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懦弱的孩子应该怎样教育
407
-
孩子胆小懦弱,家长不要过分的关注孩子,不要强迫孩子一下子变得胆大,更多的是要让孩子接触大环境,可以带领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同时也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社交技巧,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渐渐的孩子就会变得落落大方。
胆小懦弱的孩子应该怎样教育?
1.带孩子多交际
家长尽可能地带孩子到公共场合,鼓励孩子多与人接触,特别是与同龄人的交往。家长可以邀请幼儿园的同学到家中来做客,让孩子充当小主人,培养他“主人翁”意识。平日里,家长也可以有技巧地替孩子“拉拢”一些小朋友,让他们主动来找孩子玩。慢慢地,孩子变得开朗大方起来。
2.多鼓励孩子
孩子做错事很正常,家长无须大动肝火。胆小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长的鼓励,告诉孩子“你可以”“做错事没关系”。让孩子逐渐不怕犯错,不再畏首畏尾。同时,家长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多表扬他们,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原来自己也可以这么棒!”
3.培养孩子特长
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特长,一则可以扩大孩子的交际和生活圈,让他多结识一些小伙伴;二则多学习了一些新技能,孩子不会因为自己一无所长而更加自卑、胆小;三则提供给孩子在公共场合表演的机会和平台,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一旦有了自信,就会变得勇敢。
4.让孩子当“小大人”
家长可以教孩子如何跟大人交谈。比如,给客人端茶送水,说些什么话。当真的有客人来时,就鼓励孩子按照演练的做。一般客人受到孩子的“礼遇”都会忍不住夸奖孩子。几次下来,孩子接收到了来自别人的善意和夸奖,克服了自己心里的障碍,也会变得大方起来。
5.不作比较。
拿自家孩子的缺点跟别人的优点比,这对孩子不公平。正确的做法是,拿孩子跟以前比,只要这段时间有进步,就应该为他高兴。
孩子胆小懦弱的原因:
1.家长脾气暴躁
孩子犯了一点错,脾气暴躁的家长轻则对孩子辱骂,重则直接上手动粗。孩子在家中变得谨言慎行,生怕一不小心出了错,被父母暴打。久而久之,性格变得胆小懦弱。
2.家庭教育严厉
家庭中有很多框框条条约束着孩子。喝汤不能发出声音,吃饭必须一口饭、一口菜、一口汤等等,孩子从小在各种严厉的“家规”中成长,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只会一味地听从家长的安排。同时,家长代表着绝对的权威,孩子不敢对家长提出质疑和反抗,逐渐形成甘愿任人摆布的“木偶”。
3.生活圈子太小
不少孩子是隔代教育,爷爷奶奶大多的生活交际圈都比较窄。带着孩子更是只在家中玩或是到楼下小区走一走。孩子接触外人的机会比较少,对大人的依赖性也比较强,不敢独立地去完成一件事。
2024-02-08 查看全文 -
“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时代已经过时,家庭教育更多的是技巧,而不是讲道理或简单粗暴的打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但是每个孩子开花结果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正确的去引导,尤其是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应采用平和的沟通方式,尊重孩子的想法,及时了解孩子情况。
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才是真正的方法?
