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鼓励孩子表现自己
367
-
表达是天生的欲望,只要给孩子自由,保护好天生的勇气和好奇心,孩子就会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慢慢培养孩子自信心,让他知道孩子,你很重要,你的想法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多给孩子强调他的重要性,孩子胆量就会大起来,无论孩子想法怎样,要多鼓励,不对的多引导,少批评,多点言传身教!
如何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1、多跟孩子说话
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孩子学习语言的基础是模仿,因此,父母首先要多跟孩子说话,让他们熟悉语言,才能让孩子对语言保持高度的敏感,这是锻炼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的最初级的步骤。
2、一定要让孩子有话可说
尽量寻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来和孩子探讨,不要脱离孩子的认知范围,孩子才能“说”出来。让孩子学会口语表达,就一定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感到有话可说,让孩子的思维充分的活跃起来,因为语言总是跟着思维在运转的。
3、给孩子自由
自由不代表没有规则,交通自由是在规则之内的自由。孩子的自由是同样的,在符合家庭习惯的规则内,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自由是孩子表达的基础,没有自由的孩子,肯定不敢也不能表达自己观点。
4、不唠叨保护孩子的勇气
孩子天生勇气可嘉,想象跌倒多次的学步儿继续爬起来,这种勇气我们成人少之又少。人之初,能力有限,什么都需要从零学习,并且学的很慢。而大人才是从效率出发,希望尽快到达目标。这就导致和孩子步调非常不同,总是嫌弃孩子慢,唠叨不停。唠叨会让孩子失去探索的勇气,形成自我很差的印象,会导致孩子畏首畏尾,久而久之,就不敢表达,不能表达了。
5、多关注孩子的思想、行为习惯的发展变化
多注意细节,要善于捕捉孩子的任何细微的变化,适时进行沟通引导,这样才能经常掌握孩子的想法和思路走向,容易沟通。经常主动和孩子沟通,就是不断的潜移默化的鼓励孩子向家长倾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6、不要随意的否定和批评
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的时候,不要随意的否定和批评,需在平等和客观的基础之上,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其想法进行引导和纠正;纯粹的打压和否定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只会加深隔阂,让孩子远离家长,不想对家长说实话,不想对家长表达想法,久而久之,往往会让孩子形成一些偏激的想法,往往认为家长说的都是错的,这样将非常被动。
7、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一个父母天天吵架,砸东西,天天打骂孩子的家庭环境,那养出的也一定是一个性格扭曲、沉默寡言的孩子。只有一个充满爱,和谐美满的家庭才能成长出乐观开朗,愿意表达自己想法和意见的孩子,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勇敢积极,并且乐于表现自己,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那么请不要随意打骂孩子,维持家庭的幸福完整,这才是培养健康孩子的基石。
2024-03-14 查看全文 -
有了梦想,敢于尝试,努力拼搏,不放弃,最终就有可能会实现梦想。在孩子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父母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适当的引导、鼓励和支持,能让孩子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如何鼓励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1、要让孩子从小敢于尝试
孩子出生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对新事物充满了兴趣,他们一开始什么都想尝试,但是有时候父母凭借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当孩子做一些危险的事情或者麻烦的事情时,他们经常提前阻止。
2、多让孩子尝试成功
孩子的自信心多数由成功的体验中得来,如果孩子没有尝试过成功,他们又如何有勇气取得成功?一个人之所以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其实不是因为目前的进展有多顺利,而且他的心里始终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3、必须去付诸行动和实践,梦想才能成真
当孩子感到迷惑的时候。我们应该为孩子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帮助孩子走出困境。总之,父母要做的就是呵护孩子的梦想,支持孩子对梦想的追求,而不是希望孩子中规中矩的生活,限定孩子的人生毁灭他们的梦想,
4、制定目标,敢于梦想
有一句话叫做“没有梦想,何必远方”,所以,每个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给自己定个目标,敢于梦想。这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未来要做什么职业,做个怎样的人等等。梦想不论大小,但有了梦想,人们就能对未来充满憧憬,对现在的生活充满斗志。
5、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
对于孩子而言任何一个梦想都是宝贵的,值得称赞的,孩子的梦想父母应该细心呵护,给予鼓励和支持,并引导和帮助孩子将之转化为现实,对孩子新奇想法和诸多梦想,家长千万不要泼冷水,更不要去嘲讽,而是要不断的去启发引导孩子,从众多的梦想里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梦想,要让孩子明白有梦想和目标是好事。
6、父母为孩子树立追求的榜样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深远,孩子从呱呱坠地,一直到长大成人,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父母,而这个阶段正是孩子爱模仿的时候,大人的一言一行,孩子在不自觉中就能学会,要想使孩子树立起宏伟的人生追求,父母首先自己就要有目标,有追求,行为上努力上进,这样孩子才会学习父母的勤奋刻苦,为自己定下目标,将来才会有所收获。
7、努力拼搏,不放弃
当然,有梦想是不够的,光靠做梦实现不了梦想,必须要付诸行动。父母要告诉孩子,实现梦想的过程可能很艰辛,但是只要努力拼搏,不放弃,就有成功的机会。就像周德新,他白天学习,晚上还要上班,这个过程是很辛苦的,但是这辛苦也是值得的。
2024-03-05 查看全文 -
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长首先要提升自己,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平时说话语气,端正态度,让孩子有自己的爱好,平时锻炼孩子的福利,尽可能让他帮着我们做一些小的事情,学会承担责任,带他出去走走,开阔视野,多读书,一起做游戏,在教育中学习,带动TA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有良好的品格,让孩子都变得很优秀。
家长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一、父母以身作则
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培养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静待花开
二、用心聆听
要耐心的听孩子说,即便孩子的话已经说了很多遍,也要专心的听。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
