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打父母怎么处理
221
-
青少年容易激动,缺乏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尤其是在面对父母的教育时,他们往往更加缺乏耐心,一旦失控就可能会出现打父母的行为。父母要理解孩子的情绪,不要一时冲动和孩子对着干,对化解孩子负面情绪、缓解亲子关系都没有好处。
青少年打父母怎么处理?
第一、孩子出手,立刻制止。
当孩子选择出手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立刻禁止,我们不能让孩子无缘无故的伤害别人。讲道理需要在制止孩子之后再去进行,毕竟救人先救火。只要孩子能够不伤害到任何人,我们在对他们进行教育。平日里也要约束自己的孩子,告诉他们武力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第二、耐心和孩子讲道理。
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尤其是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已经不适合对他进行简单粗暴的打骂教育方式了,过于激烈的方式反而会更加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起到相反的作用。作为父母,应该耐心的和孩子讲道理,站在他的角度开导他,不厌其烦的帮助他改变善恶价值观。
第三、尊重孩子的意见。
当家长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改变某种行为之时,一定要征求孩子们的同意。若是孩子不愿意做,父母要以询问的口吻来询问孩子原因,让孩子提出建议,这件事该怎样做才好。即使孩子的说法是错误的,但为了教育孩子,还是要顺着孩子的意愿操作,让孩子亲自体验这种事情的错误结果,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会更加深刻。
第四、改变教育方式。
在叛逆期的孩子,有些许叛逆是非常正常的,但如果这种叛逆上升到打骂父母,那只能说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问题。一般来说,溺爱型、忽视型父母最容易养出打骂父母的孩子,前者是因为孩子不懂得感激父母,后者则是孩子不会感激父母,所以父母需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切勿让错误的教育方式毁了孩子的一生,要知道,百善孝为先,连父母都不尊敬的人,又能有多大出息。
第五、适当的进行惩罚教育。
惩罚是有效解决孩子动手打人的方法,当孩子出现了动手打妈妈的情况,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惩罚措施,比如让孩子写检查等,让孩子在写检查的过程当中明白这是非常不好的行为,甚至有可能会造成与妈妈关系紧张等后果,所以一定要让孩子深刻认识到这个行为是不对的。
第六、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夫妻之间的关系,亲子之间的关系等。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不好的言行举止,不要争吵打架,闹着离婚,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坏的负面影响。另外父母还要注意跟孩子之间的交流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手段。对于孩子的错误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拳打脚踢。良好的家庭环境,会有助于孩子的健康的成长。
青少年打父母的原因:
孩子效仿家长的行为。
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长辈,但凡长辈有踢打或辱骂别人的行为,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认知。在孩子的小世界里,也许会偏激地认为,这是对的行为。不然,长辈亲人不可能会这样做。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甚至会形成固定模式,在以后遇到心烦、所求不得时,他们就会试图用暴力来解决难题。
孩子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
每个人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都会选择一种方式来发泄,成年人可以选择抽烟或者喝酒来缓解,但是孩子却不知道该才能将其发泄出来,这个事后,如果父母不能在身边及时的引导,他们就可能会通过殴打他人来释放自己的情绪。
父母的过分溺爱。
如今不像过去,家里有那么多的孩子,现在独生家庭的孩子比较多,父母和爷爷奶奶把所有的宠爱都集中在了一个人的身上,孩子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无论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家长们都会想尽办法地去满足,一旦有一天,父母违背了他的意愿,他们便有可能会恼羞成怒,做出打父母的举动来。
2024-05-12 查看全文 -
在中国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青春期叛逆可以理解,但不能成为打父母的理由,而是没有基本的教养。而产生这样的现象,家长要负主要的责任,也就是没有教养好自己的孩子,结果导致了孩子反噬父母。这时候,首先家长要对这种行为及时制止,然后调整教育方法,看看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青少年打骂父母怎么处理
1、保持冷静和理智
当面对青春期儿子的暴力行为时,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以暴制暴,也不要陷入情绪化的争吵和冲突中。相反,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冷静,理性地分析问题的根源,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倾听和理解孩子的情绪
虽然孩子的打骂行为令人痛心,但我们需要努力理解他们的情绪。青春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他们可能面临着身份认同、自我价值等问题。我们可以主动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惑和挣扎。给予他们表达情绪的空间,让他们感到被关注和尊重。
3、沟通并找出问题的根源
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我们要以平和的态度表达自己的关切和观点。询问他们打骂的原因,了解他们内心的真正需求。有可能是家庭环境、学习压力或人际关系等问题导致了他们的情绪失控。通过沟通,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根源,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
一个积极、温馨的家庭氛围对于缓解叛逆情绪至关重要。父母可以尝试一些共同的家庭活动,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感,减少冲突的可能性。
5、关注孩子的兴趣和需求
