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不懂感恩的孩子
780
-
这个问题需要是多大年龄的孩子,如果是18岁之前的子女对父母有所不恭,你可以视他为不懂事不成熟,还有可塑性,那就要教育,教育方式很多,不要一味说教,那就要看各家的具体情况了;如果是18岁以后的孩子,对父母不敬不孝,那就需要认真的对待了,或者让其自己去工作,让孩子自己养活自己,让孩子感受家长的不容易,让他参与家庭生活中来,而不仅仅是旁观者,这种思想贯穿从小到大的教育中,才会养育出有温度感恩的孩子!教育有长期性还有时效性!
怎样治不懂感恩的孩子?
1、及时制止孩子的不感恩行为,并查找原因。为什么不孝?现在孩子任性,贡高我慢,或者与不三不四的孩子相处,养成坏习气!还要不孝顺!《佛说父母难报经》这样讲,每天割自己身上的肉,给父母吃都报答不了父母恩!慢慢开示,开导!
2、如果是男孩子,送他去部队。部队是最能让一个人改变的地方,而且一定是朝正向改变。别不信,也不要心疼孩子,要相信那个大熔炉,会把废铁锻炼成钢。
3、好好沟通,带他去见见一些特殊的地方。用场景来触动它。在这之前需要先了解他的内心,他所憧憬的未来是什么?然后让他看看他所憧憬的未来会变成什么。
4、父母要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平时对孩子太溺爱,或者没有起到榜样作用。作为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平时做人做事很大气,这样对孩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家里不以孩子为中心,不给孩子特殊地位,平时要多鼓励孩子分享,让孩子明白,分享不代表失去,分享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当别人有好东西也会和你一起分享。
5、父母要鼓励孩子动手干家务,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明白只有付出才有回报,多让孩子尊敬长辈。
6、父母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让她了解到集体的力量,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首先你要去帮助别人。
7、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8、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避免冲动和自私的行为。最重要的是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这样才能让孩子懂得感恩,成为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不懂感恩的孩子是怎样的?
1、自私自利,不顾旁人感受
被过度宠爱的孩子往往会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无论是在家里面对家人,还是在学校面对老师同学,永远都是自我为中心。比如有什么好东西,必须是自己先吃,不吃了别人才能碰。看到别人的好东西,就想霸占为己。
2、没有责任感
拥有责任感是孩子能够独当一面的重要表现,有责任感的人会时刻清醒记得自己的责任,因为扛起责任所以得到他人的尊敬,而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他们觉得任何人都应该为他服务,而他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的责任去为他人服务,这样没有责任感的人,未来孝顺的概率会非常低。
3、过度依赖父母
好的父母需要做到尽早与孩子分离,尽早让孩子独立,成为能够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而不是处处依赖父母的一个巨婴,过度依赖父母的人根本不懂得回报,也没有能力回报。
不懂感恩的孩子是怎样养成的?
1、溺爱孩子
由于现在是独生子女居多,父母都会把孩子看的很重要,不仅不会拒绝孩子的任何要求,甚至可能会替孩子把所有的事情都大包大揽起来。把孩子养成一个没有任何生活自理能力的“废物”。
2、给孩子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
孩子年龄小,缺乏阅历和独立判断能力,会受到父母价值观的影响。在对待金钱问题上,有的父母喜欢追逐名牌,喜欢说钱多的好处,喜欢和人攀比;在对待交友问题上,让孩子只和学习好的同学交朋友,不允许孩子和学习不好的同学来往。父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孩子也会慢慢变得“与人不善”。
3、父母不孝敬长辈
还有的父母本身不孝敬长辈,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学会了父母的处事方式。有一种家庭,老奶奶那一辈人不孝顺父母,奶奶那一辈不孝顺老奶奶,父母不孝顺奶奶,自己也不孝顺父母,早早就把父母赶出去了,对奶奶也是特别不尊敬,见了面都像是仇人。
2024-01-12 查看全文 -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仅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大的抗压能力,还要让孩子学会感恩。
怎样教育一个不懂感恩的孩子?
