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逆反期的引导和教育
488
-
孩子进入青春期,和从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家长应该发现孩子的成长,并跟随孩子一起进步,在家庭教育上也应该做出调整。如果家长能根据孩子的青春期特征,采用恰当正确的教育方法,相信孩子是不会出现逆反心理的。
青春逆反期的孩子怎么教育?
1、父母要和孩子平等交往。
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作为父母不能在想孩子小时候那样事事给孩子拿主意,要更多地听听孩子的建议,对于你认为不对的你可以给孩子提提意见,帮助他改正,态度要和蔼,千万不能够强制性的让孩子按照你的想法来做事,那只会让孩子和你越来越远。
2、父母要注意树立孩子的价值观。
青春期的孩子会有一段迷茫期,在这段时期孩子会有一种茫然而恐惧的心理,因为他们意识到他们与以前不同了,马上就要成年了,既有对未来的迷茫又有对未来的恐惧,这时一种很复杂的心理,这里就需要父母来合理的引导孩子,为孩子解惑,让孩子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快速走出自己的青春迷茫期。
3、父母要对孩子付出更多的关爱。
其实在青春逆反期,孩子的内心之中更需要父母的关怀,当他们有什么事的时候更多的会想到父母,特别是在生病或他感觉迷茫无助孤独的时候,虽然孩子并不想和父母多沟通,多和父母说话,这都是因为他感到父母唠唠叨叨的很心烦,因此作为父母要适可而止。
青春逆反期的孩子有哪些特征?
1、情绪敏感,容易发脾气。
青春逆反期的孩子就像一个小刺猬,戒备心很强,且情绪敏感,经常因为一件小事儿而发脾气。当然,在我们眼里是小事,但对于孩子而言有不同的意义。
2、以自我为中心。
孩子会将自己放在优先位置,以自己的意愿去做某些事情,或者拒绝做某些事,此时孩子的虚荣心也变得很强烈,容易与同学产生攀比心理。
3、顶嘴,不服管教。
父母说一句,孩子回三句,抗辩能力很强,尽管大多时候说的都是些歪理。有没有道理不论,总之他就是想要辩论上一句,因而也变得不服管教。
孩子进入青春逆反期的原因:
1、主观因素。
所谓主观因素说白了就是指每个人到了青春期,多多少少都会有叛逆的现象,因为他们的脑功能越来越发达,分析能力越来越强,但由于经验不足、认知方面的片面化,他们不能认同大人的教育思维,所以经常会把父母的指点、提醒当成干涉和严管,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
2、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主要是父母的不良教育方式,例如,家长简单粗暴或命令式,或者对孩子各方面要求过严,期望过高等,也会导致孩子逆反。
3、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不到满足。
孩子对外界充满着好奇心,然后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不予理解,表现出冷漠,或者对孩子的行为强行制止,甚至处罚等,这些都会让孩子感到压抑,所以才用反抗对回应家长。
2024-05-14 查看全文 -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时常让父母感到“头疼”。许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长大越不听话。那么,孩子叛逆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吗?其实找对方法,孩子会成长的更好。
孩子逆反期教育怎么办?
1、以身作则
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都说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来自父母的投射。尤其在叛逆期,我们更需要约束自己,给孩子做个榜样,通过实际行动带动孩子,影响孩子。
2、学会认可
叛逆期的孩子性格敏感、多疑,很在乎他人的看法,也很容易对他人不信任。不信任,在亲子关系中非常糟糕的一种状态,家长不相信孩子,孩子得不到真正的成长,孩子不相信家长,不愿意与家长分享喜悦倾诉困扰,隔阂越来越深。
3、不在原则性问题上迁就孩子
叛逆期的孩子容易犯错,但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家长不应持迁就的态度。大家要让孩子明白错在哪里,危害是什么,即使是不大的问题,家长也不能姑息,因为小事累积也可铸成大错。
4、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应对方法
明确告诉孩子怎么做,因为孩子年龄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心中没有对与错的概念。逆反期的孩子往往自尊心更强,总是有“不服输”的精神,这或许可以说是逆反期积极的一面。家长可以利用好这一点,恰当的使用激将法来让孩子产生“内驱力”,激发出孩子的潜能。
孩子逆反期的原因:
1、家长的吼叫和打骂
孩子没有按家长的预期做事,叫往东偏要往西,父母的情绪很容易失控,进而对孩子吼叫,甚至打骂。对孩子吼叫或打骂的时候,表面上感觉是阻止了他的冒犯行为,实际上只是暂时停止了。从长远看,是真正在助长孩子的叛逆行为和挑衅行为。
2、家长的唠叨
唠叨就是家长反复说一些已经说过很多次的事情,比如在学校要认真听课等等,久而久之,孩子拒绝倾听,甚至直接与父母对立。
3、家长反复说教