一、以身作责,注重言传身教,让自己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做父母的不要总是单纯的让孩子去改掉自身缺点,口头上说要让孩子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其实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是最有用的。孩子在与父母的相处中会自然而然的成为父母想要让他成为的那种人。
二、多鼓励,尽量不要打骂训斥。
而且尽量多的时间陪他们玩,陪他们学习。哪怕你不懂,就这样陪在他们身边就好。当然了,做事情的时候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带他们一起做。让他们理解,了解做事的不容易。一言一行感染他们。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三、给孩一个安静和谐的生长环境是最好的最基本的教育方法,再给孩子一个自己动手自己动脑的成长过程孩子长大了会很自力。
四、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父母意见要统一,不然孩子不知道如何做决定,而且会使家长威望下降。
五、学会赞美孩子。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
六、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要让他像对待工作一样对待学习。只要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完了之后才能干别的。长期坚持下来,慢慢的他就会知道,一回家就马上做作业。
七、懂得放手,有些事让孩子自己做主,自己拿主意,即使做不好,也不要指责,而应该给予孩子鼓励。
八、让孩子积极的参加一些社会爱心活动,这样可以让孩子从小就知道社会是人和人建立的,需要相互的理解和包容。千万不要每天让孩子学习,这样的孩子,未来根本无法适应社会。
九、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第一人学校,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性格,人生观都有很大滴影响。所以在家里有问题有争吵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
十、父亲要对孩子有足够的陪伴,教会孩子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能够正确面对挫折的能力。
教育孩子家长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1、首先,要做好自我定位。明白教育孩子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没有可抱怨的,天下的父母都这样,父母也是这样过来的。
2、善于反思。孩子现在是问题是自己之前做得不够好,现在解决问题是为了以后更顺利。
3、不要放大孩子的问题。面对孩子的问题时要有包容心,不能把问题看得很严重,甚至影响孩子一生。
4、不要攀比。老是拿自己哦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总觉得别人的孩子不需要家长付出有效,只有自己如此不幸,生了个大傻瓜。
5、不要把孩子和大人等同起来。用大人的思维去衡量孩子,这是情绪不佳的原因之一,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时爱说“真笨”,其实就是大人把小孩和自己等同起来,其实,小孩要等同大人,将有个漫长的成长过程。
家庭教育的几个误区:
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内心需求。
过分溺爱,父母爱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爱孩子是一种另类之爱。 这种溺爱,是一种畸形心理,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物质刺激,用物质的诱惑去诱导孩子学习,孩子将不能养成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苛刻,不能恰当运用批评、表扬手段,不会向孩子道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于迫切。
在孩子的生长生活中参与较少,认为教育是老师的工作。
望子成龙或者叫虚荣感。
2024-05-17 查看全文 -
对叛逆期的孩子应该怎样正确教育?作为家长,首先要明白:孩子青春期所叛逆的不是父母,而是父母不良的管教方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由于年龄的增长,头脑里的思维也在变化,逐年的走向成熟,对待事物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时候,父母则需要与时俱进,改变教育方式,多和孩子朋友似的沟通聊聊天和让孩子放松心情。多陪陪孩子,让孩子有安全感。多理解孩子,关爱孩子,少问一些如成绩和学校同学的等关于学习的问题,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
对叛逆期的孩子应该怎样正确教育?
1、和孩子耐心的沟通,交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孩子可以有自己的世界,允许孩子犯错误,但家长要掌握好尺度。让孩子在试错的过程中体会到家长说的话是有道理的。同时,如果家长有了错误也要勇于和孩子承认,使孩子得到充分的尊重。这样孩子才会慢慢的转变,才会和家长说心里话。
2、不能简单粗暴的去管教孩子,甚至是打骂孩子,这样的后果会使孩子和父母的关系紧张,越是心里着急,家长越是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3、多与孩子交流互动。沟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只要多交流,很多问题都可以避免,父母也可以将孩子的叛逆问题防患于未然。除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外,彼此还是朋友关系,更加需要交流了。
4、父母给予孩子更多自主选择权。当孩子能够自己做决定了,他们会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于是心里会有成就感,就更愿意也更想和父母交流和分享。父母将也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给出建议。
5、让孩子多去感受美的东西。多出去旅游,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参加社会活动,丰富自己的阅历。多学一些东西,然自己变得充实。多去做运动,感受汗水的气息。这些都会让孩子身心都放松的。
6、与孩子约定,彼此改变以前的言行和处事态度。这确实很难,但为了孩子,值得拼一拼。你的改变,包括对孩子说话的语气,都在引导孩子改变,同时鼓励孩子认真地学习做事,就会有一定的时间玩或休息,这是不可置疑的。
孩子叛逆期在多少岁之间?
小孩叛逆期分别是2-3岁、6-8岁、12-18岁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
第二阶段:6-8岁时,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
第三阶段:12-18岁时,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不同的逆反期孩子的心理生理发育都不一样,父母应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应对方法,应避免过多训斥,而多多宽容理解、鼓励孩子。其中,青春期,主要就是进入初中以后,孩子有非常多自我意识高涨的想法,而且要求独立,要求得到成年人的尊重。非常想要追求成熟、独立之类的想法。就会很容易出现对父母、老师等权威,有很强烈的对抗、排斥、叛逆之类的心理。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们要格外重视!
