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育初中的男孩子
572
-
到了青春期,孩子会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对家长的管教经常有强烈的逆反心理。所以我们要把角色从“管家”转换为“顾问”,做一个陪伴者,和孩子一起去商讨事情,而不是直接教他怎么做。
初中叛逆期的男孩子该怎样去沟通教育?
1、以欣赏的眼光看孩子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家长要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
暗示自己:我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我们要一起成长,我们要一起面对很多问题,我们会比别人生活的更幸福,更有乐趣。现在孩子因为有我这样的家长而骄傲,将来我会因为有这样的孩子而自豪。
告诉孩子:在爸妈眼里“你最棒”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天赋的,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天赋都能被唤醒。就像打开宝藏的口诀“芝麻,开门”一样,唤醒这沉睡的巨人也需要秘诀,那就是“你最棒”。
2、换位思考
青春期孩子叛逆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也是从那时候过来的,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3、多用商量的语气和孩子沟通
在和叛逆期的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家长已经不能强硬的,命令式的语气进行教育孩子了,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有了自己的主意,所以在交谈的时候,可以和孩子多商量,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孩子进行比对选择。
4、重新认识孩子,了解他的世界
家长往往过多关注和督促孩子学习,这种单一的沟通无法让孩子开启心扉。若要孩子接纳,家长应和孩子聊他的生活状态、感兴趣的事。即使孩子不愿意分享,家长也应支持孩子去做感兴趣的事,从而真正了解他的生活状态。
5、话题忌从学习入题
同青春期孩子交流,家长不要老以学习成绩为中心,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有压力,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交流时,家长可以从家事入手,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谈正事。
初中叛逆期的男孩子有什么心理特点?
1、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
初一阶段的孩子身体形态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随之变化,处于童年与少年两个阶段的过渡。理性思维的发展有限,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特点。
2、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
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争取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印象,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或自满,或自卑。
3、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
既不希望大人管束、制约自己,又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在生活学习中帮助自己。
4、新鲜感和紧张感的统一
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学科感到新鲜,但不久后,由于学科增多,复杂性增强,课时延长,考试增多,教学与小学不同,使其感到紧张。
为什么初中男孩子会叛逆期?
1、对孩子的关心减少
现在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家长们如果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很容易被社会淘汰,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家长们很容易因为工作而减少了对孩子的关心。一些家长甚至认为,十几岁的孩子完全可以独立处理好自己学习和生活了,作为家长只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就够了。
不管是多大的孩子,都需要家长的关心,尤其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加需要家长的关心。优越的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但是给孩子足够的关心更加重要。不管家长对孩子关心减少的原因是什么,突然减少的关心都会让孩子的内心变得特别敏感,如果家长们不及时调整,那么他们很可能以一种更加叛逆的态度回击家长。
2、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例如:孩子放学回家,想休息一会或者玩会电脑、看看电视,通常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如果跟孩子说:“你作业做完了没有?”“一天到晚光知道玩,功课也不认真完成!”“乖啦,快点去写作业,妈妈今天做了好吃的,写完作业就可以吃了。”,孩子的内心就会形成一个观念,那就是爸爸妈妈只关心他的学习,从来不会关怀他的感受。
家长们想让孩子的成绩变得越来越好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要注意的自己的态度和方式。该带孩子放松的时候,也要带孩子去适当放松一下。否则他们会觉得家长只关心成绩,不关心自己。
2024-05-03 查看全文 -
初中的男孩在青春期前后,孩子在形体上更接近于成人,在内心里也向成人靠拢,类似成人的愿望在他们心里大量涌现。同时,他们正在从幼稚走向成熟,各方面的经验都缺乏,内心经常处于矛盾冲突之中。所以初中男孩子的教育问题,不是一时的,应该要伴随孩子成长阶段一步步来。
怎样教育初中的男孩子?