很多父母很喜欢说教,总是不厌其烦的告诉孩子,你要怎么怎么样。这种当众指挥和控制,只会更一步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2024-05-14 查看全文 -
逆反期孩子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不听话,父母说一,他们非要做二三四。只要是父母的命令,他们无论对错,硬着头皮也要违逆。因此,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叛逆问题时,通常很难保持冷静,被气到恨不得直接上手揍孩子,亲子关系因此出现破裂。
青少年逆反期如何教育:
1、父母要冷静。
逆反期的孩子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但父母作为成年人,一定要控制好情绪,不可对孩子大发脾气,只要等自己冷静下来后,才能更好的去说服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哪里做的不对。而且,能控制好情绪的父母,孩子一般也比较认可。
2、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尝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要总是以大人的眼光和视角去看待孩子的某些行为。多多尝试和孩子沟通,看看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什么,他们如何看待一个你不理解的问题,这样,你才能和孩子在心灵深处进行交会。
3、注意家庭氛围的和谐。
孩子进入了叛逆期年龄的时候,也是家庭和谐氛围被打破的时候,双方总是对立的,父母还想像先前一样掌控孩子,而孩子想努力跳出父母的说教,甚至发展到严重的地步的时候,孩子会产生离家出走,不想回家的心理。
青少年逆反期有哪些表现?
1、反抗权威。
叛逆孩子可能经常违抗家长、老师或其他权威人士的规定和指令。他们可能表现出挑战性、不服从和抗拒的行为。
2、会有一个新思想。
逆反期的孩子开始对自己的外表有一定的要求了,开始会打扮自己,会对一些好看的东西有吸引,对一些事物有自己的一个审美的判定标准了。开始慢慢地注意自己的一个形象,外观了。
3、否定意识。
逆反期的孩子开始会对一些法则条例有一定的不认同,一定的反对意识。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开始有自己的认知了,开始会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一个想法和意见了。
青少年进入逆反期的原因:
1、青春期生理迅速发展。
孩子青春期时期,大脑结构和技能已趋于成熟,思维方式或视角已经超越童年期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性别意识、性意识的逐渐强化和建立,逐渐形成了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
2、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而抗争。
他们需要成人将其视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给予平等的自主性,父母却一味将他们置于孩子的地位,予以保护,支配和控制,从而导致反抗,使亲子矛盾突出。
3、家庭教育的缺失。
当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接纳以及回应时,也便学会了去隐藏自己的真实需求,面对家长的训斥可能会沉默,可能会反抗,但唯独不能“好好说话”。
2024-05-12 查看全文 -
孩子叛逆期可以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来解决。家长应该有耐心和坚定的信念,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情况和需求,寻找适合个人成长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孩子渡过叛逆期,健康和快乐地成长。
孩子逆反期如何教育?
1、收起你的唠叨,有效沟通
叛逆期的孩子是最烦家长的唠叨的,尤其是很多妈妈比较爱唠叨,但是自己又不自知,或许家长本身的话也并不多,但是当孩子比较反感时,也就应了那句老话,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时家长就需要改变自己与孩子的交流方式,看看问题出在了哪单,最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样才是解决问题该有的态度,也是最佳方式。
2、说话算数,互相尊重
家长在和孩子平等交流过程中,要有最起码的诚信可言,说出去的话要像泼出去的水一样,不要再收回来,讲的就是说话要作数,说一不二,家长和孩子都要将诚信,平时可以像朋友一样相处,但还是要有一定的威严,也要给孩子尊严,孩子长大了,也要给他留面子。
3、允许叛逆孩子犯错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同时,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家长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4、给孩子一个温馨幸福的家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当孩子经常看到父母秀恩爱,每天回到家有美味的家常饭菜,有亲切的嘘寒问暖,有亲密的肢体接触,有理解、接纳、包容的家庭氛围,他就很乐意回家,并且在乎家人的感受。
孩子叛逆最忌讳什么?
