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九岁的孩子偷东西撒谎怎么办

九岁的孩子偷东西撒谎怎么办

1662

  • 当孩子出现偷东西撒谎等不好的行为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要能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深层次地分析,在知道其具体心理原因的基础上进行制止和引导,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

    九岁的孩子偷东西撒谎怎么办?

    1、家长应该保持平静。

    当发现孩子偷东西和说谎后,家长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强调的重点不在于要他坦白承认撒谎,而在于讨论。当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时,要弄清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否认。这时,家长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怒气,否则只会让他更难以面对真相。

    2、尊重孩子,不要恶语伤人。

    家长切忌用“那么小就骗人,长大必然学坏”,“你在撒谎”,“你骗人”这些糟透了的语言,否则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孩子因此会产生自卑心理,或者是更强烈的反抗心理。

    3、孩子承认错误,及时表扬同时作出相应惩罚。

    孩子承认错误时,你可以说:“我很高兴你告诉我了,我相信你是可以信任的。你如果不说实话我会罚你两天不准骑自行车。但现在,你只需要为那个错误承担一定的责任,我把惩罚减少一天。这样孩子以后即使撤谎,也会很快承认错误。不会顽固到底。而且这样才能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以杜绝下次再犯。否则,他们就不会害怕撒谎会带来什么后果,可能”旧病复发“。

    4、作孩子坚强的后盾。

    平时可以多和孩子交流,适当多鼓励孩子,教孩子学会反抗,遇到事情的处理能力等,这样当孩子遇到其他孩子的敲诈勒索的时候会寻求父母的帮助,作为孩子能信任的对象,也可以有效避免孩子受霸凌,避免孩子不得已发生偷盗行为,也能使孩子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

    5、家长要以身作则。

    生活中孩子时刻关注着家长的行为。如果家长撒谎被孩子看到或者听到,孩子很可能会效仿。比如,你说这次孩子过生日的时候给他买个变形金刚,可是你役有买,还说:”妈妈忙,没有时间去买了。“孩子就认为你是在撒谎,然后他以后做事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总是言而无信。家长一定要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

    6、跟孩子强调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孩子出现了偷东西说谎的问题,家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家长对孩子犯下的错误不闻不问,孩子就会觉得这是满足愿望的有效途径,进而屡屡犯错,甚至会形成坏习惯,直至彻底堕落。所以,家长发现孩子犯错以后就要立即跟孩子进行沟通,尤其要跟孩子强调偷东西说谎的行为会导致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其实,所有孩子都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孩子偷东西说谎的目的也是要掩盖自己犯错的事实。只要家长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孩子就会努力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7、给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偷东西又撒谎的现象,家长要立马对孩子启动认知教育,给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

    2024-03-07 查看全文
  • 孩子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学会了偷东西、撒谎,也没有孩子天生就品行有问题。大多数时候,孩子的行为都受到身边环境影响。因此,父母需要找到孩子身边这种不良行为的“源头”,从根拔除,才能进一步影响孩子养成良好品性。

    孩子偷东西撒谎屡教不改怎么办?

    一、保持冷静,了解原因。

    当发现孩子偷东西或偷钱时,应该保持冷静,了解孩子把钱用在什么地方了,不要强调“偷”这个字眼,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或者打骂孩子,甚至还把孩子赶出家门。应该调查清楚孩子偷拿钱的原因,掌握孩子把钱花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知道孩子为什么私自拿钱,根据原因再做处理。

    二、跟孩子强调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孩子出现了偷东西说谎的问题,家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家长对孩子犯下的错误不闻不问,孩子就会觉得这是满足愿望的有效途径,进而屡屡犯错,甚至会形成坏习惯,直至彻底堕落。所以,家长发现孩子犯错以后就要立即跟孩子进行沟通,尤其要跟孩子强调偷东西说谎的行为会导致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

    三、反思和改变家庭教育方式。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孩子偷东西说谎屡教不改,要主动反思和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因为孩子偷东西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总是严厉地拒绝孩子的要求,而孩子在犯错后说谎则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总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长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做出适当的改变。

    孩子偷东西撒谎屡教不改的原因:

    一、物权意识太弱。

    有的孩子偷东西是因为其物权意识太弱,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对规则和物权概念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加上家长在此方面疏于管教,就导致他们无法很好地分辨“自己的”和“别人的”。

