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劝说叛逆期的孩子
606
-
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发育逐渐成熟,尤其是个子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但是与之成正比的是,脾气也越来越大,越来越令父母捉摸不透。父母的苦口婆心在孩子看来,就是唠叨烦人。面对此时孩子的敏感与暴躁,父母如果强行管制,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家长怎么劝说叛逆期的孩子?
1、给孩子适当的空间
每一个人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千万不要因为担心孩子会犯错就各个方面管制孩子,其实很多时候,只有孩子亲身经历了一些事情,他们才能够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只要不违反原则的问题,不妨对孩子适当放手。 如果错误已经发生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帮助孩子总结经验教训,让孩子明白应该怎样去面对,如何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问题。
2、家长要倾听孩子的心声
家长要有包容的态度,这是青少年成长中的一个转折点。多和孩子在一起沟通,让孩子主动倾诉他的心声,说出内心的想法。面对孩子的倾诉,家长一定要安静地倾听他的心声,和孩子朋友相处。但是要坚持原则,不能溺爱和纵容,及时给孩子指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
3、用智慧斡旋荷尔蒙的力量
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情绪被荷尔蒙折腾得阴晴不定,所以整个人显得冲动不理性。了解是荷尔蒙使孩子的心绪不稳,父母对孩子就会多一分体谅,少一分责怪,心态也能变得平和、冷静一些。父母理解孩子,亲子关系就不会那么紧张,孩子的青春期就过得更顺当一些。
4、让孩子知道责任
在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经常会以自己为中心,我们父母们习惯于让孩子依赖自己,殊不知孩子不吃这套。总想着孩子跟着自己走,经常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想法。我们从孩子幼儿时期就要开始让他学会什么是责任心,比如:孩子在青春期他打破了人家的玻璃,我们可以跟孩子说,我可以借钱给你,然后你过几天自己去打工还给我。而不是依赖父母。
5、让孩子知道他的权利
父母总是因为权利争夺和和吵得不可开交。但是可以避免权势抢夺最重要的工具是适量的爱;无论何时何地,发生任何事都要让孩子了解父母是爱他的,只有让孩子知道有这么一个真实的事实存在,那么你就会发现你和孩子之间根本不需要进行什么权利争夺,导致后来遇到任何问题任何事情都可以共同协商来处理。
6、避免权利争夺
什么叫权力争夺?就是这件事这个孩子认为他有权利这么做,而父亲认为孩子必须听我的。到最后发展到,凡是父母要求他做的,孩子就偏偏不做。其实你越是放弃掌控权,你对孩子产生的积极影响就越多。不要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开始听你的话。当你心中有一个输赢的观念,你总觉得你得听我的,这时候孩子反倒会变得特别的叛逆,因为他不舒服。
2024-03-15 查看全文 -
叛逆期是一个让很多家长头痛的时期,但只要你付出你真心的爱和足够的耐心,总有一天孩子会变可爱的。面对不想上学的孩子,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比如他为什么会厌学,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是学习基础差跟不上,还是父母或老师给的压力过大,还是受到了校园欺凌等,只有了解到真实原因,才能对症采取个性化的指导方法。
怎么劝说叛逆期的孩子好好上学?
