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一年级孩子粗心大意的纠正策略

一年级孩子粗心大意的纠正策略

691

  • 一年级的孩子正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候,家长这时发现孩子做题粗心大意,未必是件坏事。只要家长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是很有好处的。那么,家长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变得认真细心?

    一年级孩子做题粗心马虎怎么办?

    1、培养孩子的审题习惯。

    很多一年级孩子做题粗心马虎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意,要么看不懂题目的意思,要么误解了题目的意思。有些孩子是因为识字量太少,还有的孩子是因为语言理解能力不够。所以,家长要带着孩子一起读题,手把手教孩子如何审题。

    2、培养孩子的自查习惯。

    为了降低孩子做题粗心马虎的发生几率,要从孩子上一年级起就引导其养成自查的习惯,也就是说,孩子必须自己检查题目的准确率。为了帮助孩子更加有效地发现错误,家长要手把手教孩子如何进行自查,尤其要提醒孩子先审题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这样做才能避免审题不清导致的错误。

    3、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

    老师每天留的作业,都是对当天讲授的知识的巩固和检验,引导孩子养成认真做作业的习惯。把每一次作业当做考试,把考试当做作业。

    一年级孩子做题粗心马虎的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差的孩子,在视知觉把收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分析时,信息会受到干扰,就容易出现错误、遗漏或遗失,从而导致粗心问题的出现。

    2、知识点掌握不好造成认知不清。

    一些孩子对学习新知识不够重视,重点难点浑然不知,知识点的掌握上凌乱无序,方法点的理解上一知半解,不能将知识点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说起来懂了,具体却又讲不明白,如果课后不及时巩固复习,学到的零散知识很快就会忘记。因此作业考试中必然出现差错和漏洞。

    3、责任心不强。

    还有一种错误是孩子的责任心欠缺,自我管理能力差导致孩子做事马虎、粗心。例如小刚脑子很好,但做事有头无尾,写作业经常写了一半就掉链子,要么漏,要么少写,学习中出现这样的所谓粗心现象,实际上正是孩子责任性不强的一种表现。

    一年级孩子做题粗心马虎的危害:

    1、影响成绩。

    父母根据孩子的考试或家庭作业来判断出孩子是否粗心,面对琐碎的学习任务,孩子容易犯一些“不应犯”的错误。许多父母和老师将孩子的类似错误归因于他们的粗心。一旦孩子变得“粗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学业成绩下降,考试中许多不该失去的分数就会丢失。

    2、总为犯错找借口。

    尽管许多父母为孩子的粗心大意,潜意识和日常表达感到头疼。但在孩子眼里,并不觉得粗心是个大问题,甚至在犯错后也不会认真反思自己的原因。

    3、注意力不集中。

    父母的初衷是提醒孩子不要粗心大意,但是,在许多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粗心评估会使孩子在学习和生活时更加不专心,并且会出现更多“粗心”的问题。

    2024-05-07 查看全文
  • 孩子粗心的毛病应该是从小就养成的,小时候家长没发现,或者是不当回事,等待孩子上学需要细心的时候,马虎的毛病就显现出来了,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就开始着急,有时候甚至打骂孩子,每天说孩子不用心,这样是不对的,会起到反作用,家长应该细心的引导孩子。

    一年级孩子写作业粗心怎么训练?

    1、当人们面对较难的问题时,心理上会比较重视,造成大脑思绪不易受到干扰,因而不易出现差错;反之,对较容易的问题心理上不太重视,思绪容易受干扰,因而较易出现差错。所以,重视任何问题,就不会马虎随便,掉以轻心,而且也能自觉地克服分心现象,从而有助于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2、如果一个儿童生活在杂乱无章的家庭中,没有稳定的作息习惯,就会使儿童养成粗心、马虎、无序的生活习惯。所以,建议家长们在家庭中创造一种有序的生活,家里的摆放要整齐,有固定的地点。从生活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个性,能减少学习中的粗心。

    3、面对粗心大意的孩子,我们不要再对他说“怎么这么粗心”,更不要声色俱厉地批评,否则很可能会对“粗心”起到强化作用,反而不利于他克服这一毛病。相反,我们要多给孩子“细心”的心理暗示,在孩子粗心的时候提醒他“做事要细心,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4、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让他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带头做好注重细节的好榜样。当孩子在某些细节方面表现优秀,那就要不失时机地表扬他,我们要时刻告诉孩子关注细节的重要性,及时纠正孩子不注重细节的行为。

    孩子写作业粗心的原因:

    1、很多家长习惯于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干别的事情,例如做饭、看电视等等。这些事情看似是小事,但却能极大地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孩子还小,其反应能力较为敏感,当这些东西存在的时候,孩子的精神往往会被他们所带走,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又怎能集中于学习之上呢?

