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孩子讨厌妈妈怎么办

孩子讨厌妈妈怎么办

436

  • 多数孩子进入叛逆期后都会出现仇亲心理,但是家长要注意的是,孩子并非是真的“仇恨”,只是他们与父母对抗的一种表现。叛逆期孩子情绪起伏大,暴躁易怒,但我们作为成年人,不能被孩子影响情绪。我们要保持镇定,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化解孩子内心的“仇视”。

    孩子特别讨厌妈妈怎么办?

    第一:反思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

    孩子讨厌妈妈,肯定是妈妈的教育方法有问题,所以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是真真正正地为孩子好,如果不是一定要重视起来。

    第二:改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毛病。

    你的棍棒教育是不利于教育孩子的,孩子只所以反感,是因为你总是认为自己是为他好,所以要想真正为了孩子好,就收起我们的自以为是。

    第三:停止“唠叨”。

    孩子跟妈妈的矛盾往往都来自于妈妈的“唠叨”,当妈妈话多的时候反而显得没有威严,所以青春期妈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停止“唠叨”。在必要的时候去开口提醒,往往会比不停的“唠叨”更加有效。

    第四:停止“控制”。

    孩子年幼的时候,妈妈的呵护和照顾是十分重要的。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妈妈也需要意识到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所以这个时候妈妈就要停下自己的“控制”行为,适当的放手让孩子按着他们的想法去行动,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妈妈的尊重。

    第五:好好地沟通。

    我们都是为了孩子好,那么着急也是没用的,耐心一点,孩子如果有不好的地方,我们就好好地和孩子说,让孩子知道我们的本意,让他们自己去改正。

    第六:给予孩子自由。

    孩子长大了,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也没有必要事事为孩子操办,给他们自由,让他们去锻炼、去选择,这才能培养孩子独立成长的能力,获得更大的成长。

    第七:慢慢亲近孩子。

    孩子讨厌你一定会远离你,所以想要亲近孩子是比较困难的,各位妈妈要做的就是顺着孩子的思路,慢慢地去亲近孩子。

    第八:引导孩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要做的不是批评孩子,而是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事情有利于自己是对的,什么样的事情是不利于自己的,一定要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

    孩子特别讨厌妈妈的原因:

    妈妈过多的爱,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现实生活中,妈妈对孩子的呵护不止体现在衣食住行上,还体现在课业辅导,甚至有些妈妈会干预孩子的交友,妈妈干预的这类事情越多,孩子的心理负担也会越重,所以很多孩子,跟妈妈起冲突,多是想要和妈妈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

    妈妈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管教太多。

    大多数家庭都是妈妈在照顾孩子的生活,日常生活中,很多妈妈对孩子管教非常严格,对孩子的控制欲也比较强,这样的教育方式也会让孩子抵触,尤其是孩子到了叛逆期,独立意识开始增强,这个时候,如果妈妈还不肯放手,孩子只会更加反抗,对妈妈的态度也会更恶劣。

    2024-05-03 查看全文
  •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而孩子之所以讨厌家长,肯定也有孩子自己的理由,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指责孩子不懂事不体谅家长,也要试着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一下,自己为什么会惹得孩子讨厌。

    孩子叛逆讨厌自己的妈妈怎么办?

    1、变唠叨为积极倾听

    孩子小的时候,妈妈多唠叨几句,他就会照做了。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是妈妈越唠叨,孩子就越不去做。唠叨有时候正是毁掉咱们亲子关系的根源。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的是理解,他们其实心里什么都明白,那些大道理也懂 ,但只有自己被理解了,他们才会主动去做那些应该做的事情。因此,家长要将唠叨变为积极倾听,多听孩子说,规划好咱们亲子沟通的固定时间,进行毫无压力的聊天,记住,不要聊学习,就是纯聊天,让孩子在这个时间段可以舒缓压力,完全得到放松和理解,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不要强制孩子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在他们心里,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可以独自自主了,想法上也更加成熟,可是,有很多妈妈并没有将青春期的孩子当一回事,仍旧是按照以前的方法,孩子不吃饭会强制孩子吃饭、孩子不喝水强制孩子喝水,这会让孩子非常反感,甚至,还会觉得父母不尊重自己,久而久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3、以平等的朋友关系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渴望

