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气倔怎么办
460
-
性格对于人来说很重要,因此当宝宝的性格出现倔强的时候,家长一定要保证好的心态,不能动不动就用武力来解决,引导孩子,跟孩子讲道理,家长也要以身作则。
10岁孩子脾气倔怎么办?
1、正确认识和重视孩子的情绪
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难题,遇到难题当然也会烦躁,这时候我们父母应该教育孩子遇到困难,烦躁、发脾气都没有用,不如换一个角度,让心平静下来,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家长们要正确认识和重视孩子的情绪:因为孩子总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总会遇到不满意的情况,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们首先不要自己着急,然后用耐心和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情绪问题。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在遇到孩子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要想法设法的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将话题引导到孩子感兴趣的事件上来,比如:他(她)感兴趣的动画片里的主人公遇到这样的事情后,是怎样表现的,让孩子从榜样的身上吸取教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逐渐的成长起来。
3、保持冷静,给予孩子相应的尊重
很多家长都是火爆脾气,一旦看见孩子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大脑的第一反应就是说不,对着孩子吼。孩子也正处于敏感期,害羞好面子,家长一通乱骂,只会让孩子表现出就不听你的话,看你能怎么样!在觉得孩子死犟不肯回头的时候,各位妈妈在心里默念:这是我的孩子,我生的,我生的。保持冷静,让大脑降温。
4、设立明确的底线,教导孩子学会理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些孩子是十分倔强,而且是没有理由的任性,这个时候,家长也不能让孩子随意得逞。从小就要给孩子定下明确的底线和惩罚制度。引导孩子理性解决问题。
10岁孩子脾气倔的危害:
1、容易变得叛逆,和父母做对
过于倔强的孩子,迟早会变得叛逆,什么事情都会和父母作对,不听从父母的建议。这些倔强的孩子,他们看起来是一群特别独立的孩子,实则非常的不讲道理,喜欢我行我素,凡事以自己为中心来思考,很少有考虑别人的感受。
2、不懂得变通
倔孩子也可以说是他们比较执拗,认定了一件事很难因为外界的因素而改变,明明自己做不到或者可以换个思维,但是他们通常会拒绝。这是思维方式不够灵活带来的影响,是认知灵活性太弱的致命伤害。
3、社交会受到影响
交朋友的时候,没有人会喜欢和特别倔强的人交朋友,因为这些人从来不会替别人着想,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比如朋友间商量要去哪里玩,脾气倔强的人就会特别固执的说一定要去哪里,也不理会朋友的想法,这种强行把自己的意愿加在别人身上的做法,会让朋友非常的不舒服。
2024-03-31 查看全文 -
大人要心平气和的静下来和孩子好好的聊。孩子慢慢的就会改掉自己的倔脾气的,毕竟才7岁的孩子还有些不懂事。大人也要注重自己对孩子的教育。
对待脾气倔强的孩子怎么办?
1、设立明确的底线,教导孩子学会理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些孩子是十分倔强,而且是没有理由的任性,这个时候,家长也不能让孩子随意得逞。从小就要给孩子定下明确的底线和惩罚制度。引导孩子理性解决问题。
2、及时纠正孩子的缺点
发现孩子性格倔强,不听家长的话的时候要及时纠正,不要任由发展下去,多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
3、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有的家长的教育方式比较极端,导致孩子的性格也有偏差,变得倔强不听劝。发现孩子性格极端的时候,家长还是该反省反省自己,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
4、耐心与孩子进行沟通
其实孩子脾气太倔太固执的时候,一般是不会理会大人的劝说的,所以家长首先是自己先冷静下来,更耐心一些与孩子进行沟通,先要了解下孩子为什么会发脾气,在用平静的语气与孩子交谈疏导一下,重在与孩子好好沟通。而一旦孩子不吵了,就要及时肯定孩子的表现,当然做父母的要正确地引导,不能约束孩子,更不能随意地放纵孩子。
孩子为什么性格倔强?
