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孩子就是不听话怎么说都不听怎么办

孩子就是不听话怎么说都不听怎么办

423

  •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曾遇到过孩子不听话,不管怎么讲道理都不听的情况,最后不得不和孩子大吼大叫,结果孩子反而变得更加不听话,很多家长为此感到担忧又不知道如何去解决。

    孩子就是不听话怎么说都不听怎么办?

    第一,用心观察,找到原因。

    其实孩子不听话有很多原因,想要彻底让他有所改变,第一步自然得要从找原因开始做起。通常不听话主要聚集在这两个原因:一是孩子太贪玩,心思全部放在玩耍上面;二是年龄大了,想法和主意太多,因此跟父母的安排有了冲突。

    作为家长,自然得要细心去观察孩子的举动,然后发现他是为何而不听话。接下来针对原因做出相关的纠正,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且积极改正。为了避免孩子出现“目无王法”的心理,也避免亲子关系疏远,家长一定要学会用心观察。

    第二,杜绝打骂,用其他方式替代。

    即便知道孩子的行为不好,家长也不能暴躁的去打骂他,棍棒底下已经不能养出孝子,只会把亲子关系逼上另一个极端。与其批评和教育,倒不如用惩罚的方式让他承担后果,说不定更有利于孩子变优秀呢?

    若是孩子翻箱倒柜把房间弄乱,家长别急着生气打骂,而是选择让他打扫卫生,在限制的时间内把所有物品回归原位。这样孩子就能体会到劳动是很不容易的,并且也能认识到错误。打骂真的会压抑孩子好动和好奇的天性,甚至还会增加逆反心理,所以选择其他的教育方式效果更神奇。

    第三,善用奖励,激发进步潜能。

    用心的家长会发现,其实对比所有教育孩子的方法,会发现奖励远比惩罚来的更有效,也更容易达到最后预期的目标。就拿孩子作业这件事来说,家长若是在背后吼叫催促,其实孩子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搞不清楚作业是自己的事情。要是换成鼓励的方法,说不定会促进他的主动性。

    所以说教育真的不能将就,惩罚只会让孩子的积极性一点点丧失,相反鼓励才能起到督促进步的效果。要是家长不相信的话,可以在日常教育中试试这两种方法,最后定然会有不同的收获。所有的教育方法,都是通过日常的经验积累出来的,勇于尝试才是对孩子的负责。

    孩子就是不听话怎么说都不听家长怎么教育?

    一、逆反心理作祟。

    很多时候,如果父母对孩子管教的比较严厉,或者经常打骂孩子,就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孩子心中出现了想要和父母对抗的情绪,因此故意和父母作对。对于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应该以包容和引导为主,切记不要与之对抗,否则将会愈演愈烈。

    二、自我意识觉醒。

    当幼儿到了两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注重自我感受,心中有着想要独立的想法,不满足于事事听从父母的指挥,而是想要尝试着自己做决定,由自己来掌控生活。

    所以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不听话,而是故意在和父母作出相反的反应,以此来证明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

    三、以自我为中心。

    还有一些孩子在家中习惯了父母和长辈的照顾,过着千依百顺的生活。平日里的任何需求都能够随时得到满足,因此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一旦父母偶尔有一次拒绝了他,就会让孩子觉得生气,想要通过发脾气来报复父母。

    2024-02-04 查看全文
  • 6岁孩子不听话是正常现象,父母要学会冷静理智对待,掌握好孩子的心理,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是可以帮助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的,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怎么说都不听话怎么办?