    二、想借此博取关注。

    有部分孩子会通过一些恶劣的行为来引起身边人的注意,借此炫耀自己的与众不同,也有的孩子为了博取父母的关心和注意,故意偷东西让父母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

    三、希望得到自己没有的东西。

    有的孩子知道随意拿别人东西不对,但见到别人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总希望自己也能有,但父母又不给买,于是就只好来个既满足愿望又不被人发现的“偷东西”行为。

    四:侥幸心理作怪。

    有时孩子明知道偷窃别人的东西不对,但还想起人不注意时占点便宜。会认为只是偷偷拿一个,不会被发现,于是就理所当然地“拿”了一些回家。

    孩子偷东西撒谎屡教不改的害处:

    一、道德品质受损。孩子偷东西是不道德的行为,长期下来可能会损害他们的道德品质,让他们变得不诚实、不守规矩,甚至失去信任。

    二、家庭关系紧张。孩子偷东西可能会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父母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信任感,孩子也可能感到被父母否定。

    2024-05-07 查看全文
  • 孩子偷东西是非常不好的行为,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想得到那样东西,至于是不是用钱买的,似乎还没有那么重要。家长要正确引导,要了解孩子的这么做的原因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在教育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4岁孩子偷东西屡教不改怎么办?

    1、保持平静

    当发现孩子偷东西和说谎后,家长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强调的重点不在于要他坦白承认撒谎,而在于讨论。当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时,要弄清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否认。这时,家长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怒气,否则只会让他更难以面对真相。

    2、转化教育

    当孩子有偷窃行为的时候,要有耐心的教育孩子不要继续偷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一股脑儿的对孩子骂个不停,要让孩子知道偷窃的危害,偷窃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让孩子纠正,可以定期检查孩子,也可以多多鼓励孩子。

    3、加强管理

    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加强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告诉孩子要自力更生,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要拿,同时我们要告诉孩子不要和有偷窃习惯的孩子在一同,让他成为一个诚实守信自尊自爱的好孩子,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他。

    4、强调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孩子老是偷东西还屡教不改,家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家长对孩子犯下的错误不闻不问,孩子就会觉得这是满足愿望的有效途径,进而屡屡犯错,甚至会形成坏习惯。

    所以,家长发现孩子犯错以后就要立即跟孩子进行沟通,尤其要跟孩子强调偷东西的行为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只要家长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孩子就会努力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14岁孩子偷东西屡教不改的原因?

    1、报有侥幸心理

    有的孩子在大人的教育下,明明知道偷别人的东西是不好的行为但仍还这么做,这样的孩子心里总会抱有一丝丝的不会被别人发觉的侥幸心理。例如,在和小伙伴一起玩积木的时候,孩子非常喜欢,自然就会认为偷拿几块,别人也不会发现,索性就拿几块回家。

    2、没有所有权的概念

    小孩子的大脑认知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存在你的和我的之分,因此当孩子看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第一反应就是会认为是自己的,做出的表现也是占为己有的行为。当然孩子自然也没有“所有权的概念”,他们在玩别人的玩具时像在玩儿自己的一样,自然拿了别人的东西也不会感到任何愧疚和不安。

    避免14岁孩子出现偷东西的方法?

    1、帮孩子树立正确的物权意识。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有区分你、我、他的概念,把孩子的物品区分出来,让孩子有自己的小天地和属于自己的物品,如果大人要拿孩子的东西,要经过孩子同意后再拿。这样孩子就能理解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的道理。

    2、引导孩子合理消费。过年过节给孩子零花钱,要帮孩子规划好,比如买书包、买练习本,孩子用自己的钱买会比较有成就感,而且比较容易学会珍惜,大人需要做的是告诉他们哪些应该买,哪些不需要买,学会积蓄,避免浪费与攀比。

    2024-05-14 查看全文
  • 相信每个做爸爸妈妈的都是爱自己孩子的,他们希望孩子身体健康、品行端正、智力发育良好。但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事与愿违,发现孩子有偷东西的行为,应该怎么办?这的确是一个令很多父母头痛的问题。如何处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发现孩子偷东西怎么办应该怎么教育?

