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的孩子有什么方式可以引导
480
-
很多家长说自家孩子性格内向、胆小不知道该怎么办?孩子胆小不是天生的,孩子胆小,跟家长的教育,还有所生活的环境等各种事物密切相关。那么,孩子性格胆小家长该怎么引导呢?
胆小的孩子有什么方式可以引导?
1、多鼓励少批评。
有些孩子天生比较害羞,父母不要着急,可以适当降低一下对孩子表达能力的要求,只要孩子主动表达了就多给他们鼓励,孩子会越来越愿意跟人交流的。
2、要学会放手。
允许孩子做他自己,不要横加干预、评头论足与否定,在旁边陪伴、看着即可。学会放手前要教会孩子一些东西,孩子的自信心就起来了。
3、多让孩子与人接触。
要克服胆小的心理,就要让孩子多和别人接触,他们只有和别人接触了,才会懂得如何和别人接触,怎样和别人接触,在和别人接触的过程中,他们才会知道如何和别人接触,才能获得别人的好感,或者应该怎样的和别人接触。
孩子只有在和别人沟通的过程中,才能改变自己的性格,使自己变得开朗乐观起来。
4、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
孩子都喜欢亲近自然,我们大人带小朋友到大自然中去,小朋友会放松自己的心情,心情愉悦了,才会更愿意与人沟通,沟通才可以让孩子克服胆小的心理。
5、端正教育态度。
家长不可以,因为孩子做的不好就说教孩子,那样孩子会觉得他们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会挫伤孩子的信心,也会不愿意和别人沟通。所以父母要端正自己的教育态度,要用合理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6、培养孩子的特长。
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有特长的孩子往往表达的更加自信。而且胆小的孩子生活空间相对较小,那我们可以从他的兴趣爱好出发,帮助且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一技之长。例如书法,画画,弹琴,跳舞,下棋等,一有机会,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的特长,锻炼其胆量。
2024-02-07 查看全文 -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初中学生,更困扰着家长。面对不如意的成绩,有一部分初中生会选择辍学,但是对于未来,他们也是非常迷茫,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在这一点上,家长应该起到很好的主导作用,用正确的社会观和价值观去引导孩子。
初中不上学的孩子有什么出路?
1、选择技校
如果想尽快就业,去技校学一技之长也不错,社会技术工的需求还是比较高的。主要是家长要帮孩子选一所靠谱的技校,如果只是送孩子去学校里玩,那还不如直接把孩子送去熟人那里打工。
2、外出打工
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上学,那就只能外出打工了,就算要外出打工,我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也要注意,可以选择一些发展空间比较大的行业,上升空间比较大的岗位。学历资历不够,我们就长经验,等你在这个行业有了一定的资源和经验之后,你也能有一番作为。
3、创业
如果家里有一定的资金或资源,可以尝试创业,趁着年轻可以多闯闯,多长一些经验,可以先从一些小成本的项目开始做起,试错成本较低,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也能够收获经验,获得成长。
初中孩子不上学怎么办?
1、尊重孩子
父母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父母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父母的抗拒心理。
2、找到学习动机
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动机,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爱、关注与被需要的感觉。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除了生存与安全感外,人还有爱和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学生来讲,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如果,在学习中他们能够满足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3、有适当的学习目标
厌学的同学要给自己定一个适当的学习目标,刚开始目标不要过高,过高的目标容易使自己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当然,目标太低则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所以,同学们确立学习目标必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
初中孩子不上学的原因:
1、家庭原因: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矛盾、家庭关系混乱等,是孩子逃学不上学的常见原因。
2、学习原因: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兴趣不足等,也是孩子逃学不上学的原因。
3、心理原因:孩子自卑、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也是孩子逃学不上学的原因。
2024-05-22 查看全文 -
从孩子心理发展来看,青春叛逆是每一个孩子都要经历的成长过程,但因每个孩子的个性及成长环境不同,会出现叛逆强弱之分。有些家长平时很少陪伴孩子,对孩子完全不了解,在教育孩子时自然会寸步难行。孩子面对这样的父母,也很难信服父母的话,顶撞父母也是常有的事。虽然每个孩子都有所不同,但在青春期,他们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
青春期孩子有什么表现和特征?
