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引导孩子面对挫折
608
-
一个人活在世上,必然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如吃饱穿暖、有安全感、既有爱的得到又有爱的付出,还要追求名誉事业,实现自己的价值等等。这些需要得以满足或实现,人们会感到愉悦和幸福,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说人的目标遇到阻碍或干扰时就给人带来了挫折。
孩子面对挫折家长如何去引导 :
第一、家长要辩证地认识孩子所遇到的挫折,看到挫折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个体受一些挫折,特别是在人生的早期,经历一些挫折,可以使人更快地成熟起来。只有在挫折中增长见识,汲取教训,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挫折并非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假如是沉重的打击,或者多种严重的变故接踵而来,一般来说都会产生使人难以容忍的挫折;有时会引起人的粗暴的,消极的对抗方式,导致某些意志薄弱的人放弃对生活的追求,还可能形成孩子的自卑,怯懦等性格而失去,克服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第二、帮助孩子认真分析受挫折的原因。
不少初中生把自己的挫折看作是人生道路上的失败,其实这样看并不妥当。更应该看到,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到成功,并非是自发和自然的过程,只有正确认识失败,研究失败,在失败面前不气馁,认真分析失败的主客观原因,端正继续前进的方向。
第三、家长要知道孩子在遇到挫折时持冷静的态度。
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不少孩子缺乏冷静的态度,他将不满发泄到无辜的人身上,失去信心。对同样的事情采取冷漠和退缩的态度;逃避现实幻想的方式解决问题;或茫然无措,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行动。这些都是对待挫折的不冷静、不正确的态度的表现。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的关系。面对现实审时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挫折,或者说对待挫折要做出理性积极的反应。
第四、家长要引导孩子变挫折为动力。
在挫折中奋发,做出巨大成就的人物屡见不鲜,如:科学家牛顿、文学家托尔斯泰、老舍、茅盾等都曾幼年丧父。科学家诺贝尔、文学家曹雪芹、鲁迅,政治家孙中山都是破落户,贫穷人家。美国的海伦,我国的张海迪,都是身残志坚的楷模,天文学家哥白尼、探险家哥伦布,曾被他人嘲笑和非难,仍然为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此来看,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确实是一项巨大的系统教育工程,没有捷径可走,马虎不得,要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从正面教育入手,要带领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培养他们敢于面对困难的自立能力,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唯如此,他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2024-01-31 查看全文 -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乖乖听话,少让家长和老师少操点心。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了叛逆心理,就会及时地制止,有时父母甚至会采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处理,其实这样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且稍微不注意可能还会对孩子造成更加不好的影响。
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长如何教育引导?
1、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孩子叛逆期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甚至排斥父母,大多是因为父母不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家长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只有感受到父母的关切关心,从父母那里寻得共鸣,才会把父母视为最信赖的人,孩子才能顺利度过叛逆期。
2、换位思考
家长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没有现在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3、尊重孩子的意见
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对孩子的叛逆行为,不能够只表达对孩子的不满情绪,要孩子有表达和解释的机会,让他说清楚坚持这件事的理由。家长们不仅要尊重他们的意见,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帮助他们满足需求。
4、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
孩子在叛逆期的时候,会出现跟父母对着干的情况。当父母强硬管教孩子,就会导致孩子反抗激烈,叛逆行为变得更严重。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给孩子一些权力,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
5、耐心倾听
孩子在青春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自尊心。父母要放下架子,不要用命令的语气跟孩子交流,一味地对孩子进行说教,要去倾听孩子,理解孩子的想法,出现问题也要以事情的对错来教育孩子,而不是用自己的身份来进行决定。
6、成为孩子的榜样,言传身教很重要
与其对孩子喋喋不休,让他们对你日渐厌烦,不如退一步,先做好自己,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有稳定的情绪、自己的事业,且二人相处和谐有爱,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2024-04-26 查看全文 -
我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挫折,除了在婴幼儿时期,大部分的时候都需要我们自己去面对。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培养他们独立应对挫折的能力,否则当他们长大成人进入社会之后,就会完全没有抗压能力,非常容易自我放弃甚至自我伤害。
孩子遇到挫折家长如何去引导?
