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自言自语说话是什么原因
685
-
小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大多可能是小孩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也有可能是平时对注意力训练不够。作为家长来说,不要太过心急,一个是要抓好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也要增加一些能够提高注意力的专业培训。
14岁孩子上课发呆走神是什么原因?
生理原因:
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这是正常的,只要教养得法,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孩子能做到注意力集中。
营养缺乏:
营养缺乏也可能是导致上课走神的原因之一。青少年的身体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如果孩子存在营养不均衡或缺乏某些必要营养物质的情况,这可能会对身体和大脑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注意力集中和学习能力。
紧张焦虑:
紧张焦虑也可能是青少年上课走神的一个原因。过于严格的家长教育方式可能让孩子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进而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从而在上课时容易走神发呆。
上课听不懂:
老师讲的很激情,孩子在下面听不懂老师讲的是什么,孩子就感觉没意思,孩子就觉得听不懂还不如想想其他的事情,想想下课了怎么玩,怎么接住上次游戏该谁了,等等想一些和自己相关的事情,反正上课也听不懂,自己就放弃了,因为孩子并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发呆就很正常了。
14岁孩子上课发呆走神怎么办?
1、寻找不集中的原因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很多原因,如先天性的多动、好动,周边环境的影响,个人近期其他诱惑性事由的干扰让其难以忘记,对学习本身的厌烦,对某个老师的成见等。只有找到孩子出现这种问题的真正原因,才能去想办法解决。
2、对症下药
结合前面的原因分析,对应的采取方法进行交流,通过种种手段让孩子逐渐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比如,环境的干扰,就应该与学校、老师沟通,通过学校解决,这样一举两得。如果是学生厌学,那你就要和老师一起共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他走上正轨。当然,不管是什么原因,在采取措施时都不能操之过急。毕竟是教育,教育不是你一朝一夕就可以立马见效的。
3、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解决孩子上课走神,首先应该想办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把学到的东西及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孩子感觉知识是非常重要、非常有用和有意思的,通过知识的运用过程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要帮助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孩子的书桌可以放更多的书,同时,家长在孩子学习期间不要看电视或大声打电话,也不要在孩子的房间里来回走动,会影响孩子学习的专注力。
2024-05-14 查看全文 -
一个上课不会听课的孩子上课就抓不到重点知识,也不能理解和掌握知识。如果疏忽和遗漏,就需要花大量的课外时间来补救,获取知识的效率极低。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听课习惯,并为孩子提供有效的听课方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
孩子上课不会听课是什么原因?
1、学校适应不良
由于家庭养育环境的问题、接触电子产品过多、规则意识未建立、家长包办的太多致使孩子自身能力差等原因,都会造成孩子迟迟进入不了状态,不适应学校学习。
2、听课的错误方式
(1)专心做笔记:很多同学在上课的时候非常认真,笔记做的也很全面,但是容易沉浸在做笔记,而没有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所以往往出现老师已经讲到下一章节,笔记还只是停留在上一个章节。这样即使笔记做的再好,其实学习效率并不高。
(2)完全不做笔记:很多同学认为只要在课上跟上老师的节奏,即使不做笔记也完全没哟影响,其实不然,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听懂跟理解掌握其实还有很大差距,往往只是在课堂上听得懂,但是课下却有很多知识点需要夯实复习。完全不做笔记也不适用于大多数学生。
(3)只顾自己复习:有的同学喜欢在老师讲课的时候,自己复习其他科目或者复习其他章节,虽然极少数的同学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进行学习,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同学来说,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容易导致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还容易出现知识脱节的问题,影响学习效果。
3、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被动懒惰,现在有一些学生学习非常依赖家长和老师,而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具体表现在: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等着回家家长或者家教的辅导;老师布置的作业,马虎应付了事。
孩子上课不会听课怎么办?
