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自制力差的孩子怎么教育

自制力差的孩子怎么教育

399

  • 很多孩子在学习或者写作业的时候总是自制力不足,还没学习一半,就坚持不下去了,要么出去转,要么玩手机看电视,学习效率特别低下,这也是很多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之一,那么,自制力差的孩子怎么教育?

    自制力差的孩子怎么教育?

    1、启发孩子的自觉性

    孩子自制力的发展是和孩子的自觉性、坚持性等相联系的,父母要启发孩子的自觉性,让孩子坚持一些必要的生活准则,比如不能跟大人顶撞,尊重老师等等,同时要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比如自己自觉完成作业,自己想办法克服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让孩子形成比较稳定的意志品质。

    2、制定计划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了注意力不专注的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地给孩子制定一个计划,然后一点点来改正孩子的坏习惯。循序渐进让孩子彻底的改掉坏习惯。家长也要严格的按照计划来要求自己,给孩子做的表率的作用。

    3、收起诱惑

    有些孩子在想专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这时候电视上可能播放的,是他最喜欢的动画片,桌子上摆放的可能是他最喜欢的零食,地上散落的是他喜欢的玩具。这其实对于小孩来说都是一种种诱惑。所以如果孩子要去专心的做一下事情的时候,家长应该收起所有的诱惑,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4、循序渐进,及时表扬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首先,爸爸妈妈要有耐心,注意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内心世界,与孩子之间建起了绝对的信任,以便于树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有效地增强了父母的教育影响,对于孩子的不良表现,要给予耐心的说服教育,切忌一味地训斥、压制。再有,对于孩子表现良好的自控行为,要给与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5、家长要有耐心,更要讲策略

    自制力就是孩子学习的战斗力,学习好不好,拼的是效率而不是时间。效率要高,关键又在于自我约束下的专注。

    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家长也要行动起来。但是每每这时很多家长就双手一摊,深表无奈。其实家长大有作为,自制力差的孩子,往往是积习难改的,持续几天很难有效,这是对家长耐心的考验。遗憾的是,很多家长经不住考验。觉得孩子不争气,不听话、太叛逆,殊不知家长也并没有做到最好。

    孩子自制力差的原因:

    第一:诱惑太多

    孩子分散注意力是生活中常见的表现,可是孩子为什么总是没有自制力呢?有一部分原因是诱惑太多。当孩子到了该睡觉或者写作业的时候,玩具,动画片,零食可能都会诱惑到孩子,让孩子不能更好的专注一件事。所以家长应该养成在孩子的卧室不放零食和动画片的习惯,给孩子的卧室布置温馨的氛围,让孩子能够很快地进入睡眠。可以当孩子在做着一件事情的时候,避免其他东西的打扰保持安静。这样可能会增加孩子的专注性。

    第二:不感兴趣

    孩子可能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老是会走神,那家长就应该去注意一下,是否是因为孩子对这件事情并不感兴趣。如果不做这件事情也不会有什么影响,那么家长可以考虑不让孩子继续做这个事情。如果说这件事情是必要的,那么家长可以首先让孩子对这件事情产生兴趣,然后孩子就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可能就会多一些专注。

    2024-03-02 查看全文
  • 当孩子缺乏自控力时,父母往往会对孩子的行为承担更多的责任。唠叨孩子做作业,或者不断威胁孩子做家务,通常意味着父母付出的努力比孩子付出的更多。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教会他们自控力的技巧可以帮助他们度过一生。

    自主能力差的孩子怎么教育?

    1、给予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

    从小事开始,逐渐给予孩子自己做选择、自己想办法的权利。不要怕孩子会做出错误的决断,父母能在孩子做出错误决断后,耐心地给予正确的分析和指导,并要求他们承担自己所做选择所带来的责任,更能帮助孩子快速成长起来,长大后也就更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

    2、教孩子们被叫到的时候立刻就来

    “父母呼,应勿缓。”每个孩子都会背诵的弟子规,就告诉孩子,长辈召唤你的时候,你要立刻过来,或者给与回应。但是现实中,妈妈喊了孩子一次又一次,孩子还在懒洋洋的,所无所事的忙着自己的事情。父母要告诉孩子,当父母叫他们的时候,他们要走近父母,以便与父母对话。这有助于孩子们认识到自我控制有时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我们想做的事情,去做别的事情。

    3、让孩子自行安排活动

    不少家长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但如果父母完全规划好孩子每天该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不听孩子的想法,也不让孩子试着自行安排,只让孩子做个“执行者”,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很难培养出来了。