    2、有些孩子学习习惯不对、学习方法不对,导致听课效率低下,所以面对老师安排的作业往往也是不知怎么下手来完成。拿到一份作业,如果大部分的题目都是孩子不会做的,那么孩子对于写作业的兴趣和热情自然也就不会高了。

    3、很多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总会犯了这样一个毛病,那就是为了做作业而做作业!在他们眼中,做作业不是复习知识,而是为了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只要能把它们做完就够了。因此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他们会糊弄应付,不把作业当成提高自己能力的事情来作,久而久之,走神儿,打瞌睡甚至乱写一通,就成了他们的日常行为。

    4、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尤其是在学校学习了一天之后,孩子身心疲惫,一回到家自然就想休息。尤其是年纪较小,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面对家庭作业总是敷衍了事,要么错误百出,要么就是书写马虎。

    2024-02-19 查看全文
  • 孩子做题马虎,老师和家长往往重视的是结果,没有注意让孩子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找到粗心的原因,帮助孩子及时改正。

    一年级的孩子粗心是什么原因?

    1、看错题目。小孩子的思维是跳跃性的,他很容易在看题目的时候跳过几个字眼,或者把+看成-,3看成5,又或者因为惯性思维把题目理解成自己想象的样子,就理所当然的做错了。

    2、不良习惯导致。有的孩子在草稿纸上算对了,但抄到本子上抄错了。还有的草稿纸上的数字排列得乱七八糟,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答案。还有卷面不整洁、涂涂改改也容易造成视觉遗漏。这些都是不良习惯导致的。

    3、熟练度不够。所谓熟练度,可以想象一下成年人,做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每一题其实对来说都很简单。但是当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1000题,并不一定全对。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很可能做得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

    4、太骄傲。感觉题型简单不仔细读题,题还没看完就开始写,比如:80减去2个十是多少,他能给你读成:80减去2是多少。

    5、做完题不爱检查,原因就是嫌麻烦,嫌累。

    一年级的孩子粗心毛病怎么改正?

    1、注意读题,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非常重要。

    很多孩子看到题上来就做,加号看成减号,减号看成加号;再比如计算题,做过强调检查;应用题、阅读至少读过3遍,再下笔。

    2、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

    老师每天留的作业,都是对当天讲授的知识的巩固和检验,引导孩子养成认真做作业的习惯。把每一次作业当做考试,把考试当做作业。

    从小养成好的作业习惯,孩子越大越受益。优秀的作业习惯如下:

    (1)进屋放下书包就写作业,不耽搁(写作业前喝水、上厕所)

    (2)写作业中途不下地,作业多的情况下中途休息10分钟左右。让孩子把心静下来。

    (3)坐姿、握笔姿势要正确,作业干净整洁字迹工整。把字写好,也是磨炼孩子心性的一种方式。

    一年级的孩子做题粗心大意,试试几招

    (4)数学作业做完要学会检查。比如计算题,孩子检查过后,家长帮着看,发现了有错,不用指出具体哪个错,只告诉他有错的,让他自己再次检查)久而久之养成好习惯;语文学过的生字,家长要听写,听写,听写。孩子渐渐大了养成习惯,学过了练会了自己试着默写。

    (5)指导孩子学会复习和预习。复习是巩固旧知识,预习是提前了解新知识,如语文的生字可以提前认,课文提前读几遍,让孩子对第二天的学习更有信心,同时也逐步培养孩子自学能力。

    3、帮助孩子意识到粗心的后果。

    让孩子认识到马虎导致的不良后果,通过孩子能理解的小故事,让孩子也能理解马虎闹出的笑话和生活中的不便。最终让孩子知道,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认真负责的态度。