1、孩子个性不同
有些孩子天生个性要强,好胜欲重。在拒绝父母的建议,他们自己想要尝试这样选择的后果,他们需要的不是父母更加强制的管理;而是需要父母的了解。家长要慢慢去摸索孩子的真性情,深挖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要和我们作对。家长不要总想着去改变孩子的性格,有时候换一种方式会更好。
2、父母等环境的影响
孩子所处的生长环境,对于他们性格的培养,也是有着一定影响作用的。如果带孩子的人之中有性格比较倔强的,那么在这种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很有可能会让孩子受到影响,使得孩子的性格变得非常倔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倔强的父母,生下来的孩子也比较倔强的原因。同理,孩子在上学后,如果周围同学或者老师的性格比较倔强,那么也容易让孩子受到影响,发生性格方面的改变。
3、孩子不太懂得变通
有的孩子之所以太过倔强,其实是因为他们不太懂得变通,存在认知灵活度不够的情况,所以在外人看来非常倔强。那么这样的小孩,在认知许多事物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认知度不够的情况。所以一些在别人看来理所应当的事情,在这类孩子的眼里,可能就是比较难理解的,或者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但是家长并不一定能意识到孩子存在这一问题,所以会大概率的将孩子这种表现,归纳为孩子的性格太过倔强。
2024-03-14 查看全文 -
孩子脾气倔强,确实是让家长很头疼的事情,家长也要注意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孩子不听话是很正常的,但是,倔强和不讲理要区分清楚。
孩子脾气倔强怎么办?
1、家庭环境
给孩子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这是一切问题的关键。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打架,孩子长时间在“硝烟战火”中生活,会没有安全感,时间常了会产生叛逆的心里。和谐的家庭环境是一切教育的开始。
2、尊重孩子
平和而坚定的告诉他不可以。对孩子表达不行的时候,其实不必吹胡子瞪眼睛,以平和尊重孩子的方式让他知道规则,首先对他提出某种要求表示理解。得到尊重,其实是很多倔孩子内心的渴求。
3、走进孩子的内心
善于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有时候表明上看孩子很无理取闹,其实是另有原因。有时候是孩子在其他事情上受了委屈,只是把气发在这无关紧要的事上;有时候孩子只想要引起你的注意、你的关心。
4、宠溺要有度,不能一味纵容
家长一定要坚持原则,如果孩子无理取闹,哭闹不止的话,就让他哭一会,可以故意不予理睬,暗中观察孩子表现。基本上孩子哭一会,看没人理他,哭闹达不到目的,也就会停止哭泣。这样几次下来,孩子慢慢就会放弃这种哭闹的行为了。可以告诉孩子越哭闹,越不答应他的要求,让孩子有想法可以找家长商量,而不是哭闹,慢慢养成孩子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的好习惯。
5、多与孩子交流沟通,了解孩子真实想法
学会尊重孩子。如果明知道孩子是错误的,但是孩子坚持要做,不妨让孩子试一试,给他犯错误的机会,让他尝试后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时候再对他进行教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教育孩子,才让他心里服气,这样尝试几次失败后就不会像之前那样任性了,而且还养成了积极改正错误的习惯。
6、赏罚分明
孩子实在任性管不住的时候。可以适度惩罚,让他认识到犯错就会受到惩罚;孩子表现好的时,也可以适当给些奖励,以激励孩子往好的习惯发展。
7、制定原则,让孩子遵守制定的纪律
给孩子明确一些能做的事,不能做的事,看电视看多久,到点后必须关掉,没有商量的余地。时间久了,就会养成好习惯,不会因为到时间了,孩子还要继续看电视,关掉就哭闹不止。让孩子明白,做什么都有原则,有纪律,不是想怎样就怎样。
2024-03-12 查看全文 -
研究表明,在温暖、支持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和子女能够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能更好地提高亲子关系。而在充满敌意和强制的家庭环境中,亲子沟通会缺乏耐心,充满敌意,回避冲突,无法解决问题。
9岁孩子不听话脾气倔强家长怎么办?
