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没耐心怎么办
524
-
面对孩子没有耐心的缺点时,很多家长却又不知道该从何干预?于是有些父母便会很直接地勉强孩子把事情做完,但是这样强硬的教育引导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孩子缺乏耐心的行为习惯。
孩子做事没耐心怎么办?
1、注重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
当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耐挫能力时,生活中的小挫折便不能够轻易地影响到孩子的情绪状态。当孩子正确地看待挫折时,他们便更加能够拥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和毅力。这也使得孩子在完成任务时能够坚持下去。
2、勿包办代替
对于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爱一切包办,这样一来孩子如果不喜欢时,父母便全权代劳,使孩子失去求知欲,更失去了耐性。
3、对孩子说话不要反复强调
对孩子说话不要重复说,很多妈妈总是担心孩子没听见一句话翻来覆去的说。如果总是反复说同一句话,长此以往,孩子就不会细心听其他人讲话了。
4、尽量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学习时非常容易受干扰,看电视节目或说话时的声音都能干扰了孩子的注意力。为了使孩子能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当孩子学习时,尽量不看电视节目,平时说话也注意不影响孩子学习。为了培养孩子学习的专一精神和耐心,在孩子学习之前,我们事先提醒孩子把他的学习用品都准备好,以免在学校上课或在家里复习时因为找东西而分散注意力。
5、帮助孩子找到其兴趣点,将被动变为主动
只要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并不是对任何事情都缺乏耐心,你可能会看到他摆弄玩具时,常常是坐在那里半天不挪地方,一点也没有厌烦感。为了帮助孩子对任何事情都能耐心对待,你可以给他讲“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还给他买了一套游戏拼图,希望借此培养孩子的耐心,使他安静地坐下来。色彩斑斓、有故事画面的游戏拼图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孩子迫不及待地根据拼图资料提供的故事情节一个个地拼起来。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整套拼图终于被孩子拼完了,孩子从中也体验到了耐心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下次就会为求得这种快乐而让自己坚持下去。
6、父母要做耐心典范
为了培养孩子的耐心,建议家长暂时舍弃看电视、打麻将等娱乐活动,天天督促孩子耐心学习,养成好习惯。只要孩子一出现浮躁的情绪,家长就在旁边要求孩子学会克制,坚持下去。当然,学习的时间也不宜定得太长,最好和在学校上一堂课的时间相当,甚至还可以短一点。如果孩子确实感到疲倦了,那就劳逸结合,让孩子站起来活动活动,奖励他吃点爱吃的、喝点什么等。
孩子做事没耐心的原因:
1.容易受到畏难情绪影响
在孩子完成一件事时,如果遇到了挫折,他们的内心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畏难情绪,如果孩子不能够正确地应对畏难情绪,那么很有可能就会被其所裹挟。孩子想要逃避挫折的心理使得他们容易表现出轻易放弃的一面。
2.容易被其他的环境刺激所干扰
事实上,孩子们保持专注力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对于五六岁的孩子而言,他们保持专注的时间,仅仅有十几分钟而已,所以当孩子容易被其他的环境刺激所干扰时,他们便不能够一心一意地去完成手头上的任务。
3.受到自由散漫的习惯影响
当孩子的性格特质中产生了自由散漫的一面时,孩子对于做事效率的重视程度会有所影响。自由散漫的生活习惯妨碍了孩子身上行动力的表现,习惯了懈怠的他们缺少做事的热情。
2024-02-24 查看全文 -
孩子“马虎”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是学习、生活中最不值得一提的小问题,是他们走向精细必不可少的提示。山路本身不是顶峰,想要到达顶峰,山路上的跋涉一步都不能省略。一个孩子,只要心理正常,都有自我完善的能力。经常批评孩子马虎,是一种贴标签行为,会给孩子一种负面强化,让他觉得自己就是个“粗心大意”的人,这种自我心理暗示十分强大,会影响到他的行为表达,真的变得越来越粗糙,这又会招致家长越来越多的批评。
孩子做事不认真没耐心怎么办:
1.营造安静的家居环境
家长在家里少制造噪音,少买色彩鲜艳的文具,少在孩子身边堆放玩具及杂物。当家里没有噪音,也没有杂物的打扰,孩子就不容易走神。孩子学习时,家长最好不要打断孩子,少一些唠叨和训斥,把主动权还给孩子。
2.找方法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找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让孩子找不同,找错误,比大小等等,锻炼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改定时为定量,让孩子从关注时间转为关注任务本身。也可以通过阅读,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被引人入胜的故事吸引,就会全神贯注地阅读,不容易被外界打扰。