    1 、说话前先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有时候不是不听话,而是没把话听进去。认知心理学上有“非注意性盲视”,指的是“在处理一个相对复杂的任务时,因为注意的转移,而没有知觉到背景中出现的醒目的意外刺激的现象。”当父母们喊孩子吃饭,却发现孩子在全神贯注地玩积木、玩拼图时,就该意识到孩子的专注力不在饭点。此时,就算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大吼,也只能是无用功。

    2 、尊重孩子,少用责备命令的语气

    当你想说“不”的时候,换一种正面的说法,或者用游戏的思路,也可以给出替代方案。“在电梯里,我们动作要轻轻的,现在,我们假装自己是只小老鼠 ,蹑手蹑脚的,好不好?”(而不是:不许在电梯里蹦蹦跳跳!否则电梯坏了,我们就摔下去了!)如果非要谈什么技巧的话,那大约是把你脱口而出的话,最后的“!”改为“?”或者“。”这也意味着你和孩子的沟通,从命令变成了平等对话。

    3 、事先约定,并和善而坚定的执行

    如果是已经决定了的事情,因为孩子的任性,父母妥协了,孩子以后会变本加厉常常通过耍赖来达到目的。所以,当孩子闹情绪时,父母不急不躁,坚持自己的决定,可以等孩子情绪缓和下来再讲明道理;如果父母制定了规矩,并且温和而坚定地要求孩子执行,时间久了,孩子不用你说,他的心中自然会有一条规矩的界限。

    孩子不听话有哪些原因?

    1,孩子的注意力发展还没完善,在心理学上,注意力有四种特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这是衡量一个人注意力好坏的标志。而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幼儿注意力的这四个方面,都相对差一些。

    2、孩子经常听不见我们喊他,也不能同时做几件事,其实不是他们不想,实际情况是他们还没有达到这个发展水平。当他投入巨大的兴趣在当下的事情上时,他的脑子里就只有这一件事,没有更多精力听别的。比如玩玩具、看电视的时候,不管妈妈说什么,都会变成“背景音”,被自动过滤掉了。

    3,刺激过多引起的“超限”效应,孩子总是说不听,问题极有可能就出在这个“总”字上。如果孩子犯错时,爸爸妈妈多次重复着数落,会让孩子经历“内疚不安→不耐烦→反感讨厌”这样的心理变化,最后甚至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所以,别再觉得自己对孩子是苦口婆心一片好意,其实我们是在制造亲子矛盾,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4、由于他们具有了强烈的自我意愿,不想处处顺从,总想反抗一下家长的权威,“喊了不理”就是其中一种反抗形式,尤其大人态度比较强硬时,会更加激起他们的反抗欲。比如:当妈妈用指责的态度告诉他“必须”、“应该”怎样时,他就会产生抗拒心理。

    2024-02-06 查看全文
  • 面对叛逆的孩子说什么都不听,建议家长先试着顺孩子的意,迎合孩子合理的兴趣爱好,多表扬,多鼓励,走进孩子的心里,让孩子慢慢对你友好,接受你,对你感兴趣,喜欢上你,然后再去引导孩子。同时,家长要不断学习,通过长期付出爱和耐心,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养方式,才能纠正孩子的“叛逆”表现,真正回归到正常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来。

    孩子叛逆怎么说都不听话怎么办?

    1、尊重孩子。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切忌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必须做到谦卑,放弃自己执着的思想,尽量多找孩子自身“优点”、“闪光点”,并多鼓励,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2、学会“减负”。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孩子身上,不参与孩子不愿意的培训,给点孩子玩的时间,让孩子的精神得到放松;也不老以学习着手,最好不谈成绩,不给孩子心有压力,谈谈交流学习新的体会即可。

    3、换位思考。毕竟家长也是“青春期”的过来人,面对孩子的需纠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有了“共鸣”才能理解孩子,才能帮孩子找出问题的“症结”,才能“对症下药”。

    4、允许孩子犯错。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小错是难免的,家长要允许孩子犯点小错、吃点亏,关键要帮助孩子找到错的地方,错的原因,警示“下不为例”,并以良好的言行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5、学会“化招”。当孩子发生 种种叛逆行为时,家长最好的“化招”方式就是“不接招”,也不直接说“不”,让孩子自己先去经历,去体验,家长再从旁因势利导,去接触接触不同的人,尝试受挫的体会,才会产生纠错或自我批评的思想。

    6、让孩子承担叛逆的后果。孩子越叛逆,家长越不能强硬对抗,如果经过反复商议无果,孩子仍要叛逆行事,那就让她偶尔体会行为造成的后果。事后父母需要耐心分析引导,一般孩子都会认识到错误而后悔。

