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与初二的孩子沟通才有效
425
-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鼓励和认同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都知道正面鼓励的力量,也知道我们的言语对孩子有强大的心理暗示作用。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或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好成绩的时候,我们不能只夸奖他聪明,可以用多种方式鼓励孩子。
父母怎样鼓励孩子才有效?
1、语言鼓励
鼓励从表扬开始。语言是很奇妙的东西,它可以是一块糖,让人心里感觉甜丝丝的;也可以是一把软刀子,扎的人心痛,这就看话要怎么说。做父母的要抓住孩子某个优秀的地方或者是某一天改变的某一个行为,适时地进行表扬。不只要这么做,还要扩大表扬圈,在大家庭聚会的时候,也要当着孩子的面在亲戚面前表扬下孩子。表面上孩子也许不好意思,实际心里美着呢!过后就会更加努力。
2、行为鼓励
表扬起到了“急先锋”的作用。接下来就得表扬加行动,双管齐下。每次表扬孩子就竖起大拇指,来一个大大的“赞”。如果觉得孩子这次进步挺大或者是某个方面表现的挺好,就来一个大大的拥抱,让孩子切切实实感受到父母为他的改变而高兴。父母也把最好的陪伴做为鼓励孩子的手段,比如,对于幼小的孩子可以睡前讲故事,大点的孩子可以一起读书,周末去公园。
3、物质鼓励
口头表扬和行为陪伴,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要想长期有作用,还要有物质的刺激。这有点像“画饼充饥”——给孩子定一个目标,目标达到有奖励,这个奖励就是“饼”,先挂在那儿,让孩子看着,刺激他去为之努力。刚开始目标别太大,一小步一小步来,步子迈大了,孩子跟不上,容易失掉信心。
“物质”不能是吃的喝的,也不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应该是以文化建设为目的,如可以是一本书,一场电影,一场音乐会,一次科技展览或是一次有意义的旅行,都可以。
物质奖励可能有这些方面的危害:
1、孩子会变得功利
家长虽然省去了给孩子讲道理的时间,表面上看既省时又省力。短时间内,这样的物质奖励或许会对孩子做事或学习的积极性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但孩子一旦得到了奖励,渐渐地做某事就会带着目的,对于学习和家长要求做的事情会有懈怠情绪,一切将盯着奖励而为之。
2、误导了做事情的目的
会转移孩子学习的目的。家长把拿奖赏当作让孩子做事情的交易,会让孩子养成了为奖品而行动的习惯。会令孩子产生做事情就要拿奖励的思维定势,一旦无利可图,孩子就失去了做事的动力,也不能专注于学习。
3、家长将失去主动权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见识越来越广,胃口也越来越大,如果家长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时,想要急刹车已经不可能了,家长只能继续用物质驱动着孩子前进,否则孩子就成为与家长处处作对的小坏人,没有奖励对孩子无可奈何。
4、削减孩子的内部动机
我们都知道,孩子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的效果要好,可是如果经常用物质奖励,会让孩子的主动性大大的消减,最后只能靠奖励来鼓励孩子去学习,而失去了孩子的主动性,这样的情况也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被动,如果没有合适的奖励机制,孩子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对于孩子也是一个巨大的影响。
2024-03-18 查看全文 -
良好的沟通是亲子关系的关键,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对很多父母来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他们敏感、冲动、情绪化,像一颗炸弹,一点就炸。他们满身是刺,让你难以靠近。他们有了心事,不再愿意和父母诉说;有了困难,不再愿意找父母帮忙。
怎样与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沟通:
1、维护尊严。对孩子的不足和过错,不要在外人面前随意评述,这会让孩子觉得没面子而对父母产生反感。
2、别太“父母”。在孩子面前放下父母的架子,避免强硬态度,要杜绝简单地否定或以长辈的身份粗暴地压制孩子的做法。
3、注重感受。凡事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遇到不愉快或委屈的事情,要适当安抚,先处理情绪,在处理事情。
4、减少指责。指责会让孩子封闭心门,影响亲子关系。父母要变指责为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本质与发展趋势,引导孩子在反思中进步。
5、少下命令。对孩子过多的要求和下命令,不但会让孩子产生压力,还会激增孩子的逆反心理。
6、适当放权。对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要让孩子试着自己处理,给予孩子管理自己和独自处理问题的机会,孩子能从中体悟成长。
7、切忌唠叨。对于同样一件事情,说得次数多了,肯定会让人烦,也会激起孩子“你越不愿意让我做,我就越做”的心理。
8、议事表决。对于家中的一些事情,可以引导孩子参与决策,这会增强孩子对家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感受,也会让孩子因有发言权而拉近与父母的距离。
总之,对青春期的孩子多一点关爱,少一点要求;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柔软,少一点强硬,不仅可以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父母还可以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加油站!