    太多的家长喜欢站在父母的高度俯视孩子,所以她看到的总是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与此同时,孩子总是觉得父母高高在上,自己高攀不起,所以心里有任何想法都不敢告诉父母,应当适当的放低姿态,同孩子以类似于朋友的平等关系相处,你才能从根本上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和渴望。只有让孩子感觉被理解和被尊重之后,他才会尊重自己的妈妈。

    4、学会与孩子沟通

    当孩子具备了独立人格时,他们会想尽办法脱离父母的控制,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觉得自己有独立的能力。但另外一方面他们又特别冲动,做事不会想到后果,等事情发生之后又无法承担。因此家长应学会与孩子沟通,因为沟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重要前提,但家长应记住方式方法,沟通是双向的,孩子与自己也是平等的。

    孩子叛逆讨厌自己妈妈的原因:

    1、脾气很差的妈妈

    有些妈妈脾气很差,不光对孩子没有耐心,经常打打骂骂,也会对自己的丈夫各种不满,找理由吵架。这样的妈妈总会让人感觉到畏惧,想要远离,孩子的内心更是抗拒跟这样的妈妈相处。

    2、妈妈对孩子太过干涉

    有些妈妈平时对孩子干涉过多,一言一行都要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来,不给孩子商量的余地。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逐渐有了自己的意念。但妈妈们总是不给他们自己思考的空间,时间长了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凡事都跟妈妈对着干,甚至产生敌对情绪。

    3、不懂得交流的妈妈

    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总喜欢陪着他说说话、讲讲故事,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很多话不愿意再跟妈妈倾诉,因为有些妈妈喜欢教育人,她们不愿意悉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而是用大人的姿态教育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在跟妈妈的交流过程中总是被教育、被批评,自然就不会再跟妈妈吐露心声,他们宁愿自己闷声不语,或找好朋友倾诉,时间长了自然跟妈妈的距离也拉远了。

    2024-04-05 查看全文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讨厌妈妈肯定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沟通上出现了问题,大多数是妈妈不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的需求,一味的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这么做那么做,建议妈妈多了解了解孩子的心里,多倾听一下孩子的想法,让他自己尝试去做有些孩子不自己跌一跤是不知道疼的,多和孩子沟通,走进孩子的心里,让他能和你说心里话,就这样

    孩子讨厌妈妈怎么办?

    1、首先可以和孩子好好沟通一下,然后当妈妈的也应该反思一下。孩子讨厌我们,肯定是我们的教育方法有问题,所以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是真真正正地为孩子好,如果不是一定要重视起来。

    2、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孩子感觉到和妈妈在一起有安全感。慢慢亲近孩子,孩子讨厌你一定会远离你,所以想要亲近孩子是比较困难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顺着孩子的思路慢慢地去亲近孩子。

    3、走近孩子的心理。只要亲近了孩子才可能走进孩子的心理,让孩子把心里的话告诉你,从而真正地了解孩子的需求,真正的找到改变孩子的方法。

    4、不要强制孩子。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在他们心里,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可以独自自主了,想法上也更加成熟,可是,有很多妈妈并没有将青春期的孩子当一回事,仍旧是按照以前的方法,则会让孩子非常反感,甚至,还会觉得父母不尊重自己,久而久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5、不要啰嗦。对于孩子来说,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叛逆的,一有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气急败坏,那么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时,不要很啰嗦,尽量克制自己的话语,让话语简短一些,每说过的话次数少一些,最多不要超出三遍,否则说的话起不到效果,还会让孩子变得很反感,孩子急了还会顶嘴,父母生气了又会大发雷霆,本来是关心,一下变成了战场,这样的话,对亲子关系来说没有一点好处。

