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孩子耐心不足怎么办

孩子耐心不足怎么办

462

  • 很多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三分钟热度,坚持不下去,没有耐心的孩子很难去很好的完成一件事情,更会影响做事情的效率,家长从小就要锻炼孩子的耐心,磨炼孩子的意志,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孩子耐心不足怎么办?

    1、树立目标让孩子收获成就感

    即使是大人在重复做一件事情时也会觉得枯燥无味,更何况是不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的孩子,所以家长们可以帮助孩子树立可以达到的目标,向目标靠近的过程时,即使做的很枯燥的事情,孩子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

    2、教孩子学会的等待

    当孩子的物质需求太容易得到满足,往往不会珍惜,想要什么或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这个时候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等待。

    当孩子提出需求的时候,家长也可以提出相应的条件,让孩子去完成,这个过程中延长了孩子等待的时间,也教会孩子学会付出,对培养孩子的耐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3、磨炼孩子的意志力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力,比如玩游戏的时候设置关卡,吃饭的时候自己收拾碗筷等等,而最常见、最能磨炼孩子意志力的,就是运动。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参与跑步、骑行、爬山等各种运动,不仅锻炼身体,还能磨炼孩子的意志力。

    4、要循序渐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家长开始的时候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但一定要记得不能半途而废。必要时,可以降低一下标准或者范围,让孩子稍微容易些便可以达到目的。

    5、读史明智

    让孩子读一些历史典籍,要通俗易懂的,儿童版本的。如果家长有时间,也可以给孩子阅读。让孩子从那些历史人物身上学习到他们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从而激发出孩子的潜在好强心。

    孩子耐心不足的表现:

    1、暴力性

    这是缺乏耐心儿童的最大特征。不管是谁让自己做不愿做的事或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就失控地尖叫、骂人或打小朋友等。刚开始自己还会自责,不过一旦形成习惯,自责感就会消失,连父母的劝导都听不进去,反而会使性子、发火。

    2、依赖性

    碰到稍陌生或困难的问题,便丧失了独自解决问题的意志,转而向别人求助,这种依赖性会使宝宝渐渐变得意志薄弱。

    3、注意力低下

    没有耐心的宝宝做事肯定没有持久性,因而会显得注意力低下、散漫。玩玩具时,看看这个拿拿那个;参加钢琴、美术、书法等学习班,没有一个能坚持下去。

    2024-02-23 查看全文
  • 适当听听孩子自己的意见,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和自己的事情中,如果孩子的意见很好,实行了效果很好,会很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信心不足怎么办?

    1、参加演讲比赛、配乐诗朗诵等活动

    任何活动都没有演讲比赛更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试想,参加演讲比赛不仅需要写好高级,还得背诵下来,演讲时要面对很多人,包括同学、老师和评委,有的孩子演讲时还要辅之以一些手势,如果没有自信,孩子自己都很难坚持到底。

    2、相信孩子,接纳孩子

    这句话说得简单但做起来一点也不容易,很多父母嘴上说相信孩子,但其实心里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其实孩子也是能感觉到的,所以父母要学会适当的放手,如果你选择相信孩子,只要给予。

    3、孩子鼓励即可,不要怀疑孩子

    孩子鼓励即可,不要怀疑孩子,除此之外父母还要完全的接纳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接收到父母的信任信息后,孩子做起事情来就会更加有自信。

    4、适当的鼓励孩子

    当孩子去做一件他从没有做过的事情时,父母要给予孩子鼓励,如果孩子还有有所顾虑,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消除他们心里的顾虑,然后让孩子独立完成这件事,当孩子成功时,父母一定要表扬孩子,这样孩子下次再去尝试做没有做过的事情,也不会那么害怕了,孩子也会越来越自信的。

    5、授权你的孩子做出自己的决定

    在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孩子也了解了规则以后,自己就会知道他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得到奖励和惩罚时,您的孩子将通过自己的决定建立自信。他们将有权做出决定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们需要你的指导。他们需要你的关心和你的爱。你需要他们听你的话并遵守“规则”,这样你们两个都会很开心。

    6、积极地跟孩子交谈

    永远不要批评你的孩子。永远不要责怪你的孩子。永远不要抱怨你的孩子。总是告诉他们,他们有多棒。如果他们生活中有问题,也要告诉他们他们有多好,多聪明。这样做是为了让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始终奠定自尊心理基础,这将给他们长大后需要的自信心。

    父母说孩子好,并不是不纠正孩子的错误,缺点,这完全是一种说话方式的不同。看到孩子的缺点,一定要有同理心,要肯定他们,再告诉哪里需要提高,这会让你的孩子越来越有自信。

    2024-03-25 查看全文
  •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非常重要,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孩子逐渐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于家长和老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一门学问。

    孩子自信心不足怎么办?

