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怎么办
571
-
10岁孩子叛逆,家长需多观察孩子情绪变化,积极进行沟通交流,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情况,多给予孩子关爱和鼓励。不要指责打骂孩子,会加重孩子逆反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
10岁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怎么办?
1、和孩子沟通,找出原因,是故意为之还是缺乏生活上的经验导致犯错。如果是前者,则要适当地批评;如果是后者,则要耐心地教导孩子,做出正确的示范,帮助和引导孩子纠正错误。所以,找出原因很重要,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批评和指正。
2.允许甚至支持孩子犯错。父母的角色可以分为“极权”、“纵容”和“权威”。演讲者建议我们使用权威的立场,而不是专制的立场。威权主义意味着给孩子指挥和控制,不给他们犯错的机会,也不给他们成长所需的支持和资源。权威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有权威,也会给孩子各种支持和资源。权威角色的另一个方面是以身作则,不求孩子一件事,求自己一件事。
3.不要轻易对孩子说“不”。对于叛逆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我们的肯定,绝对不是父母的否定,所以很多父母习惯性地对孩子说不,这可能会让孩子觉得厌烦!加剧孩子的叛逆期。
4、批评要有理有据,重点在于引导纠正,不要聚焦在错误上,要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能爆粗口。有些家长一急一生气,不由分说直接教训一顿,孩子这时候是抗拒的,心理层面并不接受这样的批评。批评不能带骂,尺度把握不好容易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而且这种记忆会伴随到孩子成年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有限,不能像对成人一样“讲道理”,要运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方式去解释。
5、经过批评之后,要注意观察孩子接下来的行为和情绪。如果孩子接受了批评并且纠正了错误,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表现得更好;如果孩子被批评之后情绪低落,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思想,消除彼此的误会,只有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批评了,才会自愿地去反省错误纠正错误。
3、经过批评之后,要注意观察孩子接下来的行为和情绪。如果孩子接受了批评并且纠正了错误,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表现得更好;如果孩子被批评之后情绪低落,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思想,消除彼此的误会,只有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批评了,才会自愿地去反省错误纠正错误。
2024-02-02 查看全文 -
大多数孩子都有过“偷”家里的钱的经历,父母对此苦恼不已,在父母眼中,一个乖孩子是不会去“偷”家里的钱的,偷是一个带有坏品质的动词。但对于孩子来说,“偷”家里的钱并不是成人世界中成人规则下的偷,孩子只是悄悄地拿走了家里放在某个他知道的地方的钱,孩子还未经过规则的约束,还不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家长要耐心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偷钱是不对的。
10岁孩子偷钱屡教不改怎么办?
1、让孩子知道他错在哪里
如果只把孩子打一顿,让他再也不敢做偷钱的事情,那么只是从表面上解决了问题。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可以让孩子去参加一些活动或者带着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场所看一看,让他知道父母赚钱的辛苦。如果孩子的本质不坏的话,那么对这件事情也一定会有着自己的理解,想必他也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2、给予适当的零花钱,并帮助其理财
随着孩子进入小学,就会出现与身边同学进行攀比的现象,若欲望不能得到满足,就会采取“偷钱”的方式得以满足。家长应根据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该给予适当的零花钱,很大程度减少“偷盗”现象的发生,帮助把孩子的零花钱等大额收入存起来,给孩子独立开一个账户,既能保证孩子不乱花钱,而且还能让孩子锻炼一定的理财能力。
3、切忌“审问”
家长千万不可采用审问犯人的方式来提问孩子,或者强逼孩子认错,建议用比较和缓的方式去引导他们,让他们知道父母清楚他们犯错误了。如果粗暴地“抓犯人”,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导致孩子不承认和敌对的行为。
4、弄清偷钱的原因
家长一定要弄清楚孩子偷钱的原因,才能想出杜绝此项行为的方法。如果孩子是为了买某种东西而偷钱,而且比较合理,家长尽可以满足,如果是不合理的需求,比如孩子已经有一个手表了孩子还要买手表,妈妈尽可以借钱给孩子,让孩子日后还,一来可以避免孩子偷钱,二来还可以养成慎重的购买习惯。
10岁孩子偷钱屡教不改的原因:
1、物质上没有得到相应的需求
当逛街的时候,孩子们看到好玩的玩具或者新鲜的游戏就会想着让父母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没有满足孩子的需求,或者说孩子对于物质需求这方面有着极大的匮乏,这种匮乏日积月累之下便会爆发出来,孩子们也就会出现“偷钱”这个行为。
2、父母对孩子关爱的缺乏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父母们可能忙于工作,或者将注意力更多的关注在更小的孩子以及其他人身上,这个时候孩子出现“偷钱”的行为只是为了让父母能够关注到自己,或者“金钱”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3、孩子没有完整的道德意识
十岁左右的孩子道德观念还不健全,对善恶是非还分不清楚,他们还不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好坏的意识还不明确。所以说孩子偷拿钱,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不道德的行为。家长应学会如何提前教育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打骂,根本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
2024-04-06 查看全文 -
比起孩子从撒谎中得到的好处,家长的训斥、打骂其实都显得无关紧要。孩子并不能从其中反思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只会尝到撒谎的甜头,以后找到机会依旧会选择说谎。所以,父母真正需要做的,是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反省自己的行为。
10岁女孩撒谎屡教不改怎么办?
