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研父母能帮什么
516
-
初中阶段的孩子大多数正处于青春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成长阶段,家长在教育上也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初中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厌学、早恋、叛逆等情况,家长有必要提前阅读一些书籍,学习一些教育初中生孩子的方法。
初中生的孩子父母看什么书参考一下好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从如何教出优秀的初中生人手,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初中阶段孩子教育和成长的突出问题,既有生动的故事,又有通俗易懂的理论剖析,相信能帮助父母解决初中阶段孩子教育的若干问题。
初中阶段一共有三年,学生主要为13~16岁的孩子。初中阶段是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还很容易受到周围的影响。
本书就是专门为初中生父母编写的,从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全面分析,手把手地教父母如何更加地了解初中阶段孩子的特点,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轻松搞定孩子有可能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书中有大量来源于生活中的事例,能够让父母们在轻松的阅读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对于初中生来说,父母用心的理解和耐心的陪伴会让他们更快乐、更健康地成长。愿本书为家中有初中生的父母很好地指点迷津,真正学会如何用心陪伴孩子走过初中三年。
《好家风成就好孩子》
《好家风成就好孩子》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由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组成的综合体。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便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
亲子教育成功的根源不在于教育方法或者理论,不懂孩子的心理,不懂孩子的行为,就没有办法教育孩子。唯一能让父母顺利达到教育目的的方法只有一个——读懂孩子的心。本书告诉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如何针对孩子的不同心理做出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方法对了,孩子并不抵触批评》
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是不打不成器”,迷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可是,用“打”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却并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即使从表面上看有效,那也是暂时的,孩子的内心并不服气,甚至反感。父母也会因为打孩子的行为而丧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每个孩子的本性中部存在着“善”和“恶”的两面。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唤醒并激发他(她)人性中“善”的一面,同时抑制和消除人性中“恶”的一面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应该完全是灰色阴暗的,还应该有美丽灿烂的阳光。
批评之所以为一门艺术,在于它并非只要满足某些既定的条件即可得到某种确定的结果,而更多地取决于一些微妙的、甚至难以言传的感应和领悟,要特别注重批评对象、时机、场合和方式的选择。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对批评的巧妙运用可以使教育变得事半功倍。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一本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大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这本书讲述的是如何成长为最优秀的人的过程。“成长”是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他们并不拥有一个比我们更聪明的大脑,所经历的教育制度和我们的也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他们凭什么变得和我们不一样了?
家长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初中生孩子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一:逆反心理。
青少年处在青春发育期,由于大脑发育倾向成熟,有了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他们开始顶撞父母,不听父母,觉得父母很烦,更不愿和父母沟通。总是和父母对着干,严重的还会打骂父母、不尊重父母等。
二:厌学心理问题。
厌学心理是在中学生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有的孩子是因为在学校被欺负不想去上学,而有的是恐惧老师,还有的孩子只是单纯的不想上学,厌学心理刚开始还是容易恢复的,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失去社会功能,只想在家里呆着。
三:网瘾心理问题。
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是最大的,因为青少年都缺乏自制力,一旦接触到游戏和网络,就会沉迷其中,有的时候饭都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但游戏一定要玩,有的孩子甚至因为玩游戏,学校都不去了,最后只能退学在家。
四:早恋。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生长发育的时期,因而生理也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如女生乳房发育、会来月经;男生嗓音会变化、出现遗精。
这些生理变化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随着性器官的发育,在雌性激素的作用下,孩子会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感觉。
男女之间相处久了,很可能会做一些过分亲密的行为,出现早恋现象。
对于初中生的教育方法和建议,这些家长一定要知道:
1、在上初一之前,与孩子进行一次深入的交谈,列举一下初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初中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孩子,并表达一下做父母的期望。
很多孩子刚步入初一,经历了辛苦的小学六年级,都会出现松懈的情绪。所以父母一定要帮助他明确目标,为他鼓劲。
2、对孩子的教育尽量是单独的,谈话性的,避免公开的申斥。
孩子在十几岁的年龄,最好面子,也就是自尊心很强。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尤其是在他的老师和同学的面前。
3、改变只说不做的教育方式。尽量避免苍白的说教,而是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表率。
去年,班上有个孩子特别喜欢在做作业的时候看电视,爸爸妈妈为了改正他的毛病,在孩子学习时,不仅不让孩子看,自己也不看电视,避免孩子分心,效果特别好。
4、对孩子一定要严格要求,避免在孩子面前过于随便,保持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5、切忌不要总是在孩子耳边讲,自己怎样为他付出,拿自己小时候与他对比或拿别的孩子与他对比。
这样做,只能招来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就事论事,具体的分析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埋怨,比较。
6、多跟老师交流,随时关注孩子的变化。但要跟孩子说明,自己只是关心他,愿意帮助他解决问题。不是想监视他,不是不信任他。
2024-05-31 查看全文 -
好的父母可以造就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同理,糟糕的父母也会毁掉孩子的一生。可能有些家长觉得是夸大其词,但事实就是如此。孩子的品行、脾气、为人处世的方式,其实很多都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父母教育上的失职,对孩子影响极其深远。
什么样的父母会毁了孩子?