1、家长用自己的行动感化孩子。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长的言行应该给孩子树立榜样。例如,家长在玩麻将并且玩得不亦乐乎,却要求孩子刻苦学习,若成绩不佳,则拳打脚踢。试问:孩子能从心里服气吗?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的。
2、了解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是什么?是学习压力大?还是在学校里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或者是和父母关系紧张等?这些都可以导致孩子厌学。建议要和孩子用心沟通,去感受孩子的内心想法,做孩子坚强的后盾,不要说教,只需要给孩子提供建议和帮助。
3、多关怀,多理解孩子,给予鼓励和关怀,孩子的叛逆期可以很快过去。
4、严宽有度。要把握严和宽的尺度,提前让孩子知道如果一直破罐破摔会有什么后果,最后让他自已决定。
5、不揭短处。千万不要拿他和其他孩子比较,通过和孩子诚心实意地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6、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孩子。对待孩子的态度与对待朋友相同,孩子学习时遇到困难,成绩不佳时,不要拿出家长派头训斥孩子,而是耐心帮孩子寻找失误原因,采取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沟通。
7、遇事多与孩子沟通,切勿武断。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处理问题态度温和有耐心,不随意批评孩子,采用讲道理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意识到错误,家长积极引导使其改正错误,效果最好。例如叛逆期孩子出现早恋现象,导致成绩下滑,这是家长切勿态度粗暴,而是同孩子谈心,说明早恋的利害关系,家长同时表明观点,对孩子予以希望。
8、建立平等的家庭关系,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家长不再摆着父母管理者的角色,与孩子平等的交流,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分析现象背后的事情,当再遇到问题时,家庭养成了讨论分析的习惯,能够平心静气地相互讨论问题。
9、学会放手。孩子长大了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和秘密,父母要学会放手,不要将孩子管教的过于严格,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去发挥成长。
叛逆期的孩子不好好上学的原因有哪些?
1、自我否认。
孩子在学习上屡屡受测或者自我信心不够,经常否决自己,特别是在成绩达不到自己想要的高度时,会过度焦虑从而产生学习没有用,怎样学习都达不到目标的心理,也就会出现不想上学的情绪。
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例如一切向“钱”看,“读书无用论”等观点影响和诱惑了孩子沉迷在手机游戏、网吧、小说、电视中。孩子意志力比较低,经受不住外界的诱惑,沉迷其中导致厌学。
3、缺乏学习兴趣。
没有学习兴趣的孩子,会觉得学习非常的枯燥。在学习中,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所以学习起来就拖拖拉拉,不喜欢学习。
4、学校的原因造成的。
可能因为某个老师不能因材施教,对孩子只会严加批评,没有鼓励,同时使孩子感觉不受老师待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严重受挫,从而也讨厌这个老师,产生厌学的想法。也可能由于孩子在学校经常受那些不爱学习爱挑事的孩子的欺负,产生惧怕上学的心理。
叛逆期的孩子不好好上学家长该怎么办?
1、了解叛逆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叛逆期的特点和原因。叛逆期指的是孩子从11岁左右到16岁左右的这段时间,这个时期的孩子们会出现一些情绪上的波动和行为上的反叛。这是因为孩子们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一个不稳定的阶段,容易产生焦虑和矛盾情绪。
2、尊重并理解孩子。
在孩子叛逆期不上学的时候,家长应该尊重并理解孩子。家长应该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有自己的决定权和自主权。同时,家长还应该理解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
3、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在孩子叛逆期不上学的时候,家长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家长所认可的。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表扬和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愿意去上学。
4、让孩子融入到伙伴和集体中。
如果孩子是由于和同学很难相处而不想上学,父母应让其多与同龄的孩子接触,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鼓励孩子走出家门与小伙伴一起玩耍,对孩子领回家的小伙伴也应表示欢迎。
5、进行励志教育。
通过讲述成功人士的故事,让孩子了解到成功的背后需要的是勤奋和努力,让孩子知道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家长还可以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让孩子愿意去上学。
2024-01-19 查看全文 -
怎么劝说叛逆期的孩子?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孩子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迅速生长发育,孩子阶段正是由儿童向成年人的过渡期,孩子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这就给我们家长一种印象,孩子不听话、叛逆。
怎么劝说叛逆期的孩子?