1、给孩子一个安静倾听的环境
我们在与孩子交谈时尽量把周围噪声降至最低,把电视、手机等音量调低或关掉。给孩子一个无干扰的安静倾听环境。同时,我们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要慢一点儿,中间要稍有停顿,给孩子辨别和理解的短暂时间。
2、经常跟孩子玩“悄悄话”的游戏
在做这个游戏的时候。我们需要把声音放得很低,挨着孩子的耳朵悄悄地说话,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来倾听,这样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听力。
3、教导孩子一些听课技巧
(1)听视并用法
其实上课时不只是要用耳朵听,还要用眼睛看。一些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不是只带耳朵,就是只带眼睛,没有做到视听合一。边听边看,在通过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象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听和看的内容应保持同一性,不能听此视彼,分散听课的注意力。
(2)听思并用法
边听边思考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也就是所谓的要用心去听。上课不用心,就算你做到了视听合一,也只是做到了表面,也许学到的知识很快就会忘记。所以要一边听,一边看,一边思考,这样听课才会有效,知识才会记得牢。
(3)符号助记法
记忆力再强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和板书全部记住,所以,听课必须要做好笔记。但是,记笔记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没必要把所有的字都写出来,时间紧迫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些符号来帮助记忆。如重点语句可打着重号、波浪线或加三角号,疑难问题可打问号,只要自己懂得、自己习惯用的各种有利于记忆的符号都可运用。这样既能节约时间,也能保证不错记和不漏记。
(4)要点记取法
听课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听重点、要点,而不是45分钟的内容全部都在听。老师讲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时候是与教材无关的,比如为了活跃气氛讲的那些玩笑话,作为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接收。只记重难点,去掉无用信息是应该的、必要的。抓住要点听和记,比毫无重点地全部听和记,效果要好得多。
2024-05-10 查看全文 -
课堂是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家长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成绩好的孩子,课后或许并不补习,但成绩却比许多补习的孩子还要优秀,就是因为他们紧抓住课堂时间,在课上就弄清楚了大多数问题。因此,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改正上课走神的毛病。
孩子上课爱走神是什么原因?
1、心理原因。
心理、学习压力过大,不良情绪,心理疾病等都会影响孩子上课注意力的集中。这可能是由于对自己的学习内心有着过高的心理期望,因为现实原因,让孩子一直得不到有效地化解,就内心容易产生较强的紧张情绪,使孩子在上课时老走神。
2、孩子学习障碍。
包括更多方面比如阅读障碍、书写障碍、数学障碍等,这都是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因为孩子的能力不能接受到老师讲课。
3、孩子的精神状态不行。
前一天晚上孩子如果太晚睡觉,或者过度劳累,第二天有很早要去上学,精神状态不好,即使是平时上课很认真的同学也容易睡着、走神。
4、是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
如果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那可能也只对一门学科不感兴趣,有些还是会感兴趣的,所以家长可以从这个方面去下手,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上课爱走神怎么教育?
1、一次只做一件事。
孩子的注意力有限,如果同时做很多事情,肯定会混乱。最好是一件事情做完再做另一件事,这样孩子的注意力才能够集中。
2、培养孩子的兴趣。
孩子不能长时间保持专注,一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二是不善于保持注意力,三是精力过多。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就要主动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引导孩子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对某件事感兴趣,并且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好一件事情。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社交活动等等,宣泄过剩的精力。
3、安静的学习环境。
在孩子学习或做作业时,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可以固定给孩子安排一个学习桌,学习的地方一定要干净整洁,把与学习无关的玩具等都收起来,避免孩子分心。父母也要注意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不要在旁边玩手机、看电视或者大声说话,不做孩子的干扰源。
4、良好的作息习惯。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规定时间起床、睡觉。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时间不够,也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能够集中。
2024-05-09 查看全文 -
孩子上课听不进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平时在家的表现,了解孩子上课听不进去的原因,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同时也要加强对孩子学习的管理力度,培养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孩子上课听不进去是什么原因?
1、听不懂
有时候也并不是孩子并不想听,可能是自己跟不上老师的速度,越来越焦虑,最后就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听了。
2、没有休息好
现在的孩子接触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受到的诱惑也就越大。对于部分孩子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手机或者平板。这会让他们在晚上的时候,熬夜偷偷看电视。就逐渐变成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上课没精神,学得全忘光。
3、孩子心里想着别的事情
家长们不知道的是,小小的孩子心里也装着那么多的事情。有时候是外界的因素影响了孩子的心理,而更多的时候是家庭因素。父母可能以为孩子过段时间就忘了,但实际上孩子会一直想着这些事情,直到孩子找到自己认为满意的答案。
4、有其他事情吸引自己
比如在玩手机,和同桌说话,想着下课打游戏,课堂上看闲书等。
孩子上课听不进去怎么办?