1、尊重孩子的人格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是子女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的父母对子女过于严格,处处训斥子女,支配子女的活动,使孩子言听计从。这样教育的孩子表面上看是有修养的,但因他们的独立人格没有受到尊重,往往表现出自我抑制,没有信心的个性特点。
2、正确地给以强化
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对孩子的行为给以正确的强化是教育孩子的关键。许多家长承认自己教育失败,主要原因是强化不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许多愿望,随后就会向家长提出。这些愿望或要求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不懂得是否有合理性。家长是否应该满足,应该如何满足,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一般来讲,不合理的要求应不予理睬或加以拒绝。
3、给孩子交往的空间
青春期的少年需要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也希望能有人倾听自己的话。这种需求较少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而同龄人的思想水平接近,对事物的看法有有更多的共同点,容易沟通、更可信赖。同龄朋友可以帮助青少年增进对自我的了解,可以帮助青少年肯定自我的价值,和朋友交往可以缓解不良情绪。
4、身教重于言教
所谓教育孩子,实际上是教孩子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每个作家长的人都应该明白,当我们教育孩子应该如何时,应该注意到我们自己是否正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些道理。孩子也在察言观色,他们会从我们身上学习生活。有的时候,孩子做作业累了,抬起头来看到我们在玩牌、在喝酒、在闲聊,他的学习意志也会减弱;如果他看到的是父母仍在忙于工作上的事情、忙于学习提高、忙于劳作,孩子也会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
2024-01-27 查看全文 -
在培养孩子的男子汉作风时,父母的角色扮演也十分重要。如果母亲过多的保护,则会容易让孩子变得软弱,而父亲的约束,则更加容易让孩子变得坚强,让他更快的成长为一个男子汉。
怎样教育男孩子?
1、对男孩子的教育不能强硬,要学会沟通
沟通是一座桥梁,一端连接着父母,一端连接着孩子。对男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建立在相互沟通的基础上,如果仅仅采取强硬措施,可能会导致孩子反叛。男孩子可能不怕打不怕骂,而且可能越打越不听,越骂越对着干,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无人理解,不受支持,甚至觉得自己失去了自由。
2、扔掉借口
只要给他适当的鼓励和支持,男孩完全可以跟女孩一样友善。如果你也给他那些不合群的行为找借口,觉得所有的男孩都会这样,那你就没法相信自己能帮他增进社交技巧。
3、夸奖优点
不要只关注那些让你担心的行为。当他友善地帮助别人时,当他跟小朋友们和谐相处时,你都要及时地赞扬他。这能让他注意到自己好的行为,发现自己的优点。
4、让他承担家务
男孩必不可少的品质是责任心,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要从小做起,让孩子承担家务也是一部分。多让孩子帮助家长做家务,能让他明白不能一味的伸手索取,也要懂得付出,更能让他明白父母的辛苦,成为一个孝顺的人。
5、换位思考
让孩子想想,如果他正跟好朋友玩得开心,突然有人来捣乱,他是什么感觉。他会高兴吗?以前他可能从没想过,别的孩子也有跟他一样的感觉。这样,能让他更加理解别人。
6、学会倾听
如果一个孩子能耐心地听别人说话而不去打断,人们会认为他是个体贴懂事的好孩子。所以,你要鼓励孩子耐心听别人说话,同时看着说话的人,等到别人说完再开口回答。
7、经历挫折
让男孩适当经历挫折,可以磨练他的意志,养成他坚强、自信、敢于挑战的性格。如果家长把男孩保护的太好,什么都舍不得让他做,只会让他变成温室里的花朵,过度依赖家长,变成没有主见、缺乏独立的人。
叛逆期的男孩子有哪些表现?
表现一、孤立和沉默:有些男孩在叛逆期可能会选择孤立自己,不愿意与家人或者其他人交流,表现出冷漠和沉默。
表现二、情绪波动和挑衅性行为:叛逆期男孩可能会表现出情绪波动大、挑衅性的行为,可能会出现烦躁、愤怒、敏感等情绪。
表现三、独立意识增强:青春期男孩渴望独立和自主,希望能够自己做主,不愿意受父母的束缚和控制。
表现四、沉迷虚拟世界:青春期男孩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电子产品等虚拟世界中,影响学习和生活。
表现五、对抗权威:青春期男孩开始挑战权威和规则,不愿意接受父母、老师的批评和指导,甚至会故意违反规定。
叛逆期的男孩子怎么教育?
