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374
-
在育儿的新时代,因材施教、好的方法和技巧远好过简单粗暴的打骂教育。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家长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一个孩子的品质、性格、习惯,都与其所处的家庭息息相关。家长在孩子眼里,同样也是学习的榜样。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就必须要在家庭教育上下功夫。
作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
1、提供稳定和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孩子需要一个稳定、温暖和安全的家庭环境来培养健康的成长。家长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氛围,提供支持和关怀,并确保孩子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2、父母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作为父母,我们首先需要成为孩子的良好榜样,言行一致,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3、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
父母不应过分控制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自主地探索和学习。父母应该给孩子制定合理的规矩和限制,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能接受的。
4、爱与尊重。
爱是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作为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想法,与孩子平等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
5、建立良好的沟通与情感关系。
与孩子建立亲密和信任的关系是培养与教育的基础。家长应倾听孩子的感受和需求,鼓励他们表达意见和情感,并尝试与他们进行积极的沟通。
6、注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兴趣,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特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点和潜力。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文化活动,比如学习编程,舞蹈,音乐,户外运动等等,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不同的文化和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7、培养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如注意卫生、不浪费、节约资源、尊重他人等,这些习惯会伴随孩子一生,对其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8、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积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通过以身作则,教导孩子诚实、尊重他人、关怀社会和环境等价值观,帮助他们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能让孩子更优秀?
一、尊重孩子,适当放权
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权,家长要学会去尊重孩子,只要孩子的选择正确、合理,或者不会造成损失损害。那么,何不放养孩子?让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从小就做一个有主见的人。
家长们是孩子的臂弯,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者,只有尽到家长的义务,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角色兑换,换位思考
孩子不明白家长的付出,家长不明白孩子的潜能。所以,家长与孩子之间常存在着不理解,会使双方对彼此的定位不正确。
可以尝试让孩子当“大人”,家长当“孩子”,这样会让孩子体验到做家长的不容易,家长也可以体味到孩子的立场。
三、多关爱,但绝不溺爱
家长溺爱孩子是现在很多家庭教育问题。事实上,为了孩子可以变得更优秀,家长是绝对不可以溺爱孩子,否则会使孩子的性格变得任性妄为。一旦孩子无理取闹,家长最好是采取正确的冷处理方式对付孩子。
四、允许孩子犯错,逆水行舟,方显本事
孩子会有犯错、失败的时刻,不要紧,家长要引导孩子如何知错能改,如何从失败中站起来,这种锻炼机会对于孩子的进步是很有效果。
五、热情低落,激发兴趣
厌恶也是一种情感表现,每个人都会有,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可能会出现厌恶吃饭、上学、读书写字的情况,这都是因为孩子的热情处于低落状态,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也就没有心情去努力、奋斗。家长要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感兴趣,孩子自然会自觉去做。
六、冲劲不足,打气加油
人生道理难免会遇上挫折和失败,孩子也有失落的时候。这时候,孩子对于进步的冲劲并不大,没有什么动力去冲,又或者是孩子的努力得不到大人的肯定,孩子也会表现出冲劲不足。
这种情况下,家长只要多给孩子打气加油,鼓励肯定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回来了,自然可以变得更加优秀。
优秀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有礼貌,很懂事,不自私,知感恩,乐于助人,有责任心。
开朗、大方、阳光、心态好,有激情,精力旺盛,充满朝气活力。
有自信,敢逞强,爱“逞能”,“脸皮厚”,不服输,不怕失败“丢人”。
自理能力、自控能力、自我解决问题能力强,有思想,有主见,有独到见解。
好动脑,有应变力、专注力,好奇心强,爱好广泛,又有中心兴趣。
敬重他人、孝顺、有一颗仁爱的心、能够自己自力更生。