    7、注重亲子关系 孩子叛逆的根本原因,是对亲子关系的不满,于是希望通过叛逆的行为来引起父母的关注。所以父母平时多注意亲子关系的培养,让良好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

    8、适当的对孩子进行奖励和夸奖。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希望被赞赏和鼓励的,当孩子很听话的时候,家长就应该给孩子讲一些表扬的话,表示很很关心孩子。

    2024-01-23 查看全文
  • 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抱怨:我那孩子老是不听话,你叫他做的事情,他偏偏不做,不让他做的事,偏要做,讲的话根本就不听,真是让人头疼。与父母对着干的孩子满大街都是,孩子的不听话一直在挑战着父母的耐心,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还是有责任去教育他们,那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方法很重要。

    孩子怎么都不听话怎么办?

    1、尊重孩子

    很多家长都会抱怨自己的孩子总是不听话,让他先穿衣,他非得穿裤子,怎么跟他说都没用,要是今天打他,明天就忘了。其实我想说的是,作为父母,我们是不是先不要命令式地跟他说话,试着与孩子好好交流,好好沟通呢。

    2、孩子可以选择的空间

    孩子都有自己的小脾气,有时候还会很任性。对于父母的要求,大多数时候都不会乖乖听话,甚至还会发脾气。这时候父母光靠吼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以换一个思路,不再是给孩子单一的选项。

    3、有些事情让孩子自己做

    孩子不听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家长总是替孩子做所有的事情。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比较古灵精怪,也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孩子,他越想自己动手。而家长总是害怕孩子做不好或者受伤,什么都替孩子做。这种做法更会引起孩子反感,你说什么他肯定就不会听。让孩子自己做一些事情,这也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

    4、进行平等沟通

    遇到问题要与孩子商量着来,给他自主的空间,多听听他的想法,拿出方案,让他觉得自己被尊重,被重视,这样他就会愿意与你沟通,愿意让你参与他的事情。

    5、寻求意见

    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如问周围有同龄孩子的朋友,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或听讲座,找辅导员协助,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

    6、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适当满足孩子的愿望 女孩的独立愿望是可以在融洽的气氛当中由家长来帮助实现的。家长不要只看到女孩稚嫩的、不成熟的一面,还要看到她独立的、成长的一面。适当地满足女孩独立的愿望,会提高女孩的自主能力和自信心,帮助孩子快速地成长。

    孩子怎么都不听话的原因:

    1、生活压力的增大和各方面的压力,孩子的父母双方不得不都在外面忙事业,想要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成长环境,但是殊不知就是因为自己的工作太忙对孩子了解的太少,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减少导致还有对于一些基本的生活礼貌都缺失,和家长的关系也不是很亲密,自己在孩子面前没有威信,最终导致孩子特别调皮、不听话。

    2、有些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事都不懂。从来不给孩子发表意见。其实这会令孩子变得不听话的,孩子会觉得自己不被重视,长远下来会变得反叛的。所以家长应该用平等的方式对待孩子,多让孩子发表一下自己意见,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当孩子的意见被采纳相对来说他们会更加愿意去参与,而且会更用心去做。

    3、随着孩子不断长大自我意识不断提高,渐渐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兴趣等。而站在家长的角度,总希望孩子能够成材,认为自己为孩子做的都是最好的,为孩子规划好一切,要求孩子照着办。阻止孩子自己的意愿去尝试,从而令孩子产生挫折感,长期下来,孩子就会变得不听话。所以家长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选择,而不是要他们服从你的决定。

    2024-05-10 查看全文
  • 孩子是降落凡间的天使,是赐予妈妈的礼物,可是当孩子闹脾气的时候,在妈妈眼里就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小恶魔”,满地打滚、哭喊、摔东西,简直”无所不能“。孩子这样是既不好也不坏的事情,这只是成长阶段的一个过程,迟早会过去。

    孩子脾气拧怎么说都不听怎么办?