    6、引导孩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做的不是批评孩子,而是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事情有利于自己是对的,什么样的事情是不利于自己的,一定要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

    7、学会将心比心,站在孩子的立场看事情,孩子虽然在父母眼中还是孩子,但是,青春期的他们已经可以懂得很多事情了,就像是一只刚刚张开翅膀雏鸟,想要自己尝试飞翔,妈妈们应该理解孩子,不应该总是训斥或者批评孩子,要给予他们尊重。

    8、多给孩子拥抱,摸摸孩子的头,孩子做对了多表扬,有时间多陪孩子,放下手机。

    9、不要对孩子只有严,要严中有爱,没有哪个孩子会不爱妈妈的,一定有原因。对于叛逆期的孩子,多点耐心,少点控制。

    10、从小让孩子感受到母亲的爱,正确引导孩子是母亲给予了她生命,有一颗感恩的心,如何含辛茹苦的哺养她成人,即使母亲平时要求严格,也是对她日后长大成人自律的一种衡标,谁不想自己的子女今后有一番作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就是伟大的母亲。

    2024-03-21 查看全文
  • 这时候妈妈一定要反思自己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并且细心的耐心的和孩子进行一次交谈。对孩子道歉以后改正自己的一些坏毛病,取得孩子的原谅孩子就慢慢的不会讨厌妈妈了。

    孩子说讨厌妈妈怎么办

    1、反思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孩子讨厌我们,肯定是我们的教育方法有问题,所以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是真真正正地为孩子好,如果不是一定要重视起来。

    2、改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毛病。你的大棒教育是不利于教育孩子的,孩子只所以反感,是因为你总是认为自己是为他好,所以要想真正为了孩子好,就收起我们的自以为是。

    3、慢慢亲近孩子。孩子讨厌你一定会远离你,所以想要亲近孩子是比较困难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顺着孩子的思路慢慢地去亲近孩子。

    4、走近孩子的心理。只要亲近了孩子才可能走进孩子的心理,让孩子把心里的话告诉你,从而真正地了解孩子的需求,真正的找到改变孩子的方法。

    5、引导孩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做的不是批评孩子,而是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事情有利于自己是对的,什么样的事情是不利于自己的,一定要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

    6、孩子得以改变。如果教育方法得当了,相信孩子一定会改变对你的态度,因为孩子的心是天真的,他们只是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

    为什么孩子会讨厌妈妈

    不尊重孩子的隐私

    每个人都有隐私,孩子也有自己的小秘密,虽然他们的小秘密在家长的眼中微不足道,但这对于孩子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小时候天真烂漫,将自己的秘密分享给最信任的妈妈,妈妈应该保守住孩子的秘密。而有些妈妈则会将孩子的秘密当成趣事说给别人听,甚至是出言嘲笑孩子,不尊重孩子。妈妈这样的行为会伤害到孩子的内心,失去他们的信任,导致孩子与妈妈的距离越来越远。

    控制欲太强、经常指责和打骂孩子

    如果一个人,经常骂你什么都干不好,挑你的毛病,把你贬得一无是处。还要让你按照她的要求,穿她喜欢的衣服,梳她喜欢的辫子,交她喜欢的朋友。并且她说她是爱你的,因为爱你才会做这些事情,你会怎么选择呢?很多人都不会选择这样的爱,因为太让人窒息。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出的孩子,会很敏感、多疑。当他们懂得反抗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逃离妈妈。

    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

    这世间所有的关系都需要好好维护,妈妈和子女之间也是如此。虽然十月怀胎生下孩子,但是如果在后天没有好好经营,并不是割舍不断的。不是有句话说:生之恩,是大于养之恩的。把一个孩子生下来固然辛苦,但是在养育的过程中付出的心血只会多不会少。而且生,有血缘关系维系,而养靠的只有感情。因此,就算是孩子的妈妈,如果在后天养育的时候,没有付出,那么对于孩子来说,仍然是不喜欢。