能享受延迟快乐,比如你告诉他在等10分钟才能吃蛋糕,他认真的等了10分钟。
能不卑不亢,无论是面对什么情况都能泰然处之,不慌乱,有底气。
有修养。知道自己该怎么样,不会一生气就爆粗口。
有好东西第一时间想到和别人分享。分享是一种美德。如果家长能够正确的引导孩子,今后有好东西,孩子一定第一个想起你。
做事情很专注。家长有时候会发现孩子喜欢一个人非常认真的做一件事,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打断他。孩子的专注力正在培养阶段,需要父母的保护。当然专心玩手机这可不是什么专注力。
思维灵活脑洞大。孩子鬼主意很多,经常喜欢不按常理出牌。别看这类孩子好像不打听话,其实他真正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千万不要因为误解打压他,他的活跃思想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
2024-05-16 查看全文 -
有这么一类孩子,在外人面前,总是表现得很胆小、不敢表现自己。比如,在路上遇到同学,总是低着头走过,假装没看到;上课时,老师提出的问题,明明知道答案,却不敢举手回答。其实,孩子这些表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自信心。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就显得重要了。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
1、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不能常常责怪孩子,没出息这类的话不能送给孩子。只有他扭转了自己“处处不如人”的意识,自信心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成功后给予奖励。发现孩子的长处,告诉他,切忌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拔苗助长容易形成自卑感。不要小看孩子,相信孩子。
2、帮助孩子培养与伙伴们交往的合作能力
这是使他获得自信的重要基础。当孩子经历挫折失败而心情沮丧时,应表示关怀与安慰,花一点时间同他讨论原因,用鼓励法使得他学会接受失败和错误,获得勇气。
3、多带孩子外出
在父母的陪伴下,多带孩子外出,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独自去问路,给孩子一些零钱买早餐,买零食,这些都是孩子乐意参与的事情。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的胆量和与人沟通的技巧。
4、父母尽可能多陪伴
每当有父母说,“工作太忙,没空陪孩子。”我都会友善的劝一句:“孩子的童年真的很短,错过就永远错过了。”生活的压力无处不在,但陪伴孩子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父母应该尽可能多陪伴孩子,给孩子一个完整,美好的童年。
5、坚持劳动,德育双修
鼓励孩子做家务可谓“一箭双雕”,既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又可以减轻家长。因此,洗碗、晾衣服、拖地,这些都成了孩子日常的“放松”项目。而自己种植水培植物的实践活动也能逐渐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国外有过一个调研,习惯做家务的孩子未来成功的机会大好几倍,因为从小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参与感。
6、要多和孩子平等沟通
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父母要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不要批评,不要评判,久而久之,孩子有什么事都会和你分享,父母就成了孩子无话不谈的朋友,这对孩子的自信心成长大有益处
孩子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1、家长的言行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的言行也对孩子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有有利的,也有有害的,而这些影响最简单的也体现在父母的言行当中,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都喜欢拿自家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相比较,甚至还会当众说自家的孩子不如他人,其实父母的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正确,这样很有可能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以至于产生自卑心理。
2、家长对孩子的高标准要求
每一位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为此他们对孩子进行高标准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学习上,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还会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一旦孩子考不好,父母就会责怪孩子,长此以往下去,孩子就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
3、来自于家人、朋友的比较
孩子缺乏自信的原因很多,除了先天性格,也来自于家人、朋友的比较。通常,个性内向的孩子比较容易有这方面的问题,但原因并不是出自他们不喜欢表现自己,而是当他们和活泼外向的孩子在一起时,比较不容易得到大人的注意,因而让他们产生自卑。
2024-05-09 查看全文 -
如今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家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变得更有自信,可以去勇敢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可以做到不胆怯,敢于表现自己,在不断的尝试中变得更加优秀。对于孩子来说,自信可以说是他将来立足社会的根本要求。一个有自信的孩子在生活中敢于挑战自己,战胜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会获取宝贵的经验。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自信?