三、引导他解决问题
引导他解决问题而不是替他去解决问题,当他遇到问题,你可以给他建议,但是不要包办,让他对自己的事情有掌控权。
四、有创意的赞美肯定
对孩子的赞美是很重要的,能够让孩子更加的自信,那么怎样赞美和肯定?赞美要具体,比如孩子用了两个小时画了一幅画,你可以这样赞美。孩子,你这次的色彩搭配很棒,能突出意境。你比上次有耐心了哦等等,而不是简单的一句,你真棒。
五、常常拥抱
拥抱可以给人力量,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适当的拥抱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和接纳。
六、允许孩子犯错
人无完人,孩子也是一样。我们期待自己的孩子优秀完美,但是要求太高,事事要求完美,反而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
教育孩子千万不能踩的坑:
过于宠溺,导致孩子性格缺陷。
过度保护,导致孩子无法独立。
过于唠叨,导致孩子叛逆对抗。
过于迁就,导致孩子娇蛮任性。
过于关爱,导致孩子不懂珍惜。
不要用言语去侮辱孩子。
永远不要把成绩摆在嘴边,即使你内心对孩子考100分有着无比的期待。
永远不要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
永远不要把孩子的“历史污点”当成你的谈资。
千万不要放弃自我成长,任何家长一旦陷入家长的权威中,一旦开始“不思进取”,一旦开始“高高在上”,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简直就是“可怕的噩梦”。
不强迫孩子做不感兴趣的事情。有些家长一味逼迫孩子学习他自己不愿意学的兴趣班,效果不说,让他从心里就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如何能学好?
家庭教育的十大误区:
1、孝顺长辈已成过去式。
2、多挖苦、少鼓励,打击孩子自尊心
3、只重视课本学习,不注重课外阅读。
4、提供物质供给,但缺少陪伴,尤其缺少父亲的陪伴。
5、家里没开矿,却富养孩子。
6、过早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
7、缺乏或没有性教育。
8、家长过于强势,孩子没有主见。
9、缺少抗挫折教育。
10、缺少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的培养。
2024-05-16 查看全文 -
孩子从小长到大,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还长,尤其是初中生,大部分学生都开始住校了,这个时候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全力配合,共同努力。这段特殊时期,家长与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所以,希望家长们多和老师沟通,共同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初中家长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1、要注意维护老师的威信
不随便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特别是老师的不足,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老师,要让孩子看到老师的优点,把老师的优点放大再放大,缺点缩小再缩小。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师的缺点还要指出来,要讲究方法,这就是最好的配合,不给老师树立威信,再好的配合也无从谈起。
2、家长言传身教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身为父母要以身作则,用律己正己的思想行为制来影响孩子、鼓励孩子,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还要充分尊重孩子,学会循循善诱,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既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教育孩子,这样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3、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家长和孩子在协商的基础上制定一些规矩或计划,并自始至终地执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父母双方的教育观点和态度要一致,不要一紧一松,使孩子形成双重人格。
4、对孩子多表扬
当孩子在做好一件事情时,应说:“孩子,你真棒”,又或者孩子在对要完成的某件事情中途遇到些许的困难时,作为家长的你应对孩子说:“你是行的,你可以再考虑,肯定可以完成”。孩子是通过父母的眼睛看自己,如果父母能用鼓励、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的潜能将得到最好的发挥。
5、和孩子一起学习
现在,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已经到来,不仅孩子要学习,父母也要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读书明理,读书能够让孩子明白做人的道理,也能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道理。
6、要求及时走访教师
当孩子上学时,学期一开始就得抽空去学校拜访教师,最好花上一些时间观察一下孩子所在的班级。对一学期开设的课程、教师有何要求、要读哪些书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保证孩子不缺课,不要自作主张地安排孩子的日程表。
7、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
家长应积极地支持学校的教育活动,密切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好孩子。不要认为孩子小,就无关紧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面引导,教育孩子不要气馁,寻找原因,使孩子有信心在下次活动中,为班级争取荣誉,否则孩子将会变得麻木不仁,不求上进,丧失集体荣誉感。
初中家长配合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的技巧:
1、对老师抱以充分的信任
无论是你主动找的老师,还是被动找的,在沟通的过程中,你必须充分信任老师。你可能会遇到老师找你告状,在你看来这些“告状”有夸大、扭曲事实的情况,你也要做到信任老师之所以提出这些问题,他的出发点都是希望教育好孩子。
2、沟通要有一致性
跟老师沟通的一致性最重要的是时间。老师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如果时间上不一致,突然就跑去学校找老师,老师正好有空是万幸,刚好有课要上或者有其他事要处理,不仅会破坏沟通的气氛,恐怕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3、沟通内容上要做到老师能接受
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跟老师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引起老师的兴趣就更好了。但就算是老师无能为力的那些事,其实家长也可以抱着交流的态度去请教。
2024-05-09 查看全文 -
父母需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并且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平时要适当给予锻炼能够提高孩子的自身能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注意态度,要善于吸取经验,并且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多鼓励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何鼓励自卑的孩子?