与青春期孩子沟通需要注意什么?
一、平等对话
二、规则在先
三、换位思考
四、注重自我情绪
五、家长要一身作则做出榜样。
六、要多陪孩子。对子女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陪他们出门,逛街,去看电影。
七、孩子若要有进步,要姣顾力多点赞。沟通是心灵的钥匙。决对不能体罚和漫骂这样他的叛逆行为会更加严重。
八、转变教育观念。这个时候的孩子他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希望受到家长、老师的重视,将他当大人看待,那我们就要从这个角度去做,有什么事和他坐下来,平等地交谈,减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特点:
自我中心主义:青少年时期存在自我中心主义,表现为自我关注、个人信仰和想象中的观众。随着成熟,这种现象会有所减少。
情绪不稳定,易两极化:青少年的情绪丰富且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兴奋和沮丧之间波动,可能因为一些小事而感到快乐,也可能因为同样的原因而感到沮丧。
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增强:青少年在青春期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待世界,用自己的标准衡量是非。他们的独立性急剧增强,不再完全听从父母的安排,而是希望得到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
生理和心理变化:青少年的身体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下,生理和心理都处在成熟的高峰。他们朝气蓬勃,充满信心,但有时也可能表现出冲动和过度自信。
思维发展:青少年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向抽象转变,具有了一定的批判性和创新性。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不再局限于当前接触的实体,而是可以进行间接判断和推理,具有预见性。
伙伴关系:青少年对家庭的依赖逐渐转向伙伴群体,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他们的言行、爱好、衣着打扮等相互影响,信任伙伴胜过信任家长和老师。
2024-05-16 查看全文 -
如果父母能做到跟自家孩子有效沟通,许多教育问题都能够避免,其中就包括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十几岁的孩子之所以叛逆,大多是因为亲子沟通有问题,让孩子感觉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才会不满的反抗父母。
父母和孩子应该怎样有效沟通?
第一:多陪孩子。
父母不管工作多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因为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平时和孩子多沟通,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也就会找你沟通。
第二:理解孩子。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会有他自己的想法,父母不要总是让孩子按照自己规划的路线走下去,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孩子,孩才能理解你。
第三:不要轻易评判孩子。
很多家长在跟孩子交流时很难摆脱自己“过来人”这个角色,当孩子对自己诉说某件事情的时候会不自觉对孩子的事情做出自己的主观评价,而很多父母拿捏不好冲突与压力的界限,对孩子的思想进行主观评判,会让孩子感到不适。
第四:学会倾听,平等地和孩子对话。
在和孩子交流时,家长的态度要和蔼,要转变自己的强势角色,变说教者为倾听者,语气轻柔平和,平等耐心地和孩子对话。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无论感觉有多么幼稚可笑,都不要耻笑、挖苦、训斥孩子,也不要轻易否定孩子,更不要把自己的观念和认识强加给孩子。
第五: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很多时候,孩子不愿意说话,不愿意大人沟通是因为她不知道如何说,不知道说什么。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特别是孩子在和你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给予回应,不要忙于否定。而且要在孩子与他人说话,沟通的情况下,给予她各种鼓励,让她不反感于自己的语言表达。
第六:尊重孩子,营造民主的沟通氛围。
面对人小鬼大的孩子,营造民主、平等、融洽、宽松的交流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剥夺孩子表达的基本权利,尊重孩子的意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只有这样孩子才愿意主动和家长交流。
父母无法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原因:
原因一:家长的严格限制。
某些家长过度限制孩子的言行,导致孩子觉得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此时,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开放和支持性的沟通氛围。尊重孩子的独立性,鼓励他们分享想法和感受,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意见是被尊重和重视的。
原因二:家长的辱骂或压力。
严厉的批评、辱骂或过度的期望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和恐惧,进而不愿意与父母沟通。建立一个尊重和理解的家庭环境非常重要。我们应该鼓励积极的反馈和支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自主权,让他们感到放心和自在。
原因三:家长的攀比心态。
家长间的攀比心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压力,使他们不愿意与父母分享。我们应该重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进步和努力,而不是过度强调与他人的比较。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2024-05-13 查看全文 -
家长要注重平常与孩子的沟通。亲子沟通的目的是要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也是彼此的了解、默契的培养,随着长时间的沟通,不仅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无论是何种方式的沟通,家长对孩子沟通时要真诚沟通。
怎样做到与孩子有效的亲子沟通?