1、学会尊重孩子
让孩子变得更加自尊,父母要学会最起码的尊重,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不能和其他孩子的长处作为比较,这样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自卑,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家长要多方面来发掘孩子的优点,帮助找到他们的长处并且想各种办法来创造机会得到发挥,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2、更新理念
孩子是一个具有N个侧面的“立体人”,不能总拿成绩作为唯一尺度来衡量他们的成败,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学习上,家长要多给孩子正面鼓励,民主宽松的氛围有利于给孩子的自信心加分,父母不妨在学业上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成绩落后时一起商量解决,而不是挖苦嘲笑。
3、避免过度去保护孩子
应该学会在适当的场景、适当的机会,让宝宝自己去尝试,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断的在体验中获取自信。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获得了相应的经验,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如果父母总是把孩子保护的很好,不让孩子经历挫折,孩子就会像温室里长大的小花一样,经历不了风雨,而且受到过度保护的孩子内心也是十分脆弱的,很容易被外界影响,遇到事情容易否定自己。
4、适当的对孩子进行赞赏
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希望在心理上得到赞赏以及肯定,只要孩子得到别人的赏识对自己来说非常的重要而且有意义,能让孩子自我肯定而且产生愉悦的心态。因为孩子心智发育还不是很成熟,会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对自己定位。只要经常性的得到表扬,会让他们更加的自信和自豪而且会变得非常的优秀。
5、提高孩子的自身专注度
不能让孩子有过度依赖父母的心理,让孩子孩子独立起来,可能刚开始孩子独立完成的事情质量不高,但是在孩子自己动手过程中却能锻炼他的专注度,如果最终完成了还会增强自信心,让孩子变得独立自信起来。孩子做事情的专注度提高了,做事情成功的概率就高了很多,孩子也会慢慢的建立自信心,认可自己的价值。
6、鼓励孩子告别“我不行”
找出自己最“怕”的地方。每个人心中都有“我不行”在作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孩子会怕虫子、怕回答错问题遭老师批评、怕考试没考好挨爸妈打、怕丢了东西遭到惩罚,有的孩子小时候父母陪伴不够,特别没有安全感,还有很多的“不行”,是因为孩子曾经失败过,留下了阴影,父母帮孩子把这个“病根儿”找出来。
7、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一般学习优良的孩子会充满自信心,家长应该想办法来提高孩子的成绩,当孩子进步时会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以及热情。不能对童年时期的孩子进行人格设定,不然会造成心理上的阴影,甚至会对以后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8、挖掘“例外”
当孩子在某方面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时,比如害怕当众演讲,家长可以找出“例外”,把他某次演讲不紧张还得到很多人赞扬的场景重温一遍,用“例外”让孩子看见自己并非那么糟糕,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你当时怎么做到的?”逐渐使其克服心理障碍。
2024-05-08 查看全文 -
孩子叛逆的行为大多是家长不重视孩子,或者对孩子的关心很少,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叛逆,逆反的情况很少。孩子出现问题,要及早发现,最快纠正。
读初一的孩子有叛逆心理家长如何培养?
1、尊重与鼓励孩子的人格独立
叛逆期男孩心理上可能会出现变化,家长应当给予足够的尊重,尊重其想法自由、人格独立,以疏导为主,不宜采取过于激烈的严格管教,避免抵触心理。充分引导高中男生叛逆期认识叛逆心理的危害,鼓励其学会调节情绪、控制行为,克服心理障碍。
2、允许孩子叛逆
家长为什么不允许孩子叛逆,犯错了,主要是家长觉得孩子这么做,他会吃亏,所以家长就希望孩子能过一路正确下去,不做错误的事。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有句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还有句话说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多吃。小的时候走了弯路了,好好的改正,而如果在人到中年的时候才走弯路,那就晚了。
3、多给孩子自主选择权
在叛逆期,家长要有责任有意识地进行教育,让孩子开始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主,如果他们选的不合适,家长可以给出意见,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4、学会换位思考
每一位家长也曾经有过叛逆期,也许没有自己的孩子表现得那么明显,所以面对孩子的某些行为会感到莫名其妙,这时候家长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换位思考一下,想想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这样做到底是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只有耐心的坐下来与孩子沟通,以理服人,才能找出问题的根本而对症下药。
5、不拿孩子和别人比较
父母的嘴里永远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相信我们这一辈子的人都经历过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要拿着自己孩子和人家的孩子比较,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如果以打击的方式来对待孩子,那么孩子的心理会产生自卑感。
读初一的孩子有叛逆心理的7种表现:
1. 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
2. 认为绝大多数规章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
3. 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会使他感到厌烦;
4. 对于那些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大加赞赏;
5. 认为大人的话有漏洞,大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他们反感和愤怒;
6. 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改变主意;
7. 越是不让他做的事,就越要去做。你叫他往东,他一定往西,就是存心不让大人顺心,也不让自己听从大人的!觉得自己很有主见!