1、要及时的给予疏导
孩子们在遇到挫折之后难免都会出现一些低落的情绪,这时家长们千万不能嫌弃孩子,当然也不能过分的去夸奖孩子,因为这些方法都非常极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予他们必要的安慰,疏导他们不适的情绪,使得孩子们能够尽快振作。
2、和孩子一起努力
在有了父母这个新的身份之后,我们要更努力的去自我成长,学会照顾好自己,这样才能身体力行的去教育孩子。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父母应该一直保持自己的心态,这样才能把乐观的状态传染给孩子,使他们自信的对待生活,提升抗压能力。
3、不要完全坐视不理
有些家长为了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抗压力,在孩子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会选择无视,以此来希望孩子能够独立去解决。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孩子还是会希望能够得到家长的帮助,这时家长就应该给出自己的建议,给孩子以解决挫折的指导。
4、陪孩子找出挫折的根源,分析并解决
当孩子遇到挫折后,父母一定不要嘲笑他们,而是先要让孩子稳定情绪,然后用柔性的语言安慰孩子。之后再陪孩子进行冷静的分析,找出这一次失败的原因,并且引导孩子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当孩子在挫折中能够独立应对时,他们的自信才会越来越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5、给孩子主动的机会
作为家长,理应关心和照顾孩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是他们的私有品。每一个父母都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空间,让他们能够主动的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寻找出成功的体验。千万不能以爱的名义一切包办,剥夺孩子们的主动意识,否则孩子面对挫折只会逃避。
6、学会支持和鼓励孩子,同时也要给予适当的批评
当孩子在生活中的动手能力有所进步时,家长都应该指出具体原因对孩子进行称赞,比如说搭起了一座小楼,洗干净了一双袜子等等。这会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得到表扬,所以也会逐渐建立起自信心,而这正是抗挫能力的基础。
2024-03-30 查看全文 -
很多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其实,这并不难,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应鼓励他们勇于面对、树立信心、永不言败,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看到希望。坚持,再坚持,直到走出困境,取得成功!
如何引导孩子面对挫折?
1、分享自己曾经的经验
过来人的经验,对于年纪还小的人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事情,而身为父母,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少走些弯路。
父亲可以告诉孩子自己以前遇到挫折时候的是怎么做的,这样孩子就会明白,挫折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所以,还是要多和孩子讲讲自己的故事,让孩子理解过程要比结果更重要。
2、鼓励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
多鼓励孩子自己完成自己分内的事情,并且表扬他;孩子在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鼓励和表扬的语气和孩子沟通,并且告诉孩子,你很棒,妈妈有看到你的进步,也很欣赏你这份执行力,即使没有达到最初的预期也没关系。
3、教育孩子不要太在意他人评价
其他人的评价,总是或多或少,会影响我们对一些事物、事情的看法,有时候这些评价对我们有益,但有些时候,这些评价对我们无益。
所以,身为父母要及时教育孩子,不必太过在意别人的说法。毕竟孩子还小,内心脆弱易碎,很容易受他人诱导,自信心和自尊心也容易受到打击。
4、耐心沟通
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一个道理:每个人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并且我们每个人也是在不断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才能够成长起来。
当孩子明白了这一点以后,他们就会明白人生是一个不断战胜挫折的过程,经历过挫折,才会看到人生的彩虹。