1、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让孩子从根本上喜欢喜欢学习,一味地让他看书并不会起到好的效果,父母们应该带孩子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激起孩子的求知欲,当孩子发现学习会使他找到答案时,孩子自然就会爱上学习。
2、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如果孩子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加以训练。比较好的途径,是由自己来整理学过的知识,这是长时间思考的过程,既能让注意力集中,又能增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3、加大对孩子学习教育管理的力度
家长同时也要在平时加大孩子学习教育管理的力度,从平时在家里的学习入手,着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时候要专注,不能一心二用,不能边学习边干其它的事情,不能边做作业边看电视边玩手机等,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的注意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4、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早起
有些孩子喜欢在晚上学习,感觉学习效率比较高,但是这样白天没有精神,上课无精打采,容易走神。建议调整好时间,以保证白天课上的精力。
2024-05-05 查看全文 -
有的时候,家长总是在说孩子不表达,不爱说话,或许孩子只是没找到说的机会。多留点说话的机会给孩子,让孩子更加勇于表达,说出自己的想法。时间长了,表达能力自然提升。
孩子不爱说话是什么原因?
1、缺乏环境的刺激
如果一个家庭,所有成员都不爱说话,大家都喜欢各忙各的的,那么孩子就会缺乏一个锻炼说话的环境。在家里没有人和他说话,他说话也得不到反馈,自然孩子的语言能力会受到压制,进而导致他不爱说话。
2、环境难以适应
当周围环境发生改变时,小孩需要以一个好的心态去适应新的环境。一般性格外向的小孩能够快速适应新的生活,而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小孩,可能适应新的环境需要更长时间。他们在生活中往往会表现的格外胆怯,而且活动性比较差,这样就会出现少言寡语的情况。
3、安全感的缺失
孩子不爱说话,也有时候是因为安全感不足,他不确定自己说出的话有没有人听,有没有人理解,是否别人会喜欢。这种安全感的缺失,也会导致孩子想要规避说话带来的风险,比如家人的抵触、朋友的嘲笑,从而选择沉默。
4、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有的孩子天生就内向,喜欢一个人坐着,不喜欢表达,而有的孩子本来很喜欢说话,却有一天突然不爱说了。比如他曾因说话遭受过别人的嘲笑,这时他就突然变得不爱说话了。
孩子不爱说话怎么办?
1、做最忠实的倾听者
不管日常有多忙碌,都要抽出时间听孩子说话,做他们最忠实的听众。可即便是如此小的事情,很多父母都无法满足。最初,孩子都有表达的欲望,只不过被父母的表现淹没了。
2、鼓励孩子多说话,及时说错也没关系
有些孩子因为说错话而受过责备或嘲笑,此时父母应先放低姿态,告诉他以后说错话也没关系,并多带着孩子出去,慢慢引导孩子在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
可先从简单的问好说起,逢人要喊“阿姨好”“奶奶好”,如果孩子不愿意或者说错了,妈妈可以说“宝宝没关系的,这次说不好,我们下次就说好了是不是?”“宝贝,你是不是和阿姨不熟啊?没关系,等我们熟了再叫好吗?”先把孩子的心理包袱卸下来,然后再引导孩子多说话,孩子说的好要及时夸,说的不好要及时鼓励。
3、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
孩子到了一定时期一定有很多的为什么,如果我们每次都无视他们的问题,只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受重视,缺乏自信,越来越不敢说话。如果我们能积极面对他们每一次的问题,他们就会在日后的不管碰到什么问题都会主动来和你分享。
4、少用命令的口吻
少用打压、命令的语气来跟小孩子说话,而是要多用询问,选择的口气让小孩子自己做决定,这样才能让他觉得自己是受尊重平等的,就会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5、丰富孩子生活
周末空闲的时间,经常带孩子去书店、公园转转,或者是逛商场,多让孩子与社会接触,增加一些所见所闻,当看到有趣的事物,或者现象,要引导孩子去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让孩子对语言有更深刻的理解。
2024-04-10 查看全文 -
厌学的孩子并不都是学习成绩不好,往往有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并且外表看起来非常阳光,父母的教育也没有什么过激行为,但是他就是不想认真学习了,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甚至好好的孩子说不上学就不上学了,理由也是五花八门。
孩子上课厌学是什么原因?