1、脾气暴躁、打骂孩子的父母。
爸爸妈妈的暴力行为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性格扭曲。年龄越小的孩子理解能力越有限,他不能明白爸爸妈妈为何生气。有些父母明明惹他生气的不是孩子,也经常把孩子当出气筒。长此以往,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长达后会自卑,并且家暴也会带到他将来的家庭中去。
2、没有上进心的父母。
现在有的父母自己没有出息,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全都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要让孩子变得有出息,要让孩子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那样。其实父母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一个没有上进心的父母,怎么会教育出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呢?
3、总是打击孩子的父母。
“你真丑,你不行,你真笨。”这些都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形成不自信的性格,久而久之,即便有能力达到的事情也做不到了。现实中,那些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要比在批评打击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有所成就。
4、爱贴标签的父母。
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喜欢给孩子随意的贴上标签,比如:胆小鬼、笨、没出息之类的。其实这样的标签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会让孩子潜意识的认为,自己就是父母口说说的那样,导致孩子自己丧失了自信。
5、总是给孩子哭穷。
有些父母总是给孩子灌输贫穷,这种行为会让孩子养成自卑的性格,还会给孩子形成很大的压力,让孩子无法放手拼搏。这种自卑的性格很可能会对孩子的一生都产生影响。
6、说话不算数的父母。
如今有的父母对孩子说过的话,都不记得或者不承认。比如:明明说好了带孩子出去玩,结果有事耽误了;明明答应孩子考到满分,奖励礼物的,结果没买。这些都是父母说话不算的表现,而这些表现会让孩子也渐渐的学会了撒谎,说话不算数的习惯,很是危险。
父母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有哪些?
1、父母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
孩子无论是犯错误还是冲撞了父母,都有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有时候孩子并不是故意的,只是他们的经验不足,或者想法与大人不同。与其对孩子不分青红皂白地大吼大叫,不如静下心来与孩子好好谈谈,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父母做一个倾听者,比做一个说教者,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2、表扬奖励
用表扬奖励的方式来对孩子的思想行为给予好评与肯定。这样的好评与肯定会加强孩子进取心与荣誉感,争取更大的进步。表扬奖励也要做到实事求是、要及时、要说明原因,还要应以精神奖赏为主,物质奖赏为辅。
3、指导生活秩序的安排
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引导孩子安排日常生活,安排他们的生活环境,教孩子如何有秩序地安排和利用他们的时间。父母可以指示孩子自己安排。
4、家长要注重孩子的体育锻炼
家长要经常带孩子出去跑步,或者带孩子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户外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另外一方面更多的接触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从而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5、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家长在平时生活中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最喜欢模仿的就是父母,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深刻的,所以不管在哪个方面,家长都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父母教育孩子时要注意什么?