3.培养孩子的兴趣与责任感
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开始,培养孩子的耐心,然后将这份兴趣转移到学习上。如孩子喜欢游戏,家长可以和孩子在学习上展开竞技,通过比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又或者让孩子扮演某个角色,如充当学习的站岗士兵,告诉孩子:“你是今天的学习小卫士,这份荣誉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的,只有认真学习的人才能得到。”当孩子意识到自身责任,就会产生强大的自控力,一点点按要求做好。
4.做个“懒爸爸、懒妈妈”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很多事情不用开口,父母就已经帮他做好了。长期下去,孩子的依赖性就会很强。所以,家长要学会“偷懒”,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放弃依赖性。如收拾书包,家长要尽可能地把这些小事交给孩子来做,让他们从小事中培养独立的习惯。
5.孩子的事情要有规律
就是让孩子每天要做的事情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循环往复。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毛毛的妈妈就是这样做的,早上起来毛毛要先刷牙,接着快速地喝下一杯温水,再去洗脸、吃早餐等。这样有规律的生活能有效地纠正孩子丢三落四的毛病。
6.让孩子学会珍惜
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丢掉一支笔,一个本,一把伞不算什么,因为他们知道丢了也无所谓,父母很快就会补上,会有新的,从而养成他们丢三落四的习惯。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懂得珍惜。
7.做个小“提示板”
像备忘录一样,家长可以做一个“提示本”或者“提示板”,让孩子写好他应该带的东西,放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孩子快速的检查自己所要带的物品。
8.偶尔让孩子尝尝“苦头”
虽然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改掉丢三落四的坏毛病,可是一旦丢了东西之后,又很快地安慰孩子,并且买新的代替。其实,在一些特定的时候,让孩子尝尝“苦头”是有必要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后果承担法。比如孩子老是忘带作业回家,一而再再而三,那就让他尝尝不能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的苦头。
9.最后,做个好榜样
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家里也很少收拾,或者说自己很少收拾,导致家里乱糟糟的。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的孩子也多半是随手乱放、随地乱扔东西的人。只有家长做好榜样,将家庭环境打理得井井有条,才有利于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家庭教育一定要讲究方法,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正确的引导孩子,即使是已经形成的坏习惯,只要我们努力,也会逐渐被改正的。
2024-01-24 查看全文 -
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被爸爸妈妈宠爱着,什么事情都是想在孩子前面,孩子就失去了应对困难的能力。出现一点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就不耐心,心情烦躁。孩子遇到困难就没有耐心想放弃的原因是什么?孩子为什么没有耐心,烦躁,轻易放弃呢?
孩子脾气急躁没耐心怎么办?
1、要让孩子经历更多的挫折和失败
一些孩子在和家长下棋的时候,由于为了提高孩子的自信或出于让孩子高兴,故意输棋,这就会养成孩子的急躁心理。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在他所有的要求中,一定要有一些必定实现不了的要求。即使是合理的要求,也不能通过“闹”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2、做好榜样、改善环境
改变那些可能导致孩子急躁的不良环境。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氛围,首先要改变的是让孩子产生急躁情绪的环境,尤其是家长,更应该多多注重自身的精神文明修养,以身作则,为孩子克服急躁个性做出榜样。
3、家长不要溺爱孩子
孩子提出的要求不能事事都答应,要让孩子平时也有做不到的事情,这也是对未来社会的适应。在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一定不要退让,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随便答应孩子某些不合理的要求只能平息孩子一时的愤怒,但却培养了孩子急躁的性格习惯。