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求,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在关注孩子的同时,也表达对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有助于减少叛逆情绪的发生。
6、坚持爱和支持
最重要的是,无论孩子如何叛逆,我们都要坚持爱和支持他们。青春期是一个艰难的时期,孩子需要我们的理解和鼓励。尽管他们的行为可能令人困惑和痛心,但让我们记住,他们仍然是我们心爱的孩子。通过表达爱和关心,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渡过这个阶段,并建立起更紧密的家庭纽带。
青少年打骂父母的原因
1、父母性格脾气带来的影响
如果平时父母脾气不好,经常对孩子或者其他人发脾气,那么潜移默化之下孩子脾气也会变得非常暴躁,也会通过发脾气发泄自身情绪。
2、父母对孩子无限宠溺
父母对孩子总是满眼心疼,把最好吃的留给孩子,把最贵的买给孩子,什么事都不用孩子干,从小到大,只要是孩子开口要的,父母都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也正是因为这一份宠溺,让孩子任意妄为,可以指挥、打骂父母。
3、缺乏沟通与理解
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父母不懂得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如何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诉求。造成了亲子关系的疏远,互相不理解,互相不信任。
怎么和青少年孩子相处
1. 增进沟通
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需求和困扰。在与孩子沟通时,要尊重他们的观点,不要轻易打断,给予充分的耐心和理解。同时,也要注意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期望,但不要过于强硬或指责,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
2. 给予支持
青春期的孩子面临着身心发展的压力,他们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关爱。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安慰。在适当的时候,家长还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故事,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挑战。
3. 尊重他们的隐私
在青春期,孩子们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隐私。他们希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隐私,并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当他们需要独处或与朋友交流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干涉,并给予足够的自由度。
4. 关注情感需求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可能会经历各种情绪困扰。作为父母,要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当他们遇到困难时,鼓励他们分享感受,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5. 共同兴趣
尝试找到与孩子共同的兴趣爱好,一起参与其中。这不仅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凝聚力。
2024-01-11 查看全文 -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有时候孩子会出现打骂父母的行为,这对于父母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父母要注意方式的把握,方式不当,只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难以收拾。
18岁孩子打父母的行为怎么处理?
1、了解孩子原因。
在很多情况下,孩子的行为是由于自己的情绪问题所引起的。18岁正是青春期的时期,孩子的情绪比较易受外界影响,也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此外,家庭关系也是孩子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存在问题,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2、正确处理孩子的行为。
如果孩子打骂父母,家长不能采取暴力的方式解决,更不能对孩子进行惩罚。家长应该冷静处理,尽可能避免情绪激动。可以先停下来,让孩子冷静一下,然后再进行谈话。在谈话中,不要指责孩子的行为,而是通过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如果孩子打骂父母,说明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家长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是否过于严厉或溺爱孩子,是否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和关注。家长应该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4、激发孩子的“同理心”。
孩子打骂父母,可以看出孩子是比较缺乏“同理心”的,父母可以要在生活中多激发孩子的“同理心”。如,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多去帮助他人等。
5、利用代币法帮助孩子消退孩子的不良行为。
孩子打骂父母,父母可以利用代币法帮助孩子消退孩子的不良行为。例如,父母可以与孩子约定,如果他一周内做到不骂人、不打人,父母会在周末带他一起去吃大餐,如果他一个月都可以做到,那再奖励他一双他喜欢的球鞋。
6、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很多孩子之所以用打骂的方式来对待父母,是因为父母本身并没有做好言传身教的榜样。有的父母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对孩子又打又骂。如果孩子从小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成长起来,没有接触过成熟的情绪管理方法,情绪也会很容易无法控制。这种情况下,父母需要自己接触一些情绪管理与沟通方法,要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7、不要过度管束孩子。
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父母觉得就是应该这样做,就必须让孩子这样做。久而久之,孩子心里自然会产生逆反心理出现反抗。如果孩子提出异议,那么家长就要去探究原因,你为什么不要去做这件事情。
2024-05-24 查看全文 -
家长一定要积极的进行干预和处理,首先要加强教育,小孩子动手打人一定要及时进行说服教育,告诉孩子动手打人的危害,尤其是不应该打父母!