1、保持镇静。当孩子发脾气,对家长吼叫的时候,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镇静,一定要克制住自身的情绪。因为此时此刻,无论家长说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因此,平静才是最好的态度。
2、建立规矩和奖惩制度。在家庭中建立一些规矩和奖惩制度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并且在做出正确行为时得到奖励。
3、给孩子更多权利:叛逆期的孩子其实很希望得到外界对自己的尊重,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权、话语权、时间管理权、隐私权等,帮助孩子慢慢向成熟过渡。
4、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进步、成绩和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及时加以鼓励、引导,使其向着优秀的方向发展。
5、保持稳定的家庭环境。叛逆期是一个孩子感到不稳定、不比较安全的阶段,因此,父母应该要保持稳定的家庭环境,尽可能避免大的变动和不稳定的因素,提供一个比较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
2024-05-16 查看全文 -
孩子是否成熟是不能从年龄上来判断的,18岁孩子依旧处于青春期,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在亲子相处时依旧会出现各种问题。家长想要和叛逆期孩子沟通,就要先了解孩子处于叛逆期的特征,要认识到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18岁叛逆期的男孩子该怎样去沟通教育?
第一、少管教。叛逆期孩子最讨厌父母的唠叨和纪律。在我们说几句话前,他会不高兴,会发脾气,甚至直接低头沉默。孩子们拒绝互动,事实上,不是父母的爱错了,而是我们的表达错了。放弃居高临下的说话方式,孩子的抵抗力就会少得多。
第二、分享自己的经历。父母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在类似问题上的经历,并与孩子分享他们对解决问题的看法。通过分享个人经历,父母可以向孩子展示一个正面、理性和现实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第三、建立良好的情感连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情感连接可以帮助孩子感到被爱和支持,从而降低他们情绪化和叛逆的行为。父母可以通过定期与孩子一起做一些有趣的活动,与孩子沟通并分享彼此的日常生活,建立家庭情感支持和联系。
18岁叛逆期的男孩子有哪些表现?
表现一:容易莫名烦躁,发脾气。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情绪是不稳定的,而且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差。所以很小一件事就可能引燃他们心中的怒火,从而大发脾气。说到孩子叛逆的表现有哪些这个问题,如果自家孩子开始总是莫名的烦躁发脾气,那么家长就应该注意看看孩子是不是已经进入叛逆期了。
表现二:特别爱顶嘴。
孩子叛逆的表现有哪些?进入叛逆期的孩子,他们很多情况下不管自己的父母说得对不对,都喜欢用一些反抗的词语顶回去,总之就是不会好好听话。
表现三:讨厌父母说得太多。
父母们要知道的是叛逆期的孩子本身情绪控制上就比较薄弱,如果父母总是喜欢在孩子身边说得太多,在他们看来这是不信任的一种表现,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能够很好滴对会对自己的时间、事情做出安排,对于父母的叮咛他们会觉得很烦躁,甚至会出现强烈的反抗情绪。
18岁男孩子进入叛逆期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一:青春期心理特点的影响。
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自己能象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他们对父母和老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了,往往嫌父母和老师管得太严、太罗嗦,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原因二:用高高在上的语气命令孩子。
心理研究发现,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走向自我独立的阶段,最忌讳别人用指令性的语言来教育自己,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父母。一旦听到父母的唠叨和指责,他们就会内心烦躁,心生抵触,想要逃离,极端一点的小孩甚至会用更加叛逆的方式来反抗父母的管教。
原因三:父母的唠叨会使孩子产生消极情绪。
对于有自我概念的孩子来说,父母的唠叨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和否定,相当于忽视孩子的感受和面子,会让孩子不满意。这可能会导致孩子回嘴,坚决否认并拒绝你的指控:“你错了!”“我不是这样的人。”这会让父母感到他们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他们的孩子“不听话”。
2024-05-11 查看全文 -
同为十五岁叛逆期男孩的妈妈,曾经也感到很困扰。青春期孩子不仅叛逆,同时还会伴随厌学、沉迷游戏等问题,男孩脾气暴躁,故意跟大人顶嘴,家里每天都鸡犬不宁。好在我后来找到了跟孩子沟通的方法,在沟通中化解了孩子的叛逆情绪。
15岁叛逆期的男孩子该怎样去沟通教育?
