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怎样培养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怎样培养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469

  • 现在有很多人对于我国传统的敬老爱心的孝心变得淡漠,甚至消失。很多孩子不仅没有礼貌,还不懂得感恩,造成这样的问题,这跟家长是离不开关系的。那么,家长该怎么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呢?

    怎样培养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1、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家长为孩子付出自己的辛劳这是人的天性,虽然我们都不求回报,但如果孩子觉得这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就很难建立起对于父母的感恩之心。

    他们会觉得这一切都是父母应该做的,有时候,家长在背后的付出,也应该让孩子看到,明白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

    2、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让孩子通过做家务,体会父母做家务的辛苦,也让孩子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比如说妈妈在做饭时,孩子可以帮助他洗菜、洗碗。家里的地板脏了,孩子可以帮助父母拖地扫地。

    3、及时为孩子点赞

    当孩子做了正确的事情后,不管做的结果如何,作为父母,应该为孩子点个赞,及时表扬孩子的行为。孩子受到赞扬以后,才会更有动力帮助父母做事情。

    4、从日常生活中出发

    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环境,孩子的思想、行为习惯很多都是从家庭生活中而来的,因此,父母就需要把握好日常生活的这一契机,让孩子在日常中学会识恩、知恩,从行为上培养他们的知恩图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5、言传身教

    都说身教要胜于言传,确实如此。在孩子小的时候,多带孩子去看望自己的长辈和父母。

    给予自己父母更多的关怀和包容,逢年过节带孩子去和父母团聚,共庆佳节。通过爸妈的言传身教,让孩子感受到爸妈对长辈的爱,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孩子不懂得感恩的影响:

    一、容易成为“白眼狼”

    觉得家长对自己好都是理所应当的,自己并不需要回报家长,如果家长要他的回报,他就会心生反感,成了家长口中的白眼狼。所以,不懂感恩的小孩是非常可怕的。

    二、做什么事情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与后果

    小孩就会变得比较自私自利,什么事情都以自己为中心,觉得所有的人都得围着他转,做任何事情都不懂得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也没考虑过后果。

    2024-02-18 查看全文
  • 感恩可以增强人们的社会归属感,增强作为公民的责任,使人们更加善良更加忠诚。当今社会需要以多种形式将感恩贯穿于各种文化生活中。对每一个人的贡献表达感恩,从而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团结。感恩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

    怎样培养一个感恩的孩子?

    1、从日常生活中出发

    父母要让孩子在日常中学会识恩、知恩,从行为上培养他们的知恩图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能够表达感恩的方向有很多,比如父母的爱、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人的鼓励、长辈亲人的喜爱、受到的礼物等等,都需要孩子懂得去感恩和回报,家长可以抓住每一个生活的小事,为孩子灌输感恩的思想。

    2、点滴小事中引导孩子

    让孩子懂得感恩无处不在,并适时夸奖孩子懂得感恩。不要让孩子觉得感恩是一件高不可攀的回报行为。在孩子做了扔垃圾、拿拖鞋或端茶送水等一些小家务后,要及时对孩子予以表扬,让孩子树立感恩也可以从小事做起的观念。

    3、让孩子心存一份感激

    让孩子明白虽然物质条件不如别人,但并不表示生活不幸福,让孩子心存一份感激,激发心中的爱,在有爱的环境下成长,再苦再累也会有幸福感。有爱就有希望,孩子看到大人乐观向上地面对生活,他们也会以你们为榜样,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别人和事物,不辜负身边关爱他们的人。

    4、在生活中父母要做到言传身教

    当然,感恩教育也是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来进行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的行为是父母的反映。所以,父母自己也要做到以身作则,在生活中父母要做到言传身教,常怀感恩之心,才能够感染孩子,让孩子也能够保持感恩。

    5、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孩子懂得感恩的前提,不以自我感受为中心,知道体会别人的感受,所以做父母的要时常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考虑别人的苦楚,告诉他爸爸妈妈工作很不容易,为了这个家庭付出了很多,孩子明白家长的苦衷,心里才会有感激之情。

    6、要让孩子们相互关爱

    年纪大的孩子应该多承担一些责任,主动担任起照顾弟弟或者妹妹的职责,而年纪小的也需要多多关心哥哥或者姐姐,让孩子们相互照顾。此外,爸爸妈妈平时也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亲子关系、感恩类的培训,唤起孩子的感恩之心。

    2024-04-11 查看全文
  • 许多孩子之所以不懂得感恩,对父母极其冷漠,就是因为父母从小把孩子惯坏了,对孩子的要求无所不依,从来不向孩子索取任何回报。这些父母总是在自我感动,认为孩子长大后必然会回报自己的宠爱,殊不知孩子只会在这种溺爱里失去方向。

    怎样培养孩子感恩的心?