1、尊重孩子的心意
当与孩子有意见分歧的时候,家长也要冷静下来作思考,只要不违背道德理论,不违反常规,孩子允许有他自己的想法,爸爸妈妈只需要放手,让孩子做自己愿意的事情就可以,不要一味的要求孩子按照你所拟定的方向和目标去前行,或许大人认为对的、好的方法,并不是孩子所认同的,请尊重孩子自己的心意。
2、家长停止唠叨
当孩子不听话、倔强的时候,很多家长习惯性的唠叨个没完,但是孩子根本就听不进去,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应该停止唠叨,同时也让自己冷静下来,最好不要去责骂和试图改变孩子的想法,当大家彼此都冷静之后,再找合适的时机和语言来劝说孩子吧。
3、明确孩子的行为界线
很多性格倔强的孩子,他们喜欢挑战家长的底线,所以,爸爸妈妈首先要拟定界线,一旦孩子的行为跨跃界线后,家长要做到之前约定的惩罚,不要孩子做错了又不惩罚,一次、两次他养成习惯,知道自己做错了不会受到惩罚,那么他就会一二再再二三的挑战你的底线了。
4、给孩子讲清道理,不能粗暴批评、责骂
当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与做法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给孩子讲清楚道理,把不合理之处告诉孩子,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以及哪里不对,为什么不对。
对于不爱听大道理的孩子家长可以讲一些相关故事让其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气的跟孩子解释,千万不要以威胁的口气和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一定的时间就会有效。
5、学会换位思考
其实家长要做的很简单,试着跟孩子换位去思考同样的事情,那么很快就能知道孩子表现抗拒的原因。一旦找到了共鸣,相信父母内心的怒火也会消失一大半。
换位之后,家长就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自然也能对症去解决孩子的叛逆。那些总是说着要“理解”孩子的父母,此刻的换位思考,就是理解的第一步。
6、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又开始倔强和不听话时,家长要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爸爸妈妈可以给他2-3个选择,如果这样让步还不行的话,那就试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其他事物来吸引他,等到事后孩子平静下来,再慢慢坐下来与孩子好好沟通讲道理。
2024-02-05 查看全文 -
倔强的孩子,大多拥有十分独立的见解和个人意志。若以粗暴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就会同你顶撞,亲子关系将会陷入“权力之争”。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千万不要跟孩子“硬碰硬”,而是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导孩子学会“灵活变通”。
小孩子脾气倔强怎么办?
1、对于这样性格的孩子来讲,家长一定不要与孩子对着来。说话时一定要留有余地,否则对抗起来,自己没有台阶可下,就尴尬极了,为了面子可能就会把矛盾激化,最后变得不可收拾。
2、要顺着孩子,与孩子商量着解决。比如孩子放学回到家就想看一会电视,但家长就想让孩子赶紧写作业,如果家长用命令的语气,那孩子很反感,就是不执行,两人就会僵持不下,如果家长换一种方法,问孩子玩几分钟?如果你心里想让孩子玩十分钟,但孩子说半个小时,那就中和一下,让孩子玩二十分钟。
3、家长一定要保证好的心态,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在来给孩子讲一些道理,让他从中明白,若是父母在对待孩子以一种很强硬的态度的话,在以后,孩子也会选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他会学习家长的影子来从而改变自己的性格。
4、讲利害关系。对于性格倔强的问题,我们应该给孩子讲一些这方的事情,让孩子懂得性格倔强并不是一件好事,必须要及时进行改进。
5、孩子的坏脾气,其实是相当于钻进了一种牛角尖。这个时候,家长朋友们,作为旁观者,可以帮助孩子多一点选择。比如说,当孩子吵着闹着要在炎炎烈日下去游乐园玩耍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和孩子商量“天气这么热,出去中暑了,你又会难受,然后去输液。如果真的想去玩儿,我们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舒适的天气去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和选择,可以让孩子学会灵活变通,也可以学会做出最优的选择。
6、外部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家庭对孩子性格养成至关重要。在和睦和谐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性格发育会比较健全。相反,家庭氛围不佳,家长经常吵架,孩子性格就会出现偏差。
7、你的孩子是你的一面镜子,从孩子身上可以看到大人的影子。如果你的孩子很倔强,大人也应该检讨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生活中,特别是在孩子面前要注意建立和善、大度、容易沟通的形象。凡是多和孩子商量,不要一味地发号施令,遇到孩子有不同想法的时候,注意聆听孩子的声音,并且耐心地与孩子交流想法。
小孩子脾气倔强的原因是什么?