    妈妈如何跟孩子相处

    1、相互尊重,父母最好和孩子做朋友,平等地沟通与交流,倾听孩子的话语,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给孩子表达意愿的机会。

    2、相互理解,关心孩子的身心灵健康,当孩子成人懂事后,也要对父母多一些理解和关爱。

    3、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孩子,大吼大叫的家庭教育不出优秀的孩子,只会让孩子对家充满恐惧,对外充满自卑。

    2024-02-05 查看全文
  • 主要是青春期的孩子成长发育激素增加,内心浮躁不安,又未达到内心真正的成熟,但对事物开始有主见或想法了。孩子由于心智还不够成熟,可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特别是父母看到孩子犯错,父母也会产生急躁不安,直接引发孩子的逆反情绪。

    孩子叛逆期讨厌妈妈怎么办:

    1、父母可以与孩子建立一定的边界。

    父母适度要尊重孩子,不要强迫孩子忽视孩子的内心需求,有时候要把握对孩子的关爱,父母需要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作出调整,双方都设立一定界限。从孩子身上,父母可以看出对孩子的教育哪些方面出了问题,父母也需要进行反思,然后采用温和方式进行疏导不良情绪。

    2、尊重孩子的自主人格,采取平等的态度

    尊重孩子的自主人格,平等的对等孩子,不要把叛逆期当做洪水猛兽,不要忘想通过暴力手段压制,而是通过引导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应该以身作责,关注孩子内心需求,父母用真诚的态度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法律意识。

    3、注意与孩子的相处方式

    叛逆期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不再是小孩子,父母要把他当作大人来看待,与他们平等地进行沟通,有事要和孩子一起商量,不打压孩子,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注意与他们相处的方式。

    4、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叛逆期的孩子自尊心很强,父母要多尊重孩子,特别是在有外人的情况下,不能打和骂他们,不能贬低孩子,不数落孩子。

    5、要学会把握分寸

    什么是分寸,其实就是界限感。这种界限感不是疏离感而是让大家明白彼此之间的相处应该有一个尺度,即便是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也不应该跨过三八线。任何人都有隐私,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6、要多和孩子交流

    很多母亲,从来不问问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一味地只知道提意见,下命令,殊不知这样只会消耗掉孩子对自己的爱。要知道孩子不是我们争名夺利的机器,学习成绩也好,行为规范也罢,我们都不应该拿他们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为什么青春叛逆期时会讨厌妈妈?

    第一:母亲喜欢唠叨

    与父亲相比,母亲的爱更直接。著名的文学家茅盾曾经这样形容母爱与父爱:“如果说父爱如山,沉重深厚,那么母爱便如水,潺潺长流。”作为母亲自然而然地包揽了孩子的日常生活,事无巨细。

    第二:母亲没有改变教育方式

    作为母亲,从小到大孩子都是在自己的关心呵护下长大,我们也已经习惯了一如既往地包揽所有的事情。出门会嘱咐他们注意安全,早点回家,交朋友也会指指点点,给出“自以为是”的建议,但我们忘记了是孩子总会有长大的那一天。

    2024-02-03 查看全文
  • 相比较爸爸妈妈来说,家里的老人往往对孩子更加溺爱。尤其是现在隔代教育的家庭越来越多,经常会看到父母忙于工作,老一辈人带孩子的情况出现。这时候,孩子对父母的感情难免就会变淡,而爷爷奶奶的溺爱也会让孩子任何事都依赖老人。

    孩子只要奶奶不要妈妈怎么办

    1、妈妈要对自己有自信

    作为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来的人,你们和孩子之间有着别人无法代替的联系。只要你勇于接纳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感到被尊重、被爱,孩子和你之间的关系就会是健康而亲密的。