10岁孩子打父母怎么处理?
1、寻找解决的办法
虽然孩子打父母是一种错误的、不尊重家长的行为,但是家长也要设身处地为孩子想一下,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是需要发泄和宣泄情感的。所以,建议家长们积极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一味的用打骂来进行一场无休止的征战。面对他的打骂,在孩子冷静之后,主动的去找他谈心。
2、对孩子要有耐心
许多十岁的孩子脾气浮躁都是因爸爸妈妈对他们没有耐性,从小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气,所以孩子的脾气才会变得特别浮躁。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要改动自己对待孩子的方法,要让自己对孩子有更多的耐性。
当孩子犯了过错时,家长不论多么气愤都要压制住怒火,要多给孩子讲道理。假如说一上来就铺天盖地的大骂,只会让孩子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浮躁。
3、教导适当的行为
向孩子清晰地表达暴力行为的不可接受性,并予以适当的指导和辅导。父母可以教育孩子掌握适当的情绪管理技巧、解决冲突的方法或者寻求帮助的途径,从而帮助他们学会更好地处理情绪和与他人相处。
4、制定惩罚规则
孩子难免会犯错,不管这些错误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重要的是怎么处理解决。所以,父母最好事先跟孩子一起制定好相应的惩罚规则。制定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孩子,而是为了警醒他不要犯错,要让他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培养他的自控能力,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也有助于父母树立自己的尊严威信,不会让孩子在长辈面前肆无忌惮。
10岁孩子打父母的原因?
1、孩子模仿来的
模仿力很强是孩子的一大特点,在与外界接触过程中,在游戏、视频、绘本里,一些涉及暴力打斗使感官刺激比较强烈的情节,特别吸引孩子,由于孩子的分辨能力还很差,觉得好玩、有意思,逐渐模仿学会,遇到问题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下意识地用武力来解决。
2、家庭不和
夫妻不和睦的家庭,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打骂吵架,不仅会让孩子感觉到没有安全感,经常带有一种不安、急躁的情绪,而且还会让孩子认为解决矛盾的方法只有吵架、打骂。
3、溺爱孩子
如今的生活不像过去,家里有那么多的孩子,现在独生家庭的孩子比较多,父母和爷爷奶奶把所有的宠爱都集中在了一个人的身上,孩子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无论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家长们都会想尽办法地去满足。一旦有一天,父母违背了孩子的意愿,他们便有可能会恼羞成怒,做出打父母的举动。
2024-05-15 查看全文 -
当父母受到孩子的攻击时,做出愤怒的反应是人之常情,但是条件反射式的、不加任何思索的回应,不是一位合格家长的做法。作为一名家长面对孩子的攻击的时候,首先制止是没错的,但是一定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制止,然后是更加科学的教导,相信能做到这两点的家长必定能养出优秀的孩子。
女儿打父母的行为怎么处理?