在孩子叛逆期,一般多比较烦唠叨的父母,尽管父母的唠叨是为孩子好,但是没有人会享受这种唠叨,反而会觉得那是一种负担,听得多了就会腻烦,正常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处于叛逆期的一个孩子呢。
家长不要打骂孩子,因为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甚至会让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让亲子之间的感情变得生疏,所以找到起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家长千万不要经常在孩子面前提及别人家的孩子,同时进行对比,因为自己家的孩子即使学习成绩差,也是有自尊心的,长此以往就会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在家里不受重视,是一种很糟糕的教育方式。如果经常给与中肯的鼓励效果会很好。
孩子叛逆期结束有什么表现?
这个问题其实很笼统,覆盖面也比较广泛,在大人们看来孩子的行为表现变好了,在当前的年龄做该年龄该做的事,对待父母、长辈以及朋友相处都和睦了,并且确立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不用父母再为自己操心等等,这样的现象说明孩子的叛逆期就已经结束了。可是,这一现象说早也早,说晚它也非常的晚,有些孩子甚至到了30岁整天还吊儿郎当、无所事事等等。其实这跟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2024-05-06 查看全文 -
叛逆期的孩子是很难沟通的,家长们一定要多加耐心,在陪伴孩子的同时也和孩子共同学习与成长,得到意外的收获。如果疏导不好,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不管是到社会上,还是生活中都容易经受不住挫折,不能担当大任。
如何正确引导处于逆反期的孩子?
1、有效倾听孩子
当孩子主动和父母沟通时,父母就要当好一个倾听者,不要中途打断孩子的话,不要肆意批判孩子,这样孩子的心事,父母更能明白,也能更好的知道孩子的心理动态。
2、“暂避锋芒”
当孩子情绪强烈,跟我们对立时,做父母的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平静孩子的情绪上,使孩子恢复理智。切忌在孩子情绪上来时,打骂孩子,等孩子情绪平稳后再进行说服教育。
3、多参与孩子的活动
多陪孩子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比如打球、游泳、爬山等。鼓励孩子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展现自我价值,用朋友的态度与他们交流感受,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
4、加大运动
青春期的孩子激素水平都会很高,往往表现出好动、情绪化的表现,而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经常运动,不仅能够在发育阶段强健体魄,还能够排解情绪,释放能量,父母能够加以鼓励与互动就更好了。所以,孩子要从小培养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多运动,做一些亲子活动有助于促进沟通,从而实现家庭的和睦。而不是从小捧在手心里,怕摔怕碰,造成孩子懒惰、娇惯。
5、学会赏识孩子,对孩子有信心
尤其在学习上,要鼓励孩子独立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不要去充当孩子的拐杖,不要让孩子过多地依赖父母、长辈。初中生孩子叛逆,家长要为他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让孩子自由发展。及时表扬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培养他的自信心,使他养成自觉进行学习的良好习惯。
6、注意家庭氛围的和谐
孩子进入了叛逆期年龄的时候,也是家庭和谐氛围被打破的时候,双方总是对立的,父母还想像先前一样掌控孩子,而孩子想努力跳出父母的说教,甚至发展到严重的地步的时候,孩子会产生离家出走,不想回家的心理。
孩子逆反的原因:
1、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家长对自己无限宽容,而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就变得异常严肃,家长自己没有做好榜样,还责怪孩子事情做不好,孩子看到也不服气,这就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2、有些家长总是不注意对孩子的说话方式,孩子一犯错,他们就恨铁不成钢,有骂孩子笨蛋、窝囊废、胆小鬼的,有说孩子注定没出息的,甚至有时候还会拳脚相加。其实孩子的内心是很脆弱的,尤其“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你总是对孩子说这样伤害孩子的话,孩子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024-04-27 查看全文 -
孩子到了逆反期说明孩子正在慢慢的长大,可能会有很多想法,有强烈的要求别人承认他的承认感,但是这时候家长就会用不听话,顶嘴来反驳孩子,孩子自然就会变得叛逆。
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的逆反期?