一、了解情况。
如果孩子撒谎屡教不改,那么作为家长一定要先了解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心态要平和,了解清楚之后,再判定一下用哪种方法教育更加合适。
二、正面管教孩子。
孩子撒谎屡教不改家长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成长阶段,经常做事会没有界限,这是父母应给予正确指导,并非犯了错误去指责甚至打骂。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做到:和善而坚定。正面管教和惩罚控制无关,是定规矩、训练和引导培养。
三、父母要以身作则。
孩子撒谎,父母要自我反省,看一看是不是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给孩子做出了不好的榜样。父母不撒谎,才能教育出诚实的好孩子,要知道“身教重于言教”。
10岁女孩撒谎屡教不改的原因:
一、躲避责任。孩子总是调皮的,总是会出现在玩耍的过程中不小心打坏了或是撞坏了东西;又或者是在生活中做了错事。这个时候他们知道家长会因此对他们进行责骂或是惩罚,而为了不让自己受到惩罚,他们会选择撒谎来掩饰自己,躲避责任,希望以此来躲过父母的责罚。
二、希望得到家长的关注。一些父母会由于工作繁忙的原因,将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或是请保姆来照顾。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往往是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心的,但是他们内心却又十分渴望父母能够多关心自己。因此,他们会进行撒谎或是故意闯祸,以此让父母来他们的事情,关注自己。这类孩子的原本性质是善良的,出现这样的行为纯粹是因为他们太过于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关爱了。
三、自尊心、羞耻心作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理也会随着开始发生变化,出现了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如果孩子看到别人的东西或是成绩等等都比自己好时,他们会因此出现攀比心理。而为了赢得同学的羡慕,不让自己丢失面子,他们就会选择撒谎,吹嘘自己,满足自己的虚荣感。
10岁女孩撒谎屡教不改的危害:
一、容易形成习惯。因为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去圆谎的,所以会形成一个谎言接一个谎言的怪圈,最后,连自己都被欺骗了。
二、影响孩子自身身心健康。撒谎的时候毕竟还是担心被识破的,所以内心经常处于焦虑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影响。
三、容易导致孩子的人际关系紧张和信任的缺失。谎言毕竟就是谎言,最终还是会被识破的,识破之后,就会付出代价和接受惩罚。
2024-05-07 查看全文 -
孩子年纪还小,犯错是在所难免的。关键在于我们做家长的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反思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主动积极的改正错误。十岁孩子叛逆不听话,家长就不能再在孩子耳边不停唠叨。我们要走进孩子内心,和孩子进行深层面的沟通。
十岁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怎么办?