1、孩子渴望被尊重
小孩子不听话,脾气犟最主要是因为孩子已经到了渴望得到尊重的年龄,但如果孩子的要求却经常不被允许,总是被家长说不行、不可以、不能那样。基于这个,孩子会因得不到尊重而情绪不稳定,出现故意与家长作对、不听话的情形。
2、家长的潜移默化
研究表明,一些孩子的脾气追溯根源其实来自家庭,很多都是其中一方,也就是爸爸或者妈妈脾气很大,孩子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潜移默化的“继承”了父母的这个特点,而做父母也由于习惯问题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和表现,导致孩子越来越变本加厉。
3、长期的情绪不平衡
长期持续地痛苦、强烈的愿望无法达成,活动受限制等都会引发愤怒;另外,当儿童的行为长期得不到关注时,会变得沮丧、消沉,试图通过某种激烈的方式引起大人的注意。
4、性格使然
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不一样的,他们不光有不同的外表,还有各自鲜明的性格。有的孩子天生喜静,而有的孩子生来好动;有的小孩乖巧文静,有的小孩却爱闹爱闯。因此,有的小孩子脾气犟,可能是因为生来如此、性格使然。
小孩子脾气倔强的表现:
1、爱耍混
这也是孩子征服父母的利器,一旦不如意不称心,便是嚎啕大哭、地上打滚……擅长耍混的孩子总是以绝对性优势获胜,也尝到了胜利的甜头。有部分父母,可没有那么多耐心,耍混不听劝,很可能就是家法伺候了。
2、喜欢制定自己的规则
许多倔强的孩子都有很强的规划性,他们对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不喜欢做的事情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界限。因此他们总喜欢自己制作规则,而对于父母和他人提出的要求和意见,他们总是熟视无睹。倔强的孩子一般会非常的傲慢,无视规则、无视界限,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3、拒绝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脾气倔强的孩子有很强的原则性,他们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因此对于那些他们不喜欢的事情,他们总是言辞激烈地予以拒绝。在生活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到这样的例子,家长让孩子穿某件衣服,他不喜欢穿,便言辞激烈的拒绝父母,甚至会摆出强硬的态度来予以反击。
2024-01-01 查看全文 -
上初中的孩子正是叛逆期,情绪不稳定,这个年龄阶段需要家长耐心一点,千万不要暴力教育,要耐心说服孩子,引导孩子发展,不要觉得自己是父母有特权,要把孩子当朋友对待,好好沟通,不要说话伤孩子自尊心,过了叛逆期就好了。
初一孩子父母一说就发脾气怎么办?