1、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尝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要总是以大人的眼光和视角去看待孩子的某些行为。多多尝试和孩子沟通,看看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什么,他们如何看待一个你不理解的问题,这样,你才能和孩子在心灵深处进行交会。
2、要相互尊重
家长由于与孩子的年龄段不同,社会经验、阅历上差距很大,造成孩子不容易理解父母,不在一个频率上,而且父母自认为自己比孩子懂得要多,更有话语权、主导性,不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便会与孩子之间心里隔着一堵墙。所以,父母要和孩子之间相互理解与尊重,不插手对方的隐私,给对方应有的空间。生活中要多倾听对方的意见,给出自己的看法,让孩子自己考虑。
3、正面引导少指责
大多数孩子的叛逆行为来自于指责,过度的批评导致的结果就是不断积累的怨气。家长总以为批评是一种激励,可往往会变成一种家常便饭。引导不是命令也不是指责,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将孩子的想法引导在正确的方向上,这种提问应该相对温和,不要强迫更不要自问自答。
4、尊重孩子的隐私
孩子越大越会有自己的心事,无论多大的孩子都是如此,家长不要觉得孩子不能有,就会用各种方法去窥探孩子。有家长觉得这样可以更了解孩子,了解的方法有很多,窥探不是了解而是满足家长的好奇心。参考第一招多询问,家长的真诚会换来孩子的回应。
5、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是孩子栖息的港湾,一个和谐的家庭会给孩子带来温暖,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也更有安全感。在社会中,多少离异的父母匆匆结婚,结婚后却发现双方种种的不和睦而分道扬镳,给弱小的孩子造成缺憾与阴影。所以,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一定会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为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打好基础。
儿童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
1、家长不注意对孩子的管教方法
父母以专制的方法管教孩子,常用命令的语气说话,要孩子顺从一切,并不是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行得通的。个性较温和的孩子,会顺从父母的权威,个性较刚强的孩子, 则会反弹。反弹的结果,便会形成所谓的叛逆行为了。
2、总是太过严厉压制孩子
有些父母希望望子成龙,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比较的专制,总是以父母的态度去教育孩子,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样反而会阻止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家长如此不考虑孩子的感受,总是不停地说叫孩子,命令孩子,又怎么能够要求孩子总是顺着家长的心意呢?所以,有的时候孩子之所以会突然淘气不听话,很有可能就是被压抑得太久需要情感的释放。
3、孩子开始形成独立的性格
有的父母总是觉得孩子还太小,能力不足,思想还不够成熟,对于任何事情都是一手包办,几乎没有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其实这样并不是孩子所想要的。他们也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由于父母长时间的溺爱,让他们越来越想要表现自己,想要变得独立,从而就产生了反抗的心理。
2024-03-29 查看全文 -
孩子都要经历叛逆期,家长要想办法和孩子成为朋友,与之交心,正确引导,不能责骂更不能限制孩子的自由,因为他们处在叛逆期,越严格越叛逆。叛逆期的孩子渴望得到家长的尊重,因此想要帮助孩子顺利的度过叛逆期,家长要对孩子多些尊重。
七岁逆反期的孩子怎么教育?
一、不要和孩子硬碰硬。
当孩子叛逆时,父母不要和孩子针锋相对,可以放低姿态,让孩子情绪冷静下来。同时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让他们主动认识到事情的对与错。只要父母积极引导,一定能帮助孩子安全地度过叛逆期。
二、多些沟通。
了解孩子的成长以及自己的实际想法,尤其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叛逆、敌意的问题,甚至对父母有很多挑战权威的表现,这个时候要多一些包容。
三、与孩子平等地谈心。
把孩子当成与自己有平等人格的人,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正确地方,要尽可能地找出孩子身上的优点,主动告诉孩子明确应该坚持什么,不应该坚持什么。肯定孩子的发展价值,客观对待孩子的叛逆行为。父母也不要总是用埋怨和批评的口气和他们说话,要学会正确的和孩子沟通和解释。
四、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
可能许多家长都会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孩子的身上,这样可能会冤枉孩子。一旦遇到孩子一直坚持的事情,家长不妨问一下他为什么,若是理由很合理,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去做。
五、鼓励。
针对性的正面表扬和鼓励,有助于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叛逆有时更多表现为有意或无意识的和父母的意愿向左,即为家长所不可为,逆向而行。建议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主动发现孩子积极的行为,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引导和帮助其养成积极乐观的性格。
六、多关爱,少溺爱。
家长对孩子要关爱,但不能溺爱,父母不可以无限制地纵容孩子。其次,适当延迟满足孩子的某些需求,让孩子学会珍惜和尊重。最后,学会对孩子说“不”,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要明确地拒绝并说明原因。
七、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家长一定要切记,不论何种原因,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夫妻之间如此,有些婆媳关系紧张的家庭更要注意这一点。如果孩子每天为家长的争吵担忧,就会产生情绪的变化,不利于心智的成长。家庭大人如果经常争吵,孩子就会学会这种沟通方式,他们会觉得吼叫和争论才是正确的沟通方式。沟通方式既定以后,很难再纠正过来。
2024-03-22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