一、反抗性极强,常常爱激动,乱发脾气,与大人唱反调,自我意识开始树立,做事要按自己的意愿办。
二、变得经常注视自己,虚荣心很强。
三、兴趣爱好突出。孩子在青春期开始建立自己的兴趣爱好,例如音乐、书法以及其他的创造性工作。这些爱好帮助他们在发展个性的同时获得自我满足感。
四、不安全感增强。青春期孩子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对于学业、爱情和未来的工作都感到不安全,这时需要父母和老师给予鼓励和支持。
五、自卑感增强。孩子们对自己的审美标准和自我期望比较高,当自己达不到期望时,很容易出现自卑感,影响心理健康。
六、对异性异常关心,出现早恋的倾向。
七、视野开阔,观察力加强,感受力提高。
青春期孩子怎么教育?
1、首先家长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
青春期孩子任何惩罚教育,说服教育,基本上是没用了。但也不是说我们就束手无策,只能听之任之,我们需要做的是尝试着去理解他,帮助他,赞同他,以朋辈的心态与他交流,走进孩子的心里倾听孩子内心的需求。如果还是居高临下的要求这要求那,得到的结果必然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2、理解接纳青春期叛逆。
把青春期孩子比喻成“死鸭子嘴硬”并不过分,因为他们不肯推翻自己追求独立的宗旨,但又时刻需要父母的帮助。作为父母,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理解孩子这个阶段的心理冲突。
3、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青春期是孩子开始追求自主权和独立性的时期。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做决策,并承担责任。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青春期孩子可能会面临烦恼、困惑和挫折。家长应该积极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难处,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支持。在沟通过程中,家长要保持冷静和耐心,尽量避免批评和指责。这有助于建立家庭中坦诚和谐的氛围。
5、多表扬,多肯定。但是基本原则还是要有的,千万不要太宠孩子,以免适得其反。
6、切忌唠叨。当孩子想出去玩的时候,嘱咐一句注意安全;当孩子满头大汗回来,问几句是否开心。交流可以更加简单,孩子也是能够感受家长的爱的。
7、学会适当的放手。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比较渴望自由,渴望独立,如果父母总是把他当做小学生一样,会让他越来越反感的,尤其要学会尊重孩子,让她有自己的隐私,偷看日记,聊天软件等行为只会更加激化你们之间的矛盾,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孩子离家出走。
8、学会缓解孩子的压力。
本身他们已经有很大的学习压力了,回到家后父母如若再施加压力,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烦躁,学习固然重要,但也应进行适当的放松,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跳绳,跑步等,要知道,没有健康的身体体魄,就没有健康的心理状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青春期孩子叛逆期怎么沟通?
首先,要了解孩子,孩子再小也是人,而人的共性是家长不能忽视的根本。
青春期孩子“叛逆”的特点就是①听不懂②不理解③不愿听④不接受⑤不行动。
青春期孩子渴望什么①被了解②被理解③被认可④被欣赏⑤获共鸣
其次,花时间来放松自己,抛弃一切不切实际的愿望,你能放松下来,孩子的叛逆才会减轻。
第三,对叛逆期的孩子表示理解。
第四,与孩子沟通时避免大喊大叫。
第五,换位思考,面对孩子让你不理解的行为和想法,换位思考下为什么会这样,理解了才能找到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处理。
第六,多陪伴、倾听和鼓励孩子。青春期是少年往成年的过渡期,很多事情无论对错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可能会家长意见相反,但家长要多倾听孩子的想法,正确的给予鼓励,错误的也要多倾听、给孩子分析利弊,不能一味否定。
2024-05-17 查看全文 -
在家庭教育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青春期时,都存在一种恐惧心理,觉得叛逆期的孩子不可理喻,根本管不住。其实,如果家长能对孩子的青春叛逆期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就会发现这只不过是孩子的成长。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有什么样的表现?
1、孩子开始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
青春期的孩子,会特别在意美、丑,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如果别人表现出来对自己不友好或者是对自己作负面评价,他们就会特别易怒,可能会动手打人,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变强,内心的虚荣心在作祟。
2、情感波动大。
青春期孩子的情感非常容易被外界影响,他们的情感状态变化非常大,很容易被友谊、爱情、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影响。
3、开始萌发关于性的认知。
大家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各个方面都会迅速发展,尤其是生理器官方面,男孩、女孩都开始萌发关于性的认知;而且会开始有早恋的倾向。对于这个变化,需要父母格外留心,不要让他们做出有违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事情。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应该如何教育?