1、应对叛逆期孩子的原则。
第一,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正面教育就是讲道理,引导或鼓励,以说服为主,不要讽刺、挖苦或训斥。
第二,坚持平等尊重的原则。家长要和孩子在人格上平等,平等交流,不要动不动就以家长身份自居,高高在上。
第三,坚持关心爱护的原则。关心爱护,要从孩子进去青春期以前就开始,关心孩子生活、学习和社会生活,相互理解。
2、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性别不同,叛逆表现方式也不同,一般来说,做母亲的做好女儿青春期教育工作,做父亲的做好儿子青春期教育工作。有必要提醒各位家长,自己首先要懂得青春期孩子生理发育特点,孩子有可能存在或出现的问题。
第一,理解和尊重。要充分认识叛逆心理是青春期孩子一个正常的心理特征。不要认为孩子平时的一些叛逆行为是有意跟家长过不去,甚至认为是品德问题,而任意责备和批评。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孩子在这一时期,生理问题比较突出,诸如孩子有可能出现自慰、手淫等问题,都会伴随情绪波动,家长该如何引导要讲究策略。
家长切记:正面引导、说服、夸奖、鼓励永远比批评和责备的效果好。
第二,沟通和引导。孩子青春叛逆期时是最容易发生改变的时候、生为家长应该学会正确合理的与孩子沟通和引导。
第三,帮助与引导。在一定情况下,家长一定尊重孩子的意见,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做主,自己做选择,父母不要轻易干预,孩子自己的选择决定,后果应该由孩子自己承担,父母给予帮助和引导,不要越俎代庖。
如果家长武断、强制,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极端行为,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教训及其深刻。
第四,接受与面对。我们家长谁也不要回避,孩子在此阶段对两性之间对爱与被爱要求极为强烈,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家长不要大惊小怪。他们对爱情已经开始懵懵懂懂,如果家长一味回避这个话题,会让孩子感到更加新奇。所以,在孩子面前不要把爱情隐藏起来,帮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恋爱观。
第五,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青春期的孩子,会特别在乎自己的外在形象,女生涂脂抹粉,男生奇装异服等等。我们家长要有正确的审美观,注意,一定要培养或引导孩子提高审美情趣。
2024-01-14 查看全文 -
叛逆期孩子的独立意识很强,和父母争吵后离家出走的情况也很常见。但是,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家长都需要向孩子强调,外面的社会是很危险的,如果对父母有不满的情绪,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不要随便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
叛逆期女孩离家出走怎么劝说回家?
1、不要打骂孩子。
孩子越大,自尊心越强。如果父母对孩子非打即骂,肯定会让孩子觉得委屈。即使孩子错了,孩子也希望父母能通过正确的引导来教育自己,而不是把自己当成沙袋,想打就打。
2、正视孩子的想法。
父母应该学会正视孩子的想法,不是想尽办法控制孩子。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这是孩子成熟的唯一途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重视孩子的想法。如果他们能做到这一点,亲子矛盾就会减少很多。
3、父母也要换位思考。
父母要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给孩子考虑一下,看看如果他们在这个年龄,在这个环境下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双方都有更多的理解,教育自然会轻松很多。孩子离家出走也有孩子自己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失责之处,如果家长能用科学教育方式养育孩子,那么孩子也许不会选择离家出走这种极端方式。
叛逆期女孩离家出走的原因:
1、孩子自身的原因。
孩子青春叛逆期,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在限制自己的自由和才能。觉得摆脱父母束缚,才会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极有可能在情绪爆发时,产生离家出走的念头。
2、对家长不满。
很多家长处理孩子的问题,没有平等的交流沟通,喜欢用命令的方式让孩子妥协。这些在孩子小时候,不懂得表达自己的诉求,所以不会做出过激行为来反抗。当孩子逐渐长大后,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就有可能用离家出走,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3、不良家庭环境。
孩子已经有了反抗意识,当他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压抑的环境当中,外向的孩子会选择抗争,内向的孩子则会选择逃避。这种压抑的环境包括,父母经常吵架,家庭内部长期存在矛盾,像有些家庭,就算是吃一顿饭的功夫,父母也要争得面红耳赤。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对家庭生活会心生厌恶,继而产生离家出走的念头。
叛逆期女孩离家出走时父母错误做法:
1、指责打骂。
现在还是有很多的家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严师出高徒,觉得棍棒下出孝子等其实这些大错特错,至少在当下这个时代不适用。而且过多的打骂只会适得其反,加重初中生的叛逆心理。
2、一味的迁就孩子。
爱孩子不是一味迁就孩子,有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离家出走的威胁后,就会选择妥协,觉得长大之后就好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只会更加严重。一直都是妥协孩子,有什么要求就会实现,忽然一次不同意了,那会让孩子崩溃的,会让他无法接受。
2024-05-13 查看全文 -
同为叛逆期女孩的家长,衷心提醒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千万不要来硬的。叛逆期的孩子冲动脾气暴,家长越是强硬,她们反抗的只会更加激烈。并且这阶段的孩子都有个人隐私,无论家长再怎么想了解孩子,都不能偷窥孩子的隐私。
怎么劝解叛逆期女孩子?