1、情绪不稳定时不教育孩子。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在情绪不稳定时,不要教育孩子,这时头脑是不清醒的,这个时间段选择教育孩子,无异于会变成激烈争吵的导火索。
2、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骂孩子。父母需多思考一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在孩子犯错后马上责骂,要考虑孩子做事的出发点在哪里,弄清楚后在针对性的与孩子沟通。
3、不要在早晨的时候教育孩子。早上的心情会影响一个人一天的生活,心情好自然一天都会开开心心,学习生活也都会充满动力。
4、不要在吃饭的时候教育。很多父母工作忙没时间与孩子沟通,于是便会在吃饭的空档选择教育孩子,这样孩子饭吃不好,心情又怎么会好,另外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不利。
5、不能当众教育孩子。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情,你要教育他也应该把孩子带回家,当众责骂、殴打,往往后果非常严重。要保护孩子的心灵。
2024-05-16 查看全文 -
孩子动手打父母,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恶劣行为,也是一种不健康心理状态,父母可以去慢慢地对孩子进行引导。
孩子打父母是什么行为?
1、孩子打父母从法律上来说,是故意伤害行为,如果构成伤害,可以入刑。 从道德范围来说,这是大逆不道,不孝之子。
2、孩子打父母犯法视情节严重情况而定,如果是轻微的打,只是家庭内部矛盾,可以找居委会进行调解,如果严重可以进行民事起诉。
孩子打父母怎么教育?
1、用冷静的态度处理
如果孩子对家长动手了,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冷静下来,然后温和处理。可以放孩子冷静一会,让大家都有一个缓和的平静期,既让孩子看到家长是如何处理生气情绪的,让孩子知道不是所有的生气方式都是大呼小叫,也可以是平静的。同时也需要给孩子思考的时间来消化他的情绪,等孩子发现没有了发脾气的理由自然会冷静下来。
2、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年龄小的孩子不懂得如何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就需要家长的耐心帮助。如果是性格比较急的孩子,妈妈更要保持耐心,尽量安抚或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到孩子情绪稳定下来,慢慢告诉孩子怎么说,怎么做可以解决他想要解决的问题。
3、教孩子同情心和爱心
没有爱心的孩子注定不会善良,所以我们必须要让孩子充满爱心。让他们去做一些善意的事情,降低孩子身上戾气是非常有必要的。只要是父母多多做出关爱,让孩子也懂得关爱,也懂得心疼别人,他们绝对不会对任何人大打出手。
4、家长要做一些反思
当孩子们殴打他人的做法并不是天生的。是通过模仿和学习获得。你在家里有暴力行为吗?你生气的时候有没有扔东西、拍桌子等等?当你的孩子看到上述行为,但你没有告诉你的孩子这些表达是错误的,那么孩子就会模仿学习。有些孩子会在青春期和父母打架,因为家庭氛围不好导致的。
5、修复亲子关系
孩子打父母是一种极端的行为,可能会给亲子关系带来严重的破坏。父母应该尽力采取措施修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
2024-05-15 查看全文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出现打父母的情况,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作为家长,务必引起重视。可以先和孩子耐心沟通,寻找其中的原因。
孩子打父母是什么心理?
1、娇惯型性心理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掌上明珠,从小就宠着惯着,为了哄孩子高兴,有些家长甚至拿孩子的手打自己的脸,慢慢的就成了习惯。2岁以后,家里人都觉得孩子小不懂事不是真打,就一直纵容孩子的行为。其实,打人是不好的习惯,也是原则性问题,从一开始家长就要立下规矩,禁止孩子动手打人,一旦养成习惯,会很难改掉。
2、自身的心理问题
自身的心理问题所导致的。比如说,孩子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无法得到有效的宣泄而产生压抑和愤怒情绪,最终将这种情绪转化为暴力行为。此外,孩子也可能因为自身的心理问题而缺乏社交技能,无法有效地解决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从而产生打父母的行为。
孩子打父母怎么教育?
