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怎么教育孩子
456
-
我家孩子处于叛逆期的时候,我也非常头疼。确实,叛逆期的孩子十分不好管,不论是我好声好气的和他讲道理,还是吼他吵他,他都纹丝不动,照样还是不听话。后来和身边其他家长讨论过后,才知道,叛逆期的孩子不好管教,问题并不出在孩子身上,而是我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叛逆期的孩子到底该怎么教育?
1、尊重孩子。
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思想更加独立,不再依附于家长,以家长为中心,他们希望父母把自己当做大人看待,希望父母能够给予一定的自由和权力去做想做的事。其基础的一点就是学会尊重孩子,将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
2、接纳孩子。
接纳说起来简单,却不容易实施,当父母自己固有的习惯与孩子不走寻常路的行为相违背时,我们自然而然会产生去改正孩子行为的意识。有些不好的行为固然要改正,但有些只不过是家长看不过去而已,我们总说要求同存异,在面对叛逆期的孩子的时候也理应遵循这个道理。
3、倾听孩子。
倾听是诚意的表现,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讲话,不要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小瞧孩子的想法。我们应带着理解和互相尊重的态度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只有这样才会表现出对孩子的兴趣,更要以关心的态度去倾听,尽可能与孩子引起共鸣,更要避免先入为主,避免过早的下结论武断了事。
叛逆期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1、脾气暴躁。
叛逆期孩子大脑里对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以前心目中父母高大威严的形象日渐模糊,他们急于摆脱父母的管束,很多家长容不得孩子身上的缺点、不足,为了让孩子尽快改正缺点,家长唠叨、抱怨不休,可孩子却一句都没听进去,不是沉默不语,就是极力顶撞。
2、挑战规则。
案例:故意破坏之前定好的规矩,层出不穷的提出新要求,和父母讲条件。比如家长和孩子说好每晚只可以看半小时的动画片,可以孩子却经常违背这个约定,与父母扯皮,要求多看半小时动画片,否则就不吃饭。
3、情绪反应激烈。
例如带孩子逛街,孩子在橱窗里看到一款玩具汽车之后,坚持要买。可是家中已经有很多类似的玩具汽车,在拒绝孩子的要求后,孩子便开始大哭大闹,甚至在公共场合坐地耍赖、打人。
孩子为什么会叛逆?
首先是家长的吼叫和打骂。
孩子没有按家长的预期做事,叫往东偏要往西,父母的情绪很容易失控,进而对孩子吼叫,甚至打骂。当我们对孩子吼叫或打骂的时候,表面上感觉是阻止了他的冒犯行为,实际上只是暂时停止了。从长远看,是真正在助长孩子的叛逆行为和挑衅行为。
其次是家长的批评。
批评意味着你对孩子的想法、体验、感受、价值观,都是持否定态度的。孩子常常会把这些批评,当作是对他的贬损。一个经常被批评,感受不到爱的孩子,更容易变得叛逆。
2024-04-30 查看全文 -
对子女的教育是家长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教育的质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要选择科学健康的教育方式。育儿过程中,爸爸妈妈一定要把好关。如果选择不当,就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家长到底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1、思想方面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积极的思想观念,这样孩子才会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中遇到的挫折。只有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引导,孩子才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想要改变的现状。并且还会不断提升自己,不断的学习。
2、正面“批评”
从正面积极地引导。比如,别人都好好地排队,他却推挤着去插队,你不用骂他有多淘气,而是可以说:“你一直是个懂事的孩子,却跑去插队,吓我一大跳。”
3、树立榜样
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4、父母要掌握好放和收的度
很多父母由于内心的期望值过高,不敢懈怠一分一秒,生怕孩子落在后面,所以对孩子进行无死角全方位监管,每一项指标都要求是最好的最高的,孩子在长时间高压下慢慢失去兴趣,产生厌烦,对孩子成长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5、要擅于赏识自己的孩子
