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内向胆小怎么引导
527
-
每一位孩子的性格表现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宝贝性格内向,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较慢,平时相对比较安静。有的孩子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较快,相对来说更外向活跃。这是每一位孩子的个性,家长应该学会尊重,而不是简单的下定义判断好坏。
孩子内向胆小不爱说话怎么引导?
1、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不会说话、内向、胆小鬼”等标签。这只会增加孩子心理压力,其实孩子没有父母想象的那般不勇敢,反而在父母的标签和责备下会变得愈胆小退缩。所以,尽可能地用鼓励的话语和孩子交流,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2、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做准备。父母要多花一些时间引导孩子,让他适应和别人的交往。每次带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之前,不要一再催促孩子“今天你可要记得和别人打招呼话”之类的。这样不但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还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
3、给孩子安全感,孩子内向是由于缺乏安全感,缺乏自尊和自信,父母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平时父母多抽时间陪孩子一起玩游戏、亲子共读等,在这些过程中给予孩子表扬和肯定,让孩子感到自己很棒。
4、理解大于批评。孩子难免做错事,父母应该以理解的心态去跟孩子讲讲道理,不要总批评。关于孩子的事情,要尊重孩子的意见,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也让孩子慢慢学会看待事情。父母应善于并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孩子的长处,这样孩子的害羞心理会有所改善。
孩子内向胆小不爱说话的原因:
1、缺少父母的陪伴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能够给孩子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如果父母都是比较活泼开朗的性格,那么潜移默化中孩子也会形成这样的性格。但是现在很多父母把重心都放在工作上,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即使是节假日也很少待在家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表现的和父母疏远,有什么话也不愿和父母说。
2、不允许孩子犯错
好多家长明明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就会变得比较的着急,不允许孩子犯错。小孩子一犯错就会大吼“看看你太笨了,给你说过 孩子是做错,说过多少次了,你傻不傻”这类语言。这会打扰孩子积极性的,让孩子变得胆小,不爱尝试,更不愿意同家长交流。
3、对孩子老是不满意
这是家长们攀比的虚荣心造成的,完全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人家孩子会的,自己家孩子不会,就老是说“你看你啥都不会,人家谁谁这个钢琴,书法什么怎么样,怎么样,太笨了”。
2024-04-20 查看全文 -
10岁内向胆小的孩子一般能力比较差,教育上要更温和,温馨,不要管得太死。慢慢来,创造条件让她多交往,不要批评她胆小。 胆小其实是孩子缺乏安全感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环境与教育的影响。
10岁孩子性格内向胆小怎么引导?
1、让孩子及时发泄情绪
不要以为孩子都是开心的,不会有负面的情绪,其实孩子还是会有自己一个不开心的情绪的。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让孩子发泄出来,不要憋在心里,不然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
2、尊重孩子的天性
父母要时刻谨记孩子这种性格不是问题,尊重孩子的性格,不可以强求。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堰苗助长的事,不要过激的去纠正孩子的性格问题,这只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更加内向。
3、帮孩子树立自信心
很多性格内向的孩子往往是内心缺乏自信心导致的。所以,生活中父母应该多给孩子鼓励和支持,激发内在动力,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多说鼓励孩子的话,千万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对孩子发脾气,这会对孩子心灵造成伤害,会让他变得不愿与父母沟通、不喜欢讲话,时间长了,内向的性格就会凸显。
4、多让孩子与人接触
我们都知道要克服胆小的心理,就要让孩子多和别人接触,他们只有和别人接触了,才会懂得如何和别人接触,怎样和别人接触,在和别人接触的过程中,他们才会知道如何和别人接触,才能获得别人的好感,或者应该怎样的和别人接触。孩子在和别人的接触过程中,可以加强自己的沟通能力,使自己不再胆小,因为会和很多不同的人接触,他们也就会面对很多不同的人,他们会在以后的生活中知道和怎样的人沟通,要用怎样的方式。孩子只有在和别人沟通的过程中,才能改变自己的性格,使自己变得开朗乐观起来。
5、端正教育态度
家长不可以,因为孩子做的不好就说教孩子,那样孩子会觉得他们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会挫伤孩子的信心,也会不愿意和别人沟通。所以父母要端正自己的教育态度,要用合理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6、放手磨炼孩子
相信我们身边总会听到很多这样的话,你还小,你做不好,就是这之类的话。因为在家长眼里,我们始终都是孩子。所以家长对孩子做的一切都不放心,但是这就是不对的做法。这样孩子一直在家长的保护下长大,会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会产生一种这样的心理,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放手去磨炼孩子。只有我们放手磨炼孩子,对孩子有信心,相信孩子,孩子才会自己相信自己,才会觉得自己可以做好。
7、悄悄地和孩子聊聊天
找一个合适的时间,用温和的语气悄悄地和孩子聊聊天,想方设法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顺着孩子的心意走,大人的世界和孩子和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才能彻底改变孩子,换句话来说,对于内向、怕生的孩子,家长应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
2024-03-20 查看全文 -
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开始变得内向和胆小起来,不愿意跟同龄的小孩一起玩,见到陌生长辈不但不会主动打招呼,还会胆小的躲在父母的背后,针对孩子的出现的这种内向、胆小的情况,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胆小内向的孩子怎么引导?