一:先消消气。在气头上批评孩子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先让自己火气消一消,再用恰当的语言去批评教育孩子。
二:问清原委。家长应该先弄清事情的原委,不要错怪孩子,不要冤枉委屈孩子,强硬的口气,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三:正确引导。当孩子犯了错,不要一味地指责训斥,而是像个经验丰富的顾问,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引导、启发孩子去反思,让孩子自我检讨错误行为,汲取教训。
四:移情。在管教孩子时将心比心,充分考虑孩子的情绪,使用教导的方法而非强制手段,纪律性才能起到理想中的效果。
五:尊重孩子的人格。选择合适的时间,场合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爱护孩子的自尊,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六:告诉孩子你是多么爱他。当孩子作出错误行为时,告诉他们你不喜欢的是他们的行为,而不是他们本人,这很重要。
十岁孩子犯错屡教不改的原因:
父母双方都对孩子过于溺爱。
现在有很多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过度溺爱,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作为家长却没有站出来进行指责,而是会无条件地袒护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袒护中,孩子接收不到任何外界的批评和教训。
家长狠不下心来。
有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狠不下心来。孩子一哭闹,家长立马就停下来,转而继续哄自己孩子。这会让孩子觉得哭闹是自己的“免死金牌”,不管犯了什么错,只要孩子“一闹就管用”。
某一方对孩子进行过度的偏袒。
例如当爸爸在教训孩子的时候,妈妈站出来帮孩子说话。这个行为会严重地误导孩子,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无论做任何事,都有妈妈出来帮自己撑腰,孩子就免除了后顾之忧。
2024-05-07 查看全文 -
在解决孩子犯错的问题时,家长应该先听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有一定的发言权,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当然,孩子的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改正过来的,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通过正确的方式方法,循循善诱,切不可心急。
小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怎么办?
1、要让孩子自己承担那个错误导致的自然而然的责任。比如打了别人或者弄疼了别人需要说对不起;在学校违反了规矩听凭学校规章制度的惩罚等。总之要在错误发生后,喊停那个错误的行为,简单明了指出发生了什么,并引导孩子去领受那个错误的后果一些事情的后果孩子可能无法独自承担,那么大人在第一时间代为处理,或者一起分担,但事后仍然需要陪孩子一起进行总结。
2、关注错误背后未说出的话。很多时候,孩子犯错往往只是表象。特别是当你的孩子重复犯错、屡教不改的时候。父母就有必要去理解,孩子是否在通过“犯错”吸引你的关注?是不是你对孩子的关注太少了,还是孩子近期的外部环境有变化,抑或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
3、日常生活中,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鼓励,不能全盘否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从思想上觉得我可以做的更好,而不是在心里形成一个我不行,我很差,很糟糕的状态!这样才能让孩子敢于从自身找问题,找出不足,做出改变,从而向你预期的目标靠近。
4、批评要有理有据,重点在于引导纠正,不要聚焦在错误上,要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能爆粗口。有些家长一急一生气,不由分说直接教训一顿,孩子这时候是抗拒的,心理层面并不接受这样的批评。批评不能带骂,尺度把握不好容易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而且这种记忆会伴随到孩子成年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有限,不能像对成人一样“讲道理”,要运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方式去解释。
5、家长自身一定要做好榜样。家庭教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榜样。家长在平日的生活中,对自己许诺过的事,自己答应过别人的事,一定要信守承诺,善始善终。家长坚持这样做,天长日久,孩子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屡教不改的毛病也会渐渐消失。
6、重视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在想方设法改变孩子的这种坏毛病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不懈的做好这件事: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常言道:习惯成自然。孩子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不用家长操心,孩子也会天天向上。
7、家长要和孩子互相沟通,互相配合,家长有孩子可以交朋友,但前提是要互相尊重,积极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与孩子理想表现在心里,孩子的心里也有家长的理想形象,只有两个人互相理解,互相认同,避免冲突,这些都很重要。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样,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一定要特别注意,孩子会有一个叛逆期,所以在叛逆期的孩子,家长要多和孩子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孩子,家长不能要求孩子倾听他们的想法,而是要与孩子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2024-04-15 查看全文 -
10岁小孩老是偷钱屡教不改,家长不要急着去责骂孩子,或许这个时候恰恰也是沟通的最好时机。也不要急着去抱怨,不要将孩子的这种行为放置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职责,或许这个时候父母们也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出现了问题,及时改变教育方法,了解孩子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思考应该怎么去解决。
10岁小孩老是偷钱屡教不改怎么办?