现在很多父母都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只要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有问题,总习惯用这样反常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在父母眼中就是独一无二的,不需要那他去和别人比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要擅于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长处我们要看到,孩子的过失我们也要原谅。
6、不打骂孩子
孩子难免,但是在孩子犯错之后,父母不要总是一味的去责罚孩子。 成年人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不要总在孩子面前表现太多自己的负面情绪,这会影响孩子个性的成长。父母不要经常打骂孩子,不然孩子从小到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会对他们的人生造成不小的影响。
7、培养孩子的习惯
我们不难发现,成绩好的孩子并非智商超群,但一定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先抓习惯、再谈成绩,暑假期间,家长务必狠抓孩子的习惯养成:学习上,监督孩子做到积极思考、自行检查、总结归纳错题、坚持阅读;生活上,督促孩子做到守时诚信、制定计划、自己事自己做、勤做家务。
2024-04-11 查看全文 -
身为父母,每个人都迫切想让自己家的孩子未来有所作为,每一位家长都尽可能在最大能力限度内提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与环境。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教育方式也会不同,教育方式也会有对错之分。往往有时候错误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离正确的成长道路上越来越远,而正确恰当的教育方式,会让我们的孩子有更好的成长。
到底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1、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
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2、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孩子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3、真诚给孩子认错道歉
没有人不犯错误,做父母的也不例外。关键是,犯了错误后怎么办?知道自己错了之后你的态度,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因为孩子正看着你呢!如果你百般掩饰,找借口为自己辩解,你就在教育孩子文过饰非;如果你恼羞成怒,斥责指出你错误的孩子,你就是在教育孩子强词夺理。唯一正确的态度是:“孩子,爸爸(妈妈)的确错了,请原谅!”
4、不把大人的争执播进孩子的心灵
夫妻之间的亲密感情不应仅仅被看成是两个人之间的爱,其实这种爱同时也是一种无声而有效的家庭情感教育。当然,夫妻之间难免也会闹别扭甚至发生冲突,问题是双方都不要去争抢孩子的感情世界,逼着孩子“选边站队”,更不应该给孩子灌输仇恨。有些夫妻离婚了,可依然以朋友身份保持着友谊,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爱的教育。
5、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孩子从出生就生活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父母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家长对孩子都是不闻不问,没事的时候就是在牌桌上度过,以为只要给孩子提供的足够的物质生活就可以了,其他一概不管。平常上班忙,回家也就是窝在沙发上玩着手机。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也潜移默化得影响着他。做父母的,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6、对孩子多一点陪伴
很多家长都说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有的说,我要赚钱养家养孩子,没时间啊。可是,你赚钱再多,孩子没人管学坏了,钱又有什么用呢?有的家长也确实很忙,有的家长忙却只是一个借口,不管如何,时间挤一挤总是有的,尽量多抽出一点时间来陪陪孩子吧。孩子有时候并不是需要太多的钱买玩具,他要的只是你的陪伴。
2024-03-25 查看全文 -
教育孩子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孩子未来能否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全靠成长过程中家长对他的教导。孩子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要看家长教导孩子的方法。所以家长也要不断学习,完善自身,找到科学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到底应该怎么教育?