4、帮助孩子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想要改善孩子的急躁性格,应该尝试多培养孩子一些良好的兴趣或者是一些爱好。家长要记得在孩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让孩子再看电视或者是手机,因为这样的话就有可能会让孩子出现三心二意的坏毛病,如果家长在对孩子进行管教的情况下,也就会很有可能出现顶撞家长的情况,家长应该多和孩子做一些适当的交流。
孩子脾气急躁没耐心的原因:
1、父母性格急躁
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他的模仿,1岁半到2岁的时候,他们的突出的模仿能力开始展露。这一阶段的孩子,会有意无意地模仿成年人的表情与声音,学习他们的言行。而3岁以后,孩子的模仿则趋向于行为和品格的模仿。父母言传身教,孩子有样学样。如果父母或者家庭中有人性情急躁,不喜欢等待,习惯性地催促别人,容易焦躁的话,势必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2、依赖性太强
很多孩子没耐心,其实是因为太过依赖父母了,因为自己弄不好,所以想着父母帮忙弄。但如果父母因此而马上满足孩子的需求,很有可能让孩子形成一不会,就马上找帮手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遇到一点点小麻烦,也很难有耐心做下去,因为他们觉得,找人当帮手是最快的。
3、溺爱
当孩子有需求时,家长只要能够做到的,都无条件给予,那家长不能做到了,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家长不得不退让的时候,这种急躁的情绪就得到了强化。家长的溺爱,养出了一个“小祖宗”,无法接受需求被延迟,严重的缺乏耐,所以,孩子在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就会急躁。
2024-04-19 查看全文 -
对于孩子的任性,脾气暴躁,家长肯定是有责任的,16岁的孩子,心智已经接近成人,不能再溺爱孩子,对于孩子这方面问题,一定要掌握分寸,除了要理解他们,还要多沟通, 引导。
孩子没耐心脾气暴躁怎么办?
1、家长的以身作则永远是最好的良方
家长要想改掉孩子的急脾气,首先就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家长一心只想要一个结果,做事情很暴躁,没有耐心的话,又怎么能希望孩子可以有耐心呢。所以,想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家长自己,要为孩子做个榜样,孩子才能学会耐心。
2、父母要学会对孩子“狠心”
想让孩子学会忍耐,那么,父母就要在生活中经常给孩子的愿望制造一些“障碍”,因为处处都很顺利的孩子,是学不会通情达理的,他只有体会过生活的不顺心,才能学会忍耐。这种做法虽然很简单,但是很多父母却做不到。因为他们太心软了,只要孩子一哭,或者多央求几次,他就忍不住满足孩子。父母要知道,心软是培养不出有耐心的孩子的,一定要“狠心”才行。
3、换位思考
家长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长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静后,再去同孩子交流。
4、允许孩子犯错
父母都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甚至有的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这样就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
孩子没耐心脾气暴躁的原因:
1、强烈的自我意识
到了青春期孩子的心智会慢慢的发育成熟,同时自我意识也会增强,内心世界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只是想要摆脱父母的控制,所以会慢慢的产生逆反的心理,有一些孩子会以脾气暴躁的方式来发泄出自己的不满以及叛逆。
2、要挟父母的一种方式
对父母来说,孩子的发脾气、尖叫是一种威胁。相信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无力感,比如让孩子停下来做某件事,孩子不服管,大吵大闹,父母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屈服投降。的确,父母没有底线的妥协,一次次地助长孩子的脾气,让孩子觉得只要哭闹,就能实现自己的要求。家长会发现,让步的次数多了,孩子就越得寸进尺。而且随着年纪增长,发脾气的行为也会升级。
3、家人的溺爱
父亲、母亲或爷爷、奶奶过分疼爱孩子,总怕孩子受委屈,为了博取孩子的欢心,有求必应,而不考虑这种要求是不是适当。这样就逐渐使儿童滋生了一种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有时,父母觉得孩子的要求过于无理,本不想答应,但孩子一发脾气,就立刻加以满足,这是一种最糟糕的做法。因为孩子从这样的事情中知道,发脾气是满足愿望和要求的最有效的手段,于是就变得更容易发脾气了,造成了恶性循环。
2024-03-27 查看全文 -
孩子的专注力问题,真的是很多家长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专注力其实会直接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的不好,在学习过程当中丧失自信心,没有办法跟上正常的学习进度。
孩子做事情没有耐心怎么办?