第一,不要对孩子的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保护过多,那么孩子就会渐渐习惯父母的包办代替,就会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难再感谢父母对他们所做的一切了。
第二,让孩子多跟别人分享,从小让孩子吃独食,会让他觉得他吃好东西、拥有好东西是理所应当的,如果孩子习惯了被给予,只知道索取,便很难在以后的生活中考虑别人的感受。一个不懂得关爱别人、关爱父母的人将来很难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第三,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做起,了解爸妈工作的辛苦,感受父母的钱来自不易。许多孩子夸耀家人权势金钱,却未必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有70%小学生认为家长给自己付出是应该的,没啥过意不去的。尽管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不求回报,但无条件的溺爱,会麻木他们一颗稚嫩的心灵。
第四,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发现别人对自己的好,看到别人帮助自己所付出的代价。明白别人的帮助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父母也不例外。
第五,从点滴小事做起,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社交技巧。良好的沟通,可以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当他人帮助了我们,要主动说“谢谢”,同时,引导孩子在表达感激之情时,不违背诚实原则。如有机会,带领孩子参观福利院和特教机构,鼓励孩子与贫困地区孩子交友,在活动中激发孩子的慈悲心、感恩心。
第六,培养孩子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尊重他人的思想感情。孝顺父母的实质就是感恩父母,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孝顺父母,感恩之心就无从谈起。
第七,正确认识社会财富的价值,财富即劳动成果。从而培养孩子奋发有为的思想观念,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长大之后能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只有这样,才能报答父母之恩,才能报答他人,报答社会。
第八,培养孩子区分大事大非的能力。防止因感恩而受小恩小惠的诱惑,陷入小团体,甚至因感恩和“义气“而被坏人利用,做错了事情。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2024-02-03 查看全文 -
初中是孩子叛逆的高发期。进入初中,孩子接触到了新的阶层,新鲜的事物,加之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会对家长的过度管教产生抵触心理,家长管制的越多,他们叛逆的越是厉害,叛逆严重的孩子还会出现打骂家长的行为。
叛逆的孩子不懂感恩怎么办?
1、理解青春期的变化。
青春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充斥着激素变化和身份认同探索。他们常常感到困惑、挣扎,往往无法很好地表达内心的需求和感受。理解这些变化能够让父母更好地处理孩子的叛逆行为,而非简单地将其归咎为不懂事或刻意顶撞。
2、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沟通是化解矛盾的关键。父母需要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氛围,鼓励孩子分享感受和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并倾听他们的心声,即使这意味着接受一些与自己观点相左的想法。
3、给予关爱和支持。
在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后,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同时,也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挑战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
4、给予适当的责任和任务。
在孩子表现出叛逆和缺乏感恩的行为时,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责任和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5、不要太强势。
家长平时对孩子不要太强势,要给孩子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家长总是太过强势,有些孩子会可能会变得更加胆小、畏缩,而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很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变得更加任性、不听话,甚至把父母当做自己的敌人。
6、不要有求必应。
有些家长喜欢对孩子有求必应,过分宠溺。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也尽量达成他们的愿望。孩子是没有自制力和是非观的。时间长了孩子的索求变得没有节制,且缺乏感恩之心,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当家长不能再在满足要求的时候,他们会本能的认为父母变坏了,是不负责任的家长,并对父母开始产生敌对情绪。
7、树立榜样。
孩子最基本的学习是模仿。作为家长,要尽量成为孩子的好榜样。通过展现出尊重他人、感激他人和承担责任等积极的行为,影响孩子的行为和态度。同时,也要鼓励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其他的好榜样,激发他们的积极能量。
叛逆的孩子不懂感恩的原因有哪些?