读初一的孩子有叛逆心理的原因:
1、由于中学生所处的特定年龄阶段。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的成熟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不同步能引发很多的矛盾。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成人感”强烈地显露出来,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了,处处要体现自己的存在,并且渴望得到教师、家长的尊重和理解。一旦这种渴望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抵触情绪,看问题容易偏激、极端,这种“自负型”逆反心理可以说是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内因。
2、家长没有掌握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很多家长对孩子百般溺爱,事无巨细,越俎代庖。这样的学生生活能力差,唯我独尊,听不得批评和劝告,易形成自负型逆反心理;不少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子女过重心理压力,容易产生“受挫型”逆反心理;还有的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爱护,往往对学习和生活缺乏信心,容易形成“失落型”逆反心理。
2024-05-02 查看全文 -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而自学能力的培养最能体现孩子的主体作用,也是每个孩子都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需要父母及早培养。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但可以养成孩子自己探索的习惯,还可以加强孩子对学习的态度。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1、培养孩子学习钻研的兴趣
父母需要悉心观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发现中得到快乐、在研究中获取知识、在探索中提高自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家长要鼓励孩子好奇、好问,鼓励孩子从多角度分析问题,逐步培养求异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为了避免孩子过度沉迷手机,家长和孩子可以制定各自的学习目标互相监督打卡,形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通过挑战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带动孩子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
3、培养孩子终生学习的能力
学习力是一个人生存能力的重要基础。学习很重要,但是学会学习更重要。现在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知识信息充斥网络,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便捷的获取信息的便利条件,但是我们学习能力的增长,远没有赶上信息知识的快速增长。
4、定量学习
家长可以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改定时为定量。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父母要给予一定鼓励,并休息5-10分钟。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可逐步延长学习时间。
为什么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差?
1、家长大包大揽
现在的小孩子大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很多家庭都是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子转,尤其是长辈对孩子的爱甚至达到了溺爱的程度。这样看似是关心孩子,实则使孩子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世界的机会。孩子要在实践中才能成长,温室里的花朵永远学不会靠自己的力量适应大自然。
2、未被培养学习的兴趣
通过死记硬背等僵硬的方式给孩子们"填鸭式"教学,之后过早地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磨灭掉。这样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从心底里反感学习、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
3、环境因素不利于孩子自主学习
之前听过一个讲座,就是讲家长如何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给孩子一个干净的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好处:
1、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相比于被动地接受教育,孩子自主学习时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由此,孩子会不断地自我激励,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学习。
2、自主学习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孩子自主学习时,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安排学习的进度和重点,更好地掌握学习的节奏。同时,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喜好来选择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更加高效地掌握知识。孩子自主学习的学习效率会比被动接受教育的孩子更高,从而更容易获得学习的成果。
2024-05-02 查看全文 -
家长要懂得真正爱小孩的方式,而不是盲目地溺爱小孩。盲目地溺爱小孩只会让小孩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影响小孩的前程。家长要懂得对小孩放手,才能让小孩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使小孩变得优秀。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1、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家长可以故意给孩子一个不完整的答案,让孩子自己用脑袋去想,得出圆满的答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表示自己解决不了,让孩子帮忙。这可以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让小孩拥有选择权