    比如当孩子说「不要妈妈」的时候,妈妈们可不要太在意,孩子才两岁呀,会说的话非常有限,更不懂说出来话会给别人什么感受。

    他也许想表达的是:我也很爱妈妈,不过我更习惯奶奶陪我睡,奶奶知道我睡觉时候爱听哪首歌、被子要盖成什么样……

    与其暗自伤心,不如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肯定老人孩子带得好,在老人哄孩子睡觉的时候也在旁边陪着,了解孩子的睡眠习惯等。

    2、如果妈妈想接手,要循序渐进

    孩子已经习惯了和奶奶一起做事情,如果妈妈想接手,就得一点一点来。

    不仅陪孩子睡觉是如此,喂孩子吃饭、带孩子出去玩等等的时候都可以先和老人一起做,再慢慢自己接手。

    如此不仅孩子会越来越能接受妈妈的存在,老人也会对妈妈越来越放心,在你有时间的时候,把孩子交给你。

    千万不要因为看到孩子和奶奶更亲而心里一直不舒服,甚至是说奶奶的坏话,希望孩子疏远奶奶,这种对奶奶的不接纳,最终会导致孩子为了保护自己和奶奶的关系,不得不把妈妈往外推,让妈妈变得更「不亲」。

    3、找奶奶帮忙

    就目前孩子还是和奶奶更亲近的话,奶奶说的话孩子更容易听进去。这时候可以提前和奶奶商量好,在适当的情况下让老人多引导孩子与妈妈相处。

    有些老人会当着孩子的面对外人说:“我们家孙子不喜欢妈妈就喜欢奶奶!”虽然这是让奶奶很自豪的事,但是这样说就等于告诉孩子,你就应该喜欢奶奶不喜欢妈妈!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是极其不利的!让孩子和妈妈疏远对孩子没有半点好处!妈妈一定要提前和老人说好,让他们在孩子面前多鼓励孩子和父母相处,多在孩子面前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而不是加以否定。

    4、扩大孩子的朋友圈

    孩子最多的还是家人的陪伴,孩子的眼里只有亲人。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表现出对社交的强烈需求,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朋友聚会,让孩子多去接触别的小朋友,包括别的叔叔阿姨,让孩子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样的。

    当孩子表现出和别的伙伴一起玩的欲望时,家长要在旁边帮助他,教会孩子如何与小朋友对话,如何交换玩具,让孩子充分体验与朋友相处的快乐。

    让孩子体验多样的人际关系,也能让他们正确认识和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让孩子更快的脱离家人的怀抱,独立起来最好的办法。

    现在让老人帮忙带孩子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家庭生了孩子之后,经济压力变大,夫妻双方不得不去上班赚钱,然后孩子就交给家里的老人去照顾。有的会把孩子送回老家,有的父母想让孩子陪在自己的身边就让老人来家里照顾孩子,这就导致了宝宝只要奶奶不要妈妈的现象。具体来说有下面三个原因:

    妈妈工作忙

    妈妈由于工作忙,每天陪伴宝宝的时间有限,而给宝宝穿衣吃饭的任务都会由奶奶来完成,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在日常琐碎的小事中培养起来的。奶奶每天喂宝宝吃饭,陪着宝宝玩耍,她就会成为宝宝最熟悉的人,宝宝自然就会和奶奶更亲近。所以妈妈平时工作忙的话,在下班之后或者周末要多抽时间陪着宝宝,给他穿衣服,喂他吃饭,这样宝宝就会逐渐和妈妈亲近的。

    老人溺爱孩子

    我们常说的隔代亲,现在就起作用了,奶奶总是很溺爱孩子,平时照顾孩子也是只要孩子想要的,想买的奶奶都会满足。奶奶带孩子出门,带回来一堆新玩具是在正常不过的了,也许刚开始奶奶也会拒绝给孩子买,但是看到宝宝稍一撇嘴,立马就心软,然后宝宝就得逞了。如果家里老人溺爱宝宝的话,妈妈看到一定要阻止,不然他长大养成坏习惯会很难改掉。