1、家庭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很多家庭都是两个成年人都在外面工作,无法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因此,有些孩子并没有从小就品尝到妈妈的味道,也没有收到爸爸的温暖拥抱,不能感受到家庭的情感温暖和关爱。
2、父母的过度的爱。
有些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正所谓物极必反,再好的东西,一旦过了,它就会有副作用。对孩子的爱也是如此,过于宠爱孩子,非凡不能让孩子学会感恩,还会让孩子得寸进尺,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是独一无二,所以父母必须要宠爱自己。
3、社会因素。
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人主义,家庭教育的内容也逐渐倾向于强调孩子的个人意识和自我实现。这让孩子们对感恩感到陌生。
叛逆的孩子不懂感恩的危害:
1、亲子间关系破裂。
孩子不知感恩的表现对于父母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伤害,看着自己百般呵护长大孩子是一个白眼狼,这是多么讽刺和打击人的一件事,也因此会造成亲子间关系出现问题,孩子对父母的抱怨和不管不问只会让情况愈加严重。
2、性格扭曲。
孩子不懂得感恩,导致家庭亲子的破碎和人际交往的受挫,这都会让孩子性格慢慢变得更加孤僻,也可能更加的暴躁和任性,性格扭曲的他们极有可能做出一些令他人无法理解的极端行为,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3、人际交往受挫。
不懂得感恩父母的人又怎么会对别人感恩,一般情况下这种人都是很自私自利的,以自我为中心,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及时得到他人的帮助,也觉得是理所应当的,这就会导致他人的不满,觉得这个人不值得深交。
叛逆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1、不愿意听从父母或老师的指导或建议,表现出不合作或抗拒的态度。
2、想要独立,不愿意被父母或其他成年人控制或干涉,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
3、对于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感到困惑或不确定,表现出自我探索和尝试。
4、对于自己的外貌和形象产生关注和重视,表现出对于自我形象的探索和塑造。
5、对于朋友和同伴的看法和影响产生重大影响,表现出追求群体认同和支持的行为。
6、产生情感波动或情绪化,表现出易怒焦虑等情绪反应。
7、对于学校和学习表现出漠不关心或抵触的态度,表现出学习上的反叛或挑战。
8、对于自己的未来和职业规划感到迷茫或不确定,表现出对于未来的探索和思考。
2024-05-16 查看全文 -
这种不懂感恩的现象对孩子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带来了不良影响。我们可以采取特定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培养感恩父母的价值观。
孩子不懂感恩怎么办父母如何教育?
1、杜绝包办教育
当面对18岁的孩子已经成年,有手有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父母的金钱支持。所以,在孩子还没有选择出去做事的时候,家长就要学会放手,不能事事的都进行包办,将孩子的一切打理妥当,这样子容易磨灭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过于依赖父母,要知道对于成年人的教育就要学会放手,而不是像幼儿时期,让孩子相信家长,依赖家长。所以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成长空间,让他们自己发挥自己能力,去处理问题。
2、不要太强势
家长平时对孩子不要太强势,要给孩子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家长总是太过强势,有些孩子会可能会变得更加胆小、畏缩,而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很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变得更加任性、不听话,甚至把父母当做自己的敌人。
3、孩子适当地遇到些挫折
父母对于孩子的宠爱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孩子保护的太好,孩子对于感恩的理解也许并不深刻。让孩子适当的遇到些挫折,感受到生活的不容易,反而更加能够明白感恩的意义,更加愿意对生活充满感激。不过在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引导时,也是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的。
4、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
对于十八岁了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家长就要让孩子懂得回报他人,孩子在受到帮助后,应该对帮助他的人说感谢,这也是感恩的一种方式。 所以,父母在平时也要让自己的小孩学会怎样感谢别人,在自己受到帮助后,应该怎样感谢别人。这也能让自己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的开朗大方,得到更多的喜爱与照顾。
孩子不懂感恩父母的原因?
一、家长溺爱的影响
在小孩生长环境中,如果长辈溺爱可导致小孩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会出现为所欲为、不听话的行为。若经常忽略小孩的感受,自觉不被重视,也可能出现叛逆心理,导致不听话、不懂感恩。
二、家长的行为方式
有些家长自己都不会尊重自己的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不尊重等行为都被孩子看在眼里,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对待父母的态度就如同自己父母对爷爷奶奶的态度一样。有些家长要求孩子不要玩电脑、手机,自己却离不开;要求孩子讲文明礼貌,自己时常爆粗口。
孩子不懂感恩父母的表现?