    4、让孩子自行寻找问题的答案

    孩子提出问题,大人通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诉他答案,简单又省事。但经常这样做,孩子长大以后,就不会想问题,总希望别人能提供现成答案。这直接妨碍了孩子在智力劳动上的自主性。正确做法是:当孩子有问题时,父母可以给出答案的线索,再鼓励孩子根据线索自己寻找答案。这样几次后,孩子就能逐渐学会遇事时先主动思考怎么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他人。

    5、教导孩子对纠正做出积极的反应

    大多数孩子不喜欢被纠正,他们的反应要么是攻击性的,要么是消极的。生活中的一个事实是,人们经常必须遵循自己不喜欢的方向。教导孩子以良好的态度和正确的行为回应。这需要自我控制,并帮助孩子学会控制他们的冲动。对纠正的良好反应有时很难学习,但这将让他们永远受益。

    6、孩子说“不”时,不要反应过激

    很多孩子在自主意识发展阶段,会常常对父母的要求或建议说“不”,这就让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太不听话,总与我对着干”。其实当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同时,也会带来自己的“第一逆反期”:他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也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不会再对父母的意见唯命是从。

    7、激发孩子做事的欲望

    多多留意孩子平时的兴趣爱好或渴望,以此为“诱饵”,鼓励、激发孩子认真做事的欲望,让孩子有足够的动力和明确的目标做好事情。

    2024-03-07 查看全文
  • 自理能力差的孩子,成长发育缓慢,而且在成年后也面对着更多挑战。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孩子的自我探索。

    自理能力差的孩子怎么教育?

    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生活、学习和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要想办法自己解决。

    2.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当孩子的能力有所发挥时,他会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时,对他树立自信心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3.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操作能力

    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

    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

    4.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

    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图书和其他用具等。

    5.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且要努力做好。不该做的事不要做,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要让孩子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

    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比如上厕所、喝水或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等。

    6.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要求孩子做到:

    1.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

    2.防触电、防溺水、不玩火,不做危险游戏;

    3.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和礼物,不跟陌生人走;

    4.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家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5.掌握基本的紧急情况的自救、求救方式;

    6.知道常用的电话号码:110,119,120,知道什么时候打哪个电话。

    孩子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1、家长因为工作忙,教育任务全依赖于长辈和幼儿园。这这就导致了这些孩子自理能力尤其之差。

    2、有些家长和祖辈们十分溺爱自己的孩子,剥夺了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使孩子形成了依赖心理。

    3、有些家长缺少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们在面对孩子需要鼓励帮助时,采取的是一种怪罪、批评的态度,有的甚至会采取暴力打骂的方法,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从而阻碍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

    2024-02-07 查看全文
  • 在生活中可以帮助孩子调节心理素质差的方法有很多,家长在帮助孩子调整心理素质差的问题时,要避免给孩子过大的心理压力,应该让孩子适当放松,这样孩子才能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成长。

    心理素质差的孩子怎么教育?

    1、培养独立个性

    孩子小的时候,有意识地往这方面引导。家长可以在平常适当让孩子做点简单家务,或是他们自己的事,比如吃饭,比如穿衣服,比如早睡早起,这些都是稍加引导孩子都会做到的,但是千万不要嫌他们慢,就马上帮忙,这样很不好,孩子做事慢,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只需要让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就可以了。

    2、培养交际能力

    引导孩子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处理交往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让孩子在不断的协调、适应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和谐地相处与协作。这是交际能力的核心,大家要认真对待。

    3、进行挫折教育

    现在的孩子其实并不需要鼓励他们去竞争,因为在他们没有足够心里去应对挫折的时候,鼓励他们去竞争会适得其反,会造成性格缺陷,一旦太在意输赢,生活本身也失去了意义。所以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让孩子拥有客观、宽容、忍耐及和谐的心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挫折面前泰然处之,保持乐观与自信,才能在激烈残酷的竞争中赢得未来。

    4、培养孩子自主性

    独立自主在孩子的成长中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如果想要孩子孩子拥有这一种心理素质就应该及早培养。建议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减少对孩子过度的溺爱和迁就,让孩子拥有更加好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服务的机会,以此来减少孩子对于家长的依赖,让孩子更加好的适应社会。其次,在培养孩子自主能力的时候还应该重视孩子的想法,让孩子积极的加入到家庭的决策中,让孩子可以更加大胆的表达自己。

