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鼓励孩子进步和自信
6314
-
我们都知道初中孩子正是青春期,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在这一阶段,他们看似渴望脱离家长的管束,但其实内心深处十分渴望着家长的认同和夸奖。如果家长能在这时候学会鼓励孩子,那对孩子的成长和亲子关系都是非常有利的。
怎么鼓励初中孩子进步和自信?
1、寻找点滴进步,积累成长的力量。
其实每个孩子都在他们单纯的小世界里追求着成功,对他们来说,称赞的话语、作业本上的“优”、一面小红旗、运动赛场上的名次等等,这些都是成功的体现,而这些成功的体验也在一次次地鼓舞着他们,给他们自信的力量,让他们变得更好。孩子有了学习的自信心,才能更好地学习,也能促进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及生活中,不畏困难险阻,沉着冷静,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敢于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2、给她足够的尊重。
家长要学会经常夸奖孩子,给孩子关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觉得她也可以做事情很优秀,久而久之自信心就多了。
3、肯定优点,鼓励尝试。
进入初中,因为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压力的加大,很容易挫伤初中生学习、交友的积极性,让孩子失去信心;同时,孩子从小到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久而久之,孩子什么也不会干,也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家长的鼓励是孩子得到的最大的肯定,家长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功,给予适当赞赏,使他们积累积极的情感体验。父母积极的、有建设性的态度,才能使孩子不断进步,更加有信心。
4、不要设置双重标准。
很多家长对孩子要求很高、很严,却对自己用另一套标准。例如,有些家长朋友要求孩子东西从哪里拿的就要放回哪里,可是自己却常常乱丢东西;他们要求孩子一回家就做作业和家务,而自己却可以一回家歇一歇,什么也不做。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感到不服气。
5、引导孩子学习一项文体特长。
初中阶段有很多文体活动,如果孩子没有这些方面的能力不能很好的参与进去,可能会自卑,如果有一两项特长可以在同学面前展示,他会更加自信。
6、尽可能不让孩子在学习上掉队。
孩子失掉自信,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学习上掉队,虽然有的孩子表面上看不出来,但是内心里还是会因为学习不好而自卑的。所以要保持孩子的自信就应该帮助孩子学习至少要达到班内中等或偏上的水平。
2024-04-24 查看全文 -
父母的信任和鼓励,对孩子来说,就是心情的稳定剂,是保证孩子能够良好发挥的基石。所以,只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订立合理目标,明确前进方向,确实执行措施,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实力,信心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
怎么鼓励高三孩子进步和自信?
1、合理定位 用目标激励孩子
父母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和孩子来一次真诚而深入的交谈,引导孩子制定符合自身定位的目标,如引导孩子根据平时的学习情况,衡量自身实际水平与的差距,或就目标和近期目标等与孩子尽可能达成共识,让孩子对自身有合理的定位和期待,用目标本身来激励孩子为之努力。
2、引导孩子建立平常心
父母要稳住孩子的阵脚,引导孩子科学看待考试,淡化结果,多关注考试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查漏补缺,减轻对未来的担忧,将注意力集中在备考过程上。父母可告诉孩子,保持平稳心态坚持下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是成功。
3、引导孩子释放压力
家长还可以与孩子外出散散步,让孩子适度放松;还可以朋友似的与孩子谈谈心,让孩子释放压力。有效的办法当然不止这些。总之,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增强信心,在中正常地发挥。
4、帮助孩子找到努力的方向
与孩子一起深入分析各学科的成绩。如果父母有能力帮助孩子做这项工作,如果父母不有能力,他们可以咨询老师或家里其他有能力的人来帮助孩子。找出各学科的弱点进行专业化,每提高一点就会增加信心,每个理解环节,就是朝着目标前进一步。
5、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响应
孩子在努力的做一件事情后,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响应。如果这件事做的很好,一定要夸奖孩子,让孩子享受到父母的肯定和表扬,既会增加自信又会很幸福。如果事情做得不好,可以向孩子提出中肯的意见。家长的这种响应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
6、家长要相信孩子
家长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孩子可以在相应的年龄段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通过自己的做事来获得自信,同时也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每学会一样本领,孩子都会很自豪,当然也会越来越自信了。
2024-04-24 查看全文 -
在高中阶段,每个孩子都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而是否能够化解压力、在学习中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更多取决于孩子是否足够自信。自信的孩子总是能够勇敢迎接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也就更容易提升自己,不断进步并获得更优秀的成绩。
怎么鼓励高中孩子进步和自信?