1、要集中孩子的精力,使他们持久地沉浸在一种活动中。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许多事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有时孩子饿了马上要吃,渴了马上要喝,想要什么玩具当时就要买,家长可有意延缓一段时间,不要立刻满足孩子的要求,以培养孩子的耐心。
2、父母的陪伴很重要,父母想要孩子能坚持、耐心地去完成一件事情,就需要付出相对的时间了。可以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和孩子约定完成一件事情,例如阅读、画画、做手工、玩游戏等等,时间和任务也可以由短到长、由少到多递增。当孩子通过坚持,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时,孩子就会明白耐心完成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孩子的每一种好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除了需要父母不断地支持和鼓励外,被父母看到并接纳行为背后的情绪也是同样重要。
3、不要打断孩子,如果孩子在专心地做一件事,不要随意打断孩子。如果经常打断孩子,孩子在以后做事情时就会担心被人打断,从而不敢专心。对孩子说话不要重复说,很多妈妈总是担心孩子没听见一句话翻来覆去的说。如果总是反复说同一句话,长此以往,孩子就不会细心听其他人讲话了。
4、就像牵着蜗牛去散步,这个故事大家都读过,但是真正有几个家长有反思自己的教育呢?开始不管主人怎么的催蜗牛,它始终都在慢吞吞的爬着,但是蜗牛真的很尽力的爬,当主人开始留意路边的景色时,她开始意识到蜗牛没有那么慢了,慢慢的主人开始去欣赏景色,去享受阳光,她也开始意识到原来我已经走了这么远了。所以我们也要以欣赏的方式去看待孩子,孩子的慢是有原因的,耐心的找出问题,慢慢去引导孩子改掉拖拉的毛病。只有我们家长有耐心了,孩子在耳闻目染下才能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慢慢孩子的耐心也会培养出来。
5、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或者做事不利索的时候就开始心疼,甚至有些家长索性帮孩子处理的这些困难,这种行为让孩子心理滋生一种依赖心理,依赖就会导致一个人浮躁,如果以后遇到棘手的事情处理不了,但因为平时太过依赖没了家长的帮助就开始浮躁,没有一点耐心,所以家长应该少点溺爱,让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候自己想办法解决,培养耐心。
6、多一些磨难,这里的磨难就是给孩子多制造一些困难,比如在拼图的时候,给孩子一些难度提升,让他在游戏中慢慢克服种种困难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只有在困难的环境下才容易培养孩子的耐心。
2024-03-19 查看全文 -
一旦孩子养成了对待作业无法耐心专心的态度后,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这种容易分神,集中力差的习惯也会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的孩子在长大以后,面对其他的事情,也是很难保持投入的。而专注度又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因素,这无疑会成为孩子成功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孩子写作业没耐心不专心怎么办?
1、提供孩子简洁的学习环境。
有的孩子的房间里堆满了毛绒玩具,书桌上面摆的可能有孩子的奥特曼啊、小零食啊,比起枯燥的作业有趣多了,孩子很容易被这些东西吸引过去。当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看到自己的玩具,就会想偷玩一下,时间就嗖地玩过了。有条件的家里可以在书房的一角开辟自习室,桌面上只放台灯、文具等简单的学习用品。越提供给孩子简洁的环境,孩子越不容易由于外在的因素影响走神。
2、家长最好能养成跟孩子一起学习的习惯。
如果有可能,家长最好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自己也在看书或做工作,如果是做家务,一定要把影响减少到最小。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孩子写作业,家长却在看电视、玩游戏、上网、玩手机等,你想孩子能够耐心专心吗?