1、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有时候,孩子惹了什么麻烦或想做什么标新立异的事情,连成人都没搞清楚其后果和危害,就对孩子横加指责或阻止,这当然无法服人。若要教育得孩子心服口服,家长首先要周密思考每件事的前因后果,然后好好与孩子谈谈,可以从后果的好坏开始,反过来解说该不该这样做,晓之以理,孩子会明白的。
2、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教育孩子做到这点并不太难,法制教育融汇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之中,孩子们从小就受到全方位熏陶,心中都有一道道德底线和法制底线,还往往会反过来影响家长。给孩子灌输一种法律意识,比如给孩子过14周岁的生日时,让孩子要在这个时候起懂得某些行为不可为,某些行为要事先想到你是否能够承担起责任。
3、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有一则公益广告:母亲给外婆洗脚,小儿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样学着要给母亲洗脚。如果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可见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4、不要采取过激的方法
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5、要坚持精神的传递
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思想品德、文化修养、个性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必须牢固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在社会上奉公守法,遵守法令法规,作风正派,胸怀坦荡,以民为重,乐于助人等,把自己的精神品质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孩子。
6、小事不管大事必管
孩子必须有自己的自由的时间,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这是他的自由,没有自由的孩子长大以后缺乏主见,独立性差。在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的同时,我们也得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那些重要的事情上,孩子必须学会服从。比如上学这件事,这是没有商量的事情,不管孩子怎样哀求,都必须遵守这个规则,如果他逃学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2024-03-25 查看全文 -
当教育孩子仅仅停留在“喂养”和“督学”上,那样成长出来的“优秀孩子”,可能优秀,却可能不健康,而这才是更可怕的事情。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警醒,唯有孩子的内心枝强叶茂,才能开出更多的花。
到底该怎么教育孩子?
一,家长做好自己,给孩子做榜样。
如果复印件出了问题,你是改原件,还是改复印件?有些家长自己打麻将,却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天天抱着手机刷抖音笑得抽筋,却不让孩子放下手机别玩游戏;自己从来不看书,却要求孩子读名著;自己脏话连篇撒泼耍赖,却要求孩子懂礼貌守规矩。这些做法都是缘木求鱼,不可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家长做好了才有资格教育孩子,如果家长做不对做不好,是不可能教育好孩子的。
二,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有的家长考好了就给孩子奖励,考得不好就冷言冷语,这种做法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如果做不好,父母就不爱自己了,因此当孩子做了错事儿,或者有了问题,就不愿意跟家长说。报喜不报忧,会错失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机会,时间长了会导致孩子出现大问题。
三,加强学习,和孩子一同成长。
社会在不断的变化,教育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如果家长不学习,还在用父母管教自己的方式来管教自己的孩子,一定跟不上形势,一定会落伍,孩子不会服气,也会看不起父母,教育孩子就成了一句空话。
四,不要强迫孩子,要给他多种选择。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家长常常用自己过强的控制欲,强迫孩子做事情,孩子小的时候心里有怨言,但是却没有能力反抗,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会出现明显的逆反。应该尊重孩子,让孩子自己做主,给孩子多种选择,平时要跟孩子平等的交流,把他当成大人来看待。孩子受到了尊重,自然就会越变越好。
五,多发现孩子的优点,让孩子产生价值感。
有些家长是好心,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完美,于是在孩子身上找缺点,希望通过改正缺点的方式来促进孩子的成长,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很没用。没有价值感就不会有努力学习,努力做一个好人的动力。虽然人无完人,孩子总会犯错误,但是家长应该在错误中首先发现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再进行教育,孩子就更容易接受家长的教育,处事能力和学习态度会渐渐有很大的改变。
教育孩子是一个特别特别大的课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孩子不可能完美,就像我们每一个成年人不完美一样,如果能够包容接纳孩子的缺点,少挑剔多表扬,教育孩子也许会更容易些。
2024-01-17 查看全文 -
进入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昂著的特点是“变”。孩子开始发育了,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有变,这时,家长也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那,怎么改变才适合孩子呢?
高中的孩子应该怎么教育?