    1、相信孩子的做事能力

    现在家庭里的孩子都不多,家长都把孩子视作珍宝,这也不让做,那也不叫干,事事替孩子包办,唯恐累着了孩子,岂不知这样是害了孩子。

    比如,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中,看到同学们的动手能力都比较强,可自己笨手笨脚,这时,孩子就会觉得不如同学们,长期下去,就会表现出自卑感。家长应相信孩子,鼓励孩子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刚开始做不好,家长也要鼓励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肯定,孩子从不会做到会做,而且会越做越好,从而自信起来。

    2、鼓励孩子读书旅游

    培养孩子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能知道好多未曾知晓的知识,书读得越多,孩子的知识面越宽广。孩子写起作文来就会文思如泉涌,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从而受到老师的好评和同学们的羡慕,孩子就会更加自信。多带孩子出去旅游,在欣赏祖国名胜古迹、大好河山的过程中,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见识。孩子在和同学的交流中,就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讲给同学听,不仅锻炼了口才,还能得到同学们的赏识,孩子就会更自信。

    3、陪伴成长

    很多家长因为工作的原因,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来照顾,其实父母的教育对于早期发育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父母的缺失会让孩子心理没有安全感、凡事缺少自信心,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有一种不被爱的感觉,这种感觉会伴随他很长时间。

    4、户外运动

    每周应该有一次陪孩子在户外玩耍的时间,亲近大自然、和别的小朋友互动玩耍,可以增加孩子的互动合作能力、探索力,能力增强了,这样也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5、把具体性的赞扬和鼓励作为教育孩子的主导方法

    在每个人的生命之初,孩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能干什么,他需要身边最重要的人特别是父母对他的肯定。也就是父母不断的鼓励和具体的赞扬,这样,孩子才会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里,从而建立自信。

    6、兴趣爱好

    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在过程中感受挫折、放弃、勇敢、喜悦,当孩子经历这些感受,直到小有收获的时候,对于他的自信心又增加很多。

    2024-03-25 查看全文
  • 经常鼓励孩子,赞扬孩子,少说打击挖苦的话,孩子胆小不自信和父母的语言要直接的关系。孩子总是会尝试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成功和失败都是很平常的,失败了家长也不要批评,对于敏感的孩子批评会造成信心不足。

    孩子自信心不足家长怎么办?

    1、让孩子感觉自己被需要

    被需要的感觉能够给人们很大的自信心,所以父母平时生活当中可以适当要求孩子,帮自己做一些什么小事,比如说拿一些报纸等,这样让孩子感觉自己被需要,感觉自己能够帮助父母,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2、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家中如果能够开辟出一个小天地,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在哪个空间里面自由地玩耍,不受束缚,孩子会因为拥有了一个自己的空间而感到非常骄傲,从而可以增强自身的自信心。

    3、多和孩子平等交流

    父母在跟孩子谈话的时候,总是带着一种教育的心态,这样很容易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地位比较低。所以父母在跟孩子交流的时候,以朋友的心态,以平等的态度跟孩子讲道理,是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的。

    4、不能拿自己孩子去跟别人比较

    不能拿自己孩子去跟别人比较,被比较的孩子通常也缺乏自信。还有的孩子是天生性格特点比较内向不爱展现自己也容易被父母斥为不自信,这些都是为人父母者该觉察的部分。建议父母用包容接纳鼓励欣赏的方式陪伴孩子的成长。慢慢就会培养出自信大方的孩子。

    孩子不自信的表现有几种方式:

    1、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无论孩子做了什么觉得自己做的很棒的事情,都一一被家长、亲人、朋友等否定。这样培育,只有先天自信的孩子会越挫越勇,而不自信和内向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长此以往,无论做什么都碍手碍脚,不敢去做,害怕自己做不好,别人会说自己无能。

    2、孩子的成长的家庭环境影响,让孩子不自信。当然,我不是说每个家庭环境不好,不以贫富差距来衡量,而是以家庭和睦、家长给孩子创造的和谐环境。

    3、就是家长自己的问题,不和谐的家庭,必然父母双方之间有不同的争执意见,或者有一方不求上进,孩子会那自己的父母和别的孩子父母比较。比如,开家长会同学家长积极发言,等到老师的表扬与关注。就此在别的同学面前是不自信的。

    2024-03-25 查看全文
  • 一旦孩子养成了对待作业无法耐心专心的态度后,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这种容易分神,集中力差的习惯也会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的孩子在长大以后,面对其他的事情,也是很难保持投入的。而专注度又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因素,这无疑会成为孩子成功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孩子写作业没耐心不专心怎么办?