    1、正确使用延迟满足

    在孩子“偷东西”行为的背后,是在告诉着家长们,你需要和孩子好好的谈一谈了。家长们大可告诉孩子,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告诉爸爸妈妈,而不是用这样的方式欺骗别人,欺骗自己。父母正确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可以很好的帮助帮助解决随便拿别人东西的问题。

    2、做好金钱教育;强调物权意识

    家长有必要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让孩子明白钱是通过努力劳动得来的。从孩子开始拥有自己的零花钱开始,我们就要教他们如何管理金钱、花钱和存钱。还要帮助孩子建立物权意识,分清“你的”、“我的”,不碰别人的东西,拿别人东西前一定要先征得对方同意。

    3、宽容很重要

    发现孩子偷东西以后,不要抓到孩子就是一顿毒打,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家长要结合孩子偷东西忐忑的心理,给他讲故事,告诉他偷东西是不好的。不要当场揭发孩子或者在公共场合把这件事说出来,孩子会留下一辈子的阴影。家长只需要侧面告诉孩子这么一个道理,孩子也会有敬畏之心。

    4、了解原因

    孩子偷东西总该有原因的,是零花钱不够买不了还是想要偷回来寻求刺激,这个家长都必须要了解清楚。如果是因为零花钱不够,家长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如果是因为好玩刺激的话,一定要花时间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并且对孩子进行教育。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冤枉了孩子。

    5、正确引导

    孩子还小,其实还没有分辨能力,也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更不会有什么荣辱观。当家长发现孩子偷东西的时候,不要过分责骂,更不要过分看低孩子的人格。一次的犯错不代表是终身的错误。家长在这一方面一定要照顾孩子的感受,并且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6、让孩子学会独立

    孩子偷东西的这种情况,需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家长要告诉孩子要自力更生,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要拿,同时我们要告诉孩子不要和有偷窃习惯的孩子在一起,让他成为一个诚实守信自尊自爱的好孩子,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他。

    7、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欲望

    孩子对他喜爱的东西都有占有欲望,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很容易因一时冲动而造成越轨。事先的预防显得特别重要。家长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境,教孩子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例如买东西时,事先提醒孩子不交钱不可以随便把东西拿走;去朋友家做客时,告诉孩子,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不要随便动人家的东西等。

    2024-04-22 查看全文
  • 父母知道十岁孩子偷拿别人东西就要重视起来,从故事中讲道理,从偷别人的东西,带给别人的危害和带给自己的危害,以及影响,详细具体的分析给孩子听,循序渐进指导孩子。

    10岁孩子偷东西怎么办?

    1、让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

    10岁孩子拿别人东西肯定是不正确的行为,就需要让他还回去,要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同时家长就应该让其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别人道歉,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承担责任,有效防止孩子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

    2、帮助孩子做好引导明白偷与拿的概念

    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小时候就帮孩子正确的引导什么是偷,什么是拿,让孩子正确明白偷与拿的概念,不能将偷别人东西理解为拿一拿就没事。10岁的孩子偷东西,家长这时候就要尝试引导孩子为什么偷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3、培养孩子换位思考能力

    如果10岁孩子拿别人的东西,家长可以通过手偶游戏、编故事等方式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比如给孩子讲“拾金不昧”的故事。让孩子学会设身处地,让他体会到丢了东西有多着急,鼓励他及时归还。

    4、给孩子积极改正的机会

    当10岁的孩子偷了别人东西就是犯了错了,这时候家长不要对孩子一概否定,而是要给孩子积极改正的机会,能够让孩子主动的去把东西还给别人。这样可以让孩子从自己积极的改正行为中,意识到自己偷东西是不对的,改正自己的这一种错误行为。

    10岁孩子偷东西的原因:

    1、缺失心理

    当别的小朋友都拥有一件东西,但是自己没有。小朋友可能就会产生偷窃心理。当自己身边的所有人都拿着同一件东西,当大家课上以及课下都在玩这件东西,但是自己偏偏没有,家长也明确表示不给自己买。孩子可能便会产生偷窃心理。

    2、错误示范或强化

    可能生活中有人因为偷东西或者撒谎而获得了一些额外的收获,而这个让孩子知道了并学习到了,或者是孩子偶发的偷东西撒谎行为被父母发现后,过度惩罚或者没有正确教育而强化了该行为。

    3、缺少认识和教育

    有些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恰当不好的,在他们的认识中,会觉得这只是拿了个东西,只是说了一句不一样的话,而当父母发现了并给予了惩罚,但是并没有很明确很清晰地告知孩子这个行为是错误的,错误在哪里,应该如何做,那孩子依然会持续这样的行为,没有太多的改变。

    2024-04-19 查看全文
  •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偷拿东西是错误的,不要去暴力解决问题,应该心平气和的跟孩子谈一谈,你为什么去偷东西,你是缺这样东西还是怎么样?找出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发现自家孩子偷东西怎么办?