1、树立正确的教育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由于性格和经验的不同,方法也各式各样。但是,在对待不听话的高中生时,一致的教育方式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我们应该树立“严管厚爱”的教育观念,这也是中华传统教育的核心要义。既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更要告诉孩子什么是错的。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让孩子乐于表达。此外,也可以采用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以此激励孩子的自我约束力。
2、要用心理解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萌发自主意识,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必依附于父母,希望父母能理解并支持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如果父母做不到,他们就会跟父母对抗到底。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做出一些叛逆的行为,往往并不是出于自愿,而是用这种方式向父母宣战,争取父母的尊重和理解。
如果父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就不会大声训斥指责孩子,或者拒绝听孩子的想法,或者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所以,父母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理解孩子,而不是把孩子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3、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是一个关键的学习阶段,需要孩子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也要监督孩子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4、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
高中生面临着许多压力和挑战,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家长还应该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
高中的孩子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1、早恋问题
当代高中生谈恋爱的现象并不少见,多是因为受影视传媒的影响加上青少年的自身心理和生理特点等原因,很容易出现早恋。
2、厌学心理
学科科目增多、知识跨度大、学习能力转化难度大等,都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一旦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很容易产生辍学的想法。
3、沉迷小说
男生一般都会有一个武侠梦,女生一般都会有一个公主梦,在现实中很难实现这种愿望,然后他们就会选择沉迷小说,将自己带入进去,这也是很多学生沉迷于小说的原因。
4、学习盲目跟风
有一些同学在平时学习时缺乏自己的学习规划,看见别人学什么,自己就跟着学什么,其结果是时间也花了,可总是没有效果,眼见别人成绩越来越好,自己却一塌糊涂,不知道该怎么办。
2024-05-23 查看全文 -
孩子谈恋爱作为家长要引导孩子如何去面对谈恋爱的经历,告诉孩子谈恋爱期间要注意的事情。一定要有正确的恋爱观,不得意气用事。对孩子谈恋爱大人不能强行的去阻止,要对孩子讲究方式方法的讲,这样才能及时的转变孩子的观念。
初中孩子找对象该怎么教育?
1、不要粗暴的对待
找对象的孩子发育有早有晚。发育早的孩子在上初中时就有可能早恋。这也是很正常的生理发育。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及早就有这个心理准备。不要一发现孩子早恋就觉得面子上过不去,给自己丢脸了等等。于是就对孩子横加干涉,或动用武力威胁孩子。
2、给孩子足够的尊严
如果发现孩子找对象,请勿去找老师或学校,这种涉及到感情的教育还是要以家庭教育为主,若直接去学校,向老师要说法,孩子在学校的面子就完全被家长给弄丢了。家长应该学会保留孩子的隐私,不要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给孩子保留足够的尊严。选择私下处理的方式,和孩子认真沟通,和平解决还是最好的方式。
3、给孩子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
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更容易早恋。无论什么原因,作为家长都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与呵护。家长应该多抽出时间来陪孩子,多与孩子沟通谈话。可以在家里,可以是一起出去玩的时候。总之,孩子的内心渴望被关注,渴望温暖。
4、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就是用最真挚的情感去打动孩子的心,启开她们的心灵。晓之以理,就是给孩子摆事实、讲道理。家长劝导孩子要把已经出现的“爱情”封闭起来,也就是保存起来。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严肃认真地帮助孩子分析一下各自的现状,耐心细致地进行谈心、交心。
5、丰富业余生活
家长平时要多鼓励孩子参加课余活动,如果有可能,尽量陪孩子一起参加。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初中孩子找对象的表现:
1、开始对老师和家长撒谎
本来学生都是比较单纯的,所以一般都会“坦白从宽”,但是突然开始说谎话的话,可能就是有什么需要隐瞒的事情,家长要注意。
2、开支突然增多
孩子在学校如果经常光顾小卖部,买一些乱七八糟与学习用具无关的东西,就要观察是不是恋爱了。家长会发现孩子的零花钱不够花了,时不时以各种理由问父母要钱,这时就要多留心一下。
初中孩子找对象的原因:
1、原生态家庭的影响
孩子在青春期本身就出于逆反状态,再加上缺少与父母的有效沟通,甚至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理解,他们很容易被同龄异性的温暖和关心所打动,从而积极地进入早恋。
2、攀比心理
时代变了,中学生的价值观也在变,认为中学时代连个男女朋友都没有实在是丢面子,他们会十分羡慕那些成双成对出入教室的同学,所以纷纷效仿,积极攀比。
2024-05-22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