第一:家长应了解孩子叛逆背后的事情,尊重孩子的隐私,了解孩子妄想独立的思想,给孩子一点空间,不要事事去询问,去干预,应以探究的心态去跟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虽然孩子阅历的年岁咱们阅历过,但所在的年代已不同。
第二:正视孩子的叛逆心理,不要抱有成见。事实上,15岁男孩的逆反心理也蕴含着许多活跃的质量,比方强烈的自我意识、竞赛精神、创新才能等。家长要善于发现逆向心理中的创造性质量和开辟意识,合理引导。只需引导妥当,叛逆心理就能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活跃作用。
第三:把握正确的交流方法,引导孩子走出不正确的范围。叛逆期的孩子往往体现得玩世不恭,觉得这个环境和这个社会不属于自己,总是体现得爸爸妈妈和家人无法了解。比方把头发染成各种色彩,说同龄人只能听懂的话等等。这时,家长不要总是用诉苦和批评的口气跟他们说话,而要学会正确地与孩子交流和解说。
15岁叛逆期的男孩子有哪些表现?
表现一:独立意识增强。
在叛逆期,孩子会变得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不太愿意听从家长的安排。他们喜欢自己决定某些事情,可能会因此和家长产生矛盾。
表现二:与家长产生矛盾。
孩子在叛逆期常常跟家长产生矛盾,可能会对家长的某些决定产生反感,质疑家长的能力,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和叛逆心理。
表现三:情绪波动。
孩子在叛逆期会情绪波动较大,经常出现莫名其妙的情绪。有时候可能会很愤怒,有时候则会变得敏感、脆弱。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接受孩子的这些情绪。
15岁男孩子进入叛逆期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一:企图标新立异。
青少年不仅会采取行动来适应社会规范,他更希望社会承认他的价值和地位。因此往往会表现得偏执,爱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原因二:强烈的好奇心。
当某件事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好奇。尤其是在家长只作出禁止又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极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原因三: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可以影响一个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如果父母太过霸道、太过宠溺、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叛逆,使孩子的性格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不听话。
2024-05-11 查看全文 -
家长要清楚,对异性有好感是小孩心理发展的寻常反映,假如一个十多少岁的小孩没有与异性有过接触,甚至于恐惧和异性接触,很可能会影响他成年后的寻常爱情,婚姻生活。因此说谈恋爱不是件错事也不是件很害怕的事,重点在于如何处理,避免小孩结识不好的好朋友。
12岁男孩子早恋怎样教育才是正确的方法?
1、父母不回避不批评
如果发现孩子有早恋的现象,父母不应该太着急批评孩子,而是应该坦诚的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首先不要批评孩子,而是说:我的宝贝有人喜欢,说明自己的孩子还是很有价值很可爱的。一开始不否定孩子,而是肯定孩子的价值。这样孩子才会觉得父母是理解自己的。才会愿意和父母沟通。
2、找到沟通时机
众所周知大多数孩子会向家长隐瞒自己的恋情,因此我们不要贸然与孩子沟通早恋的话题,至少要找到一个适合的时机,还有适合切入早恋的话题。
3、真诚交流
真诚的向孩子说出自己的担忧,比如担心谈恋爱会影响学习,担心孩子的身心变化,担心孩子没有保护对方的能力等。并且向孩子请求如何解决自己担忧的问题,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在思考中帮助孩子探索恋爱的意义。
4、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有时会在爱情世界中迷失自我,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的感受,倾听他们的心声,谈谈孩子们的想法和感受,交流爱情与责任的内涵。同时,父母也应该告诉孩子们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保持崇高的道德底线,尽可能地避免感情因素对学习、身体的不利影响。
5、加强心理调适
孩子在青春期心理变化显著,这时的他们需面临着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引导。家长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选择,同时也要加强心理调适,适时告诉他们什么样的恋爱是好的恋爱,什么样的是不好的。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恋爱,注重爱情中的情感联系和责任关系,意识到感情生活需要付出相应的责任。
6、告诉孩子行为的影响。
尚处在茅塞顿开的年纪,对着早恋有着美好的渴望,但是做父母的作为过来人一定要告诉孩子其中的利弊。让孩子早点学会面对,因为这个年纪的恋爱大多数是没有结果。但是现在孩子内心都比较脆弱的,不要因为一时想不开而做出危险的行为。
12岁男孩子早恋的原因:
1、缺少家庭的关爱
