的才艺,对未来发展很有帮助。

    5、让孩子适度使用手机

    在这个手机高度普及的时代,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机也不现实。家长可以在周末某一个时间段让孩子正大光明地玩一会儿手机,同时引导孩子辨别网上内容的优劣和真伪,避免孩子因网络不良内容而受害或者上当。

    6、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在生活中处处是孩子的老师。父母的行为举止,都在孩子眼里留下痕迹。父母的兴趣爱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影响。要想让娃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必须先成为那样的人。所以家长要多做有意义、传播正能量的事,杜绝在孩子面前低头玩手机、打麻将、等不良行为。 

    初中孩子玩手机的原因:

    1、自制力不足

    有些孩子过于投入,一味追求玩手机的刺激,特别是玩手游的成就感,置学习于不顾,不分场合的玩,甚至在学校也玩,不睡觉地玩,显然过了头。

    2、父母监管不到位

    不得不说,有少数家长对孩子携带手机持两种极端态度。要么完全支持,因为使用手机是信息时代必备的事,不玩怕孩子落后,或者对孩子使用手机不闻不问;另一个是视手机如洪水猛兽,严令制止,但越是这样孩子越想玩手机,背着家长玩。

    3、父母不能平等地对待孩子

    在孩子眼中,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心甘情愿的事情,孩子的天性是爱玩,而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要求孩子看书,写作业,而自己在玩手机,就会让孩子认为父母不公平,没有给他们时间玩耍。在孩子看来,这就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容易让孩子滋生叛逆心理

    2024-05-17 查看全文
  • 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过与不及,对于手机的使用也是如此,少量看手机可以增加视野,增长见识,但如果一旦沉迷就会影响身心和学习。现代科技社会,越来越多的小孩离不开电子产品,很多小孩把手机当成生活中重要的工具,更有的小孩依赖手机学习,天天捧着手机。但是手机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可能会形成不同水平的危害。

    孩子依赖手机问题的解决办法:

    1、家长保持自己的冷静,做个好榜样。

    首先父母应该冷静下来,不要天天在孩子面前念叨,这样反而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孩子并不是生下来就喜欢玩手机的,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看手机,他们就会好奇,从而对手机有了兴趣。他们因为好奇,模仿父母的动作在手机上划一划,立刻就让手机里的花花绿绿给吸引到了,最终沉迷手机难以自拔。

    因此不许孩子玩手机,自己却整天抱着个手机,还谈什么言传身教?

    要想孩子不玩手机,父母必需要带个好头。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这才是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的最好办法。

    2、懂得立规矩,提前给孩子约法三章

    制定一个适合孩子和父母情况的规定,并把计划贴出来,让父母与孩子以游戏的感觉来完成这个挑战。

    这样我们就隐藏教育的目的。不直接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3、充分的信任孩子

    因为他们具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意识,我们要给予他们相应的信任。孩子们常常说,我爸爸、妈妈不信任我、不理解我。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给予他一定的权利、信任,一些事情可以让他独立去做,接纳他们做得不那么好的一面。因为他们处于半成人期、儿童化的状态,所以,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4、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丰富孩子的生活和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营造出不用使用手机而生活健康充实的家庭氛围。

    这么做是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去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父母能一起参与就最好了。

    5、鼓励孩子与人多交流

    比如周末的一天为全家无手机日,大人孩子一起爬山,一起运动,一起劳动,一起到图书馆看书,一起做做陶艺,一起练习书法,一起练习乐器,把注意力投入到生活中更有意义和更有乐趣的事情中去。

    孩子依赖手机会有什么危害:

    一、中小学生的控制力一般比较差,过度玩手机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

    二、家人与孩子之间缺少沟通,亲子关系容易产生隔阂;

    三、影响孩子的性格,假如孩子对手机过分依赖,就会导致他的性格会逐渐变得内向。

    让孩子远离手机的小技巧:

    1、多陪陪孩子,给孩子找几个好朋友到家里一块玩耍。当孩子有了伙伴了,就忘了玩手机了。

    2、多陪着孩子读书,读一些励志的故事。给孩子多买几本好看的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3、给孩子找一些励志的电影看。给孩子看一些励志性的电影,让孩子跟着电影中的榜样学习。

    4、有机会可以陪着孩子去外边玩玩,这样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还可以强身健体。

    5、多让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

    6、把手机里乱七八糟的游戏软件卸掉,每天检查,下载有意义的软件,让他玩!

    7、给孩子找事干,天天干家务,美其名曰培养劳动能力。

    8、报个兴趣班,去学绘画,书法,钢琴等等,回家就练习,没空拿手机。

    2024-05-17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