1、家长与孩子成为好朋友
孩子需要朋友,才能发展健全的人格,他不仅需要交往年龄相仿的小朋友,还需要与老师成为朋友。同样,父母也要成为孩子的知己朋友,首先应尊重孩子,不要欺骗孩子,不要随意把孩子和他人作比较。其次要多陪伴孩子,有空时一边做事情一边与孩子一起聊天,做孩子的忠实听众。
2、家长注重平常与孩子的沟通
平时亲子沟通的目的是要增进亲子之间彼此的了解、默契的培养,随着长时间的沟通父母不仅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无论是何种方式的沟通,家长与对孩子沟通时要真诚沟通。
3、家长与孩子进行交流
父母通过交谈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多与孩子聊天,让孩子随性自由发挥谈话的内容、以及说话的速度还有孩子回答问题的结果等等。
4、家长适当控制情绪
从儿童教育的观点来看,父母的愤怒是儿童教育中不可少的环。有时候,父母对孩子不恰当的行为,一直忍着心中的怒火而置之不理的情况下,给予孩子的并非慈爱,而是漠不关心,因此,家长应尝试让孩子知道,家长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父母必须采取些方法,将内心生气的真意传达给孩子,家长可以通过警告表明自己的情绪状态,来达到孩子如何归正自己的行为。
5、家长对孩子适当的赞美
大多数家长都相信称赞孩子可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得到安全感。但事实上,称赞不当的结果,会使孩子产生紧张与恶劣的行为。适当的称赞要针对孩子的努力、成功、思考或创造而说,家长要用真诚的口吻,使孩童在听了赞美之后,也会对自己的品格有新的认识。
6、多用积极的词语
少说“不要”,“不许”这些否定的、消极的词汇。更好的方式是让孩子选择:“在家里我们好好走路,出门可以跑”。
2024-04-21 查看全文 -
有效亲子沟通是建立在共情式交流,宽容的理解,无条件接纳的基础上的。很多家长因为跟自己父母关系比较生硬,不会正确进行爱和关心的表达,导致对于自己子女的教育也是同样“复制”。这是不可取的,应该试着去突破尝试去改变。
父母怎样和孩子有效沟通?
1、学会倾听,且允许孩子发脾气
学会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假如孩子正为某事在气头上要允许他发脾气。父母不妨先坐好,安静地看着孩子,全神贯注地倾听,停下手边的工作,这等于告诉孩子:你是被我们在意的,我们在认真地听在注意你所说的感觉或问题。真诚地作出反应,表达父母的真实感受。
2、不要嘲笑孩子
孩子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不一样,当孩子认真的告诉家长某件事的时候,家长不要去嘲笑孩子,或者秉持着轻蔑、不信任的态度,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愿意再和家长有交流。
3、互相说出各自的想法
做父母的,想要了解孩子想法,就要主动和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当孩子在向你倾诉他的心情、感受和看法时,要积极主动地和他交流。孩子虽是敏感的,却也是渴望父母和他沟通的。父母不要怕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增加孩子的负担。互相了解了各自想法,才能真正建立起有效的沟通。
4、正确地鼓励表扬孩子
父母正确的鼓励,可以给予孩子更多的动力。在孩子勇敢做决定或努力的时候,无论对错都要给孩子的勇气点个赞。有时候给孩子一个肯定,胜过千言万语。眼光的接触、手拍孩子肩膀、倾身听孩子说话,父母的一些身体语言也能让孩子知道你是要和他聊天的。
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的原因:
1、小时候孩子比较听话,那是因为孩子还不知道一些东西,没有形成自己的一些观点和自己的一些想法。随着孩子年龄逐渐的增加,他所了解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他可能逐渐的发现父母所说的事情并不一定是正确的,而父母所说的意见与自己的想法也是不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越来越不愿意与家长沟通。
2、很多孩子之所以不愿意和父母交谈,就是因为很多父母总是揪着那些不违背道德也不违背原则的事情和孩子进行说教。有些事情却不必和孩子进行说教,比如孩子喜欢留长头发,但是家长觉得留长头发影响学习,孩子不把头发剪短,家长总是会拿这个事情说教,孩子自然不愿意和父母交谈。
3、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不允许孩子犯错,不懂孩子的心理行为,没有相关知识,以责骂、呵斥甚至体罚来代替一切,久而久之,孩子变得沉默寡言,在父母面前再也不肯开口说话。
2024-04-05 查看全文 -
首先,“你说话”和“孩子听话”应该是一个双向沟通。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很快的,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不清楚孩子真实的想法,亲子双方都会感到痛苦。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用心陪伴、倾听孩子的心声。在沟通过程中,务必要少唠叨,多聆听;不吼不叫,心平气和。
怎样才能和孩子有效的沟通?