家长想让小孩懂得独立自主,就要让小孩拥有选择权,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小孩。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也许在家长看来,安逸的生活对小孩来说便是幸福的。但对小孩来说,也许能够独立自主、自由选择的人生更幸福,小孩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也会变得更加自信。所以,家长让孩子拥有选择权,便能让孩子懂得独立自主。
3、引导小孩战胜困难
有些家长爱小孩的方式,就是为小孩解决所有小孩即将面临的困难。人都是在困难中成长起来的,如果小孩失去了面对困难的机会,小孩不但失去了成长的机会,也会失去面临它的勇气。家长要想让小孩懂得独立自主,在小孩遇到困难时,家长不要出手为小孩解决困难。家长可以引导小孩好好思考,和小孩一起想出战胜困难的最佳方案。这样才能让小孩拥有勇气面对困难,并且在困难中成长。
4、逐渐改变孩子的依赖心理
给予孩子工作或角色,赋予他责任,完成后要鼓励。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因责任感而引发出不靠他人而自己解决问题的欲望。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时,一定将孩子介绍给客人,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产生自立的意识。
孩子没有独立能力的原因:
1、过度保护
自从孩子们进入学校之后,大多数的父母都把生活的重心完全的转移到了孩子的学习上,也愿意为此付出所有的精力,也正是因为有不少的父母都有这样的想法,将孩子们所有的时间全都集中在学习,看起来是为了孩子们好,但是已经剥夺了孩子们自理能力的培养,过度的保护会使孩子们根本没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独立的能力,当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自然也就有父母帮助自己解决。
2、父母包办的教育方式
孩子能的出生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很多的喜悦,与此同时,也给我们添加了不少的责任和负担,每一个孩子都爱着自己的父母,并且唯一为了他们付出所有,不求回报,但是这种爱给的太多就成为了溺爱,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父母总是很愿意帮助孩子们完成生活当中的大小事,这也使孩子们在各方面的能力没有办法得到锻炼。
小孩没有独立能力的危害:
1、自理能力差
如果小孩无法独立自主,那么他也将无法自理,他的生活将变得一团糟,甚至不懂得要讲个人卫生,个人形象也会变得非常差。一个不懂得讲究个人卫生,个人形象邋遢的人是懒惰的,这样的人只会贪图享乐,不会吃苦,所以他在事业上也会难有成就。
2、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如果家长为小孩铺好他将要走的路,为小孩处理好所有他将面临的困难,孩子也会因此失去面对困难的勇气。小孩遇到困难也不懂得思考,小孩对家长过于依赖,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总会第一时间想找家长为他解决问题。因此,无法独立自主的小孩,他是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的,这样的小孩长大后将能有出息。
2024-05-01 查看全文 -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家长的主导作用和孩子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孩子学习自觉性的养成,需要家长的督促,假期便是最好的教育时机,家长一定不要错过。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
1、增强孩子的自主意识
在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家长要意识到:家长是外因,要通过孩子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家长要想方设法让孩子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家长有“孩子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家长要加强教育,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
2、提供给孩子“学”的方法
提供给孩子学的方法,犹如交给孩子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孩子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属于学习主体位置。孩子的创新意识,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
3、保证孩子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不会自主学习,就算身在课桌前也会各种分心,很有可能受环境影响。学习需要有一定的氛围,需要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环境到位了,孩子才能更快进入学习状态,才会有学习的自觉性。
4、让孩子体会成就感
家长在学习上不要大包大揽,但是在培养孩子自信自强这方面要有意识的作为。小孩子要鼓励,要给他成功的体验,培养孩子的成就感。有成就感才会有兴趣。作为家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还有一点可以做,就是让孩子做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缺乏主动学习能力的原因:
1、家长的过度督促,使学习任务的主体转移了
管理孩子的学习,家长一定要把握一个“度”,只需要适当的督促。如果家长的督促过了头,反倒会剥夺了孩子的主动性。
2、家庭氛围不和谐
有的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不和谐,家庭矛盾不断就会使孩子心事重重,做任何事情都显得顾虑重重;有的家庭对孩子的学习过于重视,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守在一旁,孩子稍稍做错了一点儿或写得慢了点儿,就会遭到大声训斥,使孩子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学习难度加大
学生要学习的科目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多,学习时间越来越长, 学习负担也越来越重。在课程难度增大、教学速度加快的情况下,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学习方法欠缺,自我调节能力有限等原因,在学习中深感吃力,跟不上进度。
2024-05-01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