1、了解原因
如果父母发现自己在批评孩子时言语行为不当,那么就要真正做出改变,而不是要求他“理解父母的苦心,不要计较父母的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不该施加在对父母缺乏反抗力的孩子身上。同时也需要花相对较长的时间,怀着耐心与爱心陪伴、引导孩子认识到,他人的评价和态度并不是定义他的唯一方式。
2、适当的关注孩子的情绪
孩子发脾气并不是突然之间爆发的,而是一个过程,家长在平时也需要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关注他们的情绪波动。当孩子对自己提出一些要求的时候,父母也需要及时回应,不要总是敷衍,当他们不开心的时候也要和进行聊天,找到不开心的源头是什么,然后进行疏导。
3、以身作则
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当中,父母也善于把控好自己的情绪,所以孩子也会进行模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果引发了矛盾,那么也要平心而论,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要学会相互理解,尽量给孩子起到示范的榜样。
4、和孩子做朋友
孩子是家长最亲近的人,但绝对不是应该容纳家长坏情绪的人,很多家长在自己的亲戚朋友面前都会克制自己,但是在孩子面前,偏偏总是爱发脾气。其实很多时候想想,孩子做的事情绝对没有在外面碰到的事情过分。所以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当成自己的亲人,而不是把他看成自己的下级。努力的和孩子做朋友,学会用孩子的思维思考问题,把孩子放在和我们同等的地位上。
5、家长树立威信
很多孩子之所以会经常性出现顶嘴的状况,也有可能是大人本身过于温柔或者是脾气过好所引起的。此时就需要树立好自身的威信,因为如果一位家长在小孩的心中失去力量,那么此时管教孩子语也会失去威信。
6、少批评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进步、成绩和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及时加以鼓励、引导,使其向着优秀的方向发展。多鼓励,减少孩子对父母的抗拒心理。只有家长恳切的提出希望,使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和前途,孩子才会进步得更快。
初一孩子父母一说就发脾气的表现:
1、脾气暴躁
叛逆期孩子大脑里对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以前心目中父母高大威严的形象日渐模糊,他们急于摆脱父母的管束,很多家长容不得孩子身上的缺点、不足,为了让孩子尽快改正缺点,家长唠叨、抱怨不休,可孩子却一句都没听进去,不是沉默不语,就是极力顶撞。
2、破坏性强
叛逆期的孩子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喜欢摔东西、拆玩具、乱写乱画、撕书、故意把玩具丢的满地都是。
3、亲情淡漠
此时由于心理的不断发展,他们的情绪自控能力比孩提时有了较大的提升,学会掩饰、隐藏自己真实情绪,出现心理“闭锁”的特点。过去爱说爱笑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变得沉默寡言。他们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很少和父母交谈,甚至拒绝父母的关爱。
初一孩子父母一说就发脾气的原因:
1、家庭环境造成的
对于孩子来说,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如果说,家庭的关系不和谐,父母之间的感情出现的问题,出现争吵等情况,则是会造成孩子心理的厌恶,但那时觉得无助时便会以逃跑,或以叛逆的行为表现自己的不满。
2、家长教育方式不对
有不少的家长教育孩子主要的是使用专制的方式,常常会用一些命令的语气来对孩子说话,想要孩子顺从一些,个性较温和的孩子,会顺从父母的权威,个性较刚强的孩子,则会反弹,反弹的结果,便会形成所谓的叛逆行为了。
2024-05-18 查看全文 -
听好多人都说过,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就没有在小学的时候听话了,不管家长说什么,他都会反着来,其实进入初中,尤其是到了初三以后,还是回到一个叛逆期,受身体激素的影响,会有青春期的躁动。家长不可对孩子动粗,要恰当的教育孩子才可以。
初三孩子叛逆不听话脾气大怎么办?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家长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3、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4、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
5、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辛苦
有些父母习惯把一切苦和累都自己扛,而不让孩子吃一点儿苦。以至于不少孩子养成了浪费、奢侈的坏习惯,不珍惜父母的劳动,不了解父母的辛苦,只是一味的向父母索取,并认为父母供自己吃喝穿戴是天经地义的。
6、给孩子一定的思考时间
孩子在叛逆期常常会与家长对着干,其实,有的孩子这样做目的是向家长表明自己有自主权,也有自己的想法。而孩子的内心并不是不认可家长的说法,就是情不自禁地想跟家长对抗,拒绝听家长的话,不愿意按照家长的要求做,或者故意说一些会激怒家长的话。所以给孩子点时间,让他好好消化一下。
初三孩子叛逆不听话脾气大的原因:
1、家庭的因素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很长,约占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父母对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孩子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逆反心理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面对紧张的学业,升学的压力和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较突出的表现。进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大和交际圈的不断拓宽,他们更愿意跟朋友在一起。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
3、学校教育的因素
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不公正的处理,这样也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好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地原谅他,即使批评也是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式的。而听说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捣蛋的所谓“差生”犯了错误时,教师的表现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即使“差生”没有明显的过错或根本没有过错时,教师也不道歉。
2024-05-18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