    1、引导孩子形成感恩意识。

    感恩与回报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具有的道德准则,是做人的最基本修养。但感恩如同其它道德品质一样,都是需要学习才能最终形成,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首先就应该让孩子形成感恩意识,只有有了感恩意识,孩子才能在生活中有感恩的行为。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让孩子学会感恩,应该注重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感恩之情,从最简单的“谢谢”开始。告诉孩子当别人帮助了你的时候,要记得向他人真诚的说声“谢谢”。

    3、强化孩子的感恩行为。

    当孩子有了感恩行为时,要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强化孩子的感恩行为。不管是对父母,还是老师、同学,以及其他的人,只要孩子有了感恩行为,都要及时地给予赞扬,帮助孩子强化这种行为,让孩子感受感恩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满足。

    4、永远不要以孩子为中心。

    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只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有爱即可,而不是过于溺爱,更不能因为孩子的无理取闹,而对错误问题忽略不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软硬兼施很重要。

    5、少说。

    应该很多父母喜欢对孩子说“你应该……”,这么多的“你应该”经常对孩子说,反而会起到一些反作用,孩子感恩的前提是自愿和主动的,你应该的说法其实是被动的逼迫孩子,让孩子做到我们所要求的,所以这种说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6、禁止使用威胁的方式。

    平时孩子犯错的时候或者不听话的时候,很多父母都喜欢用威胁的语言来让孩子妥协,明明内心是爱着孩子的,但是言语上却表达出非常讨厌孩子的样子,当孩子慢慢长大,这些危险的语言慢慢地就失去了笑容,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亲子关系。

    培养孩子感恩的心有哪些好处?

    1、感恩使人与环境融洽和谐。

    感人之恩,必与人为善。一个知恩感恩的人,他的生活环境必定是完美的,使他幸福平安的。否则的话,一个人一生不会有安生的日子过。

    2、感恩的教育是爱的教育。

    人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美德,且能够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其成人后走向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3、感恩提升主观幸福感。

    在感谢别人的同时,自己的胸怀也是在逐步扩大,对人任何事物的接纳度也在逐渐提高。得到别人因为自己的感谢露出的笑意时,也会让自己得到前所未有的心理满足感,自己也会有空前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2024-05-12 查看全文
  •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孩子被父母过度宠溺,缺乏感恩意识,甚至辱骂父母,对父母大打出手的真实事例越来越多。许多家长在发现孩子不懂感恩,变成“白眼狼”以后,才开始懊悔自己曾经对孩子的教育,却已经来不及了。

    如何培养一个感恩的孩子?

    1、从日常小事做起。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时,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要注意从小教育,让孩子从身边的点滴小事中学会感恩,从身边的每一件事情中把感恩意识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2、让她们给你说三个值得感恩的事。制定一个标准,让孩子每天对你说三件这一天中值得感恩的事。能是最爱的事,最喜欢的人,或者最喜欢的小动物等。较好把这当做每天睡前的一个典礼——这时大脑甚是放松,并且可选择的话题也很多。

    3、问一下“为何”。“为何”是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这个问题能让孩子多花一点时间去客观了解感恩对他们来说意味什么,从而更好的理解这个行为。“你为什么要感激这件事?”更能激发一次深入的对谈,让孩子更清晰的认识到感恩的价值。

    4、带领孩子到生活中感受“热心”的暖流。如为拯救灾民的义演活动;社会各界为“希望工程”的捐助活动;为美化环境,每人献上一盆花的活动……老师、家长应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孩子去感受这些活动。

    5、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做家务。不妨让你和你的孩子一起洗洗碗;周末,你不妨让你的孩子和你一起扫扫地,清洁整理家具卫生,即使你很有钱,请得起保洁,当保洁工打扫时你也要教孩子给保洁员递一瓶水,问问:“阿姨们口渴没有?”因为只有孩子自己做了,看到别人做了他才会明白劳动的艰辛,才能心存对别人的关心。

    6、父母要学会放手。父母一味的包办,容易让孩子滋生懒惰的习惯,同时还会使孩子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劳动,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如果孩子能够实际参与到生活中,那么他就可以在自我负责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辛苦,从而学会体谅。