    5、培养孩子竞争能力

    竞争能力是社会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能力,如果缺乏则会导致孩子在面对竞争的时候很容易崩盘。因此家长更应该让孩子拥有自强不息的意识,并且多教育孩子胜不娇,败不躁。让孩子在竞争的同时拥有一个好的心态。

    6、鼓励孩子面对失败,从而增强心理素质

    有的孩子摔跤了,家长会立马把孩子抱起来;有的孩子摔跤了,家长不顾孩子是否受伤,反而责备孩子弄脏了衣服,又给自己找了麻烦;而有的父母,在孩子只是绊倒的情况下,会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在孩子摔得有些严重的时候,会赶紧扶起孩子查看身体。鼓励孩子面对失败,才能让孩子承受越挫越勇,从而增强心理素质。

    2024-04-27 查看全文
  • 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进步,都可以给孩子带来成功的体验。这种温和的表扬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会因为一次成绩不好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爱开小差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1、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不随便打扰孩子

    处在安静的环境中,孩子更容易静下心来,当孩子专注于学习时,家长不宜随便打扰,甚至在发现了某个错误时,也不要马上指出,父母可以在孩子学习告一段落时,再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要求。

    2、父母应该欣赏孩子的劳动成果

    多听听他是怎么想的,鼓励孩子的各种探索。要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兴趣,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父母可以同他一道复习功课,鼓励他提出问题,请他复述当天学习的内容。

    3、加强孩子注意力的训练

    一方面,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使用简洁的学习用具,避免外物分散他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要启发孩子的思考,多用“为什么”和“怎么办”引导孩子思维的方向,这样,孩子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4、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学习是孩子自个儿的事,用心学习,是对自己将来负责。通过刻苦学习,掌握了各种技能,是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资本。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的孩子,将来是不可能关心、爱护他人,更不用说能做出一番大事业来。

    5、给孩子适当的奖励

    当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家长不但要从言语上加以表扬,还可以辅助一些别的奖励,但不要直接奖励,比如按时完成一次奖励一个小贴纸。集满15个贴纸可以换看电视半小时或孩子想要满足的其他愿望一次。

    6、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完成作业的期限

    比如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可以不着急,但你必须在8点钟之前完成作业,不然,周末就不能做什么等。”培养孩子的时间紧迫感,慢慢地让孩子形成学习规律。有了明确的任务,孩子学习时就有了动力,才能保持紧张状态。当然,要求孩子学习时,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要求孩子长时间做同一件事。因为这些都是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

    7、发掘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那就很难要求他集中注意力。假如孩子对学习的内容兴致勃勃,根本不用谁督促,上课就能全神贯注地听讲。因此,我们一定发掘孩子的学习兴趣。

    2024-03-24 查看全文
  • 家长要树立孩子独立意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缺乏独立意识或缺乏战胜困难、信心和勇气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源。家长尽量让孩子个人决定和处理个人的事情。只要不伤害他人,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自己拿主意,自己去做。

    孩子承受能力差怎么教育?

    1、适当的进行心理上的训练

    其实心理和身体一样,适当的锻炼能促进心理健康。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耐挫教育和挫折教育至关重要。当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时可以适当出点难题,失败或失意时要给予一定鼓励。教育孩子与平和和自然心态来参与以后的竞争和生活,这样才能经得起未来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

    2、做好心理疏导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压力,如受到同学排挤、老师批评、学习成绩差、家庭不和谐和受到他人侮辱打骂等,家长要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正确认识人生中的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告诉孩子不怕挫折和困境

    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情绪,同时教会他们如何管理情绪,维持稳定的心境,这是心理承受能力的基础。家长要做到以身作则,先控制好自己脾气,不要把坏情绪传染给孩子。

    4、多和孩子沟通交流

    当发现孩子悲伤或沮丧时,让他们进行宣泄,不要出去他们哭泣。让孩子了解家长知道他们的难过或给予爱的抱抱。孩子5岁以上已经能独处,给他们足够空间和时间,消化自己的情绪。

    5、帮助树立独立意识

    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会影响信心勇气和能力,而这些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源所在,作为父母,在日常要尽量让孩子有独立意识,自己决定以及处理个人事情,不要一味帮助孩子做决定,也不要过多干涉,在能接受的范围内让孩子自己处理。