1、家长要做到自己理性消费
有的家长,在对待孩子购买什么物品的时候,总是很理智,这也不允许,那也不允许。但自己在买衣服、买化妆品的时候,就容易冲动消费。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其实孩子也看在眼里。所以,想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家长就必须要做到自己理性消费。
2、给孩子零花钱
当孩子在7岁之后有基本物质需求的时候,我们就应当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让孩子自主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当然在这个时候父母们也应该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对自己的经济有一个基本的控制权,并且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消费观,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家长要做到基本的零花钱管控。
3、适当惩罚
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那就是不该背着家长拿家里的钱。这个时候应该让孩子得到相应的惩罚。比方说罚他一周不看电视,或者是罚他在这几天内,不能吃零食。总之还是要有一个小小的惩罚,当然这个惩罚还是要与孩子商量好,要让他也能够认同。家长不能单方面地去惩罚孩子,更不能不留情面地指责和打骂。
4、耐心的和孩子沟通
家长发现10岁小孩老是偷钱屡教不改的行为时,就要耐心的和孩子交流,发现孩子的需求,要知道他为什么有偷钱的心理。比如说孩子想吃什么好吃的,买什么玩具,父母力所能及的正常范围之内的,就满足他的要求。不要对孩子管控的太严格。
10岁小孩老是偷钱屡教不改的原因:
1、家长没有满足孩子的一些需求
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往往都是一些玩具或者是零食,可是这两样东西在父母眼里是非常没用的,所以当孩子提出想要的要求时,父母也不会答应。孩子只能自己想办法去买,所以就用了“偷钱”的这个不正确的方法。
2、孩子之间的攀比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生活圈也只有那么大,而认识的人只有父母家人以及幼儿园的小伙伴们。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可能他们会与小伙伴接触的比较多,在一些小的事情当中孩子也会有一些攀比,造成了孩子虚荣心太重。
3、对物品所有权没有概念
当孩子对于物品所有权的认识仍然不够充分,处于模糊的状态。所以在这个时候的他们总会表现出一种行为,那就是强盗行为。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总是会想方设法的拿到。而在他们的思想当中根本就不存在偷这样的概念,反而是抢或者是拿。
2024-04-06 查看全文 -
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要正确引导。家长引导孩子改掉坏毛病的过程当中,要懂得给予孩子一定的表扬和鼓励,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犯了错误,不要一味地指责训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引导、启发孩子去反思,让孩子自我检讨错误行为。
十四岁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怎么办?
1、家长应该学会用积极的语言,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尽快改掉一些坏毛病,可能会用一些非常严厉或者粗俗的语言来对待孩子,这其实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挫,而且孩子可能会因此变得更加叛逆,坏习惯也更难以改掉。
2、家长应该懂得奖惩有度,要让孩子改掉坏毛病,家长应该要学会对孩子严格一些,如果孩子屡教不改,家长其实也应该适当给予孩子惩罚,要树立自己在孩子心目当中的权威性,让孩子能够对自己产生一定的敬畏心。
3、家长应该懂得以身作则,有的孩子之所以会养成一些坏习惯,这主要是因为受到家长的影响,家长某些不好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家长想要让孩子改掉坏习惯,那么首先自己应该要懂得自觉做好以身作则,约束好自身的行为。
4、尊重孩子的人格。选择合适的时间,场合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爱护孩子的自尊,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5、从注重成就到关注情感需求和行为表现。14岁左右的叛逆儿童实际上更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作为父母,我们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到底在想什么?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沟通沟通,放下父母的架子,与孩子进行真诚平等的对话。
十四岁孩子犯错屡教不改的原因:
1、想要引起家长的关注。孩子们年龄还小,思想很单纯,有的时候孩子总犯同样的错误,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想引起家长的关注,他们想要更多的是家长的陪伴。
2、父母错误的处理方式。家长在看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只会一味的指责,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是听不进去的,这也是为什么孩子总会犯同样错误的原因。
3、做错事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很容易一味的指责,却没有告诉这件事究竟错在哪里,该如何改正,不知道怎样做是对的,在遇到这样的事情还是不知道该怎样解决。
4、父母双方都对孩子过于溺爱。现在有很多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过度溺爱,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作为家长却没有站出来进行指责,而是会无条件地袒护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袒护中,孩子接收不到任何外界的批评和教训。
2024-02-18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