1、让孩子坚定自己的理想大学。
有梦想才会有远方。心仪的大学无疑可以给孩子前进的动力。让孩子找到奋斗的目标,对未来充满期待,自然就会自信起来。
2、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支持,但不可给太大的压力。
有压力可以促进孩子不断前进, 但过大的压力则会适得其反,让孩子有更大的烦恼。所以,父母要默默地支持孩子,给孩子做好吃的,让其放松一些,好好备战高考。
3、要让孩子明白暂时的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还未到最后一刻都还有反击的机会,谁都没能力预料到最后的结果,所以,面对小小的失败,不要气馁,振作起来,继续奋斗。
4、目标导向法。
利用目标分解法,给她制定了每学期的总目标以及每学期每门科目的提升目标,并引导孩子根据学科情况制定每周计划,并督促孩子每周进行计划实施的反馈。通过这样的方法,慢慢地让孩子建立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从而内心越发充实,更能在学习中收获乐趣,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5、帮助孩子找到努力的方向。
与孩子们一起深入分析各学科的成绩。如果父母有能力帮助他们的孩子做这项工作,如果父母不有能力,可以咨询其他有能力的人来帮助他们的孩子。找出各学科的弱点进行专业化,每提高一点就会增加信心,每个理解环节,就是朝着目标前进一步。
6、要注意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培养自信心。
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迎头赶上,一发现孩子的进步就要给予及时的鼓励。要多给不自信的孩子些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要鼓励孩子通过讨论和争议去解决问题,尽量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让孩子不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024-04-09 查看全文 -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大多数来源于家长的评价,如果父母从小给孩子很多的鼓励和支持,能够让他们感觉到世界的美好,自然也就会充满自信,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社会。
家长鼓励孩子进步和自信的方法
1、“一切都是暂时的”
孩子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之所以会逃避和退缩,是因为他们把困难想得太过于庞大,甚至认为这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事实。
家长需要告诉他们“一切都是暂时的”,让孩子内心始终充满能量,而不是挫败感和失望。他们在疲惫的时候最渴望的是理解,这一句话就胜过千言万语。
承认孩子的负面情感也是家长日常教育的一部分,愤怒,伤心,失落都没有必要逃避,而是需要用一颗包容的心去面对。鼓励孩子的第一步就是看见他们的情绪,包容他们的感受,看见他们的害怕和挣扎。告诉孩子家长知道他们的难过,我们一起努力去面对。
这样的认可和被接纳的感觉,才能促使孩子做出积极的改变。
2、“你很努力,现在一切都很好”
看到孩子的努力就代表家长认可了他们行为的一部分。教育的过程中最容易向孩子传递的不是肯定而是打击,尤其是中国含蓄的文化传统,很容易让家长看到孩子做事有瑕疵的地方,忽略做得好的方面。
父母要学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为他们的平凡而感到骄傲,即使他们成绩不好,有些调皮,但如果换个角度,说不定就能够看到好的一面。
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看到孩子的长处和做得好的细节,就等于看到了他们付出的努力。
比如说孩子做作业很慢而且效率不高,家长可以说“没关系,你写作业很投入,而且写得很工整,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让孩子能够认识到过程和细节是很重要的,这样他们才能在保持细心的基础上,逐渐加快速度。
3、“失败不可怕,可以再来一次”
有的时候做家长的比孩子更加惧怕失败,正因为这样我们看不到孩子的进步,看不见他们的努力,只能看到不好的结果,并且因此而对他们打击和全盘否定。
垫底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安慰和鼓励,如果大人不能用平常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成功,只会让他们越来越紧张,也逐渐养成了没有办法面对失败的心态。
希望孩子成功是所有家长的心声,但是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更是教育路上的必修课。
2024-01-04 查看全文 -
语言的力量是非常伟大的,父母的激励,是指引孩子前进的灯塔。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欣赏可以说是一种本能,所以,在父母的不断激励和鼓舞下,孩子们会逐渐变得自信。
怎么鼓励孩子进步和自信?