5、让孩子正确认识失败与挫折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要经常告诉他们,失败是很正常的,摔倒了,我们还要爬起来,挫折,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经路,提早告诉孩子,这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坚持克服就好了。
如果孩子一遇到挫折,就选择逃避的话,那以后也不会获得成功,所以父亲要及时鼓励孩子,积极去应对困难挫折,不用害怕、不用躲藏,要相信自己。
6、锻炼孩子的竞争精神
在生活中,家长可以多陪孩子玩游戏,和孩子比赛,让孩子拥有竞争精神。 孩子一旦有了竞争意识,不甘于落后于他人,就能够轻松战胜挫折。
2024-02-24 查看全文 -
现在的社会竞争压力很大,生活中充满了不稳定性,孩子如果承受能力差,接受不了各方面带来的压力,就会产生“负面情绪”,严重者会有极端行为。所以,家长们不要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综合教育才是我们要做的。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
1、培养“钝感力”,即延迟享乐的意识。
急功近利是不耐挫折的根本原因,老想着一步到位、一蹴而就,很容易失去耐心,马拉松也得一米一米的跑,横渡海峡也得一米一米的游,用坚强的意志赢取最后的胜利,培养“坚持就是胜利”的精神意志力。
2、逆向思维,让孩子看到经挫折的好处。
遇到挫折的时候孩子会很自然地感到沮丧。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看到挫折带来的好处。
举一个例子,孩子考试不及格,如果孩子觉得沮丧,失去信心,可以鼓励孩子:考试是为了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考不及格说明我们学得还不够扎实,正好可以补缺补漏,让孩子看到失败带来的好处。
3、教育孩子不要太在意他人评价。
其他人的评价,总是或多或少,会影响我们对一些事物、事情的看法,有时候这些评价对我们有益,可以帮助我们去明辨是非、改正错误、纠正自己;但有些时候,这些评价对我们无益,甚至会害了我们,会让我们迷失自我、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有可能让我们丧失自信心。
所以,身为父母要及时教育孩子,不必太过在意别人的说法。毕竟孩子还小,内心脆弱易碎,很容易受他人诱导,自信心和自尊心也容易受到打击。
4、帮助孩子转挫折为成功。
如果能够帮助孩子把失败变成成功,那么孩子会明白,挫折是可以战胜的,努力是可以转败为胜的。如何帮助孩子把失败这个烂牌打成好牌呢?举个例子,孩子在短跑比赛中跑了最后一名。这算是一个挫折。
帮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后,帮他战胜这个挫折,如果他的原因在于平常练习太少,那么陪他练习,鼓励他再参加一次比赛,甩掉最后一名的包袱。
5、让孩子正确认识失败与挫折。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要经常告诉他们,失败是很正常的,摔倒了,我们还要爬起来,没有失败,又怎么得来成功?挫折,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经路,提早告诉孩子,这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坚持克服就好了。
这样,遇到困难的话,也可以坚持度过,也会比较容易接受失败。如果孩子一遇到挫折,就选择逃避的话,那以后也不会获得成功,所以父亲要及时鼓励孩子,积极去应对困难挫折,不用害怕、不用躲藏,要相信自己。
6、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
父母需要在孩子遇到失败或挫折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在“遇到挫折--解决困难--获取成功”的过程中吸取经验,总结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信心、勇气和方法,无疑是孩子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随用随取。
办法总比困难多,山高高不过太阳,只要坚持不懈,总会水滴石穿,只要奋力拼搏,就一定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7、让孩子学会自我心理疏导。
孩子长大要自己面对很多事情,遇到棘手的问题,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自我疏导内心的压抑,将消极的情绪转移到积极的工作、学习中去。
在情感冲动时,不急于解决矛盾,可稍缓一会,冷静下来再做处理。当理想不可能成为现实时,可选择放手,把一些不愉快的念头,暂时放在潜意识中,力求使自己的心态保持平衡。也可以向信任的人倾吐心声,适当的宣泄也会让自己轻松一些。
2024-02-21 查看全文 -
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孩子也是一样的,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分享自己的经验,多鼓励孩子,用积极正能量的语言影响孩子,乐观面对。
孩子遇到挫折家长如何引导?