第1点:随意顶撞父母,对父母很不礼貌
第2点: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不再完全听从于父母
第3点:霸占东西,很自私
第4点:对父母的付出视而不见,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馈
2024-05-14 查看全文 -
许多孩子之所以不懂得感恩,对父母极其冷漠,就是因为父母从小把孩子惯坏了,对孩子的要求无所不依,从来不向孩子索取任何回报。这些父母总是在自我感动,认为孩子长大后必然会回报自己的宠爱,殊不知孩子只会在这种溺爱里失去方向。
怎样培养孩子感恩的心?
1、引导孩子形成感恩意识。
感恩与回报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具有的道德准则,是做人的最基本修养。但感恩如同其它道德品质一样,都是需要学习才能最终形成,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首先就应该让孩子形成感恩意识,只有有了感恩意识,孩子才能在生活中有感恩的行为。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让孩子学会感恩,应该注重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感恩之情,从最简单的“谢谢”开始。告诉孩子当别人帮助了你的时候,要记得向他人真诚的说声“谢谢”。
3、强化孩子的感恩行为。
当孩子有了感恩行为时,要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强化孩子的感恩行为。不管是对父母,还是老师、同学,以及其他的人,只要孩子有了感恩行为,都要及时地给予赞扬,帮助孩子强化这种行为,让孩子感受感恩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满足。
4、永远不要以孩子为中心。
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只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有爱即可,而不是过于溺爱,更不能因为孩子的无理取闹,而对错误问题忽略不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软硬兼施很重要。
5、少说。
应该很多父母喜欢对孩子说“你应该……”,这么多的“你应该”经常对孩子说,反而会起到一些反作用,孩子感恩的前提是自愿和主动的,你应该的说法其实是被动的逼迫孩子,让孩子做到我们所要求的,所以这种说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6、禁止使用威胁的方式。
平时孩子犯错的时候或者不听话的时候,很多父母都喜欢用威胁的语言来让孩子妥协,明明内心是爱着孩子的,但是言语上却表达出非常讨厌孩子的样子,当孩子慢慢长大,这些危险的语言慢慢地就失去了笑容,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亲子关系。
培养孩子感恩的心有哪些好处?
1、感恩使人与环境融洽和谐。
感人之恩,必与人为善。一个知恩感恩的人,他的生活环境必定是完美的,使他幸福平安的。否则的话,一个人一生不会有安生的日子过。
2、感恩的教育是爱的教育。
人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美德,且能够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其成人后走向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3、感恩提升主观幸福感。
在感谢别人的同时,自己的胸怀也是在逐步扩大,对人任何事物的接纳度也在逐渐提高。得到别人因为自己的感谢露出的笑意时,也会让自己得到前所未有的心理满足感,自己也会有空前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2024-05-12 查看全文 -
现如今很多父母对孩子总是惯着,什么事情都由着孩子来,孩子想要吃什么就吃什么,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有的孩子在家庭中受到过度的溺爱,在家一天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生活,逐渐很多的事情在他们的世界里就变得是些理所应当的,非但不懂得感恩,反而更加变本加厉。
一个不知道感恩的孩子应该怎样教育?