怎么跟叛逆期的孩子沟通?
1、首先要学会倾听,倾听也是一个过程。让小孩子把不良的情绪,包括不良的想法,或者是受到的一些委屈给表达出来,在孩子表达的时候,再给予一定的理解,然后给予一定的引导、给予一定的帮助,可能孩子会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沟通方式。
2、接着是和孩子冷静的沟通,问问孩子最近遇到什么事情了?或者是心中有什么想法。无论孩子有什么想法,他敢说出来,那就不要急着打压。耐心的给他分析他的做法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孩子到了叛逆期,多少都年纪不小了,也会判断对错。所以家长可以把自己当做是孩子朋友,而不是长辈,不要用命令的语气去说,那样孩子更容易接受。
3、尽量换位思考,对孩子的想法,不要总是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如果可行,可以给予肯定和赞扬,并鼓励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愿意与家长沟通。
4、叛逆期的孩子很烦家长的唠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心平气和,说话说重点,不要讲大道理,他也听不进去,多用心去感受孩子的焦虑,带孩子去他喜欢的地方,包容孩子。
5、青春期的孩子,脆弱敏感又孤独,我们与他们交流的时候要格外注意,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与孩子建立和谐而融洽的家庭关系,经常与他们畅聊,交心式的沟通,才能助力他们茁壮健康的成长。
2024-05-16 查看全文 -
现如今很多父母对孩子总是惯着,什么事情都由着孩子来,孩子想要吃什么就吃什么,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有的孩子在家庭中受到过度的溺爱,在家一天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生活,逐渐很多的事情在他们的世界里就变得是些理所应当的,非但不懂得感恩,反而更加变本加厉。
一个不知道感恩的孩子应该怎样教育?
1、父母给孩子做榜样
如果父母在生活中经常表达感谢、感激和感恩,孩子自然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比如,爸爸经常向妈妈表达感谢,感谢她做家务的辛苦,父母经常对长辈表达孝心,以及感谢孩子为家庭做的力所能及的贡献,这些大大小小耳濡目染的身教,要远远胜过耳提面命的讲大道理,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做。
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和孩子之间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才有可能对他人保持感激之心。所谓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一些训斥和惩罚少一些。孩子在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而且,良好的亲子关系,更有助于父母和孩子之间进行沟通,父母可以去引导孩子去换位思考,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
3、养成和孩子说谢谢的习惯
下班回家,孩子帮你递过拖鞋。不妨弯腰摸摸他的头,亲切地说一声:“谢谢你!亲爱的孩子!”这句对孩子的感谢并不丢人。一方面,我们是对孩子付出的肯定。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明白:哪怕只是自己一个很小的举动,也会感动到爸爸妈妈。
4、不要给予孩子过多的关爱
过犹不及,对待孩子也是这样。父母对孩子在物质、精神等各方面给予过多,往往导致孩子对他人的善意、付出由习惯变成了理所当然,乃至滋生出了任性、无理甚至得寸进尺。对待孩子,应该宠爱但不过度,不要有求必应,更不要牺牲自我。要学会放手,舍得让孩子吃苦。很多父母倾尽所有,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从来不舍得孩子吃苦。但孩子是在体验和试错中长大的,如果父母能放手,舍得让孩子吃苦,允许孩子在生活中犯错,并纠正、指导孩子改正,孩子才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
5、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辛苦
孩子不知道家长的辛苦,便不会珍惜家长的劳动,也不会体贴和安慰家长。因此,我们加班到深夜回家时,不用掩饰自己的疲惫。这样,孩子会慢慢地变得理解家长,珍惜家长的劳动成果,珍视父母的养育之恩。
6、让孩子多经历一些磨难、挫折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是因为他们生活的条件太好了,父母们帮孩子扫清生活中的障碍,孩子体会不到人生的艰难。当孩子经历的磨难多了他们才会懂得,现在生活的不容易,然后也会懂得感恩。
一个不知道感恩的孩子的原因:
1、家长对小孩毫无底线的溺爱
对于这点家长要进行自我反省。如果家长对小孩无底线的溺爱,小孩不管想要什么都会尽自己所能地去满足小孩。由于小孩从小到大,跟家长索取都非常轻而易举,所以小孩也不会懂得去感恩和珍惜。
2、父母并没有以身作则
有一部分父母在对待自己亲生父母的时候,也会表现出来这种极不孝顺的状态。但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行为,会对于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而孩子受到这种行为与话语的影响,也会有模有样的学习,让这种不孝在心底里慢慢扎根,自然而然父母不管怎么教育,也无法摆脱他们对于父母行为的印象。
2024-05-09 查看全文 -
我见过很多沉迷手机的小孩,一玩手机就什么都不管,家长刚说要收回手机,孩子立马龇牙咧嘴。还有的孩子为了玩手机甚至跟家长动手,尤其是叛逆期孩子,暴躁冲动,出现沉迷手机的问题后,无疑是给家长出了道难上加难的题目。
孩子玩手机叛逆应该怎样教育?