    4、在练习中让孩子养成认真做题的习惯。

    学生刚开始都是只知道做题,根本没想到还需要检查,把检查工作全部留给家长和老师了,你查出错误,他愿意改,可他自己从不主动发现错误。导致孩子的依赖心理会更加马虎。

    5、教会孩子学会检查。

    家长应该教会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即使不放心,可以在孩子检查完之后自己再看一遍,发现错了也不要直接告诉他哪道题错了,而应该要求他再次检查,直到自己找到错在哪里。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做题仔细、检查认真的好习惯。

    2024-02-03 查看全文
  • 主要还是孩子小。但孩子小并不能成为粗心马虎的理由。家长要耐心对待一年级小朋友,从小养成认真审题、仔细答题、规范书写的习惯。对于孩子的粗心马虎,家长要弄懂是确实不会,还是另有原因,然后再有的放矢的加以提高。

    一年级孩子粗心马虎怎么改善:

    第一,要引导孩子建立做事目标。一年级儿童往往缺少做事目标的意识,而目标感的建立,必须要由家长来引导孩子找到,每一件事,什么时间做,需要结合生活作息时间表定格下来。当孩子在规定的时间知道做什么事,算是初步建立起目标感了。

    第二,答题要讲究步骤化训练。一年级的课外作业题,在大人看实在太过于简单了,那么简单的题孩子应该教了就会。恰是你认为过于简单,才导致你们忽略了孩子本身不会发现答题的规律,更不会自己列出答题步骤的,而这些必须由家长来辅导完成训练。

    第三,家长不偷懒才是根本。很多家长常是嘴上功夫,发现孩子粗心就不断地批评,实际上你根本没有动脑思考为什么孩子会粗心,这是你思维懒惰的结果。如果你能利用孩子写作业之外的时间,做步骤化答题训练,每天坚持重复,就能让孩子减少粗心。

    第四,读题和检查最容易忽略。一年级儿童读题缺乏耐心,常是走马观花,再加不认识的生字多,往往是囫囵吞枣般地跳跃式读题,这就需要家长教孩子用手指着题止逐字逐句逐行读,先领读再让孩子单独读。答题完成后还要按步去检查,这一步绝不能省。

    第五,家长要留心学习饱和现象。一年级儿童注意力专注能力本身很弱,一次写作业如果超过20分钟,就极容易出现学习饱和现象,家长绝不能强迫孩子长时间写作业,需要适当安排孩子休息,然后再进入写作业状态,这种节奏感建立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

    以上几点,请家长反复阅读和思考,看看你平时都忽略了哪些,千万别去责怪孩子粗心了,而是从你的观念和做法上彻底做改变。多给孩子一些肯定与鼓励,适当再给予赞美,会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一年级孩子粗心马虎的原因:

    1、孩子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

    举个简单的现象,如果孩子对字掌握的不够好,那么在写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少写一笔,多写一笔,或者是写错偏旁的。对这种孩子,老师和家长稍微一提醒就会发原来自己写错了。

    2、孩子的心思没在学习上。

    有的孩子非常聪明,写起作业来速度也很快,但是就非常贪玩儿。一会儿想打乒乓球,一会儿想这样,一会儿想那样。这样的孩子根本就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写作业,当然就会出现经常出错的现象了。

    3、孩子学习习惯不够好。

    孩子如果从小就养成观察不仔细的习惯,看什么东西,只看一下就觉得可以了,写起作业来想当然,凭着记忆来写,凭印象写,甚至纠正错误都是凭印象,听起课来也只听耳旁风。这样的孩子是不可能把知识掌握牢固的。

    4、孩子懒惰。

    孩子懒惰是比较常见的,不好的习惯。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课,不动脑筋去思考,更不愿意去花时间消化老师讲的知识。写作业的时候更是不认真,甚至不愿意写。孩子没有一个吸收知识,消化知识,巩固知识的过程,他怎么可能把知识掌握好呢?

    2024-02-01 查看全文
  •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在家辅导要耐心,要有办法。学好拼音会给孩子以后的阅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好处。用组词造句,体验句子中不同音调的变化。这种方法不仅学习拼音,还提高了儿童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一年级孩子学拼音困难怎么教?