3、详细的规定孩子的每项任务时间。
家长在安排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要具体到细节,考虑到孩子的专注能力和休息时间,比如语文拼音要求在15分钟内写完,写完以后孩子可以获得5分钟的休息时间他自己玩。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必须专心写作业,不能磨蹭,养成孩子写作业耐心专心的习惯。
4、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
每一个孩子都有与家人其乐融融的时刻,但也需要独处的时候。在安静的环境中,孩子的心灵也会逐渐归于平静,便能够增加学习的兴趣,以提高专心的程度。此外,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后,家长也要保持适度的安静,不可指使孩子做不相关的事情。让孩子的思维不停的处于切换和跳跃中,难以集中注意力。
5、让孩子知道三心二意的后果。
遇到孩子写作业不专心,与其谩骂不如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写不完就早点儿睡觉,明天自己去学校被老师批评也是你自己的事情”。大部分孩子都是害怕老师的批评,喜欢被表扬的。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后悔,心里想:“这下完了,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了,不然还得挨批。”
6、适当辅导。
当孩子觉得作业困难的时候,父母急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思考的能力,会让孩子畏难、厌学。所以,困难的问题父母要去辅导孩子,帮孩子好好检查作业等。辅导的态度也要比较耐心,如果急躁发火,会增加孩子对写作业的厌烦。有了父母的帮助,孩子作业轻松些了。等她的兴趣习惯培养好了,父母再逐渐放手,很多事情慢慢让她自己独立完成,独立思考。
7、让孩子明白作业是自己的事。
如果父母着急地催孩子写作业,她自然可能认为是在为父母写作业:如果不是你们的事情,你们那么着急干什么?所以,当孩子不想写作业的时候,父母不去劝她写,而是说:“反正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不写就不写吧!”因为担心老师的批评,孩子自然不敢不完成。这样,她就逐渐知道作业是自己的事。
2024-03-16 查看全文 -
现在大多数的孩子是都没有耐心的,无论干个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只要这个事情干不好了,或者出了一点点的问题就会立即放弃,这其实就是孩子耐心不够的表现。
孩子做事缺乏耐心需要怎么办?
1、树立目标让孩子收获成就感。
即使是大人在重复做一件事情时也会觉得枯燥无味,更何况是不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的孩子,所以家长们可以帮助孩子树立可以达到的目标,向目标靠近的过程时,即使做的很枯燥的事情,孩子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
2、从身边的小事来培养让孩子明白耐心的重要性。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耐心执着是成功的秘诀。让孩子多做一些洗碗,清洁桌子,清理房间等小事。一开始,孩子们会漫不经心,想玩耍,父母要督促让孩子做他们的工作,直到把碗洗干净、把饭桌擦干净,并且把房间收拾干净。
3、帮助孩子找到其兴趣点,将被动变为主动。
只要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并不是对任何事情都缺乏耐心,你可能会看到他摆弄玩具时,常常是坐在那里半天不挪地方,一点也没有厌烦感。为了帮助孩子对任何事情都能耐心对待,你可以给他讲“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还给他买了一套游戏拼图,希望借此培养孩子的耐心,使他安静地坐下来。色彩斑斓、有故事画面的游戏拼图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孩子迫不及待地根据拼图资料提供的故事情节一个个地拼起来。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整套拼图终于被孩子拼完了,孩子从中也体验到了耐心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下次就会为求得这种快乐而让自己坚持下去。
4、尽量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学习时非常容易受干扰,看电视节目或说话时的声音都能干扰了孩子的注意力。为了使孩子能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当孩子学习时,尽量不看电视节目,平时说话也注意不影响孩子学习。为了培养孩子学习的专一精神和耐心,在孩子学习之前,我们事先提醒孩子把他的学习用品都准备好,以免在学校上课或在家里复习时因为找东西而分散注意力。
5、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当孩子遇到困难、经历失败而情绪不稳定、焦躁、退缩、放弃等现象时,父母要耐心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以讲故事的方式帮孩子稳定情绪、建立自信心、克服眼前的障碍。
6、孩子专注的时候不去打扰他。
很多父母会抱怨,孩子看电视或者玩游戏时候特别专注,我跟他说话他完全不理。当孩子做自己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打扰,此时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关键。孩子十分认真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时也是自控能力最好的时候,孩子在这个时候自控能力这么好那么在其他事情上也同样可以的。父母关注孩子的点点滴滴,有效沟通,在最有效的时间里培养孩子的指控能力,学会耐心做事情,养成良好的耐力品质。
7、利用榜样教育让孩子坚持到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在孩子没有耐心时,家长们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成功的人,是如何将简单的事情反反复复的去做,就能做到成功,要让孩子明白假如每一件事情都是半途而废那么就一事无成,如果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会获得成功。家长可以经常利用类似的事例来教育孩子,让孩子明白,只有耐心的去做每一件事情,就一定有收获。
8、帮助孩子学会等待。
孩子要是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做些好玩的事就总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尽快实现,想看动画片的时候立马嚷嚷着要看,看完却还没什么长性,一集动画片没看完就想要看下一集,一副看图添色的画没做完就像要画下一副,这些也体现了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
平时我们父母陪孩子一起互动和玩玩具的时候要帮助孩子学会等待,引导孩子做事有始有终、耐心完成。
2024-03-07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