1、分析孩子打人的原因
孩子在成长中,自我意识的会开始萌发,凡遇到了不合意的话或事就动手打人,这样表示反抗。因此,父母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分析孩子的打人的原因,进一步想出对应方法。
2、教会孩子宣泄情感的方法
孩子会遇到一定的烦恼,宣泄烦恼、愤怒的方法非常必要。因此,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向大人倾诉内心情感,耐心倾听孩子的感情,释放孩子当时不愉快、压抑的情感。
3、重视孩子的品行修养
对孩子来说,重要的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其品行修养的教育。一个知识水平很高,但品行修养却很差的人,对他人和社会的隐患危害会更大。
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德行发展,加强孩子的素质教育,让孩子懂得对待父母要感恩回报、孝敬尊重、理解敬畏,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4、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夫妻之间的关系,亲子之间的关系等。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不好的言行举止,不要争吵打架,闹着离婚,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坏的负面影响。
另外父母还要注意跟孩子之间的交流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手段。对于孩子的错误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拳打脚踢。良好的家庭环境,会有助于孩子的健康的成长。
2024-05-15 查看全文 -
首先,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动手打孩子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必然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会反抗父母,而反抗父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以暴力的方式还手。因此,父母要从根本的教育方式上改变。
父母打孩子孩子还手这是什么心理?
孩子一般大了懂事了。父母在打骂孩子的时候,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有时候父母会在不问事情对错,不问原因的情况下打骂孩子,孩子会觉得委屈?觉得父母冤枉了自己,会跟父母对着干,或者还手,都是正常的。因为孩子也有自己的思维跟认知。
父母打孩子孩子还手怎么办?
1、尊重孩子,是有效教育孩子的前提。
允许孩子犯错误,让孩子具有自由空间。能够思考问题,能够自己决定事情来龙去脉。如果孩子被父母呼来喝去,那末孩子就没有尊严,内心深处反感父母。
2、正确认识打人这个行为。
在家庭教育中,父辈打儿子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不仅不会改善问题,还会让矛盾加深。儿子还手也是不应该的行为,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
3、深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
可能是某些家庭规矩或条约未能达成共识,或者是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理念上的分歧。了解问题的原因之后,家长需要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4、让孩子冷静下来。
如果孩子已经还手,那么父母需要在冷静的情况下,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家长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来控制局面,比如通过沟通来了解孩子的想法和他的状态,尝试帮助孩子控制情绪和冷静下来。
5、以此为契机,当作教育孩子的一次机会。
千万不要继续打了。但是一定要告诉,错误不要紧,要紧的是不知道自己错了而且还坚持不懈。一个人犯了错误只要知道改正,那就可以符合社会化进程,符合成长规律!但是如果你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就是我不打你,恐怕过一段时间,社会就会打你。
6、正确处理父母与孩子“互相打架”的矛盾。
父母要放下自己的高姿态,首先要“软”,向孩子承认自己做错了什么,向孩子道歉。然后,当孩子做作业,心情好的时候,就要和孩子进行开诚布公、推心置腹的交流。我相信,在父母向孩子反思自己方法不当的同时,孩子也会反思自己对父母的错误态度,这样就不会有母亲打孩子反击的情况。
7、父母应该以身作则。
如果孩子有这样的问题,他们应该首先问父母自己。原因是原因。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言行大于身教。他们还应该首先了解孩子现在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氛围中,改变积极的“普通心”感,与他们互动。
2024-05-14 查看全文 -
并不是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反感父母、远离父母。家长不妨观察一下身边其他青春期孩子,就会发现,不同家庭教育下,亲子之间的感情状态也是不同的。如果你的教育方式有问题,自然会引起孩子的不满,让孩子不得不远离你。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讨厌父母?
