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屡教不改的孩子该怎么办

屡教不改的孩子该怎么办

490

  • 想让孩子彻底改掉爱说谎的坏习惯,父母不仅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还要观察孩子身边的环境,多留意孩子的朋友,找到孩子学会撒谎的源头在哪,并且让孩子远离。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天生就是坏孩子,关键要看家长是如何教养的。

    孩子经常说谎屡教不改该怎么办?

    第一、合理地对待孩子的要求。

    很多时候,孩子的期望会遭到父母的否定甚至训斥,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会采用撒谎的下策。如果他得逞了,那么以后会继续这么做,慢慢的就养成坏习惯了。因此,想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说谎”的问题,关键在于怎样对待孩子的要求。

    平时,对于孩子合理的要求,父母应该满足他,例如孩子的游戏娱乐、人际交往等等,父母没必要去限制太多;而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父母即使不能满足他,也要心平气和地给他讲道理,让他明白这样做的好处与坏处。

    第二、孩子说出实情后,父母不要责骂他。

    孩子说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把事情搞砸了,害怕家长知道实情后会惩罚他,所以用说谎来逃避惩罚。所以,在孩子把不好的消息告诉自己时,家长的正确做法,是沉往气,心平气地和与孩子一起讨论,找出问题的原因,并且商量对策。

    第三、孩子撒谎,父母要用平常心对待。

    孩子撒谎是很常见的事情,只要事态不是太严重,家长没必要大惊小怪,而是用平常心来对待。可以和孩子一起找找原因,看看孩子为什么会撒谎,是不是经常撒谎?父母想让孩子知道撒谎造成的严重后果,同时也要让他明白说实话的好处。最后,还要告诉孩子,“撒谎”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人人都会犯错,只要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

    孩子经常说谎屡教不改的原因:

    第一、趋利避害的本性。

    当孩子出现撒谎的现象时,很多时候是因为害怕被家长惩罚。孩子因为认知发展得还不够完善,还意识不到撒谎的严重性,所当做错事之后,在面对“被惩罚”和“撒谎能避免惩罚”二者的抉择中,他们总会选择后者。

    第二、利益的诱导。

    父母作为孩子榜样,每次在孩子面前,没有起到榜样作用,当孩子发现父母撒谎行为带来很大利益时,孩子就会潜意识认为,原来撒谎能够获得很多好处,因此,孩子们为了得到好处,就把撒谎作为获得好处的工具,甚至是唯一途径。

    第三、父母自身行为的影响。

    当父母自身存在撒谎行为的时候,孩子出现撒谎行为的几率会相对更高。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就是自己的榜样。孩子出于模仿的天性,往往在看到父母的某些奇特行为之后,会不自觉地想要进行模仿。

    孩子经常说谎屡教不改的危害:

    第一、性格受到影响。

    当孩子选择说谎的时候,日后也会想尽办法圆谎,这样的孩子不管是遇到任何事情,都会感到担惊受怕,情绪也会因此出现大量的波动。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给他们带来恶劣的后果,比如无法进行社会活动,甚至连性格都会受到影响。

    第二、不被别人信任。

    每个人都不希望和一个没有信誉的人相处,对于孩子来说,当在生活中撒谎成瘾时,很有可能会不被别人信任。比如在上学时会被别人集体排斥,甚至会丧失社交能力,受到别人的排挤和孤立。

    第三、缺乏责任感。

    当一个孩子养成了撒谎的行为之后,也会喜欢逃避问题,才用说谎的方式逃避责任,时间长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借口。当孩子养成逃避的问题之后,也会缺乏责任感,和同龄人相处的时候,缺乏面对挫折和挑战的勇气。

    2024-05-07 查看全文
  • 可能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带着孩子逛超市,等出来的时候才发现,孩子的手上还抓着没有付款的玩具想起“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这样的话来,不禁心里既担心又害怕,面对孩子这样的行为,该怎么办呢?

    孩子老是偷东西屡教不改该怎么办?