1、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让孩子独立清洗自己的小袜子、小手帕,哪怕洗不干净。孩子的自信来自于每件小事中你对他的认可。
2、鼓励孩子表演特长
当孩子表演背诗、讲故事和唱歌的时候,给他打拍子,表示应和。锻炼他敢于从容登台表演,就是锻炼他的自信心。
3、玩游戏时遇到困难,鼓励孩子自己解决
孩子在拼七巧板时遇到困难,要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些困难。实在想不出办法时,你可以侧面指点。战胜困难可以让他自信倍增。
4、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要具体表扬
和孩子相处时,经常寻找值得赞许的具体理由,用赞许的语言鼓励他,但不要空洞地表扬孩子。具体的称赞给他自信,空洞的表扬会让他自大。
5、给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机会
周末带孩子出游,征求他的意见,但不要问“你想去哪里”,而是这样问“你想去动物园还是博物馆”,给他选择的范围,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会增添他对自己的信心。
6、让孩子感觉自己被需要
用商量的口气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报纸拿给妈妈,好吗?”让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正确的鼓励孩子进步和自信的好处:
1、让孩子更自信:正确的鼓励会让孩子有足够的自信心,对于孩子成长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家长需要在恰当的时刻给予孩子鼓励,盲目鼓励反而会适得其反。
2、让孩子进步更快:每位家长都经历过童年,试问当家长们在童年的时候,是不是也希望在自己努力之后,得到家长老师以及同学的认可呢?一旦得到大家的认可,很多事情孩子就会做得更好,在当代教育中有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那就是“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引导的老师”。
3、让孩子学会鼓励:鼓励一方面是家长的必修课,但是另一方面也是孩子自己的必修课。学会正确地自我鼓励,也能让孩子的心智更加成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也会凸显出它的重要性。
孩子缺乏进步心和自信心的危害:
1、孩子会变得胆小
人一旦没有了自信,肯定会养成一个胆小的性格,有些家长会觉得胆小一点会让孩子以后变得更加谨慎,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想法。胆小会让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会畏头畏尾,在学校里,在社会上,一般受欺负的都是胆小怕事的人。
2、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
因为不自信孩子就会有自卑心理,让孩子会不敢结交朋友,不敢去与别人接触交流,甚至不敢抛头露面,久而久之,孩子的交友圈就会越来越小。在学校里没有能一起玩耍的朋友;在工作中没有人愿意与他接触;在爱情里不敢主动的对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开口……等等。
3、缺少融入集体的意识和勇气
由于不自信,自己也不太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对集体生活缺少亲身体验和感受,会让孩子丧失集体荣誉感。面对挫折和困难会没有勇气去承担,害怕竞争,害怕面对,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迟早是会被淘汰。
4、导致孩子心理品质反常性
因为不自信,常常会让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胡思乱想,而且对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如果有人批评就会让他难以接受,还会导致孩子自暴自弃。
2024-01-02 查看全文 -
一旦孩子内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会充满冲突。而随之出现的胆怯、退缩等不良行为,则会与孩子形影不离。与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驾驭自己的行为。在心理学上,自信是孩子对自身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更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的孩子,往往能够走出更远的路、见到更多的风景。
孩子不自信家长怎么鼓励?