1、努力发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表示肯定
研究中发现,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内向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对自己的不认可,自卑心理。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要努力的去发掘孩子的优势,并加以肯定,比如:“今天我碰见你们老师了,她说你最近的数学成绩提高了很多,作业完成的很棒”等等,让孩子不断对自己肯定,我是优秀的。
2、鼓励孩子一定要用对方法
内向的孩子往往最害怕的就是被很多人关注,所以在人多的场合,内向的孩子往往站在角落里。家长往往会说:你看看谁谁谁多么积极这样的话,但是这并不能起到鼓励的效果。如果是团体活动,家长不妨安排孩子和好朋友一起,或者自己和孩子一起,心理上给予孩子安慰。
3、理解并接纳孩子
孩子见到亲戚朋友不懂得打招呼,是很多家长最为苦恼的,一般家长会主动要求孩子打招呼,但这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下次孩子照样不打招呼。家长平时就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作榜样,告诉孩子怎么说,从一点一点从和相熟的人打招呼开始。
孩子之所以内向,还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心,所以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而这个过程注定是漫长循序渐进的。
4、尊重孩子的社交习惯
在孩子和小朋友交往时,要尊重孩子的社交习惯,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情。比如,带小朋友玩什么样的游戏或活动,要充分考虑宝宝的意见和兴趣。
5、多带孩子外出
孩子胆小内向不自信的话,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外出,爬爬山或者郊游都是很不错的。这些活动能够让孩子变得外向一些,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比赛,通过比赛来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胆子也能够变大。
6、让孩子多交朋友
有时候孩子与自己的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就不会胆小内向不自信了,因此不妨多鼓励孩子去交朋友。
7、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
平时应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喜欢提问、喜欢模仿、喜欢做游戏,在行为上,会争着做事,这时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样逐渐的就会增强孩子的自信。
2024-03-14 查看全文 -
相比较活泼外向的孩子,内向的孩子确实更容易错过机会,在社交上遇到的困难也会更多。孩子的性格虽然确实受到一部分先天因素的影响,但受到家庭和父母的影响更多。家长在引导孩子改变内向胆小的性格时,要注意方法。
孩子内向胆小怎么引导?
1、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很多父母,自以为很了解孩子。但其实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这点我之前在跟自己所教学生的交流中,深有体会。良好的情感交流,可以建立亲子之间的信任感,有利于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孩子也可以逐步地向其他人袒露心扉。
2、引导孩子多交朋友,和相同或不同性格的孩子玩,有助于孩子的突破。对孩子来说,童年时期,小伙伴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儿子伙伴,有利于孩子成长,孩子之间更具有共同话题,能带给孩子更多的快乐。
3、陪孩子一起锻炼、打扮。孩子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是孩子自信的关键,特别是男孩子,如果身体比较健康强壮,更容易产生自信心。而女孩的话,天生有爱美之心,作为母亲,要跟孩子多交流,培养孩子正确审美观,也可以帮孩子打扮打扮,让女孩子更美丽自信。
4、鼓励和培养孩子兴趣,学习才艺。对很多孩子来说,有一门能拿得出手的才艺,显然能让孩子更加自信,比如唱歌、跳舞、武术、跆拳道、乐器等。如果孩子有机会展示才艺,当老师同学投来羡慕的目光时,孩子无疑会更加自信。
孩子内向胆小的原因有哪些?