平时父母只知道忙于工作,尤其是经常出差的父母,没有时间陪孩子谈谈内心想法。而且男孩子在青春期比较叛逆,他们的心里话无处倾吐,就只能寻找同龄人进行沟通。
2、情感趋势
青春期的孩子们总会对异性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毕竟,孩童时期的好奇心是最重的,大家会讨论班上好看的男孩和女孩,也会谈论到自己很有好感的人。
3、学校周围人的驱使
学校里的孩子们都是差不多年龄段的,所以大家在考虑的事情也会存在很大的契合度。而且有些感情未必都是个人促进的,有时候,孩子们对于异性的好感会得到自己友人的鼓励和肯定。
2024-05-07 查看全文 -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手机成了不可或缺的工具,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与此同时,手机也让人变得越来越封闭,每个人都沉迷于自己的虚拟世界。正在上学的孩子很容易受到诱惑。
叛逆期的男孩子沉迷游戏该怎样去沟通教育?
1、交流沟通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导致孩子叛逆期沉迷游戏,大多数都是缺少沟通,家长不知道孩子的想法,孩子不知道家长的苦心,双方谁都不愿意说出来,导致沟壑越来越深。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们应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避免误会。
2、耐心帮助孩子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
家长耐心帮助孩子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使孩子能够自觉主动的爱上学习;其实,孩子之所以会沉迷网络的虚拟世界,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缺乏家长的关心,在学习中找不到成就感和价值感,因此,久而久之会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对此,家长不要对孩子打骂,要心平气和的态度说服孩子,让他们真正意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然后,再慢慢的引导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3、提供替代物,转移注意力
孩子之所以依赖手机,是因为现实生活当中确实没有什么东西引起他的兴趣,给他带来快乐。所以我们不仅仅是要在言语上去鼓励孩子,适当的肯定孩子。还要学会给孩子寻找替代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我常常谈到了一个方法,就是养宠物。
4、该收手机的时候就要收手机
如果我们把前面的铺垫工作都做好,那么孩子的消极情绪就会小很多了,那么我们就要学会树立原则,敢于收手机。很多家长听到收手机,感觉太难了,做不到,不现实。
叛逆期的男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
1、网络游戏中寻找自我
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情绪低落,缺乏追求和抱负,希望他人接纳和认可,但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不被老师和家长认可,产生挫败感,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存在和价值感,然后,转向玩手机和游戏,从虚拟的游戏世界当中找到自我价值。
2、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成就感以弥补现实的失落
在网络游戏中的成就感是指,练级练到一定的程度,或者通关了、或者得分高了、或者说你把一个人物养成到某个阶段了,就会得到赞美和鼓励,这一种成就感可能是对一些孩子来说,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少得到的。
这也是为什么经常会看到一些,就是在学校里面成绩平平,没有什么特色的孩子往往是非常容易迷恋游戏的。因为对他们来说,如果在现实社会当中很难体验到那种自我成就感的话,在游戏当中经常可以对这一部分去进行一个弥补。但是这种弥补背后也都是有各种各样的代价的。
叛逆期的男孩子沉迷游戏的危害:
首先,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沉迷于网络游戏会导致青少年的体育锻炼量减少,从而增加了青少年患肥胖症的风险。此外,沉迷于游戏还可能影响青少年的睡眠质量,造成睡眠不足、疲劳等问题。
其次,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会对青少年的学业产生影响。游戏会分散青少年的注意力和精力,使他们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这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可能因为浪费时间而被开除学校。
最后,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可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沉迷于游戏可能会导致青少年产生依赖、沮丧、易怒等不良情绪,甚至会产生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2024-05-06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