    1、调动孩子的各项感官

    孩子终归是喜欢有趣的东西,家长可以采用图形卡片、对词等游戏的方式,让孩子通过对字母的象形认识,发挥想象力,从而加深对单个字母的印象。同时,运用有声的方式刺激孩子的大脑,让孩子学会记忆读法,比如说用儿歌的方式。从视觉和听觉上同时联动,让孩子能够一一对得上,形成一看到这个拼音就能读出来的惯性记忆。

    2、教孩子进行对比

    孩子容易混淆,主要就是缺乏一个对比的能力。家长可以用小卡片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进行拼写和对比,并且要多次重复进行。当孩子自己能够区分出相似拼音之间的区别时,发音自然就不会混淆。孩子学拼音是一件难事,但是也是一件必须要学的事情。

    3、学习拼音与识字相结合

    在学习拼读音节的过程中,相机渗透识字,既满足了孩子希望识字的需求,也可以在识字中有效地巩固拼音,还能帮助学生储备知识。如:在教学音节mǐ时,我让学生看看图上的大米和“米”字,告诉学生用音节mǐ可以给汉字“米”注音,在拼读音节时识字。还相机拓展了“稻子、稻粒、大米、米饭”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米饭的由来,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

    4、用实物学习拼音,激发学习兴趣

    实物,也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孩子们经常对实物感兴趣。例如,当孩子早上起床时,他们可以在上面努力工作。用拼音拼写他需要穿什么和使用什么。吃饭时,拼写你吃的一切。一开始,孩子可能说得不好,父母应该一遍又一遍地教。

    5、用组词造句,体验声调的变化

    单个拼音,往往太无聊。家长在辅导时,不妨给拼音、注字、组上常用的生活词,孩子学起来既有趣又不难。有时候,孩子看到拼音不太好,但当他想到你说的话时,他会想到如何拼写。比如单韵母a的四个声调,ā 句子:小明笑了。á 句子:你说什么?我没听清。ǎ 句子:你一点也不傻。à 句子:啊!这里太美了!

    一年级孩子学拼音困难的原因:

    1、缺乏一定的语境

    有的孩子处在一个方言语境比较浓厚的环境中,所以在发音的时候会带有方言的味道,比如说n和l、f和h、m和n等等,这些都会造成孩子发音不准确。家长自己不会意识到这样的错误,反而孩子下意识这样教孩子,孩子发音也就越来越偏。

    2、记忆混淆

    就像英语一样,虽然都是由26个字母组成的,但是不同的组合有不同的念法,大人尚且可能会念不对,对小孩的辨别能力来说,就更加难了。

    比如说,很多孩子就会把uo和ou混淆,还有ei和ui,很多孩子经常把gui拼成gei,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孩子念的时候是拆开念,当孩子记忆混淆的时候就容易混乱。

    3、听的时候辨别能力不强

    有的孩子听见标准的音时,能够很准确地辨别出彼此之间的不同,但是有的孩子听觉上辨别就不强。他听不出b和p的爆破音,也听不出in和ing和前后鼻音之分,所以念不对也是常有的事情。很多家长在孩子幼小衔接的时候就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习拼音,但是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因为方法没有用对。

    学拼音顺口溜:

    一、声母记忆口诀:

    像个6字b b b,脸盆泼水p p p,两个门洞m m m,

    一根拐棍f f f,左下半圆d d d,雨伞把子t t t,

    一个门洞n n n,一根小棍l l l,9字加钩 ɡ ɡ ɡ,

    机向上k k k,一把椅子h h h,i下加钩 j j j,

    像个9字 q q q,一个叉字x x x,像个2字 z z z,

    半个圆圈c c c,半个8字 s s s,z加椅子zh zh zh,

    c加椅子ch ch ch,s加椅子sh sh sh,

    禾苗向日r r r,挂件衣服y y y, 乌龟小屋w w w。

    二、单韵母(6个)记忆口诀:

    嘴巴张大ɑ ɑ ɑ,嘴巴圆圆o o o ,嘴巴扁扁e e e ,

    牙齿对齐 i i i ,嘴巴突出u uu ,嘴吹口哨 üü ü。

    三、复韵母(9个)记忆口诀:

    ɑi ɑi ɑi阿姨和我比高矮。

    ei ei ei白鹅穿衣天上飞。

    ui uiui 我穿大衣要喝水。

    ɑo ɑo ɑo阿姨爱穿花棉袄。

    ou ou ou大海上空飞海鸥。

    iu iu iu邮筒前面把信邮。

    ie ie ie野鹅早餐吃树叶。

    üe üe üe小鱼骑鹅去访月。

    er erer 野鹅有个小小耳。

    2024-05-30 查看全文
  • 幼小衔接并不是孩子学多少知识,关键是孩子习惯、兴趣的培养以及生理上的适应。习惯养成方面,最主要的是专注力的培养。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情境帮助孩子增强多刺激下的自我约束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年级怎么训练孩子专注和注意力?

    1、训练孩子的听说结合能力

    在现实生活当中,听和说总是密不可分的,不会听讲的孩子,说话时总是语无伦次的。听与说的结合涉及到孩子对词汇的联想、推理、分析和判断能力。家长可以通过训练孩子学说同义词、反义词,听音乐进行联想,将句子补充完整,以及听故事后自编故事的结局的形式训练孩子的听说结合能力。

    2、做些放松训练

    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左脚开始,使脚部肌肉绷紧,然后松弛,同时暗示它休息,随后命令脚脖子、小腿、膝盖、大腿,一直到躯干部休息,之后,再从脚到躯干,然后从左右手放松到躯干。

    3、正确引导孩子

    一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尚在发育阶段,他们不能够将所收到的信息进行整合。有些孩子刚进入一年级还是跟在幼儿园一样,喜欢东戳戳、西戳戳。所以家长们在平时要注意正确的引导,及时跟孩子进行沟通,有针对性进行解决问题。

    4、减少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

    由于网络的普及,电脑、手机、平板上的游戏也越来越多。这些快节奏、高帧数的画面以及动感的音效对孩子大脑的刺激作用非常明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做好孩子的榜样,少看电视、少玩手机,这样孩子也会相应减少这方面的需求,但家长一定要说到做到。

    5、培养孩子的兴趣

    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就要主动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引导孩子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对某件事感兴趣,并且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好一件事情。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社交活动等等,宣泄过剩的精力。

    6、不主动干扰孩子的活动

    在孩子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们最好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节奏,给予孩子一定的时间。表面上看着是家长关心孩子的身体需求,但实际上家长无意之中的行为打断了孩子本身就不太强大的专注力水平。

    7、让孩子定量学习

    对于注意力差的孩子,家长要规定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一项作业,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就给予鼓励,并允许其休息几分钟,然后再进行下一项作业,让孩子知道时间的紧迫感,就不会再走神了。

    8、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非常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应该最好不要看电视或者过多的干扰,让孩子安静的学习,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安静的学习氛围。

    一年级孩子的专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1、生活环境

    孩子处在网络科技信息发达的时代,生活中存在大量干扰,比如手机游戏、短视频,电脑游戏等,这些都能轻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如果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电脑等,极容易影响孩子,特别是孩子在专心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会导致孩子分心无法专注。家长应该避免在孩子面前经常性玩手机电脑,孩子在学习或者做专心做某件事的时候,家长应该给孩子创造良好安静的环境,避免干扰孩子。

    2、家长忽视孩子兴趣

    孩子有了兴趣才会专注去做一件事,家长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孩子的兴趣或者不鼓励孩子,让孩子遭受到打击,无法专注完成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对孩子的专注力影响很大,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要学会观察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兴趣,带动孩子一起探索学习,在这过程中鼓励引导孩子,让兴趣带动孩子去探索学习,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了。

    3、体育锻炼太少

    学龄阶段的孩子学习压力大,课业较多,大多数时间都家长都会让孩子是在家学习,看书,或者上各种补习班,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多少,导致很多孩子缺少耐力,其实,专注力和耐力之间有一定的连接关系,锻炼孩子的耐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体育锻炼,家长有空时应该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体育锻炼一定程度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耐力。

    4、注意力自制力差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注意力的自我控制能力就比较低,因此在课堂上就会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例如上课乱说话、做小动作等。孩子的注意力是需要培养的,需要一定的注意力训练方法来提升的。只有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提升孩子注意力的控制力,就能很好的提升孩子的课堂效率,改善学习成绩。