1、和孩子平等相处及交流
家长平时和孩子相处时,要保持平等的相处模式,尽量不要和孩子说童语,如果孩子没有听明白,可以仔细解释给他听。家长还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他喜欢的人、事、物等,并对他的观点表示感兴趣。
2、不与其他孩子作比较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闪光点,有些家长提起别人家的孩子全是优点,提到自己家的孩子全是不足,这样做会严重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可以对孩子们的优缺点进行综合评价,让他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不用盲目自信和自卑。
3、不要嘲笑孩子
懵懂无知的孩子,总有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也会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做出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家长要理解孩子的这份童真,不要嘲笑孩子,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4、让孩子能够接受困难
再成功的人也难免会遇见许多困难,每一次对困难的解决都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能够增强自信心。家长要时刻给予孩子鼓励,鼓励孩子要勇于迎接挑战;例如,可以让孩子自己尝试做饭、自己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如果孩子能战胜这些困难的话,就会离他们的梦想更进了一步,自信心也会提高不少。
5、鼓励孩子多交一些朋友
鼓励孩子多与自信的人交朋友,从他们的交流方式和说话的语气中来感染自己的;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加的积极向上。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在尝试和探索中了解事物的本质,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自信是快乐的源泉,能够调节人的一切,使得各个部分发挥到极致。所以家长一定要懂得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6、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有些家长看到别的孩子有一技之长,就让自己的孩子去效仿,然后加以比较。要知道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孩子也一样。他们有各自的过人之处,关键是看家长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家长应当在孩子身上寻找属于他的闪光点,并和孩子一起“放大培养”这个闪光点,这样孩子就拥有了一个自我骄傲的底气,也会更加自信。
7、学会赞美鼓励孩子
家长有些时候赞美孩子反而比责骂孩子来得有用得多。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用赞美鼓励的语气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信心,孩子会更有勇气去面对。反观,如果爸爸妈妈们用责备、批评的语气,孩子会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甚至觉得自己毫无用处。
2024-05-08 查看全文 -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就是他们天大的事,每次考试都是他们努力以后的成果。所以,当孩子考试进步的时候,他们最期待的就是父母的反应。这时候,父母只需要给孩子恰当的鼓励,就可以为孩子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孩子考试进步了怎么鼓励孩子?
1、帮助孩子建立学习自信心。
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家长要对孩子的不错表现给予肯定。尤其是成绩比较差的孩子,家长最好在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一点点进步时就给予表扬,因为这些孩子的学习自信心特别欠缺,总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足,智商不如其他孩子,如果家长能经常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就能达到鼓舞士气的目的,帮助孩子逐步建立学习自信心。
2、对孩子的表扬要及时。
当孩子放学回来告诉你考试取得好成绩,迫切希望与你分享时,作为父母要及时给予反馈,孩子其实是很容易满足的,有时父母的一句赞美,一个拥抱,就会让孩子们开心不已,他也需要得到父母的肯定,从而对自己更有自信。如果父母对于孩子取得好成绩时无动于衷,孩子满心的期待就会落空,会觉得父母不重视自己,慢慢地也浇灭了孩子的取得好成绩的积极性。
3、一定要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结果。
孩子经历的事情少,往往把关注点放到结果上,成功了会很高兴,失败了就垂头丧气,他不会知道成功的背后的努力才是最应该保持的。孩子对自己没有十足的信心取得下一次的成功,以为自己是凭运气好,是因为他只看到了成功的结果,而没有分析自己是如何努力的。父母跟孩子强调这一点,如果孩子理解了,就会很平和的看待成功,知道成功一定是努力带来的结果。
4、与孩子一起确定新的目标。
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家长要引导孩子确定新的目标。因为有些孩子往往会在取得学习进步后就沾沾自喜,进而出现学习成绩停滞不前,甚至成绩下滑的问题。如果家长能与孩子一起确定新的学习目标,就能给予孩子继续努力的动力,激发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5、口头上鼓励。
口头上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学习有进步,你跟孩子说你真棒,你夸赞孩子说看到了孩子这段时期的努力,觉得孩子是个非常优秀的人,这种口头上的鼓励会让孩子的精神得到极大的满足,而且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努力被别人看到了。
6、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如何进行总结。
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个非常必要的程序。让孩子养成总结复盘这个习惯的家长都是非常睿智的,因为一个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路上,总结和复盘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2024-04-26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