    1、 尽可能在孩子面前保持平静

    先在面对孩子发脾气时你要尽可能的平静。孩子很聪明,会知道自己表达不满的行为要被大人看到,你可以离开房间,做自己的事,假装不去注意他,当孩子发现自己的行为无济于事时,就会安静下来,这时候你可以和他沟通,或者给他一些玩具让他玩。有的孩子发脾气时会踢打、摔东西、乱咬,你要立即平静的去制止,要让他知道这样子是不被允许的。

    2、用语言来帮助孩子宣泄情绪

    语言表达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绪宣泄途径,所以当一个人很愤怒的时候会骂人,我们要做的事让孩子把不开心说出来,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就可以说:“你刚刚为什么生气,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可以爸爸妈妈说一说吗?”诸如这样的话,可以引导孩子表达,关键这个过程也教会了孩子,当有了情绪时自己也是可以选择说出来的,这是处理情绪的一个技巧。

    3、带孩子进行适当地体育运动

    跑跑步、打打球、出出汗都是可以的,运动让孩子释放了负能量、缓解压力,同时也能让父母获得一次高质量陪伴孩子的时光,增加亲子互动,改善亲子关系。

    4、尽可能不要在公共场所教育孩子

    逛街、超市,孩子在公共场合发脾气可能会让你觉得难堪、生气,但是你要尽可能的让自己看起来很平静。不要说对孩子说,你哭吧,我不要你了,然后独自向前走去,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不被理解,不被接纳。也不要打骂孩子,不仅不会起作用,还会愈演愈烈。你要平静的把孩子带到没人的地方,比如卫生间、车里,如果没有观众了,他可能会结束自己的行为。

    5、允许孩子适当地哭泣

    不管男孩女孩都要允许孩子哭,有些家长认为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子汉不能哭,其实都不利于引导孩子的情绪发泄。很多的研究数据表明,爱发脾气的人群中男性居多。这和我们在养育男孩子的过程中,给孩子发泄情绪的选择通道太少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无论男孩女孩,我们都应该对他们多一份宽容,创造更好的环境去引导他们发泄情绪,做好情绪管理。

    6、树立榜样

    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教育孩子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并且做事要有原则,尤其是对孩子的任何要求,不可以无条件满足,如果不加辨别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会越来越放肆。

    7、挑战规则和底线

    孩子们在叛逆时期往往会去挑战规则和底线。事实上,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规则和底线都是不允许被打破的,一旦规则和底线被打破了,那么关乎的就是道德问题了。

    2024-05-09 查看全文
  •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家长某些方面做的不好,因为孩子的表现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家长的态度!问题是家长和孩子有怎样的沟通才能成为行之有效的桥梁,使家长真正能明白孩子的诉求,让孩子真正能理解家长的用意。

    孩子就是不听话怎么办?

    1、孩子的行为有时候是毫无目的的,前一秒还开心,后一秒就发脾气了。这时候,父母不要急着吼孩子,教育孩子,减少重复和不必要的唠叨、尽量减少发泄情绪的训斥和对孩子不满的抱怨。作为父母,最好是在这过程中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把这种优点反馈给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们的欣赏,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再进行合理有效的教育。

    2、尊重孩子的所有感受,父母应安静、专心地倾听,但不给予评判。父母可以不接受孩子的不听话行为,但必须要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感受。例如,他可以告诉父母他对小伙伴有多生气,但父母不能允许他通过嘲弄或打人来表达他的生气。

    3、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有些父母通常是立刻抓过来,面壁或者罚站等处罚,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教育方式。父母发现孩子不听话的时候,要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让自己的暴脾气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要做到三思后行。孩子还小,他们也许不知道他们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所以父母要找个合适的时机来教育孩子,好好融化孩子,给孩子爱的教育。

    4、父母改变沟通方式,孩子不愿意听父母的话,很多时候与父母的沟通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父母总爱以命令的口气要求孩子,或者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难免会出现一些逆反心理。父母长篇大论的唠叨,对孩子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甚至有可能令孩子产生抗拒心理。所以当孩子出现不听话的表现时,父母要改变一下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