1、冷静处理
当孩子打父母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激动或生气。可以先让孩子冷静下来,然后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事情的原因和背景。如果孩子是因为情绪失控而打人,家长可以耐心地安慰和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控制情绪。
2、惩罚教育
如果孩子打父母的行为已经造成了伤害或影响到了家庭和谐,家长可以考虑采取一些惩罚措施来教育孩子。例如,可以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或者禁止他们与某些人交往等。但是,惩罚的方式应该适度,不能过于严厉或过度惩罚。
3、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打父母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家长的能力范围,或者已经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严重影响,家长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帮助。可以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4、加强家庭教育
最后,家长也可以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来预防孩子打父母的行为。可以多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困惑,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孩子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不会做出危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女儿打父母的行为蕴含着哪些问题?
1、父母对孩子的溺爱
呵护有加、有求必应的情况经常出现在现在的许多家庭中,因为一个大家庭中往往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家中的每个人都对孩子十分宠爱。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一概接受,孩子会觉得是理所当然;当父母突然不能满足孩子要求的时候,孩子就会出现不满的心理,对父母产生怨恨,性格也会在这个被宠溺的过程中变得骄纵。
2、父母对孩子的错误示范
有时候孩子出现喜欢动手、骂粗话的行为往往是因为他们在父母身上能够经常看见这种行为,并对这种不良行为进行了模仿。
女儿打父母的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
1、破坏家庭和睦
孩子打骂父母会造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和感情破裂,导致家庭氛围紧张、冷漠、甚至暴力。这样的家庭无法给予成员温暖和支持,也无法培养成员之间的互助和合作。
2、伤害父母身心
孩子打骂父母会给父母带来巨大的身体和心理伤害。父母可能遭受到孩子的拳打脚踢、刀割火烧、甚至杀害。这些都会给父母造成严重的伤口、疼痛、甚至残疾或死亡。父母也可能因为孩子的打骂而感到自责、羞愧、悲伤、绝望、甚至自杀。这些都会给父母造成深刻的创伤、抑郁、焦虑、失眠、甚至精神崩溃。
3、影响孩子成长
孩子打骂父母也会对孩子自身造成不良的影响。孩子可能因为打骂父母而失去了他们最亲近和最重要的人,也失去了他们最基本和最必要的爱和关怀。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变得冷漠、自私、残忍、无情,也可能会变得孤僻、自卑、恐惧、不安。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情感、心理、人际等方面的发展,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表现。
2024-05-15 查看全文 -
很多父母在最初发现孩子对自己有暴力行为时,都会对孩子特别失望寒心,甚至直接对孩子说重话,放弃孩子。其实完全不必这样,孩子打父母,很多时候只是他们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想要反抗父母,却缺乏正确的表达方式。
儿子打父母怎么处理?
一:保持冷静。
家长不要与孩子对骂,甚至大打出手,如果小的时候没有打过他,或者说很少很少打他。这时你们错过了用“打”来教育孩子的机会。孩子小的时候,适当的“打”也是很必要的,如果他犯的错误很重,就要大。
二:及时纠正。
不论孩子因为什么原因打人,父母都要及时的改正孩子这个习惯,不然就会让孩子以为这不是个错误,就像是有些家长,第一次听见孩子骂人,不但不生气,反而还让孩子多骂几句是一样的道理。
三:父母需正确引导。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出现打人的行为,完全在于发泄个人情绪,这时候父母一定要及时进行正确引导,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态度,坚决进行制止,这样才能对孩子产生威慑的作用,不至于让孩子变得肆无忌惮。
四:培养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
要想培养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父母最先应该让孩子明白这一点:有了负面情绪,没有关系,说出来,看父母有没有办法。
五:建议孩子发泄不满的其他方法。
打枕头、在无人的房间里大声喊叫,在户外跑步,或进行其他体育运动,或找人倾诉等等。写情绪日记也是一个不错的做法,让孩子把自己内心的活动、喜怒哀乐写出来,自己与自己进行心灵的交流,可以缓解压力,平和心态。
六:父母要以身作则。
儿子打骂父母怎么处理呢,其实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相敬如宾、和言细语,对待老人也要尊敬、孝顺、和气,孩子自然会学习父母的样子,对待家中长辈也表现出彬彬有礼的样子。
七:全家反思。
这次事后建议全家要开一次家庭会议。会议的内容就是每个成员,先自己找过错和原因,子不教父之过。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是有一个失职的家长。每个人都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主动承认过错,也是一种担当和态度。
儿子打父母的原因:
原因一:对孩子限制太多。
家长对孩子限制太多,不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对孩子的想法采取一贯忽视的态度,孩子只能通过发脾气的方式表达抗议。
原因二: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宠溺。
有的父母对待孩子百般疼爱,舍不得孩子受一丁点儿委屈,从来没有对孩子说过一句重话,众星捧月般地把孩子宠上了天,致使孩子变得任性无理。
原因三:父母自身存在不良习惯。
有的父母平时对孩子教育的非常严格,比如说让孩子懂礼貌、讲文明,而且说话一定要素质不能说脏话,但是自己却非常懒,而且经骂人,甚至在背后胡乱的议论人。当孩子碰上这样的父母往往就会潜移默化,父母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怎么能让孩子学好?