1、找到孩子自卑的原因
一般来说,和家庭有密切关系。比如家境贫困、父母残疾、父母过于强势,或者孩子学习成绩差等等。总之每一个自卑孩子的背后,必定有原因,需要先把它们找出来才好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让孩子渐渐走出自卑,拥有自信。
2、尊重孩子的意见
有的孩子自卑,是他们觉得自己说话没有分量,没人听。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让孩子知道,她表达的意见是被人尊重的。孩子的意见受到肯定,当他们选择的时候,就不会怕,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要帮助孩子自己认可自己
孩子的自卑心理很多都来自于不相信自己,什么事都不敢做,觉得别人会看不起自己,这时候我们就要帮助孩子来自己认可自己,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最棒的,最优秀的。然后我们家长也要相信他们只有家长先相信他们,他们才会自己相信自己,他们只有自己变自信,才能更有说服力,让别人也相信他们。
4、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如果家长想要孩子是好的,自己必须先做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看着父母的影子长大的。想要让孩子有自信,家长一定要先让孩子看到自信是什么样子,先让自己成为自信的父母。
孩子自卑的危害:
1. 贬低、妒嫉他人
自卑儿童的另一变态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为邻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己因自卑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有时候还会走向极端。
2. 容易放弃自己
很多自卑的孩子还会表现出一种极端行为,那就是自暴自弃。不管你说什么,他们就是觉得自己反正不行、你爱怎么说怎么说、我就这样怎么着!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
3. 自卑的孩子多有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对社交场所做出极不适的异常现象,自卑的孩子进入大环境,完全不能与人正常交流,进入社交场合就会有强烈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是自己不能控制的,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4. 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来自他人的嘲笑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很受伤。孩子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容易有自卑的心理产生。在孩子的成长中,尤其是青春期的阶段,孩子的情绪本身就很敏感,这时候的负面刺激会让孩子很难承受。
2024-05-08 查看全文 -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优秀,而自己的孩子却总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代,在未来的几十年中,现在的孩子们将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将会面对很大的竞争。然而,在生活中家长会发现:孩子比较胆小,羞于表达自己,怕与陌生人接触等现象。那么请看以下的内容。
孩子不爱表现自己怎么办家长心得:
1、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
面对性格内向的孩子,爸妈应当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孩子的畏缩行为,家长也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做出太强烈的反应。对孩子提要求时注意循序渐进,不要对孩子一下子提出过高的要求。
2、增长孩子的见识
父母应有意识地扩大孩子的接触面,让孩子经常面对陌生的人与环境,逐渐减轻不安心理。随着见识的增长,孩子面对别人的目光时,便会多几分坦然,也更勇于表现自己。
3、利用特长增强信心
父母注意挖掘、培养孩子的特长。当孩子通过自我表现获得赞美,体会到被肯定的喜悦时,自信心便会随之增强。而自信心的增强,反过来又会促使孩子勇于表现自己。
4、克服孩子的恐惧情绪
恐惧情绪越重,孩子就越不爱表达自我,自然会怯场。因此,家长在孩子面对某一挑战时,在保护的范围内直接解释事件本身,尽量不要加以评判事件的结果。
5、给孩子适当的鼓励
家长在遇到孩子不愿意展示自己的时候,不要强势的要求孩子展示,甚至对拒绝展示的孩子做出批评、讽刺的行为,而是要找到合适的时机去鼓励孩子。比如家长可以对孩子的作品表现出好奇,让孩子感到与爸爸妈妈讨论自己的学习经历是有意思的事情;对孩子学习的成果表示肯定,看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克服困难时的勇气等,而不是仅仅看到孩子展示的行为和结果。
6、看到孩子的情绪需求