    7、父母要做好表率作用。孩子的成长是个模仿的过程,对于道德品质的形成,同样如此,父母对长辈的孝心与尊重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培养一个感恩的孩子的重要性:

    感恩使人成长。

    感恩是一种学习态。从别人所做的“一切”当中去体验和学习做人之道,处事之道,从而不断地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完美。俗话说,没有最美,只有更美。人生的使命,就是使自己不断变得更完美。

    培养家庭氛围。

    在家中教育孩子感恩,会帮助他们和父母亲,兄弟姐妹之间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家中充满感恩的氛围,不仅有利于孩子学习各种家庭价值观,同时也有助于打造温馨融洽的家庭氛围。

    感恩是一把人生的金钥匙。

    善于感恩的人能够结交下更多的好人缘,人际关系通常都不会差到哪里去。这就容易遇到自己生命中能帮助自己的贵人,在关键时刻给你重要的支持。任何人都更喜欢会感恩的人,在关键时候都会想帮助一把。

    2024-05-12 查看全文
  • 现如今很多父母对孩子总是惯着,什么事情都由着孩子来,孩子想要吃什么就吃什么,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有的孩子在家庭中受到过度的溺爱,在家一天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生活,逐渐很多的事情在他们的世界里就变得是些理所应当的,非但不懂得感恩,反而更加变本加厉。

    一个不知道感恩的孩子应该怎样教育?

    1、父母给孩子做榜样

    如果父母在生活中经常表达感谢、感激和感恩,孩子自然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比如,爸爸经常向妈妈表达感谢,感谢她做家务的辛苦,父母经常对长辈表达孝心,以及感谢孩子为家庭做的力所能及的贡献,这些大大小小耳濡目染的身教,要远远胜过耳提面命的讲大道理,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做。

    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和孩子之间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才有可能对他人保持感激之心。所谓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一些训斥和惩罚少一些。孩子在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而且,良好的亲子关系,更有助于父母和孩子之间进行沟通,父母可以去引导孩子去换位思考,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

    3、养成和孩子说谢谢的习惯

    下班回家,孩子帮你递过拖鞋。不妨弯腰摸摸他的头,亲切地说一声:“谢谢你!亲爱的孩子!”这句对孩子的感谢并不丢人。一方面,我们是对孩子付出的肯定。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明白:哪怕只是自己一个很小的举动,也会感动到爸爸妈妈。

    4、不要给予孩子过多的关爱

    过犹不及,对待孩子也是这样。父母对孩子在物质、精神等各方面给予过多,往往导致孩子对他人的善意、付出由习惯变成了理所当然,乃至滋生出了任性、无理甚至得寸进尺。对待孩子,应该宠爱但不过度,不要有求必应,更不要牺牲自我。要学会放手,舍得让孩子吃苦。很多父母倾尽所有,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从来不舍得孩子吃苦。但孩子是在体验和试错中长大的,如果父母能放手,舍得让孩子吃苦,允许孩子在生活中犯错,并纠正、指导孩子改正,孩子才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

    5、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辛苦

    孩子不知道家长的辛苦,便不会珍惜家长的劳动,也不会体贴和安慰家长。因此,我们加班到深夜回家时,不用掩饰自己的疲惫。这样,孩子会慢慢地变得理解家长,珍惜家长的劳动成果,珍视父母的养育之恩。

    6、让孩子多经历一些磨难、挫折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是因为他们生活的条件太好了,父母们帮孩子扫清生活中的障碍,孩子体会不到人生的艰难。当孩子经历的磨难多了他们才会懂得,现在生活的不容易,然后也会懂得感恩。

    一个不知道感恩的孩子的原因:

    1、家长对小孩毫无底线的溺爱

    对于这点家长要进行自我反省。如果家长对小孩无底线的溺爱,小孩不管想要什么都会尽自己所能地去满足小孩。由于小孩从小到大,跟家长索取都非常轻而易举,所以小孩也不会懂得去感恩和珍惜。

    2、父母并没有以身作则

    有一部分父母在对待自己亲生父母的时候,也会表现出来这种极不孝顺的状态。但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行为,会对于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而孩子受到这种行为与话语的影响,也会有模有样的学习,让这种不孝在心底里慢慢扎根,自然而然父母不管怎么教育,也无法摆脱他们对于父母行为的印象。

    2024-05-09 查看全文
  • 培养儿童专注力的方法有很多,其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家长可根据孩子专注力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只要你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努力去做,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怎样培养一个专注的孩子?