第一: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偷懒,不要怕叛逆期的孩子老是玩手机怎么办,对于孩子的教育不能怠慢,更不能放弃。当我们真正开始关注孩子的成长,而不是去追求省时省力的教育,孩子的发展才会如我们所愿。
第二:了解沉迷手机的原因。如果孩子整日抱着手机不放,那么手机中必然有吸引孩子的东西,比如说游戏、小说、影视剧、追星等;比如孩子早恋了,正处于热恋期,希望时刻能够与对方腻歪聊天。或者,孩子患上了“手机依赖症”,即便没有任何消息,也会捧着手机不放手。
第三:为孩子建立起固定的游戏时间,且不要轻易打破规则:很多时候家长们在对孩子玩游戏这件事情上的态度也难以获得统一,有时候过分严厉,忙起来的时候有过度放纵,这会让孩子对父母的行为态度产生强烈的不稳定感,以至于无法对“游戏有时”产生足够的认知。
第四:让孩子有事儿可做。我们常说“打不过就加入”,了解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尝试接触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与孩子一同玩游戏,一同追剧,一同追星,这样做我们既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动向,也可以走进孩子的世界,孩子身边有一个兴趣相投的伙伴,就不会太过于沉迷手机。
第五:鼓励孩子交朋友。孩子在与同学、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获得了友谊和快乐,当然就不会沉迷于手机这个虚幻的世界中去了。
第六:多陪伴孩子寻找生活中真正的乐趣,而这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父母的陪伴和参与,孩子爱玩游戏很多重要的一点是排解孤独感,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因此只能选择高满足里,执行门槛低的游戏来满足自己。
第七:家长也要以身作则,现如今手机不离手的又岂止是孩子呢?若是家长整日捧着手机,对于孩子而言是毫无说服力的,我们家长要少说多做,不要自己天天玩手机,要做好榜样的作用。
孩子玩手机叛逆的原因有哪些?
社交、网站沉迷。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在社交网络上交流和分享。但是,社交网络上存在着不少负面影响,如网络暴力、低俗内容等。一些孩子 也会沉迷于一些网站, 如视频网站、小说网站等,长时间地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忽略了现实生活的重要性。
缺乏陪伴沉迷。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陪伴和关注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现实中,由于工作和生活等原因,家长无法给予足够的陪伴,导致孩子感到寂寞和孤独。此时,手机成为了他们的“良伴”,因为它可以随时随地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到不再孤独。为了获得更多的陪伴,孩子会变得沉迷于手机,不愿意与人交流。
逆反心理与“禁果效应”。
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和家长“对着干”。以此来宣示自己的主权,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所以越是家长不允许的事,他们越喜欢去做。有些孩子本身对游戏并不“过敏”,没什么欲望。但依然会拿起手机玩个不停,把“玩游戏”当成了一种反抗的手段。
2024-05-05 查看全文 -
父母千万不要关心孩子飞得高不高,一定要关心孩子飞得累不累,孩子需要的是爱,而不是要求。当家长真爱孩子的时候,孩子会对自己有要求,当孩子对自己没有要求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孩子不是生活在“缺爱”当中,就是生活在“溺爱”当中。
到底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1、给予孩子独立的判断能力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在某些事情的决定上,往往不会让孩子自己做出判断和决定,而父母们的想法就是“你孩子,我走过的路比你过的桥还要多。”他们往往依仗着自己比孩子拥有更多的人生经验,而逼迫孩子去接受自己替孩子做出的选择。
而这样的做法,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丧失掉自己独立判断的能力,甚至无法自己做出相对应的决策。好的父母并不会替孩子来做决定,而是让孩子能够拥有自己的选择权,也许孩子的选择不一定是对的,但只有在试错中孩子才能更好的找准自己的方向。
2、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应先改变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3、让孩子也为自己做事情
作为父母的我们总是想给予孩子最好的一切,所以孩子想要什么我们都会尽力去满足,但很多父母却会因此觉得“只要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孩子自然就懂得感恩自己、回报自己”,但我们通常都会忽略掉一件事情,好孩子都是交出来的,没有孩子能够在某一方面无师自通。
4、锻炼孩子良好的自律性