1、先天原因。孩子的性格内向或者外向,具有一定的先天性因素,有些孩子天生活泼开朗,但是有些孩子却天生比较内向。
2、后天原因。孩子胆小内向的后天原因,主要指的是特定的环境下,对孩子性格产生的影响,其中环境包括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
3、主要原因。一般来说,孩子胆小内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源于不自信。很多孩子看起来胆小内向,但他的内心其实是活泼好动的,而且对世界充满好奇,但是由于不自信,把孩子彻底压抑住了,孩子由活泼感动变成胆小内向。
孩子内向胆小的表现有哪些?
1、喜欢讨好别人的孩子
这类孩子和不敢抬眼看人的孩子正好相反,他在人际交往上没有问题,也能很好地融入到集体中。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压抑了自己很多真实想法,比如,对别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他不会懂得拒绝,宁愿自己辛苦一点,或是勉强自己,也希望对方能够开心,为了迎合别人,不敢坚持自己的主张和建议。这样会造成孩子缺乏个性,迷失自我,总以弱势的一方出现,孩子就会形成怯懦的性格,受人欺负。
2、不敢抬眼看人
这类孩子性格比较沉默,眼神闪烁,不敢抬眼看人,可能在父母面前还好些,在学校回答老师的问题时,不敢抬眼看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也不敢抬眼正视。孩子如果有这个特征,是一种自卑的表现,他没有底气,觉得自己处处都做不好比不上别人。
3、自尊心过强
孩子拥有自尊心这是一件好事,如果孩子自尊心过强的话就适得其反了,他会处处以自己为中心,太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也容易失去自我,活在别人语言里,不论别人对他的评价是否客观,只要是批评的话,难听的话他都会受不了。
2024-01-12 查看全文 -
自卑不是天生的,多半是在环境中形成对自我的消极认定。第一个原因很可能是家庭的教育,一直批评比较多,这一部分能做补偿的是多去鼓励、肯定孩子,只要他有一些做的好的,就给予肯定,这样慢慢可以矫正他之前对自己总是做不好的认知。
8岁孩子内向胆小自卑怎么办?
1、让孩子多和同龄人玩耍
小孩子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有时候大人很难理解小孩子的想法,不明白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多过于稀奇古怪的念头。所以小孩子的某些行为在大人看来有些单纯幼稚。小孩子长时间的和不同于他们年龄层的人一起玩,情感上无法达到共鸣,小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爱与人交流。而时常和同龄人一起玩,更能玩到一块去。受到同龄人的感染,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开朗。
2、多陪伴孩子,经常与他们交流
现在很多家长都由于工作繁忙的原因而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养,自己很少花时间陪伴孩子。孩子虽然单纯,可是心思是很细腻的。尤其是对于自己最信赖的爸爸妈妈,感情尤为敏感。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他们或许会认为是不是自己不被喜欢,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孩子说话越来越少,甚至会产生自卑的心理。
3、注重孩子的感受
这些孩子的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一定要注重孩子的感受,多听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真实的感觉得到充分的释放,这样孩子才能够感受到有人是在意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的,他们也就会慢慢地承认自己的价值,找回被自己掩藏的自信。
4、鼓励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家长要在平时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去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是需求,不管孩子说得对与错,都要鼓励孩子去勇于表达,这样孩子才能够感觉自己是被尊重的,孩子才能够因此变得自信。
8岁孩子内向胆小自卑的影响:
1、自卑的孩子语言表述能力差,强烈的自卑可能阻碍大脑系统正常运行,不善于与他人进行交流,还会影响词汇和语言的信息量,自卑的孩子不善于主动学习,孩子的学习成绩会比较差,即使长大后也不会有很大的作为。
2、自卑的孩子不主动与人交往,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只会导致孩子变得越来越孤单,也会加重孩子自卑的心理,自卑的孩子不重视友谊,不愿意抛投露面也不愿意表现自己。
3、自卑的孩子多有社交恐惧,社交恐惧是对社交场所做出极不适的异常现象,自卑的孩子进入大环境,完全不能与人正常交流,进入社交场合就会有强烈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是自己不能控制的,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2024-04-27 查看全文 -
孩子不够自信,内向且胆小要怎么办?在我孩子的家长群里经常看到家长们讨论类似的话题,可见很多孩子都会有这样的情况,那我们作为家长的应该怎么办呢?
孩子胆小内向不自信我们要如何引导?