    教育方式严厉

    相对来说,妈妈在教育宝宝的时候会更加有原则。如果宝宝做错事的话妈妈会立刻阻止并且批评他,哭闹在妈妈这里是没有用的。对于宝宝来说,只要做事情不合他的心意,在他的眼里就都是“坏人”,他自然就会疏远。平时妈妈在教育他的时候一定要采用相对温和的方式,宝宝如果记恨妈妈的话,会让他形成心结,然后对妈妈越来越疏远,情况会更加糟糕。

    其实不用太纠结宝宝跟谁亲,一般孩子到了三岁以后大一点了,知道了妈妈的重要性,就会回到妈妈身边,上学以后,学校的亲子活动或者同学之间的谈话也会强化妈妈的身份。孩子没有奶奶不奇怪,可是没有妈妈就会感觉很奇怪,在很多事情上还是需要妈妈出面的。作为妈妈,需要做的就是坚持,坚持多陪伴孩子,有质量的陪伴和教育。

    2024-05-30 查看全文
  • 之所以会出现孩子依赖奶奶,不要妈妈的情况,大多数时候是因为,妈妈缺席了孩子自小以来的成长,一直以来都是奶奶陪伴孩子,孩子自然和奶奶更亲。这样的情况多出现在“隔代教育”的家庭当中,最近也受到了许多父母的关注。

    孩子依赖奶奶不要妈妈怎么办

    1、经常陪着睡觉,能与孩子更亲近

    对宝宝来说最好的选择是从小跟着妈妈睡。宝宝出生后在妈妈周围能感觉到胎儿时期熟悉的气息,这能帮助孩子重新获得安全感。

    尤其是在晚上睡觉,是心理防线最低的时候,在妈妈身边能够充分消除宝宝内心的不安与恐惧。

    反之,比如小娟的女儿在奶奶的长时间陪伴下,不管是体感还是体味,宝宝最熟悉的已经发生变化,她的安全感已经转移到了老人家身上,并产生了依赖,自然在宝宝心中的排序就会升高。

    2、陪孩子好好玩耍,也可以更好地亲近孩子

    小娟后来问过小姑子,为什么女儿从小都和她很亲近。小姑子不假思索地问答:“每次见到她,我就切换到小朋友模式,陪她玩,我们一起都玩得很开心呀!”

    随着感官功能逐渐发展,宝宝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小小年纪的他们变得好动,通过“玩”来认识这个世界,也在玩的过程中长大,玩就是他们最大的生活主题。

    经常跟孩子一起玩,把孩子当成朋友相处,会增加孩子跟自己的共同语言,让孩子感觉到彼此之间有共同的爱好,当然孩子容易记住自己,跟自己更亲昵了。

    我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无论是大人还是幼儿,我们的心中有杆秤:高质量的陪伴,是培养感情的重要一环。

    3、尊重孩子的情绪和判断

    “孩子不要妈妈”不是犯错,妈妈不应该责备孩子,更不要打骂孩子。

    威逼利诱也不是好办法,“你不要妈妈,妈妈就去做别的小孩的妈妈”、“快说要妈妈,妈妈这里有好吃的”。这么一来,你和孩子之间就只剩下算计与交易。

    更别情感绑架,“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还这么讨厌妈妈,你对得起妈妈吗?”负罪感强烈的孩子将来更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朋友芬芬家的小孩圆圆属于“没有礼貌”且“慢热”型,但芬芬从没有责备孩子一次几个朋友带小孩出游,芬芬也把圆圆带出来了,当别人家的小孩都纷纷嘴甜得叫“叔叔阿姨”的时候,圆圆叫了其他人,唯独没有叫于莉,一时场面尴尬。

    于莉使劲浑身解数讨好圆圆,她就是不叫人。

    直到最后告别的时候,她才甜甜地叫了句“于阿姨”。

    后来,我们才弄清楚, 圆圆讨厌大声说话的人,因为在她看来说话声音大就是不友好,而于莉恰巧是我们这几个朋友里说话属于“炮仗”型—又响又快。

    后来,我问芬芬:“圆圆这样,你也能忍住不管管?你是怎样做到淡定的啊?”