1、父母给孩子做榜样
如果父母在生活中经常表达感谢、感激和感恩,孩子自然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比如,爸爸经常向妈妈表达感谢,感谢她做家务的辛苦,父母经常对长辈表达孝心,以及感谢孩子为家庭做的力所能及的贡献,这些大大小小耳濡目染的身教,要远远胜过耳提面命的讲大道理,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做。
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和孩子之间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才有可能对他人保持感激之心。所谓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一些训斥和惩罚少一些。孩子在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而且,良好的亲子关系,更有助于父母和孩子之间进行沟通,父母可以去引导孩子去换位思考,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
3、养成和孩子说谢谢的习惯
下班回家,孩子帮你递过拖鞋。不妨弯腰摸摸他的头,亲切地说一声:“谢谢你!亲爱的孩子!”这句对孩子的感谢并不丢人。一方面,我们是对孩子付出的肯定。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明白:哪怕只是自己一个很小的举动,也会感动到爸爸妈妈。
4、不要给予孩子过多的关爱
过犹不及,对待孩子也是这样。父母对孩子在物质、精神等各方面给予过多,往往导致孩子对他人的善意、付出由习惯变成了理所当然,乃至滋生出了任性、无理甚至得寸进尺。对待孩子,应该宠爱但不过度,不要有求必应,更不要牺牲自我。要学会放手,舍得让孩子吃苦。很多父母倾尽所有,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从来不舍得孩子吃苦。但孩子是在体验和试错中长大的,如果父母能放手,舍得让孩子吃苦,允许孩子在生活中犯错,并纠正、指导孩子改正,孩子才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
5、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辛苦
孩子不知道家长的辛苦,便不会珍惜家长的劳动,也不会体贴和安慰家长。因此,我们加班到深夜回家时,不用掩饰自己的疲惫。这样,孩子会慢慢地变得理解家长,珍惜家长的劳动成果,珍视父母的养育之恩。
6、让孩子多经历一些磨难、挫折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是因为他们生活的条件太好了,父母们帮孩子扫清生活中的障碍,孩子体会不到人生的艰难。当孩子经历的磨难多了他们才会懂得,现在生活的不容易,然后也会懂得感恩。
一个不知道感恩的孩子的原因:
1、家长对小孩毫无底线的溺爱
对于这点家长要进行自我反省。如果家长对小孩无底线的溺爱,小孩不管想要什么都会尽自己所能地去满足小孩。由于小孩从小到大,跟家长索取都非常轻而易举,所以小孩也不会懂得去感恩和珍惜。
2、父母并没有以身作则
有一部分父母在对待自己亲生父母的时候,也会表现出来这种极不孝顺的状态。但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行为,会对于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而孩子受到这种行为与话语的影响,也会有模有样的学习,让这种不孝在心底里慢慢扎根,自然而然父母不管怎么教育,也无法摆脱他们对于父母行为的印象。
2024-05-09 查看全文 -
在生活中一个懂得感动的孩子,在自己非常喜爱的食物面前,也会想着让自己的父母先尝一尝,在懂得父母不容易的情况下,可以不那么任性的非要买自己喜欢的玩具,也会经常对父母表达自己的爱。但是孩子也有不懂得感恩的时候,家长可以看以下的内容。
一个不懂感恩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办?
1、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如果父母以身作,则在平时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经常去感恩别人,相信孩子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收到别人的馈赠,或者帮助时,都学会去感恩。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时,孩子也会看在眼里,久而久之,也会感恩自己的父母。
2、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与孩子一起去尝试换位思考,尝试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理解别人的感受。当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当孩子抱怨老师和家长的时候,不妨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扮演对方角色,家长或同学扮演自己孩子的角色,重复上演剧情,这样孩子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只有知道怎么跟孩子正确相处,并且引导孩子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3、让孩子学会付出,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
让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别人提供帮助,站在施助的立场上去体现别人的付出和感受,也是一种让孩子懂得感恩别人的方式。
4、培养良好习惯
确实有很多孩子是因为平时在家里很少说谢谢,才导致不习惯对别人说谢谢。这个就需要父母们平时在家就多和孩子说谢谢,让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不论是接受别人的感谢或是对别人说谢谢,都能让孩子受益匪浅。
5、表达自身善意
在大人的日常交往中,谢谢和不客气往往变成一种固定模式的社交辞令。这样的对话在我们看来可能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所需要的一种礼貌或是客套,但孩子可能就会当真,以为是真的不客气。因此这时候父母就应该告诉自己的孩子,当别人给予了帮助的时候,需要把自己内心的感谢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让别人知道你是感谢他的。一声谢谢不仅仅是一句礼貌性的语句,代表的更是一个人的个人素养。
6、父母要学会信任孩子
当孩子没有自信心的时候,孩子就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如果父母给孩子足够的信心,经常鼓励孩子,孩子的内心就会有力量,就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好,而且孩子也会有想学习的冲动。孩子很有可能会因为你的一句话,做出改变他一生的举动,所以多给孩子一些信任和鼓励吧。
7、让孩子体验生活中的苦和累
现在很多家庭的父母,为了让孩子生活得更好,自己累死累活,其实这样做,并不会让孩子懂得感恩,所以父母一定有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或者是让孩子去做一些家务之类的,让孩子感受生活的不易。这样孩子才能对父母充满感恩,对世界充满爱。
2024-05-08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