1、喜欢对孩子发号司令。
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充满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他们喜欢挑战父母的“权威”,如果这个时候,父母没有对孩子给予一定的尊重,而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就更加容易将孩子往叛逆讨厌父母的方向推。
2、思想观念差距。
即使亲子两代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同,彼此在选择、理解、分析、判断信息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孩子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多,这使得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知识储备,的确极有可能已经超过了家长,这就使得部分孩子容易以偏概全,认为父母不如自己,从而产生看不起家长的心理。
3、亲子沟通不良。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敏感易怒,容易与周围环境发生冲突,而由此产生的忧伤、困惑等复杂情绪又都希望通过与人交流得到宣泄、理解和帮助。然而,这些需要却常常不能在父母这得到满足,甚至还会因此而受到来自父母的批评与指责,这使得孩子一天天成长,与家长的心理距离却越来越远了。
4、孩子年龄特点。
青春期孩子的成人感和自主意识增强,开始强调地位和权利,因此,在和家长沟通观点、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不再会一味听从家长安排和全盘接受家长意见。而且,青春期孩子出现激素水平上升、情绪激烈化等特点,当遇到与家长意见不合时,他们更容易产生冲突和情绪波动,结果出言不逊伤害了家长。
青春期的孩子讨厌父母怎么办?
1、多去了解孩子。
当孩子进入到青春期时,父母也不知道该如何和孩子沟通,怎么处理孩子的问题。家长在工作之余,还是要多去陪伴孩子,跟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才能够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帮助到他们。
2、多去包容孩子。
父母很容易因为孩子犯错而脾气暴躁,常常会去指责打骂孩子。实际在孩子青春期叛逆的情况下,更需要父母的包容。孩子青春期叛逆,父母不要一味地去指责孩子,应使用正确方法来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3、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同事一样尊重对待。
孩子已经长大了,她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心理空间了。你不能私自去翻看她日记这样的方法去了解她的心理,而是要尊重她,不要随便动涉及她隐私的东西。
4、真心接受孩子的憎恨。
其实,憎恨的反面是深深的爱。孩子不是真的觉得父母很糟糕,只是希望大人能够有胸怀、有气量能承受他们的负面情绪。明确地跟孩子表达,允许孩子不原谅父母,接受孩子可以憎恨父母,才是胸有沟壑、心有雅量的智慧父母。
2024-05-13 查看全文 -
亲子关系不会无缘无故出现问题,尤其是孩子对父母的态度。父母是孩子眼里最亲近的人,如果孩子开始疏远父母,就一定说明是父母的某些所作所为让孩子感到不适。如果想要解决亲子关系上的问题,父母就要先找出令孩子不适的错误行为。
为什么孩子对父母很冷漠?
1、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爱。
父母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导致孩子的内心非常缺乏爱。他一直被人所忽视,被排斥在外,缺乏爱的能力,因此他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他的父母和他人,从而导致了亲情冷漠。
2、孩子的错误行为被父母无意识地强化了。
孩子的好行为或者坏行为多半是由特定环境产生的。也就是说,孩子任何习惯的养成,都是在早期养育中,某个行为产生的结果,被不断学习固化。如果我们家长在孩子成长中,没有及时给予他们最基本的同情心、安慰行为能力等方面的正面教育,就会让孩子出现形成冷漠、自私的性格。
3、过度宠坏孩子。
许多已经长大和宠坏的孩子被父母包围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不知道如何思考别人。他们不会互相比较自己的内心。他们不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他认为世界应该围绕着他旋转,所以他不知道该如何关心他人。
4、忽视了跟孩子的互动和沟通。
很多的父母都会因为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孩子被忽略和拒绝的次数多了以后,就变得失望和麻木,不再选择相信父母,甚至对父母产生厌恶和敌对,导致亲子关系恶化。
孩子对父母很冷漠怎么办?
首先,父母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父母在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是否以一种高高在上的俯视姿态来教育孩子,只是一味地说教,训斥,而不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父母的家庭地位虽然比孩子高,社会生活经历比孩子丰富,但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要得当,千万不能过激,要多学习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
其次,父母要学会和孩子沟通。
沟通不是说抽出时间和孩子简单的说说话,聊聊天,这种机械式的,敷衍的交流又有什么意义呢?父母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营造一种平等轻松的交流环境,千万不能是开会训话式的局面。
然后,培养亲密关系。
建立亲密关系需要时间和耐心,父母应该在平时多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共同参与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
最后,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对亲情冷漠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他们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和家庭价值观,让他们明白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懂得尊重和关爱家人,懂得体谅和包容家庭成员之间的差异和不足。
2024-05-12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