    1、要和孩子进行详细的沟通,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心里面的各种想法也是比较多的,如果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家长可以通过游戏和故事等方式,让孩子辨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孩子体会丢了东西会是多么着急,并鼓励孩子及时归还物品。

    2、发现孩子偷东西以后,不要抓到孩子就是一顿毒打。现在已经是新世纪了,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发现孩子偷东西的时候,第一次不要去揭发他们,他们其实心里也有点害怕。这个时候你只要结合他第一次偷东西忐忑的心理,给他讲故事,告诉他偷东西是不好的。

    3、父母们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从中能感觉到温暖。家庭环境好的孩子,只有少部分人去偷东西。而家庭环境差的孩子,因为家庭的`原因,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就会很容易去偷东西。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都要多花点心思,多为孩子着想。

    4、孩子还小,其实还没有分辨能力,也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更不会有什么荣辱观。当家长发现孩子偷东西的时候,不要过分责骂,更不要过分看低孩子的人格。一次的犯错不代表是终身的错误。家长在这一方面一定要照顾孩子的感受,并且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5、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控制冲动的能力。例如,买回孩子想要的东西,父母可以不马上给孩子,而是告诉孩子,当他有好的表现时才能得到。如果孩子没有乱碰商场里的东西,家长一定要表扬孩子的自制力。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成为孩子的好榜样,不要为占到一些小便宜而沾沾自喜,自己有过失时要及时弥补或道歉,这对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很重要。

    孩子老是偷东西屡教不改的原因:

    1、父母坚实的爱引领着孩子建立规则感,而缺爱的孩子,或许是父母很少陪伴,即使陪伴着也没有深入的沟通,甚至总是受到责骂,没有从亲子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足够的爱,这些孩子出现偷窃行为的比例较大。当然也不乏溺爱长大的孩子缺乏规则感,乱拿他人物品的案例,这些孩子都缺乏正确方式的爱。

    2、在上幼儿园前后,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大多数孩子们逐渐明白了什么是归属权,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幼儿园的东西不能带走,只能轮流玩等社会规则。少数孩子还是不能理解,习惯性地认为可以拥有一切,就像在家里一样(溺爱的后果)。这样的孩子即使上了小学,也有分不清借、拿、偷的,因为家庭生活中没有建立起足够的规则感。

    3、父母的纵容,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还没有分辨对错的能力,他们在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就会的不自觉的想要据为己有,当孩子把别人的东西,或者公共场所的东西的带走的时候,父母若是不进行阻止,孩子就不会知道这是错误的。

    2024-03-01 查看全文
  • 孩子拿家里钱屡教不改,家长很是头疼,总是严厉管教呵斥甚至打骂,但效果收效甚微,孩子出现拿钱行为,家长在管教孩子的同时一定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才能正确的教育孩子,引导孩子走向正途。

    孩子拿家里钱屡教不改该怎么办?

    第一,切记不可打骂。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偷钱之后不由分说上来就是一顿混合双打。这样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导致孩子变本加厉,可能不敢偷家里的东西,反而去偷别人的东西,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愚蠢办法。

    第二,了解孩子偷钱的原因。

    首先家长要明白孩子为什么要偷钱,孩子是第一次偷钱吗,孩子偷钱是想干嘛,单纯的自己想偷钱还是有别的原因?孩子是否已经形成了偷钱的恶习而自己没有发觉?也有孩子是因为受人胁迫没有办法才会偷钱,这时候家长如果上来就打骂反而是冤枉了孩子。先明白孩子偷钱的真正原因。如果孩子撒谎不肯说或者干脆不承认,家长要先表明自己不会打骂只是想了解原因的态度,让孩子跟家长敞开心扉。

    第三,理解孩子的需求。

    家长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孩子为什么要偷钱?这时候家长首先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孩子想要什么东西自己没有满足他,其实只要是孩子合理的需求,家长可以满足,如果孩子在家长这里得到了满足,他就不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告诉孩子想要什么可以给父母说,只要要求合理父母都会满足,但是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

    第四,试着让孩子管钱。

    有些孩子偷钱是因为好奇心理,这时候家长应该试着将一些钱交给孩子保管,比如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钱,这些钱孩子可以自由支配,是他的私有物品,这样不仅让孩子有掌管金钱的经历,也培养他们的金钱意识,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金钱观。同时这样也可以让孩子感觉自己很有钱,孩子觉得自己有了钱,他的钱也足够他满足自己的欲望。自然不会不择手段去偷钱。

    第五,孩子的金钱教育。

    大多数家长只注重孩子的物质生活,却忘了孩子也需要金钱教育。家长可以让孩子试着让孩子规划家庭财产,可以让孩子试着分配家里的钱,教孩子把剩余的钱不要放在存钱罐里,可以放在银行,这样会有利息,让孩子明白如何正确使用金钱,如何理财。

    孩子拿家里钱屡教不改该如何解决?