第一、学会倾听。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独立了,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家长们最好多沟通,如果沟通起了冲突,家长学会闭嘴,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找个适当的时机重新交流与沟通。在相互交流中,要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做一个倾听者,要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以及被爱,这样才会缓和亲子关系。
第二、关注孩子心理变化。
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 青少年的情绪非常不稳定、情绪波动很大、有的时候觉得整个世界都以他为中心,有的时候又非常消极,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肯定,让孩子有信心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青春期的孩子也很容易心烦气躁,爱发脾气,没有耐心。如果家长之前暴力倾向比较严重,这个时期的孩子则也会表现出来。
第三、给女孩足够的关爱。
初二女孩正是孩子青春期,一般都非常敏感,稍不注意就会让她们产生被忽视的感觉,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有些女孩就会出现各种叛逆行为。因此,在青春期,家长一定要给女孩更多的关爱。
叛逆期女孩子有哪些表现?
表现一:情绪不稳。女孩叛逆期的时间通常在12岁到15周岁,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时间,叛逆期,多数女孩情绪不稳定,会出现独立的思想意识,还会伴有情绪暴躁或者是焦虑。
表现二:奇装异服。让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最兴奋的事,就是凸显自己的个性,所以在着装打扮上会选择比较另类的方式,她们感觉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所以当孩子对奇装异服非常感兴趣时,说明她们已经进入到叛逆期。
表现三:自尊心增强。渴望得到理解宽容,追求自尊、好胜、求知和参与是中学校青春期的典型特征。她们害怕老师指责嘲笑她们的幼稚和冲动,反感老师居高临下的批评和训斥。
女孩子进入叛逆期的原因:
原因一:沟通和亲子关系问题。
家庭中的沟通问题和亲子关系的紧张可能导致孩子与家长发脾气。缺乏良好的沟通方式、理解和尊重使孩子感到被误解或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原因二:受青春期心理特征影响。
女孩子进到青春期之后,明显的成年人感和单独观念变成他们关键的心理状态趋向。青春期女生期待自己能像成人一样遭受重视,期盼单独,对父母与老师的文化教育非常容易造成逆反心理。
原因三:家长的唠叨。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关心,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对孩子唠叨。说着说着就批评起孩子了,孩子听多了难免产生逆反心理。
2024-05-11 查看全文 -
很多家长在教育叛逆期孩子的时候,控制不住脾气,对孩子采取武力教育。或许在短时间内,孩子会被“镇压”,但随着孩子一日日长大,当他们拥有和家长反抗的能力时,叛逆情绪就会以更激烈的方式爆发出来,后果更加严重。
怎么劝叛逆期的孩子?
第一、我们需要了解叛逆期,接纳叛逆情绪。
叛逆期是孩子成长的心理过渡阶段,每个孩子都会有这个阶段,作为家长了解其存在的重要性,学会接纳叛逆期的情绪变化,去了解孩子叛逆背后的原因,引导孩子去诉说自己的内心需求。
第二、孩子身上出现叛逆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种叛逆期,当然要保持冷静地对待。所以父母要多观察,多体谅孩子,要知道教育孩子已不能再靠施以拳头暴力和辱骂等简单粗暴的形式,要文明,要改革,要有修养,要掌握现代教育理念知识,才能做一个好父母,才能让孩子走好,走对青春期这一段人生的必经历程。
第三、避免粗暴和简单的说教。
叛逆期的孩子最讨厌说教,特别是男孩,表现的更加突出,父母要学会站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交谈,避免孩子情绪波动太大。要注意技巧,学会察言观色。当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时,更不要粗暴的拳打脚踢,以为打了就会改正,其实只会增加孩子的仇恨。
第四、倾听孩子的真实心声。
面对叛逆期孩子的要求,哪怕是无理的要求,都应该予以重视,不能视而不见,对于要求要慎重考虑,这样既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被承认被尊重的满足感,也能减少孩子与家长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第五、我们需要重塑信任,真心相待。
叛逆期的孩子逆反不听话,多半是孩子觉得父母的“话语”没有说服力,父母不足以让孩子信服,所以会对父母的教导反抗,生出逆反情绪。因此,当务之急是重新在孩子面前树立值得信任的形象,做一个信守承诺、言行一致,不双重标准,不敷衍欺骗孩子。
第六、掌握沟通技巧。
叛逆期的孩子“天生反骨”,家长要及时改变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很多家长总是认为“我是你的爸妈,你就应该听我的”,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归属品,完全不顾及孩子的心情与想法,这种站在高位“居高临下”沟通方式,叛逆期的孩子反而会觉得“凭什么要听你?”“你说的就是对的吗?”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加剧孩子的叛逆心。
叛逆期的孩子会出现哪些表现?