    1、提供孩子简洁的学习环境。

    有的孩子的房间里堆满了毛绒玩具,书桌上面摆的可能有孩子的奥特曼啊、小零食啊,比起枯燥的作业有趣多了,孩子很容易被这些东西吸引过去。当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看到自己的玩具,就会想偷玩一下,时间就嗖地玩过了。有条件的家里可以在书房的一角开辟自习室,桌面上只放台灯、文具等简单的学习用品。越提供给孩子简洁的环境,孩子越不容易由于外在的因素影响走神。

    2、家长最好能养成跟孩子一起学习的习惯。

    如果有可能,家长最好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自己也在看书或做工作,如果是做家务,一定要把影响减少到最小。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孩子写作业,家长却在看电视、玩游戏、上网、玩手机等,你想孩子能够耐心专心吗? 

    3、详细的规定孩子的每项任务时间。

    家长在安排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要具体到细节,考虑到孩子的专注能力和休息时间,比如语文拼音要求在15分钟内写完,写完以后孩子可以获得5分钟的休息时间他自己玩。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必须专心写作业,不能磨蹭,养成孩子写作业耐心专心的习惯。

    4、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

    每一个孩子都有与家人其乐融融的时刻,但也需要独处的时候。在安静的环境中,孩子的心灵也会逐渐归于平静,便能够增加学习的兴趣,以提高专心的程度。此外,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后,家长也要保持适度的安静,不可指使孩子做不相关的事情。让孩子的思维不停的处于切换和跳跃中,难以集中注意力。

    5、让孩子知道三心二意的后果。

    遇到孩子写作业不专心,与其谩骂不如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写不完就早点儿睡觉,明天自己去学校被老师批评也是你自己的事情”。大部分孩子都是害怕老师的批评,喜欢被表扬的。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后悔,心里想:“这下完了,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了,不然还得挨批。”

    6、适当辅导。

    当孩子觉得作业困难的时候,父母急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思考的能力,会让孩子畏难、厌学。所以,困难的问题父母要去辅导孩子,帮孩子好好检查作业等。辅导的态度也要比较耐心,如果急躁发火,会增加孩子对写作业的厌烦。有了父母的帮助,孩子作业轻松些了。等她的兴趣习惯培养好了,父母再逐渐放手,很多事情慢慢让她自己独立完成,独立思考。

    7、让孩子明白作业是自己的事。

    如果父母着急地催孩子写作业,她自然可能认为是在为父母写作业:如果不是你们的事情,你们那么着急干什么?所以,当孩子不想写作业的时候,父母不去劝她写,而是说:“反正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不写就不写吧!”因为担心老师的批评,孩子自然不敢不完成。这样,她就逐渐知道作业是自己的事。

    2024-03-16 查看全文
  • 孩子自信心不足,有很多原因,常见的是:家里老人保护的太周到,这个不让玩,那个不让碰;还有就是父母比较强势,要求孩子这样做那样做;另外就是家长安排的过多,不给孩子独立完成的机会。面对孩子的不自信,最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放手让他尝试他没做过的事情,鼓励他去尝试,去大胆,允许他犯错。

    孩子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1、 父母的过度保护

    许多父母总是喜欢溺爱孩子,几乎所有事情都是一手包办,让孩子丧失应有的锻炼机会,却让孩子的依赖性增强。当孩子离开了父母,独自面对社会,他可能就会因为自己能力的缺乏而丧失自信心,继而感到自卑。

    2、父母过于严厉的批评

    有不少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有较高的期待,所以总是用很高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就会批评孩子。甚至采用过于严厉的批评,这会使得孩子非常容易造成挫败感,当孩子长时间缺乏成功的体验,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遇到事情的话就会习惯性地退缩,到后来就会逐渐丧失自信心。

    3、父母总是把别人家孩子挂嘴边,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很多人从小都经历过“别人家的孩子”那样的噩梦,因为父母喜欢说“你看人家孩子谁谁谁,学习成绩好,会说话,还爱干家务,你怎么就这么完蛋呢,干啥啥不行!”如果孩子取得一点成绩后,父母非但不给予鼓励,反而会进一步讽刺打压,时间一长导致孩子自信心严重受挫。

    孩子自信心不足家长应该怎么办:

    1、父母关系和睦,带给孩子安全感

    夫妻关系不和睦,受伤的肯定是孩子,父母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孩子生活在这种紧张的家庭氛围中,就会变得敏感、胆小懦弱,更别说建立自信心了。而那些自信心良好的孩子,大都是父母恩爱,家庭和睦。所以经营好夫妻关系,才是培养孩子自信的首要前提。只有做到家庭幸福美满,孩子心底才会有爱,眼中有光,在爱的包围下,孩子才能感受到自我的重要性,才能体会到自我价值。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积极的进行一切活动,无论做什么都会表现得自信心十足。

    2、父母接纳和肯定孩子的性格

    有句话说得好,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蕊期,父母要学会接纳和肯定孩子的性格。如果孩子天生内向,父母不必强求孩子非要做人来疯般外向的举动。父母对孩子的接纳和肯定很重要,如果动不动就打击孩子,长期在你的打击之下,即便孩子可以做到的事情,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真的不行,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孩子没有自信心。想要孩子拥有自信心,父母就要肯定和接纳孩子的天性,让孩子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让孩子喜欢自己,他们才会拥有自信心。

    3、父母给予及时鼓励

    由于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他们还不具备完整的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认知往往需要外界的评价,所以平时做父母的在生活中一定要多鼓励孩子,多说一些鼓励性词语,同时,把你要鼓励的具体的事件说出来,而不能笼统的说“你真棒、你好厉害”等。父母的及时鼓励,能使儿童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是可以做到的。让孩子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要想让孩子拥有自信心,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要充满自信心。因为对于孩子而言,充满自信心的父母才是他提升自信心的来源。但是凡事都要有一个过程,我们要经常鼓励和引导孩子,让他慢慢成长,总有一天孩子会拥有一个战胜一切困难的自信心。

    2024-01-24 查看全文
  •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信息传输速度越来越快,大家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地加速,不光是忙碌在工作中的家长们,连孩子也耳濡目染的受到很大影响。有的家长会感叹,自己工作多着急也就算了,怎么孩子也这么缺乏耐心。请家长可以看看以下的内容。

    孩子学什么都没有耐心怎么办?

    1、教导克服困难和挫折的技巧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困难的时期,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技巧,如制定计划、设定目标、分解任务、奖励自己等,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和挫折,提高耐心和信心。

    2、家长应该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往往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如果家长本身缺乏耐心,经常发脾气、责备孩子,那么孩子也会模仿这种行为,变得缺乏耐心。因此,家长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情绪影响自己的行为,从而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3、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孩子的耐心

    游戏和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发展专注力和毅力,从而提高耐心。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拼图、棋类游戏或其他需要耐心和专注力的游戏。此外,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去做一些需要耐心的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乐器演奏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还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父母需要学会延迟满足

    当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先不要马上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以渐进的方式或有条件地让孩子学习等待与接受。延迟满足不仅仅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也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着良好的帮助。不少测验表示,孩子能够放弃眼前的诱惑,有较强“忍耐”力的孩子比难以抵挡诱惑的孩子更容易成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让孩子更能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学会如何去体谅父母。

    5、学会向孩子提出要求

    适当的以条件作为交换。当孩子有需求时,妈妈们也可以跟孩子提出要求。比如,今天妈妈需要你认真的读一个小故事、妈妈需要你帮忙把地板打扫干净、或者乖乖的自己坐着吃饭之类的条件。只要孩子完成了,就能满足孩子的一个要求。但要对孩子说明不能马虎应对,更不能中途放弃。要教会孩子坚持到底,努力付出才有收获。

    6、对孩子有耐心

    作为孩子的榜样,连自己都耐心都不足又如何教育好孩子?孩子在成长道路上会遇到很多问题,当孩子遇到困难与犯错时。家长要做的不是一味指责孩子,应该帮助他分析问题所在,找出错误的根源。一起面对并且作以改正。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良好的环境下愉快成长,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独立、有责任感的人。

    7、培养孩子善于集中专注力

    专注力集中的孩子,不但完成作业比较快,效率高,而且质量好。善于集中专注力的孩子学习起来比较省力,效果也比较好,因此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和进行娱乐活动。在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主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稳定持久的专注力是学习习惯中很重要的一方面。

    8、给孩子营造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

    孩子的书桌上除了文具和书籍外,不应摆放其他物品,以免分散他的专注力;抽屉和柜子最好上锁,以免孩子随时翻动;书桌前方除了张贴与学习有关的地图、公式、拼音表格外,不要贴其它分散孩子专注力的东西,女孩的书桌上不宜放置镜子;不要让孩子养成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的习惯。

    2024-05-1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