1、多带孩子外出
孩子胆小内向不自信的话,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外出,爬爬山或者郊游都是很不错的。这些活动能够让孩子变得外向一些,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比赛,通过比赛来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胆子也能够变大。
2、让孩子及时发泄情绪
不要以为孩子都是开心的,不会有负面的情绪,其实孩子还是会有自己一个不开心的情绪的。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让孩子发泄出来,不要憋在心里,不然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
3、少说教,多示范
说教是父母们最擅长的,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让孩子出现不爱听,他们更多的是看父母们如何做。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父母先自己做到。榜样的力量胜过一千遍的说教。
4、教会孩子学会分享
在分享中获得友谊,获得别人的关注,学会交往,知道别人需要什么,所以当孩子经历的越多,他的胆量就会越大,到家长心态越平静越稳定孩子的胆量就鼓励和肯定的越多,孩子的胆量就越大,到孩子会的越多,在家里做的越多,孩子的胆量也就越大。
孩子胆小内向不自信的原因:
1、大多数孩子在犯错后,父母第一时间会指责体罚或者动手打孩子,他们认为孩子犯错就需要责罚,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也认为这样做能加深他们对错误的认知,并且改正,但其实这种行为不可取,有心理学家指出大部分自卑,没有信心的人是和原生家庭有密切关系,一旦犯错过度指责或者动不动责骂孩子,会让他们焦躁不安,甚至自卑胆小。
2、很多父母总认为自己所做的每件事都是为孩子好,在和孩子交往互动过程中,总会以自己的想法来帮助孩子做决定,也想让孩子听从自己的意愿,并且美名其曰为孩子好,却不知时间一长会让孩子习惯被人主导,帮助自己作出决定,没有自己的主见。
3、孩子在发育生长过程中,心理要健康,家庭关系的稳定和谐最重要,父母经常吵架或者是单亲家庭,会让孩子感觉不到安全,时间一长会让自己封闭起内心,并且形成自卑。或者有些家庭父母经常争吵有家暴,而这些对孩子心理刺激极大,这些孩子在成年后身体和心灵都在治愈童年。
2024-04-21 查看全文 -
作为一种群居动物,外向的人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和认同,往往更容易处于较高的地位;内向的人也希望融入社会,然而由于部分人缺乏一些合适的社交手段,难于获取群体的认同,从而容易产生挫折感。
孩子太内向胆小怎么办?
1、帮助孩子树立应有的自信心
大部分性格内向的人孩子往往是由于缺乏自信心造成的,因此,我们应该多给这样的孩子予鼓励和支持,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家长应多说鼓励孩子的话,如加油,真棒。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孩子大发脾气,这样会对孩子的幼小心灵造成伤害,变得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不喜欢讲话。
2、给予孩子安全感
孩子内向可能是由于缺乏安全感,缺乏自尊和自信,比如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在课堂上不敢大声发表自己的想法,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怕被小朋友拒绝等。因此,父母应该给予 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平时,父母要多抽时间,陪宝贝一起玩游戏、读书等,在这些过程中给予孩子表扬和积极的 反馈,增加一些和宝贝交谈与沟通的机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很棒。
3、父母要做好示范
父母的示范对孩子也非常重要,父母要用给孩子做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父母不要心急,给予孩子帮助和支持,然后一切顺其自然,父母要做的,是不要焦虑。
4、多给孩子提供交往机会
在家可让孩子接待客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招待活动,让他为客人送茶水、糖果、搬椅子、鼓励孩子回答客人的问题;父母带孩子上街买东西时,让孩子自己告诉售货员买什么东西,并向营业员道谢,告别等;督促孩子参加班里的一些讨论或活动;向邻居借东西时可跟在孩子后面让孩子去说、去做;过生日或有事找亲戚、朋友时可让孩子传话。
孩子太内向胆小的原因:
1、家长的恐吓
为了让孩子听话,有些家长会经常用一些魔鬼、妖怪等说法来吓唬孩子,但这对于敏感的孩子来说,很容易造成心理阴影,长此以往,孩子怎么会不胆小呢?虽然大人的出发点是保护孩子,但对于思想还不成熟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加重了他们的胆怯。
2、家庭环境的影响
性格的形成与父母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部分儿童性格内向发展的原因与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如果父母是相对冷漠的人,大多数孩子会和他们的父母一样。因此,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外向,就应该从自己和家庭环境出发。
3、自我意识敏感
由于孩子的自我意识敏感,因此看到人就会产生紧张感。比如有些孩子,当父母要求孩子与他人交往时,他们表现得大方而有礼貌,但有些孩子就会感到紧张、胆怯、产生回避和退缩的行为,因为他们的孩子过于注意对方是陌生人。如果这时候父母还责备孩子的话,从此不敢与他人沟通,同时完全退缩到自己的个人世界。
2024-04-21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