    2024-05-30 查看全文
  • 一年级是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关键时期,无论什么书籍,都是让他们提升阅读的兴趣和词汇储备量。小学一年级孩子在阅读的书籍,最好是文字量不大,带有拼音,篇幅短小,内容有插图,故事有趣生动。

    适合一年级孩子的读物:

    1.《拼拼凑凑的变色龙》

    在本书里,艾瑞·卡尔用美丽的拼贴画讲述了一个变色龙的故事:它会抓苍蝇,也会变换自己身上的颜色,可是它还觉得不够好玩。直到有一天,它来到一个动物园,突然发现自己的外形也能够变得像其它动物一样。于是,它变得像熊一样大,变出了火烈鸟的翅膀,狐狸的尾巴,鹿角,还有长颈鹿的脖子……最后,它成了一个滑稽的四不像。但是,他快乐吗?一点儿也不……这个故事充满童真,同时发人深省,让孩子在开怀大笑的同时,也学会了解自己、肯定自己。

    本书的页面设计独具匠心,左右边分别以不同的动物、颜色标示出变色龙的愿望,让孩子清晰地看见变色龙的改变,还能一起玩分类游戏哦!

    2.《米莉的帽子变变变》

    米莉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上了商店橱窗里的一顶漂亮帽子,可是她没有钱买。不过没关系!好心的店员郑重其事地配合米莉,他“卖”给米莉一顶神奇的帽子。米莉非常喜欢,把手放进钱包,拿出“所有的钱”交给店员。米莉戴上这顶帽子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米莉的帽子不停地变变变,一会儿变成蛋糕帽子,一会儿又变成鲜花帽子,甚至还变成了一顶会唱歌的帽子……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秘密呢?这个美妙的儿童故事绘本,让孩子们摆脱束缚激发无穷的想象力,每一页米莉的帽子都有不同的变幻等待孩子们的发现。本书用烂漫可爱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叫米莉的小女孩,拥有一顶可以神奇变幻的帽子漂亮的孔雀、美丽的鲜花、汽车、轮船、房子…只要你想帽子就可以变成你想象的任何东西。书末作者鼓励孩子只要勇于想象什么事情都可变成现实。

    3.《天啊!错啦!》

    风把裤衩吹到了兔子头上,能把耳朵穿过去的兔子把它当成了帽子,森林里的动物都喜欢这顶帽子,可驴子却展示了“帽子”的正确用途。当兔子把它当裤衩穿后,尾巴却没地方放了……学会独立运用自己的理性,才能做出合理的选择。

    是裤衩?还是帽子?谁对谁错?哈哈大笑中埋下独立思考的种子。

    4.《南瓜汤》

    三个好朋友鸭子、猫和松鼠分工合作,能做出世界上最好喝的南瓜汤。可是,有一天,三个好朋友吵架了,一场搞笑的闹剧上演了。优美的文图和巧妙的节奏描绘了一个关于友情和分工合作的温馨幽默故事。

    1999年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好书大家读”2001年度最佳童书;联合报“读书人”好书榜;台湾新闻局推介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

    华丽的画面、充满戏剧张力的情节,一个吵吵闹闹却又无比温馨的友情故事,全新改版,大开本带来更多视觉惊喜和享受!

    5.《奇思妙想科学300问:是谁在海里撒盐》

    “奇思妙想科学300问”是一套可爱的、搞笑的、与众不同的小百科书,精选孩子熟悉或是感兴趣的内容,提出关于动物、植物、身体、自然现象等各种问题,让孩子们在这些奇思妙想和童言童语中找到共鸣和乐趣,并适当引导孩子们思考问题,一起来发现正确答案。

    300个知识点,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解答孩子五花八门的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探索答案。趣味科普让孩子爱上科学,成为科学小达人。

    6.《老虎来喝下午茶》

    有个小女孩叫索菲。有一天,她正和妈妈在厨房里喝下午茶。突然,门铃响了。妈妈说:“会是谁呢?”