    1、学会共情,理解他们的动机而不是贴标签

    无论孩子出于什么动机偷东西,父母要学着共情的姿态理解孩子。沟通的时候尝试这么说,你很喜欢这个东西,一直都想得到它,爸爸妈妈理解你,但是这种做法是不对。

    2、转化教育

    当孩子有偷窃行为的时候,我们要有耐心的教育孩子不要继续偷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一股脑儿的对孩子骂个不停,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偷窃的危害,偷窃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让孩子纠正,我们可以定期检查孩子,也可以多多鼓励孩子。

    3、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告诫孩子

    孩子行为对错,父母的价值观会给孩子提供标准,所以给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很重要。父母需要告诉孩子,哪怕是一针一线,也不应该拿别人的。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用同理心能帮助孩子从他人的角度考虑事情。

    4、加强管理

    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加强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告诉孩子要自力更生,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要拿,同时我们要告诉孩子不要和有偷窃习惯的孩子在一起,让他成为一个诚实守信自尊自爱的好孩子,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他。

    自家孩子偷东西的原因:

    1、孩子被周围人诱导

    有的孩子学会偷盗是被周围的人趋使的。一堆孩子里,如果有一部分的孩子喜欢偷盗,很可能会影响其他孩子。正常孩子的交友圈,会主动排斥有偷盗行为的人。可是当不正常的偷到孩子聚集的时候,很可能会影响没有偷盗过的孩子。孩子跟随经常偷盗的孩子尝到甜头之后,也学会了盗窃,成为了惯犯。

    2、基本需求没有获得满足

    对于没有经济能力的儿童来说,他的衣食住行都要完全依赖自己的父母。倘若孩子感觉自身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最终会选择自己动手。最为简单的解决之道莫过于 “自取所需”。

    3、需要更多关爱

    孩子觉得生活里缺乏情感和关爱—这可能是儿童偷窃行为更加普遍的诱因。如果小朋友的情感需求无人问津,他们内心深处会觉得空虚,就有可能通过偷窃来填补这份空白。

    2024-04-19 查看全文
  • 孩子偷东西的这个话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严肃的。孩子出现偷窃的行为,是很多家长都很苦恼的问题,家长们一定要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帮助孩子去解决这个痛点,切记不要对孩子进行暴力的打骂,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十二岁的孩子偷东西怎么办?

    1、让孩子明白自己行为上的错误

    虽然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有自己的原因,也许是因为父母很少关注他,也许是因为喜欢别人的东西等原因,但不管什么原因,偷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自己行为上的错误。

    2、处罚

    当孩子偷别人的东西时,父母必须做出相应的惩罚,这样孩子就可以知道他们所做的事情是不正确的。假如孩子偷东西的方式没有得到一定的指责和处罚,孩子很有可能对偷盗行为没有正确认识,也很有可能再次发生偷东西的个人行为。因此,父母仍然必须做出一定程度的处罚,以便孩子不敢再犯,以确保能够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3、教孩子认识“偷拿”的行为

    一定要教会孩子基本的物品所有权,让他知道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未经过他人允许,坚决不允许拿。只有清楚认识“偷拿”的行为,孩子才能知道错在哪里,并且慢慢改正。哪怕他是无意识的,父母也要态度温和的教育,加深孩子的印象。

    4、鼓励孩子承担责任

    父母在第一次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之后,就要要求孩子把拿了的东西归还并向别人道歉,如果是贵重的物品,父母也要承担起赔偿的责任,以身作则地让孩子明白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父母除了让孩子分清对错、具备是非观念外,也要让孩子看到事情的处理结果。

    十二岁的孩子偷东西的原因:

    1、逃避惩罚

    孩子会为了不受到严厉的惩罚,所以不敢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这是每一个孩子都会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在不经意间触碰了父母的底线后,孩子会选择死不承认或者是强行狡辩。

    2、求关注

    很多家庭中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在家里陪孩子,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就用“偷拿别人东西”这种方式来让父母把目光集中在自己的身上,而此时的父母一般都会很重视这件事,父母的关注度越高,孩子越满意。

    3、未被父母满足

    孩子和我们成人不同,当我们成人未被满足后,会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欲望,可是孩子由于小他们对自己的控制能力较差,所以一旦有了自己想要的物品,即使被父母拒绝,他们也会想办法拿到,从而会出现“偷窃”的行为。

    2024-04-1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