孩子不愿意展示自己,可能是因为以前的“展示”经历给孩子带来过不好的感受。比如做作业错了被家长批评,画画被说不好看等等。此时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拒绝背后实际上是负面的情绪体验,可以帮助孩子澄清他在此时的情绪,询问孩子“你是不是担心爸爸妈妈看了会挑错啊?”,引导孩子思考情绪发生的原因,正确地理解自己拒绝展示行为背后的动机,将现在的展示行为和以前的不愉快经历区分开,增强孩子对情绪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7、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家长要多创造可以让孩子表现自己的条件,带孩子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就是不错的方式。集体活动需要孩子们协同作战,在轻松快乐的活动氛围里,孩子的情绪会被身边的同学感染,一步步突破自己,使他们勇于在团体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当孩子慢慢适应了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实则也是帮助孩子慢慢找回信心。
8、对孩子做好心理预设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家长也要做好孩子的心理预设。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老师每提一个问题,都会有很多双小手同时举起。家长要让自己的孩子明白,如果老师没有叫到他,那都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不要丧气。家长应该不断鼓励孩子,只要他能勇于举手回答问题,他就是最棒的。对孩子做好心理预设,有助于帮助孩子始终保持积极回答问题的状态。
2024-05-08 查看全文 -
初三是一个关键的学习阶段,对孩子的考试成绩和未来的升学方向都有很大的影响。初三的学生不想去上学,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现在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你越开导他的话,他就会越反抗,这时间我们要做的就是和他好好的谈心,争取成为他的朋友,以朋友的方式和他去交谈。
如何鼓励厌学的初三孩子?
1. 调整学习任务:学校可以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避免课业过重,同时适当增加课堂互动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2. 提升学习技巧:学校可以开设一些针对中学生的学习方法课程或者组织学习指导小组,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3. 优化家庭环境:学校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供家长教育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改善家庭环境,减少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4. 关注心理健康:学校可以组织心理辅导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同时也可以加强班主任制度,增强班级管理能力,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初三孩子厌学的表现:
1、学习动力不足。这种现象在中学生中相当普遍。这部分学生中,既有头脑清醒,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学习不错的学生,也有学习能跟上进度,但没有学习热情的中等学生;还有学习有些吃力,但自己尚知努力的学业稍差的学生。面对学校中激烈的竞争,他们普遍的内心感受是,学习没意思,迫于形势又不得不学,可学着又觉没劲。
2、根本不学习。这部分学生终日浑浑沌沌,虽然每天背着书包上学,但实际上是为了消磨时光。他们的兴趣在于玩耍、逛街、上网。有的与老师缺乏感情,关系紧张,拿起书本就头痛,坐在教室就犯困。对这部分学生,家长感到头痛,老师感到棘手,有的辍学流失,也有的被社会上的坏人拉拢利诱,走上犯罪的道路。
3、图眼前实惠,需要层次低。由于家庭的负面影响,他们贪图眼前实惠,需要层次低,错误地认为只要有钱就有一切,能捞钱就是有能耐,有了钱可以吃得好,穿得好。因此,从小就一心想捞大钱,有了钱就吃、穿、玩。对于如何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考虑很少。
初三孩子厌学的原因:
内在因素:
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着消极的强化推动作用。
有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经过多次努力却只获得一次次的低分和失败,长时间受到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他们在学习中无法满足成功的愿望,在生活中又无人能理和关怀,品尝到的只有失败感和乏味感,逐渐形成学习无价值、自己是学不好的“差生”等观念。这些观念又会反馈到学习行为上。如此恶性循环,很快就产生厌学的情绪,甚至患上“厌学症”。
外在因素:
评价标准的单一,忽视学生个体特征由于中学教育面临着升学考试的问题,初中生上高中必须考试,高中升大学也要考试,因此,在中学校,成绩是学生学习优良与否的标杆,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是社会评判学校优良与否的唯一尺度,是家长认为子女是否有出息的定标。
这样,学生就被牢牢学习地粘在板凳上,听课背书做题,成了成绩的奴隶。特别是每次考试结束会给学生排名次,成绩排在后面的自然就归结在“差生”的范围,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久而久之,乏味的学习与这个年龄的学生性格和要求产生矛盾,个性被压抑,不但无法释放自己情感能量,而且根本不能发挥自己特长,表现自己的个性,因而,在思想上认为学习就是苦役,逃避学习,得天混日,厌学情绪油然而生。
2024-05-07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