    1、营造安静的家庭氛围

    一个安静整洁有序的环境,更有助于保护儿童的专注力,比如,关掉电视,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身处这样的氛围中,孩子能够更快速地进入专注状态,减少不必要的分心。

    2、不要同时给孩子过多选择

    比如,一次只给孩子一个玩具,太多的玩具只会干扰他的注意力,让他感到无所适从。在孩子专心玩耍时,家长最好不要上前指导,或者拿出另一个玩具告诉他“这个好玩”,除非孩子向你求助,否则父母不要打扰他。

    3、减少唠叨

    要尽量减少对孩子唠叨和训斥的次数,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时间的主人。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当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课,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孩子学人自己掌控时间,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

    4、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

    每天安排一个时间(10-20分钟)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

    5、养成良好作息

    孩子假期在家,家长要引导孩子规律作息,有序生活。如果不能把计划细分到一天中的每一个时间段,家长也要帮助孩子做好相关任务的统筹,合理安排学习、运动的时间,把握进度。家长可以有意识的让孩子参与作息时间表的制定,贴合孩子实际需求,孩子更容易接受,同时培养了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计划能力。

    6、帮助孩子学会情绪调节

    在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培养时,很多父母往往忽视了对孩子情绪的控制和把握。殊不知,孩子情绪的好坏、稳定与否,与注意力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当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集中注意力的培养和训练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孩子一度情绪低落,那么,注意力的培养效果将是很差的。

    7、让孩子学会分享和倾诉

    关注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心情不好时,试着让孩子发泄出来,切不可不重视孩子的情绪。要主动引导孩子分享自己的日常,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小烦恼,当孩子心情愉悦时,学习注意力会更集中。

    2024-04-21 查看全文
  • 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都变成了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都变成了故事。教育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把所经历的风风雨雨都当作是对自己的洗礼,才能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怎样培养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

    1、努力比天分更重要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总担心孩子会犯错,气馁,常常做出越俎代庖的傻事,这样孩子永远学不到面对困难的方法。当孩子面对苦难的时候,父母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和分析,提供给孩子更多锻炼韧性的机会。当孩子明白“努力是成功路上的重要一环,困难越大就越需要努力”时,孩子的适应力就会越强。

    2、提高挫折忍耐力

    想要提高挫折忍耐力,就要降低对事事顺利的期待,避免特权感。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生活本身就充满挑战,要接受生活不如意的常态。家长不要过渡保护,孩子遇到一些能处理的小挫折时,家长不要着急帮孩子解决,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我们只是普通芸芸众生中的一员,都会经历好运和厄运。

    3、训练转念思想

    影响我们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我们在遇到某件事情的时候,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就是根据直觉本能的做出反应。事实上,事件和反应中间,还有一个大脑解读的过程,也就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和信念。当孩子遇到沮丧的事情时,要引导孩子学会转念,让孩子用积极的思想看待遇到的困难。比如孩子数学没考好,说自己太笨了没有学数学的天赋,你要让孩子意识到这次考试让他发现了自己薄弱的地方,多加练习一定可以掌握。

    4、相信孩子,无条件给予鼓励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过于着急,总是对孩子说你这么大了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真是没有出息等之类的话,这会对孩子自信心造成很大打击的,还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做任何事情不相信自己能做好。

    5、平衡社交和独处的时间

    让孩子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感到自在,同时也要能够独立做事情,这两方面都是很重要的。健康的独立性有助于孩子成长成熟。家长要鼓励孩子从小开始自己做一些有趣的事情。通过练习,他们可以学会一点,那就是独处并不一定是无聊和孤独的。这样他们就不会过度依赖同伴和朋友关系,当与小伙伴关系出现问题时,也能自己打发时间,自得其乐,而不会自怨自艾了。

    6、从小多让孩子自己做主

    我们习惯事事为孩子做主,结果当孩子遇到事时就不知如何解决了,总是等着父母想办法解决,但我们不可能跟着孩子一辈子啊,所以,从小多让孩子自己做主,小到穿什么衣服,先写作业还是先玩,大到周末计划,只要孩子的要求不过分,尽量让孩子做主。哪怕孩子暂时没有做好,我们也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这样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孩子遇事就不退缩,想办法解决问题,孩子的责任感也会非常强。

    2024-04-21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