    6、及时对孩子做心理疏导

    在成长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会让孩子感觉不焦虑不安,如自尊心受辱、成绩不良、家庭不幸等,这时需要给孩子及时做心理辅导,让孩子对人生挫折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让他们提高受挫能力,不会因为一点小事情而承受不了。

    7、表扬要适当

    现在的孩子有点小成就,父母就会格外表扬,大部分孩子是在充满赞扬的环境中成长,甚至有些犯了错误,父母也会因为心疼而护短,却不知这样容易让孩子形成任性、虚荣以及自我为中心等性格,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没办法面对困难和挫折。

    2024-03-04 查看全文
  •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自己家孩子做作业特别不认真,想到什么做什么,没有一点计划性,而且平常不管干什么突然做到一半就不做了,经常半途而废,这让许多家长非常为孩子担心。事实上,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律的表现。

    自律性差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1、适当放手,给孩子选择的空间。

    三岁左右的孩子将进入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阶段,为了刺激孩子自控能力的发展,父母应该适当地放弃控制孩子。只有没有父母不断的唠叨和担心,孩子才能真正完成自律的转变。

    一直控制孩子的父母应该给他们说不的权利,给他们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也给他们自己做决定的选择。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基本能力,并学会回家后有意识地收和换衣服;学会用备忘录写下作业清单,并按时完成。

    让孩子们明白责任和义务,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当然,放手是合适的。底线是我们必须坚持下去。例如,不能玩像电、水和火这样危险的东西。

    2、提供一个自律的家庭环境。

    许多家长抱怨说,他们不得不盯着自己的孩子做作业,否则孩子是不会自己写作业的。然而,你真的会认真耐心地陪孩子做作业吗?要么玩手机,要么对着孩子们大喊大叫,这也是孩子们的负担。

    家庭成员一起保持自律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父母,当然希望孩子早睡早起,按时完成作业和练习。但是如果家长不能克制自己,呆在床上,吃东西玩手机,同样的,孩子会学习和模仿,并会问,“你为什么能这样做?”

    父母需要毫不拖延地注意自己的言行,准时起床、不要熬夜等等。给孩子一个认知的、微妙的影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控制和管理自己的生活和时间表,为孩子树立榜样,带领他们前进。

    3、引导孩子做计划。

    自律的人大多脑海里都是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如果孩子对自己一天要做什么事情没有概念的话,他也会变得不自律,随心所欲的做自己的事情,因此父母有必要引导孩子学会做计划。

    写计划的时候,孩子需要写出一天之中他固定要做的事情,然后写出今天额外要做的事情,把事情都罗列出来后,父母还要引导孩子明白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是当下一定要完成的,那么孩子做起事情来就会懂得轻重缓急,这样他就不会变得拖延,也能更加自律的安排好自己的一天。

    4、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很多父母都会觉得教育孩子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在遇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他们会十分生气批评指责孩子,而这种方式不但不能使孩子认错,还会让孩子造成逆反心理,这样反倒适得其反了。

    所以为了孩子考虑,在他们犯错误的同时我们应当告诉孩子这样做是错的,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危害性,让孩子自己体会犯错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只有孩子在一次次的跟斗中才能成长,才能成为更有责任更有担当的人。同时为了避免自己再次犯错,孩子们就会逼迫自己成为自律的人。

    孩子自律性差的表现:

    1.自控力差,容易分心,做事不能专注

    自律性差的孩子自控力通常都很不好。这类孩子不能专注做一件事情,很可能书看到一半,看到玩具又去玩玩具去了。到了上学之后,经常会作业做到一半又被别的事情吸引,最后导致作业没办法完成的情况会很多。

    2.想要的东西就马上要得到

    自律性差的孩子通常也没有什么规矩可言。比如父母即便是要求一天只能看一小时动画片,但是孩子没看过瘾,还想看就必须要继续看。对于父母和老师的要求和规则没什么执行力,想要的玩具和也是马上就要得到,即便是家里已经有很多同款玩具了或者马上要到吃饭时间了,依然要遵循自己的想法去做。

    3.丢三落四,没有责任心

    因为缺乏自律性,通常都没什么责任心。东西经常丢三落四,不是笔不见了就是作业本不见了。有些甚至连上学书包和书本都可以忘记带。

    4.情绪控制能力差,容易暴躁

    自控能力差,情绪控制能力也差。可以不顾场合和时间乱发脾气,容易暴躁。

    5.做事没目标,没有干劲

    没啥理想,也没啥目标。做任何事情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坚持。

    2024-03-02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