    5、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随着孩子自身自我意识的萌芽,对于很多事物都有了自己的认知和看法,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愿意服从父母的命令与安排,也属于正常的现象。作为父母,不应该只想着如何“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而是应该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

    6、父母要给孩子做一个榜样。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都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反而会让孩子内心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我们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采用,一定要降低自己的语气,让孩子放下内心的警戒线,避免孩子再次出现逆反行为。

    7、平视孩子,教育孩子,心态很重要,有些家长缺乏耐心,动不动就大吼大叫,殊不知,这样一开始就让孩子产生了抵触情绪,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父母要学着平视孩子,用对话,而不是训话的态度与孩子沟通,才能让孩子放松警惕,接受父母的行为。

    2024-04-05 查看全文
  • 孩子不听话,家长有很大的责任。很多父母觉得孩子是属于自己的,尤其是对于母亲来说,只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所以孩子做什么事都要听父母的,甚至有些妈妈觉得孩子不听自己的话就是“不孝”。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形成自我意识,有自己的想法,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开始认为家长说的不一定是对的,从而会反抗家长,这是很正常的,家长要正确看待。

    孩子怎么教都不听话怎么办?

    1、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特点。

    父母需要需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父母不但应当保护孩子,还应当保护孩子的童心,不要压抑孩子的好奇心,尽量寻找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实践,不要用成年人的身份来告诫孩子,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虽然可能让孩子多走了一些弯路,但是孩子在体会的成长中要比父母的说教强上百倍,父母不要把孩子当成永远的小孩,不停的说教,要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和独立空间。

    2、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

    父母要学会与孩子平等相处,尽量不用命令和训斥口气,不要使用粗暴的体罚方式,要用真诚的方法和孩子们交朋友,尤其是当他们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时,父母不要以为自己年龄大有优势,对孩子的提出问题和想法不以为然,这样很容易失去孩子的信任,使他们感到不满和抱怨,从而产生了逆反心理。

    3、重新认识孩子,了解他的世界。

    家长往往过多关注和督促孩子学习,这种单一的沟通无法让孩子开启心扉。若要孩子接纳,应和孩子聊他的生活状态、感兴趣的事。即使孩子不愿意分享,家长也应支持孩子去做感兴趣的事,从而真正了解他的生活状态。

    4、利用书信方式与孩子谈心。

    日常的交流沟通容易受到语言表达的局限和情绪的左右,脾气一上来,容易引发更大矛盾。如果彼此沟通不顺畅,家长可以试着给孩子写封信,用原始的方式传达表达最深的关爱。

    5、对孩子期望值不要太高。

    孩子毕竟是孩子,跟成年人比,他们经的事儿少,思考问题单纯幼稚,理解感悟层次较低,因此你不要想着抛块儿砖头就能马上引出个玉来,这粒种子就能按着你的思路开花结果。望子成龙成凤是家长的美好愿望,但毕竟对孩子的教育是个慢活,大人一定要耐着性子对他们,切不可大刀阔斧见什么不顺眼就砍,要像园丁培养花木一样,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他们小修小剪小扶持,等到他们逐渐成熟的时候,就是成龙成凤的时候。

    6、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孩子的每一次叛逆行为,都会引起他的情绪变化。当孩子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总是想把它发泄出来,所以就会出现父母不能理解的一系列叛逆行为。父母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多去关注孩子的内心和他的情绪变化,与孩子进行沟通,帮助他处理和消化负面情绪,才能够帮助孩子度过叛逆期。

    7、要学会恩威并用。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听进去道理的,对于一些听不进道理的孩子,做家长的不能一味的把自己放于比较慈爱的位置,要学会恩威并用。比如,当孩子在无理取闹的时候家长不要上前与他搭话,可以在一旁偷偷的观察,或者做别的事情故意不去理他,久而久之,孩子便会放弃这种方法。等他冷静下来以后,家长可以上前跟他讲道理,这个时候,孩子比较容易听得进去。

    2024-03-29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