1、尊重孩子。
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思想更加独立,不再依附于家长,以家长为中心,他们希望父母把自己当做大人看待,希望父母能够给予一定的自由和权力去做想做的事。其基础的一点就是学会尊重孩子,将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
2、给孩子充分的独立空间。
给予孩子充分的独立空间,包括生活上的独立房间,也包括心理上的独立决定权。父母对于孩子的独立,给予的支持越大,孩子出现叛逆的可能性就越小。
3、孩子愿意说,是对父母的信任。
当青春期来临,孩子开始不那么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一切,这时候,如果孩子还愿意与你说说他经历的事情,无论是好事坏事,父母都要意识到,这是孩子对我们的信任。孩子在这样一次次的倾诉中得到一种“对父母讲出来是否会舒服一些”的经验,如果孩子的感受不好,他们下次就不会选择说出来。
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的原因:
1、青春期心理特点导致。
青春期正处于心理上的“断奶期”,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渐增强,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不喜欢大人把他们当做小孩,因此会显得比较叛逆。
2、教育因素。
家长或者老师教育的形式、方法、地点不恰当,伤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导致青春期的孩子产生极大的反感和不信任,从而产生叛逆心理。
3、社会因素。
媒体不恰当的引导也会导致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比如一些视频或者影视作品极力美化叛逆者的个人行为,这样就会让孩子十分欣赏这个叛逆的形象,从而出现叛逆行为。
2024-05-13 查看全文 -
家庭教育不断普及,家长们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父母不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将目光放在孩子的社交能力、情商提升等方面的教育。不可否认,情商对孩子的人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甚至决定着孩子是否能成功。
情商高的孩子有什么好处?
第一、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情商高的孩子懂得为他人着想,懂得换位思考,能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帮助他人。所以高情商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中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拥护,不仅不会和他人发生矛盾冲突,而且更容易取得各方面的成功。
第二、目标明确,信心充足。
情商高的孩子自我激励能力强。他们平时会制定详细的日程规划,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什么时候达到什么目标,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这部分孩子平时不需要家长督促,更不会无所事事,虚度光阴,所以长大之后这部分孩子成功的概率非常高。
第三、心理抗逆境指数高。
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更强。由于这部分孩子更加乐观自信,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所以即使在前进的过程中暂时受到了重大的挫折,他们也会正确面对,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心理修复,重新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去。不仅不会和他人发生矛盾冲突,而且更容易取得各方面的成功。
情商高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第一、有责任心。
高情商的表现在于敢做敢承担,不推卸责任,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理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视自己的优点或者是不足。
第二、情绪管理能力好。
情绪在抒发的过程中,不仅是自我状态的一种释放,同样也会成为影响别人的因素。而高情商的一个表现,就是需要让孩子懂得正确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不会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伤害身边的人。
第三、诚实待人。
诚实待人也是高情商的另一个表现方式,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真诚待人以及诚实的好品质,并且也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包括孩子的家长也要身教言行,以诚相待,诚恳待人,这也是高情商的表现方式。
情商高的孩子怎么培养?
第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受挫后家长要适当鼓励孩子,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不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卑。孩子小的时候遇到困难退缩,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并且要正确引导孩子,遇到逆境能很好生存下来,以提高孩子的情商。
第二、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家长要锻炼孩子的自制力,也要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遇到事情后尽量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耐心,很多孩子遇事后没有耐心碰到看似无解的困难就会停滞不前,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
第三、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锻炼孩子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增强孩子的合作意识,也要锻炼孩子的合作行为,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如何尊重别人,有利于孩子长大后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事业。
2024-05-13 查看全文 -
情商高的孩子更容易在人际交往上如鱼得水,也能收获到更多的朋友。这样的孩子在未来步入社会后,也更容易获得机会,更加受欢迎。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收获高情商,但孩子的高情商并非天生,需要父母有所行动。
情商高的小孩子有什么表现?
1、会耐心听别人讲话。
如果一个人肯耐心倾听朋友诉说,认真听不随便插嘴,就很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认真聆听,除了是对一个人的尊重外,也意味着他受人欢迎,别人都喜欢和他说话。聆听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一种沟通,是社交不可忽略的重点。
2、会说话。
有的孩子说话很讨人喜欢,小嘴甜甜的,比如逢人会叫“奶奶好”“爷爷好”,甚至有时也会夸赞别人两句,“阿姨,你裙子好漂亮”。如果遇到小伙伴受伤,他也会安慰伙伴几句。这种小孩说话总是很讨人喜欢,而且会考虑别人的心情、境况,不会说出刺耳、伤人的话。
3、有独立的生活能力。
可能有人会觉得情商和独立生活能力关系并不大,我认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情商高的人是懂得自我管理,包括在生活上。情商高的孩子一般不愿意事事依赖他人,而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会有利于他长大后的人格独立,不会轻易依附他人,能够自己独当一面。
怎么教出情商高的小孩子?