1、嘴里很少出现赞美的词。
说话时总是带有一些侮辱性词语,并且各种吐槽。叛逆期的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个小问题来否定某个人、事、物。对这些进行疯狂吐槽,只是想证明自己是个大人,有对事物评判的话语权,可以进行独立思考。
2、家长说什么都成了唠叨。
对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来说,本身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就比较薄弱,父母的一些顶住只会让他们觉得不耐烦,认为父母不信任自己。因为在他们眼里,自己已经是大人了,对于自己的事有自己的安排,家长干涉得越多,他们反而更反抗。
3、容易烦躁、发脾气。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对情绪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他们的情绪也是起伏比较大、不稳定的。也许一件特别小的事也能让他们大发雷霆,引燃心中的怒火。
2024-05-03 查看全文 -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一段叛逆期的。伴随他们的不断成长,孩子的自我意识也会增强,开始拥有自己的主见。所以不甘心再受父母的控制。认识到这点以后,家长就会明白,叛逆只是孩子成长的一种表现,只要调整好教育方式,叛逆的问题自然就会消失。
怎么劝导叛逆期的孩子?
1、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多跟孩子在一起玩耍,吃饭,郊游、旅行,与孩子多一些亲子活动,让自己多了解孩子一些,成为孩子的好朋友。把任务变成有趣的游戏。在游戏里彼此的心是放松的。从游戏中,能感受双方的心情,得到额外的情感交流与理解也是不错的。这样更有利于孩子接受你的指教和引导。
2、不要过于苛刻。
对于叛逆期的孩子不要过于苛刻,要懂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千万不能太啰嗦,不然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作为家长要耐心的陪孩子度过叛逆期,尽量不要打骂,这样会让孩子起反抗心理。最后,就是多沟通,多引导,不要强压。
3、融入孩子的世界。
孩子的叛逆一半来源于与父母的代沟,他们认为父母总是批判自己追求的兴趣,比如动漫明星、电子游戏等。身为父母,不妨融入这叛逆孩子的世界,不要因为怕孩子的兴趣影响他的功课而厉声禁止,而是跟孩子讨论下他们喜欢的电子游戏、动漫明星,在融洽的讨论中再适时以合理的方式提醒孩子什么是该学的,什么是不该学的。这样可以避免孩子沉迷电子游戏或盲目追星。
4、把决定权留给孩子。
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父母就该把决定权留给孩子,不要再什么事都自已给孩子做决定,这是形成对立的一个原因之一,也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孩子是需要成长的。
5、每个人都会有叛逆期。
孩子身上出现叛逆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每个人都会经历这种叛逆期,当然要保持冷静的对待。所以父母要多观察,多体谅孩子,要知道教育孩子已不能再靠施以拳头暴力和辱骂等简单粗暴的形式,要文明,要改革,要有修养和掌握的现代教育理念知识,才能做一个好父母。才能让孩子走好,走对青春叛逆期这一段人生的必经历程。
6、注意家庭氛围的和谐。
孩子进入叛逆期的时候,也是家庭和谐氛围被打破的时候,双方总是对立的,父母还想像先前一样掌控孩子,而孩子想努力跳出父母的说教,甚至发展到严重的地步的时候,孩子会产生离家出走,不想回家的心理。
2024-04-01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