很多家长都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能够拥有优秀的成绩,既能够弹琴又能够作画,并且又懂礼貌会做事,而在这其中,自律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自律性好的孩子懂得自我约束,不会过分的放纵自己,而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良好的自律性还能赋予孩子更高的专注度。
5、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都会出现一些性格上的问题,比如自卑偏执、叛逆自我,甚至会跟自己的父母吵架冷战,走上不良道路。
6、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时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
2024-04-23 查看全文 -
在孩子遇到挫折,做错事时,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嘲讽孩子,这不但不会解决问题还会导致孩子不愿与你沟通,遇到事情也不会告诉你。我们要首先要关心他的情绪,再帮助他渡过难关,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的关爱,从而更加坚强,内心充满力量。
孩子受到挫折时应该怎样教育?
1、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挫折
孩子生活中有不同的活动,当孩子面临困难时,我们应该让他直观地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从反复体验中逐步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问题的解决,贾柯·瑞斯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所以只有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勇于面对挫折的能力。
2、培养孩子做事情的独立性
多鼓励孩子自己完成自己分内的事情,并且表扬他;孩子在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鼓励和表扬的语气和孩子沟通,并且告诉孩子,你很棒,妈妈有看到你的进步,也很欣赏你这份执行力,即使没有达到最初的预期也没关系,只要…3、利用和创设困难背景,提高孩子的挫折承受力
在孩子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孩子开动脑筋,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孩子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的帮助到自己干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理能力。成人还可以创设一些情景,如:把孩子喜欢的玩具藏起来让孩子寻找,让孩子在黑暗的地方去东西。这些都是很好的办法,总之挫折的承受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养成这种品质,就必须从小事做起。
4、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
高兴、激动、放松等等积极情绪,能让我们自发快乐的东西,都能提升我们的心理调节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我们就是要去主动找到那些令我们开心的事物,因为能主动找快乐是抗逆力高的表现!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多给孩子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从家庭里感受到快乐与幸福,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
5、给予孩子足够的抱持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无论你再怎么冷漠、清高、孤傲,你都不可避免地要跟你周围的人发生联系,就像是原子核和围绕在核周围旋转的电子一样,共同影响形成了现在稳定平衡的状态,就是你呈现出来的人格面貌。
所以,身边的人对你很重要,如果父母关心孩子、爱护孩子,家庭氛围温暖和谐,爸爸妈妈经常对孩子积极评价,那就是无以伦比的家庭支持,孩子在外面受到了再大的苦难和挫折,一想到有家庭这个温暖的港湾,还是会觉得人生美好有希望有奔头。
6、多鼓励,改变孩子的受挫意识
孩子只有不断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成人要多鼓励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旦进步,要立即予以表扬,强化其行为,并随时表现出肯定和相信的神态。成人的鼓励和肯定既能使孩子的受挫意识得以改变,又能提高他们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家长不要这样做:
1.“没关系,这很简单”
我们家长总是对遇到挫折的孩子说这样的话,很多一些小事情对于我们大人来说是非常简单真是平常,但是对于孩子并不灵活的手而言并不简单,比如系鞋带,穿衣服。看似鼓励的话,却是打击了孩子幼小的心灵,这么简单的事我却做不到,孩子会不自信。
2.“别担心/别哭,妈妈来帮你”
家长们很害怕孩子哭,不忍孩子难受,或者不想听到心烦的哭声,总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忍不住伸手帮忙,导致孩子的动手能力差,遇到挫折就找爸爸妈妈,而不是自己思考。
2024-04-19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