    “猫”一直是朱迪斯·克尔图画书中的主角。《老虎来喝下午茶》中的大老虎其实就是一只大猫,它笑容可掬,彬彬有礼,多才多艺。朱迪斯·克尔曾在采访中坦露,自己从小就想拥有一只猫,但是童年辗转逃难一直无法实现。在她看来,身边的猫就是温暖的安定的家的象征。

    朱迪斯·克尔创作图画书没有什么复杂的材质、特殊的技法、绚丽的色彩。但是正是彩铅和水彩清新淡彩的勾画涂抹契合了她想要传达的主题:平凡生活中的暖暖爱意。

    7.《不要和青蛙跳绳》

    星期三下午,壳壳放学回到家,发现抽屉里的跳棋不见了。原来,妈妈看见跳棋缺了几颗,就把跳棋扔掉了。但那可是壳壳最宝贝的跳棋,怎么能扔!壳壳气呼呼地喊道:“我最讨厌妈妈了!”他扭头跑出屋外。这时,一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这是一本正面张扬孩子想象世界的图画书,它通过描述孩子生动而丰富的想象世界,为我们展示了想象的力量是如何帮助孩子调节内心情绪,克服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内心困境的。

    8.《比得兔的游园奇遇》

    盛夏的一天,一个流动的露天游乐场跑到村子里来了,那里有打椰子游戏、《潘趣和朱迪》木偶戏、旋转木马、小型过山车等。可是兔子太太不许比得兔和本杰明兔参加。即使是一只乖乖兔也无法抗拒游乐园的诱惑,何况是淘气叛逆的比得兔!在去帮卢平表哥采摘蓝莓的路上,比得对本杰明说:“我们不是要去游乐场,我们只是经过游乐场。”于是,两只小兔子偷偷从围栏上的一个小洞钻了进去。本杰明眼睁睁地看着比得上了游乐场的过山车,一场冒险要开始了……艾玛·汤普森撰写了这个欢快的故事,艾莲诺·泰勒绘制了书中美丽的插图。

    适合一年级孩子的课外书目推荐:

    一、绘本

    1、《可爱的鼠小弟》

    2、《爱心树》

    3、《小黑鱼》

    4、《石头汤》

    5、《壁橱里的冒险》

    6、《梦的守护者》

    7、《母鸡萝丝去散步》

    8、《月亮的味道》

    9、《猜猜我有多爱你》

    10、《小蓝和小黄》

    二、注音读物

    1、《三毛流浪记》

    2、《一千零一夜》

    3、《安徒生童话》

    4、《格林童话》

    5、《豪夫童话》

    6、《一千零一夜》

    7、《吹牛大王历险记》

    8、《洋葱头历险记》

    9、《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10、《快乐精灵》

    三、科学常识类

    1、《蓝猫淘气3000问》

    2、《法布尔昆虫记》注音美绘版

    四、适合诵读的美文

    1、《日有所诵》

    2、《全阅读》

    3、《小叮当》

    4、《相遇白色鸟》

    培养一年级孩子阅读习惯将受益一生。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大多数喜欢阅读,他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会远远超过那些不喜欢阅读的学生。

    而小学是阅读的黄金时期,是阅读的启蒙阶段,更是学生整个人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只有这个基础打好了,孩子以后的学习才能更轻松。

    小学一年级也是孩子自我认知的形成期,同时也是决定他今后读书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有良好读书习惯的孩子,即使他的成绩目前不出众,但一定会后来居上。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一、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年纪小,自制能力差,所以这就需要家长每天最好在同一时间段(至少20分钟)监督孩子阅读。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不用家长去提醒,孩子就会自主的去阅读。

    二、阅读内容的选择

    首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对所读内容,版本要认真挑选,尽量选取图文并茂、短小精悍、浅显易懂、趣味性强,便于记忆和复述的故事情节。由于一年级的识字量的限制,最开始我们尽量选择带有拼音的。

    当孩子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提高后,再给孩子选择那些无拼音,故事性更强,篇幅更长一些的书。通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来逐步提高孩子的识字量、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选择易引起孩子兴趣的书

    刚开始引导孩子阅读时,最好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这样更容易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比如一年级可以选择一些有关一年级学校生活学习的的书。后面可以慢慢的扩大阅读范围。

    四、阅读内容的分享

    要让孩子学会阅读内容的分享,这样更有助于孩子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也能更好的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

    2024-05-26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