    1、借此发现孩子的需求。

    父母发现孩子偷钱的时候,不要急着指责孩子,而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包容,先冷静头脑找出孩子偷钱的原因,借此发现孩子的需求,只有父母重视孩子的这些需求,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偷钱的恶习才能够改掉。

    2、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还有就是,父母也要注意维护孩子脆弱的自尊心,尤其是在众人面前,父母的打骂,刁难都会给孩子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孩子甚至可能会因为父母的无端指责,做出过激反应,所以父母发现孩子犯错一定要带回家管教。

    3、积极带着孩子去处理问题。

    孩子无论是偷了谁的钱,父母都不应该包容孩子。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父母家带着孩子一起去面对偷钱问题,无论给他人造成的过失有多大,或者孩子内心有多抗拒,父母都要让孩子承担起责任,并且父母还要教会孩子怎么做。

    4、让孩子学会花钱。

    让孩子参与平时的购物。家长可以列出清单和预算,让他们看到商品的单价,挑选、称重、结算和支付。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控制预算,学会如何使用每一分钱。

    2024-02-02 查看全文
  • 现阶段初中生沉迷手机现象很普遍,作为家长不要过于担心和焦虑,应该摆正心态,从自己做起,从日常生活中去逐步改变孩子依赖手机的现象。家长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待孩子的种种行为,恰当的处理,才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好。

    初中孩子玩手机屡教不改怎么办?

    1、给孩子好榜样

    家长平时在家,面对写作业的孩子,就不要在一旁刷视频,玩游戏了。正确的做法就是:家长自己也拿本书,静静的陪着孩子一起学习。孩子看到父母也在不断的提升自己,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学习呢?

    2、规定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

    手机作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可能限制孩子使用,但是可以帮助孩子控制好时间。平时可以与孩子一起协商玩手机的时长、次数,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如若违反,可以承担家务作为责罚手段。只要一直保持这种规则,孩子就会逐渐习惯的,这对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也是有好处的,毕竟孩子都没什么自制力,还是需要父母通过在生活中帮孩子遵守规则。

    3、做到约法三章

    家长不要单纯地限制或者命令,而是通过相互间的协商,为孩子确定。家长不要单纯的限制或者命令,而是通过相互间的协商,为孩子确定玩手机的时间和日程,做到约法三章,犯规要有相应地惩罚。

    4、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地对网游时间进行控制、替代。一方面,家长自己也需要时间来做调整,另一方面,孩子也需要逐渐适应新的变化。如果简单粗暴地将孩子与手机隔离,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让孩子体验到丧失感、挫折感。

    5、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

    很多孩子玩手机就是聊天,因为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不爱讲话,只有在网络世界才能找到自己说话的人,这样下去只会让孩子更加内向,胆小,所以家长需要多与孩子沟通,带孩子参加一些活动,提升交际能力。

    6、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让孩子有目标感很重要。孩子玩手机并不全盘否定,但需要跟孩子提出来,“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去制定日常规划,合理地规划日常学习时间、运动时间、娱乐时间,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而这个规则需要让孩子自己去制定,给予孩子一种自我效能感和自律的感觉。

    初中孩子玩手机屡教不改的原因:

    1、缺少父母的陪伴

    孩子感到孤独又无处诉求,而手机里丰富的有声有色的内容信息,冲击着孩子的视觉和大脑,孩子更容易对此感兴趣,沉浸其中而忘掉孤独、无聊和烦闷。手机成了代替父母陪伴孩子的另一个娱乐伙伴。

    2、手机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打游戏的时候,能够很清楚的看到自己的血量还剩多少,或者是对方还有多少,或者是自己离晋级还差多少都能很清楚的看到,直观的感受自己的进步以及强大,是学习中体会不到的。

    初中孩子玩手机屡教不改的危害:

    1、引起视力下降

    孩子频繁玩手机对视力影响尤为明显。有数据显示,小孩连续玩手机20分钟,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接近近视状态。另外,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而正常值是15-45秒,如果少于10秒,为非正常状态。

    2、影响身体健康

    频繁玩手机,对生长发育不利,甚至还会引发多种疾病。另外,经常玩手机,活动少了,容易引起身体发育推迟、运动功能低下、长不高等。

    2024-05-18 查看全文
  • 孩子偷东西是非常不好的行为,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想得到那样东西,至于是不是用钱买的,似乎还没有那么重要。家长要正确引导,要了解孩子的这么做的原因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在教育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4岁孩子偷东西屡教不改怎么办?