1、教育孩子不要太在意他人评价
其他人的评价,总是或多或少,会影响我们对一些事物、事情的看法,有时候这些评价对我们有益,可以帮助我们去明辨是非、改正错误、纠正自己;但有些时候,这些评价对我们无益,甚至会害了我们,会让我们迷失自我、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有可能让我们丧失自信心。所以,身为父母要及时教育孩子,不必太过在意别人的说法。毕竟孩子还小,内心脆弱易碎,很容易受他人诱导,自信心和自尊心也容易受到打击。
2、分享自己曾经的经验
过来人的经验,对于年纪还小的人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事情,而身为父母,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少走些弯路。父亲可以根据自己以前遇到挫折时候的做法,通过讲述故事的方法,讲给孩子听,之后再告诉孩子,这个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就是爸爸自己。这样孩子就会明白,挫折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爸爸经历过,我现在面对挫折也不能退缩。所以,还是要多和孩子讲讲自己的故事,让孩子理解过程要比结果更重要。
3、让孩子正确认识失败与挫折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要经常告诉他们,失败是很正常的,摔倒了,我们还要爬起来,没有失败,又怎么得来成功?挫折,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经路,提早告诉孩子,这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坚持克服就好了。这样,遇到困难的话,也可以坚持度过,也会比较容易接受失败。如果孩子一遇到挫折,就选择逃避的话,那以后也不会获得成功,所以父亲要及时鼓励孩子,积极去应对困难挫折,不用害怕、不用躲藏,要相信自己。
4、在孩子失败后,要温情地鼓励孩子
对于父母来说,都希望自己孩子一生都能顺顺利利,但是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对于孩子来说,失败后,都离不开家人的温情与支持。
作为父母,我们要把挫折当作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要逃避它,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这样在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要用温情去温暖自己的孩子,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挫折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创伤。
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家长容易进的误区:
误区一:觉得越挫越勇
父母认为孩子没有承受挫折的能力是因为承受的挫折不够多,所以就想办法制造挫折,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拥有良好挫折承受力的人,共同的基础是拥有爱与被爱的经验。父母在给孩子挫折之前,应该先让孩子确知自己是被爱和被接纳的。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在父母的眼中非常特殊,深受赏识。父母不要急着给孩子更多挫折。
误区二:害怕孩子不开心
父母常常太急于满足孩子的需求,害怕孩子不开心,无形中让小孩养成以自我为中心,无法等待,一旦情绪上不被满足就觉得受挫。而孩子只要有一个受挫的表情出现,父母就急着介入帮忙解决。这样小小的举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面对困难的机会,孩子克服挫折的能力也会越来越低。
误区三:没有什么大不了
在大人眼中,孩子受的挫折往往不是什么大事情,比如积木拼不好、考试考不好、抢玩具抢不赢别的孩子。此时父母一句“哪有那么严重”,可能会让孩子再一次受挫,让他们觉得连有挫折的感受都是不对的。只有让孩子从小挫折中慢慢学习,才能使孩子锻炼出稳固的抗挫折能力。
2024-02-20 查看全文 -
青春期叛逆每个人都经历过,只是各有各的不同状况,男孩子比女孩子较为严重一些,遇到叛逆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管教的方式也要改变。
青春期之前,父母是孩子心中无所不能的神,这种心理让孩子依赖父母。
但青春期之后,孩子会重新崇拜新的偶像,比如,明星,科学家,政治家,这种心理的转变会让孩子变得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大大下降,父母应该做好这种思想准备,明白孩子这种心理转变后的积极意义。
不要对孩子偶尔出现的强烈叛逆行为,譬如离家出走、早恋等大动干戈,要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适当反思是不是对孩子控制得太厉害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如果家长对孩子压制得太厉害,那么孩子自然就会把大量的精力都消耗在跟父母对抗上,那么应该他集中精力的学习和生活自然也就跟不上。
所以,家长要明白,强烈的叛逆行为是对父母强烈控制欲望的一种反击,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变弱,孩子的叛逆程度 也会自然而然下降。
叛逆期的孩子和家长顶嘴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有的孩子叛逆严重还会打骂家长,那么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脾气,不要比孩子还愤怒,一旦这样只会加重孩子叛逆心理,不会起到教育的结果。当孩子冷静下来后,家长在和孩子进行沟通,这样才会更好的解决问题。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在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之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你要学会理解孩子,这样才能够和他们更会的交流和沟通。你要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家长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去关注孩子,不仅仅是在学习生活上面,更多的是孩子的内心。
2024-01-07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