2024-05-12 查看全文 -
十七岁的孩子已经濒近成年,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都将要成熟。这时候孩子出现动手打父母的行为,说明父母平时对孩子的引导不够到位。但在教育青春期孩子时,父母一定要注意方法,只有以朋友的姿态来引导孩子才是有效的。
十七岁孩子打父母怎么处理?
1、第一时间制止。
在孩子第一次表现出要动手的时候。家长要马上按住他的手,阻止行为发生。要让孩子马上道歉,并严肃的强调这种行为的错误方式。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可以对孩子进行非暴力惩罚。
2、鼓励他聊聊为什么要打人。
当你发觉孩子伤心、生气或害怕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置身于他们的位置,用他们的眼睛观察世界。大一点孩子出手打父母时候,一般除了诱因之外还有别的原因。而孩子往往很难自己分辨出这些更加细腻和高级的情绪。帮孩子找到原因,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3、耐心和孩子讲道理。
作为父母,应该耐心的和孩子讲道理,站在他的角度开导他,不厌其烦的帮助他改变善恶价值观。甚至可以给他看一些有关少年犯方面的新闻和资讯,警醒他不能一错再错,走向深渊了。
4、家长的教育观念要一致。
不能出现一方严格规范孩子的行为,另一方则过分溺爱,无底线的包容孩子,无视孩子的不当行为,这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教育。很多孩子的暴力行为,都是在家长的溺爱下养成的。
5、不要极力否定孩子的想法。
叛逆期孩子和父母的想法必定有一些差异,但不要极力否定孩子的想法,要跟孩子一起心平气和的商议解决双方差异的方法,孩子也有判断能力的。如果双方差异大,父母也别太着急,用耐心和事实慢慢的和孩子进行解释。减少差距,尽量避免过多的冲突。
6、重视孩子的品行修养。
对孩子来说,重要的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其品行修养的教育。一个知识水平很高,但品行修养却很差的人,对他人和社会的隐患危害会更大。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德行发展,加强孩子的素质教育,让孩子懂得对待父母要感恩回报、孝敬尊重、理解敬畏,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十七岁孩子打父母的原因:
1、家庭不和会使孩子形成暴力倾向。
夫妻不和睦的家庭,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打骂吵架,不仅会让孩子感觉到没有安全感,经常带有一种不安、急躁的情绪,而且还会让孩子认为解决矛盾的方法只有吵架、打骂。这样的孩子会形成一种简单粗暴处事心理,长大以后,遇事也不会静下心来考虑理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选择简单的暴力解决方式。
2、过分溺爱孩子。
孩子在愤怒的状况下对父母大打出手,也跟平时的溺爱脱不了干系。当一个家庭结构中,孩子总是拥有特权,好吃的东西先吃,一哭闹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长此以往孩子会认为自己情绪和意志才是最重要的,很难学会尊重别人。
3、父母缺少陪伴导致的爱缺失。
这样的孩子的确是缺爱的表现,这时候家长也不要说什么孩子的矫情之类,若是自己最亲的父母都对自己毫不在乎,那么孩子怎么能信任其他人呢,甚至孩子只能依靠自己。久而久之,孩子是一定会有孤独的心理的,严重时就出现孩子初中叛逆期把父母当仇人。
2024-05-12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