    1、保持平静

    当发现孩子偷东西和说谎后,家长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强调的重点不在于要他坦白承认撒谎,而在于讨论。当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时,要弄清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否认。这时,家长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怒气,否则只会让他更难以面对真相。

    2、转化教育

    当孩子有偷窃行为的时候,要有耐心的教育孩子不要继续偷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一股脑儿的对孩子骂个不停,要让孩子知道偷窃的危害,偷窃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让孩子纠正,可以定期检查孩子,也可以多多鼓励孩子。

    3、加强管理

    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加强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告诉孩子要自力更生,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要拿,同时我们要告诉孩子不要和有偷窃习惯的孩子在一同,让他成为一个诚实守信自尊自爱的好孩子,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他。

    4、强调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孩子老是偷东西还屡教不改,家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家长对孩子犯下的错误不闻不问,孩子就会觉得这是满足愿望的有效途径,进而屡屡犯错,甚至会形成坏习惯。

    所以,家长发现孩子犯错以后就要立即跟孩子进行沟通,尤其要跟孩子强调偷东西的行为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只要家长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孩子就会努力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14岁孩子偷东西屡教不改的原因?

    1、报有侥幸心理

    有的孩子在大人的教育下,明明知道偷别人的东西是不好的行为但仍还这么做,这样的孩子心里总会抱有一丝丝的不会被别人发觉的侥幸心理。例如,在和小伙伴一起玩积木的时候,孩子非常喜欢,自然就会认为偷拿几块,别人也不会发现,索性就拿几块回家。

    2、没有所有权的概念

    小孩子的大脑认知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存在你的和我的之分,因此当孩子看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第一反应就是会认为是自己的,做出的表现也是占为己有的行为。当然孩子自然也没有“所有权的概念”,他们在玩别人的玩具时像在玩儿自己的一样,自然拿了别人的东西也不会感到任何愧疚和不安。

    避免14岁孩子出现偷东西的方法?

    1、帮孩子树立正确的物权意识。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有区分你、我、他的概念,把孩子的物品区分出来,让孩子有自己的小天地和属于自己的物品,如果大人要拿孩子的东西,要经过孩子同意后再拿。这样孩子就能理解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的道理。

    2、引导孩子合理消费。过年过节给孩子零花钱,要帮孩子规划好,比如买书包、买练习本,孩子用自己的钱买会比较有成就感,而且比较容易学会珍惜,大人需要做的是告诉他们哪些应该买,哪些不需要买,学会积蓄,避免浪费与攀比。

    2024-05-14 查看全文
  • 初中的小孩处于青春期,正是追求个性的时候。但他们眼里的“个性”,往往是畸形的,比如早恋、打架、抽烟喝酒……这些只有成年人才能做的行为,格外受青春期孩子们的追捧。作为父母,需要引导孩子清楚认识到抽烟行为带来的危害。

    初中孩子抽烟屡教不改怎么办?

    1、弄清动机,对症下药。

    中学生抽烟的动机是多方面的,家长要摸清初中孩子抽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地对孩子加以劝阻、引导,效果可能会好些。

    2、让孩子真正知道抽烟带来的坏处。

    大家都给孩子说抽烟对身体有害,可究竟有害到什么程度却没人告诉孩子。最好让孩子亲眼目睹一下抽烟和不抽烟的人之间的区别,他们的身体内部经过长时间的烟熏火燎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家长以身作则。

    其实很多家庭孩子抽烟都跟父亲有关,孩子看见爸爸每天在自己面前抽烟,有的孩子会误以为像大人一样吞云吐雾的样子是一种成熟的表现,于是产生好奇,然后偷偷模仿大人抽烟。所以作为父亲一定不要当着孩子面抽烟,最好是能戒烟。

    初中孩子抽烟屡教不改的原因:

    1、同学间的相互诱惑。

    父母在家抽烟给孩子带来的好奇感,让孩子很想知道抽烟的感觉,于是,在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接二连三的诱惑下,尝试了第一次抽烟。习惯往往是在无形中生成的,每天父亲在家里不停的抽烟,上学时小伙伴隔三差五的怂恿,终于,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下,对抽烟产生了感觉。