1、家庭缺爱
一个孩子长期感受不到来自家庭最基本的快乐、满足和幸福,你要她/他如何去构想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又如何有动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会被强大的无力感拉进心灵的深渊,最后也许一根稻草压下来,厌学拒学可能就成为了孩子的一种呐喊。
2、没有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
教育最忌讳的就是不分个体差异盲目地统一进行硬性要求。比如,要求身体虚弱的孩子和大家一起长跑;总是试图帮助偏科严重的学生均衡发展;学校教育整体偏严厉等等现象都在将学生往校门外推。
3、获得某种“奖励”
不上学的孩子,为什么不良情绪的症状都消失了?孩子们脱离了压力环境,在家里可以毫无顾忌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不上学=在家玩游戏、看电视,孩子可以从不上学这件事中获得对自己有利的结果。
4、学习技能低
这类学生学习时间的付出完全不输于班级里面的第一二名,周围的学霸轻轻松松考到班上乃至年级前几,自己累死累活结果仍然一团糟。这是典型的“低品质勤奋者”,他们的勤奋是表演出来的,也许是为了老师和家长那句“你真努力”的表扬,也许是为了让自己回顾一天的时候不觉得后悔,成绩不好的时候安慰自己,“不是因为我不努力,只是脑子太笨”。
5、接受能力弱,对所学知识没有概念
一旦某段学习过程没跟上,后面的知识,就全都学不懂了。这种现象,对于语文、历史、地理之类连贯性不强的科目,倒还不算严重。但是对于像数学之类,前后知识密切相关的科目,一旦孩子在某一段的学习过程中掉队,后面的学习,根本就是想学都学不懂。这时最应该做的,就是帮孩子理清知识点顺序,重新帮孩子树立起信心。
6、孩子成就动机不足,对学习缺乏兴趣
我们做任何事都有一个动机,有动力促使我们去完成一件事。某件事可以带来成就感,心理学上叫成就动机。孩子成就动机不足,那他就不想学习,因为学习不能给他带来成就感。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觉得学习枯燥,没有从中得到快乐或者得到满足感,他不会喜欢上学习。
2024-04-04 查看全文 -
孩子不爱说话不爱交流,这个情况一般与性格有关系,另外可能还与环境有关系,可以经常不管大事小事,遇到什么都可以和孩子多讲、多沟通,然后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和他一起玩,然后让他说玩具的名字,然后逐渐锻炼。另外,可以让他和朋友多在一起玩耍,尤其爸爸、妈妈要多陪陪他,多到外面,这样逐渐训练、沟通,一段时间孩子就会慢慢改变,也就容易与人交流。
孩子不爱说话不爱交流是什么原因?
1、缺失父爱母爱,内心孤独,自卑,缺乏安全感。
2、对别人产生防备心理,有事不爱对人诉说,宁愿放在心里,形成习惯逐渐变得沉默寡言。
3、语言环境不良:由于孩子经常处于一个不良的语言环境,没有一个很好的输入,所以会造成孩子会出现不爱说话的情况。他生活在一个没有爱缺少温暖的地方,缺乏安全感和与人交流的能力,沉默自卑就是他的盔甲。
4、孩子腼腆,性格内向,遗传占一部分,主要还是缺失后天改变,缺少对孩子这方面进行的相关训练,缺乏与外界的互动。
5、在家很能说,出门不爱说话。这有可能是到了陌生的环境不适应、不了解就不说。很多小朋友都这样,但不能说是内向。
6、比如在家不爱说话,出去和小朋友却很能说。这种情况就是在家里父母不和孩子交流,或者孩子和父母交流父母通常嗯、啊的应付孩子,孩子不喜欢和父母交流了。
7、智力低下:由于智力发育的原因导致孩子理解性语言减少,这样的情况是会造成孩子有一些不爱说话的表现的。
8、自闭症:由于孩子患有自闭症,而自闭症的孩子会有一部分的言语障碍。根据检查出的孩子的语言问题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训练,这样就会让孩子的症状出现一些改善。
孩子不爱说话不爱交流怎么办?
第一、父母先从自己入手,了解孩子的性情,从孩子喜欢的点入手,多和孩子互动,打开孩子的心扉,抓住时机,鼓励孩子走出来交朋友,作为父母,不仅要爱孩子,更要懂孩子,父母没有的,永远给不了孩子,所以父母必须要先改变自己,学习是改变最快捷的方法,为了孩子要努力的付出,感恩智慧的父母们。
第二、平时可以经常带孩子去游乐场,孩子较多的地方玩玩;处得比较熟的邻居可以让孩子多叫叫,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第三、让孩子多和同龄人交流沟通。
第四、让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的活动。
第五、让孩子建立自信感,不要打击孩子的自尊心。
第六、培养孩子一项表演性的兴趣爱好,比如唱歌,跳舞,主持等等。
2024-03-14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