1、换位思考,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的眼界和想法与成人不同,这是很多父母都会忽略的问题,我们习惯于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而忽略了他们的感受。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多观察孩子,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不但可以拉近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所有的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
2、先讲情和爱,然后再讲理。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情绪比较低落的时候,如果你能准确的为他的情绪命名,孩子的情绪就会下降大半。这样,你才能与他进行有效沟通。我们平时与孩子相处时,要经常提醒自己做到与孩子共情。
3、多聆听,少唠叨。聆听是一门艺术,认真的聆听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费斯诺定理指出人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 在平时的教育中,家长要多做聆听者,引导孩子多表达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你更应该用心的倾听他内心的声音。
4、不吼不叫,心平气和的沟通。心平气和的与孩子沟通,是家长能给孩子成长过程中提供的最大的养分。作为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理性的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5、选择恰当的谈话时机,有冲突时也要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生理规律告诉我们,下午5点-7点是生理活动最低点,需要补充营养恢复体力。所以,孩子放学回家时是不易谈严肃的话题的。晚饭过后,心情逐渐开朗,是比较好的时机。有时冲突也许在所难免,原则是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
6、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是需要父母帮助的,父母给出的指导要越具体越好,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好和孩子一起讨论确定,讨论过程中有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兴许就化解掉了.
7、与孩子做朋友,营造轻松氛围,不要说教式聊天。
8、学会共情,从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
9、学会尊重孩子,家里的事,尤其是关系孩子的事,多多征求孩子意见,即使孩子说错话了也没事,对孩子多点耐性,少点吵骂。
2024-03-27 查看全文 -
孩子一旦进入初二阶段,家长们就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机会跟孩子交流。每次想跟孩子聊点什么,孩子就一脸不耐烦,急着让自己闭嘴。其实这是因为家长在沟通方式上存在一些问题,才会导致孩子抗拒和自己的父母沟通、交流。
如何与初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1、尊重孩子的隐私。
初二孩子都希望得到尊重,所以,家长想要实现和孩子的有效沟通,前提就是尊重孩子的隐私,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信任感。
2、以欣赏的眼光看孩子。
初二孩子喜欢得到夸奖,需要得到家长的欣赏。所以家长应该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发现孩子身上的有点,并且要发自内心的为孩子感到骄傲,有利于拉近亲子关系。
3、了解孩子的思路。
家长想要和初二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可以先顺着他的思路,切入他的内心,让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然后帮着分析,再慢慢渗透自己的想法,千万不要说过激的话语。
4、理解孩子的叛逆。
初二是孩子一生中特别强烈的逆反心理期,因为身心处于快速成长,孩子会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所以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叛逆,不能把孩子的叛逆期和童年时的乖巧懂事听话做比较,更不要因此指责孩子。
5、了解孩子的感受。
家长想要和初二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就要了解孩子的感受。当孩子和父母意见分歧时,父母不唠叨,不训斥,不打骂。
6、理解孩子的辛苦。
很多家长不能做到和初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就是因为不想去理解孩子。但初二的孩子确实是很辛苦的,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让他玩一会儿,缓解压力。
2024-03-07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