    2、原生家庭的习惯。

    很多父亲都喜欢抽烟,自己成天在家抽烟,却告诉孩子长大以后不能抽烟。一个小小的年纪,虽然表面上答应着父母不抽烟,但强烈的好奇心让孩子非常渴望想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父亲每天如此喜欢抽烟。心里的好奇心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会越发的好奇,看着自己的父亲每天孜孜不倦的抽着烟,在心里烙下了很深的印记。

    3、心理的发展。

    吸烟好像是成年人的标志,售烟处也都会标识出来一句话“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而很多孩子都希望脱离家长的掌控,都想自己能赶快长大,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所以他们可能就会去尝试抽烟,然后把自己当作大人一样,这其实孩子想要证明自己长大的一种方式。

    初中孩子抽烟屡教不改的危害:

    1、吸烟影响中学生不良心理品质的滋长。

    实际生活中,一些不肯刻苦学习的中学生,思想空虚,常在吸烟中消磨时间。而那些逃学等不良行为的中学生,多数也会抽烟。可以说,吸烟容易成为其他不良行为的媒介。

    2、对身体的危害。

    大部分烟是经过气管进入肺,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部,而少量的烟经过唾液进入消化道。吸烟会造成缺氧,加重心脏负担,损害青少年智力的发育,导致心血管疾病,造成青少年记忆力下降,精神不振,自然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就不好。

    3、上课容易分心,影响学习。

    大家知道初中是比较关键的,但是初中生抽烟并染上烟瘾的孩子来说,会导致其在课堂上出现分心的现象,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成分会让人有上瘾的感觉,所以在还没有下课的时候,就光急着想要赶快下课,所以肯定是上课会分心的,影响学习是必然的。

    2024-05-12 查看全文
  • 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子非常容易出现早恋的问题,因为这个阶段的她们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对异性产生好奇,从而慢慢出现早恋的情况。但如果家长想要帮助她们远离这种行为,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一步步进行引导。

    女孩子早恋屡教不改怎么办?

    1、尊重隐私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早恋之后,都会经常偷偷的去翻看孩子的手机或者是触及孩子的隐私,注意,这样的行为是非常错误的,这样的行为是极度不尊重孩子的表现,这样不但会加重自己的担心,同时也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会让孩子更加叛逆。

    2、换位思考

    从生理的角度看,孩子大了,谈恋爱是正常的,我们家长,不要大惊小怪,自己在他们这个年龄,不也有谈恋爱的冲动吗?我们只是担心他们谈恋爱影响学习,换句话说,青春期的孩子谈恋爱,不是他们的错,所以,我们的责任是引导。有了这种意识,我们就不会冲动了。

    3、对女儿的恋爱对象进行了解

    女儿恋爱的对象是谁也很重要,家长要对他进行深入了解。可以约见他的家长,与他的老师或者朋友交流,了解他的家庭背景、性格和学习情况。通过多方了解,减少风险,让女儿健康恋爱。

    4、和孩子坦诚交流

    绝大部分孩子有早恋行为时,都会选择隐瞒家长,这就会造成很多隐患,父母不能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也不知道孩子会发生什么,所以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建立信任感,这样当孩子遇到任何问题时,都会第一时间告诉父母。

    5、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爱情”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爱情本事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它是所有人都向往得到的一种事物。而成熟的爱情相当于一个又大又甜的红苹果,人们吃上一口就会觉得很甜。但不成熟的爱情就如同青苹果,尝一口就会感觉到它的酸涩。未成年人的恋爱,就属于不成熟的爱情,告诫孩子这种爱情是不可以轻易开始的,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

    6、帮孩子分析情感并教她把握分寸

    当孩子对自己的情感有了正确的认知之后,她的想法就会发生一些转变。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记得给孩子强调恋爱中的“分寸”,告知孩子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坚决不能做。

    女孩子早恋的原因:

    1、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很容易被引入“歧途”。平时看到圈子里的人都开始谈恋爱了,自己不找一个对象的话,可能就会跟大家玩不到一块去。为了跟朋友们有一个共同“话题”,出于模仿心理就随便找一个伴,其本质并没有什么感情可言。

    2、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上媒体繁多,其中不健康的书刊、光碟等容易误导青春期孩子走入歧途。电话、电脑的普及,网吧、游戏机房的诱惑,以及一些不良社会风气都对青春期孩子的思想产生了冲击。

    3、青春期的少女正处于青春期,逐渐发育成熟,心理发生急剧变化,出现朦胧的意识,异性之间的好奇心和神秘感与日俱增,对异性产生爱慕,如遇到适当的条件,随时都可能发生早恋行为。

    2024-05-1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