    芬芬很骄傲地说:“当妈的啊,得惊喜孩子有自己的主见与判断,圆圆这样做,说明她在观察和思考,我不仅淡定我还开心”。

    是啊,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什么都要臣服于你的权威,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情绪和判断。

    当他情绪反映强烈的时候,那就让他和他想要的人在一起吧。

    也许是因为当妈的最近比较严格,也许是因为和奶奶在一起意味着可以多玩一会儿再睡觉,也许是因为爸爸更有趣,能和他一起“疯”。

    当他感觉更好的时候,他会成长得更好。

    那么孩子跟老人生活,到底会影响孩子哪些方面呢?

    1、独立性差。

    说到独立性的培养,家长必须要让孩子们自己的事情亲自动手,甚至还要让孩子帮助家长做一些事情,然而老人带孩子,多半会给孩子打理好一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们习惯了这种生活,到了幼儿园以后,他们会缺乏动手能力,根本没有独立性可言!

    2、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

    父母经常不在身边,长期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加上爷爷奶奶对孩子的过度溺爱,会让孩子过度依赖,当爷爷奶奶突然不在身边的时候,会让孩子产生焦虑的心理,很容易缺乏安全感,因此就会出现焦虑不安,大哭大闹的现象,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3、体质变弱,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

    大家都知道,孩子需要长时间的睡眠才有利于身体的正常发育,不管是身高、身体素质、还有抵抗能力,都跟充足的睡眠有一定的关系,然而老人的睡眠时间却很短,孩子长期跟着老人就会和老人养成一样的作息规律,很难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久而久之,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

    那么,隔代教育真的没有办法解决吗?

    答案是:并不。

    首先,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祖辈在养育宝宝时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爱得适度。父辈也是如此,要权衡自由与规则之间的界限,不能给了自由而缺乏规则。否则,没有规则的环境并不能帮助宝宝获得更好的发展,相反,一个缺乏规则的环境反而会带给宝宝更多的不安全感。此外,祖辈和父辈之间很容易争抢宝宝的爱,出现亲子嫉妒的现象。宝宝本质上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依附于任何人。因此,无论祖辈还是父辈都要冷静地看待宝宝,积极创造机会,让宝宝有更多的机会尽可能多接触家庭里其他的成员,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其次,承担必要的责任。

    年轻父母不管多忙都要尽量多抽时间与宝宝在一起,不要以忙为借口,把对宝宝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如果父母长期忽视宝宝渴望跟父母在一起的这种心理需求,他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比如,宝宝可能变得非常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环境和人群缺乏信任,并且,为了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他也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让父母头痛不已。

    最重要的是两代人统一思想认识。

    由于出生与成长的环境和时代有着显著的差异,两代人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自然也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比如,年轻一代可能更注重宝宝智力培养、个性发展,他们往往会更多地向宝宝传递知识,给他更多自由,让他自由探索;而祖辈们则更看重道德教育,可能就会给宝宝更多的约束。在教育宝宝的事情上,两代人要尽量平心静气多一些沟通,只有统一认识,才能避免在宝宝面前暴露分歧,防止他利用这种分歧要挟父母或者祖辈,引发更多的问题。父母们最好尽量多向祖辈请教,多一些温和的沟通,而祖辈们最好利用各种渠道多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

    无论是陪睡、陪玩,还是其他的陪伴方法,良好的亲子关系就在于这些生活细节的累积。

    爸爸妈妈们,放下手机、放下工作、放下繁琐的世事,真正的陪伴不一定是要长时间的相处,而是哪怕只是睡前十分钟的一次交流,认真地关注眼前的孩子,真诚地接纳和赞赏,全心地融入他的世界。当孩子重新感受到你真诚的关爱时,你才能走进了孩子的心。

    2024-05-3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