1、学会尊重。
尊重是人与人的起点,获得别人尊重的前提是尊重别人。不知道尊重别人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就会有许多摩擦,失去很多朋友,将来的人生路上,就会失去许多帮助和支持。因此,父母应该从小教育孩子学会尊重别人。
2、学会原谅。
在家里有父母保护孩子心疼孩子,但在社会上没有人会惯着臭脾气的人。只有将心比心,理解他人的难处,善意的对待他人,才会在社会上过的更加滋润。懂得原谅对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事情都是相互的,对待他人如何,也就代表了孩子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
3、学会宽容。
宽容代表着心胸宽广,其心中有火焰,哪怕这周围都是黑暗,也不能动其一丝一毫。让孩子学会宽容,会立马感觉世界上所有人都冲他微笑。因此,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学会宽容,遇到别人犯错时,只要他改过,就不要得理不饶人,要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别人。
情商高对小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1、让孩子能够认清自己,扬长避短。
情商高的孩子在发生事情时,不会被情绪冲昏头脑,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这类孩子注重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毫无意义的情绪发泄,能够在事件中更好的认清自己,对自己不足的部分进行改正,真正的做到扬长避短。
2、让孩子情绪稳定可控。
每个人都会有自身的情绪,当情绪出现时,有一部分人无法控制,从而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事后才知道当时只是被这种情绪冲昏了头脑,所以才做出了这种行为。而有一部分人,却能很好的将自己当时的不良情绪控制住,从而事后认真思考。
2024-05-13 查看全文 -
家庭氛围在孩子的性格形成、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家里整天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孩子的内心肯定也会受到影响。如果家长实在避免不掉冲突,至少应该学会如何正确的化解冲突,避免伤害到孩子。
父母老是吵架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影响一:孩子性格缺陷。
父母长期争吵,会导致孩子变得内向,性格孤僻。经常生活在这种家庭氛围里的孩子,性格上往往会比较自卑、敏感、怯懦,很多时候也会受父母影响,变的很暴躁,甚至还有暴力倾向。如果父母经常吵架,那孩子长大成家之后也很容易和自己的另一半因为很小的事情争吵。
影响二:影响孩子将来的婚恋观。
小时候不和睦的家庭让孩子产生不想成家的念头。孩子经常目睹家庭内战,一定会对自己组建家庭而产生畏惧心理,不想结婚的想法自然而然就会在内心生根了。
影响三:会让孩子活在压抑里。
无论是父母吵架时,还是吵架后,家庭气氛都是可怕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不敢撒娇、撒野,甚至不敢发声。但其实父母吵架后,孩子所承受的愤怒、恐惧等情绪,一点都不会比父母这两个当事人要少,可孩子不能发泄,不敢发泄,于是只能压抑,长久累积注定是种伤害。
影响四:导致孩子恐惧社交,缺乏安全感。
父母经常吵架,孩子心理防线变深,很难向人敞开心扉,总是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不但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还可能导致孩子成年后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父母老是吵架如何避免对孩子的影响?
第一、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
多数时候,父母吵架大部分原因还是为了孩子,家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既然父母都是为了孩子,那就应该懂得互相体谅。控制自己的情绪虽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如果父母双方保持理性,好好说话,建立起良好的夫妻关系,矛盾调和起来的难度就没有那么大了。
第二、绝不在孩子面前发生激烈争吵。
童年或幼年时期的负面阴影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对孩子今后的夫妻关系、自己与孩子相处的关系造成很大影响。不要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孩子。
第三、不必让孩子当裁判员。
对孩子而言,爸爸妈妈全是他深爱的人,他不期待见到这两个他深爱的人互相损害,更不愿意在两人中间作出评定和挑选,你假如问一个小孩子:“你更爱父亲,或是更爱父母?”他会回应:“父亲、母亲我还爱!”这即是孩子的对策,也是孩子的实话。因此 ,千万别让孩子来当担裁判员,这对他而言是不能承担之重。
第四、吵架之后,用爱修复。
吵架无法避免,孩子也无法摆脱成为父母吵架的旁观者。父母在吵架完之后要第一时间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给予孩子一个拥抱或者一个真诚的道歉,主动向孩子解释争吵的原因,让孩子明白:吵架只是暂时的,爸爸妈妈其实一直关心着彼此。
2024-05-11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