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计算粗心大意怎么办
636
-
每次考试结束后,家长和孩子在一起分析试卷的时候,发现好多数学题,孩子平时都会做,但是总是在考试中计算错误,分析原因,孩子就说是太粗心了,对于日常的学习中,家长最头疼的一件事莫过于孩子的粗心问题。
孩子计算粗心怎么办?
1、重视计算能力培养
数学的计算学习就像语文的识字学习,是最基本的。不识字,语文读不好,计算差,数学同样学不好。而且计算好,会给孩子数学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现在的新教材对计算的重视度不高,练习量比较少,导致现在孩子的计算能力跟以前的孩子相比,有一定差距。家长每天应该孩子做30-50到计算题,长此以往,你会发现孩子计算越来越快,正确率越来越高。
2、认真写演算过程,即便是填空题或选择题
家长给孩子准备好一点的草稿本,打好格子,演算过程都认真地写在草稿本上。避免因为抄错数或口算失误等造成的丢分。只要这个习惯养好了基本不会影响做题速度。
3、多给孩子出计算题进行练习
家长如果想辅导孩子的话,要尽可能的锻炼他的计算能力。可以从相应年级的书上格子,演算过程都认真地写在草稿本上。避免因为抄错数或口算失误等造成的丢分。只要这个习惯养好了基本不会影响做题速度。
4、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
家长要以平和的心态帮助孩子克服,越是着急越不会有效果。引导孩子分析原因,重视这个问题,然后和他一起解决问题才是我们家长要做的。
5、建立错题本
大部分学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许多题目讲过了、做过了、考过了,有的还不只考过一遍,但最终还是错了,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这些错题的背后,往往隐藏了知识上的漏洞。因此,建立一本错题本,对特殊的知识点加以防范,是免入“陷阱”的绝佳方法。
孩子计算粗心的原因:
1、注意力不够
有的孩子计算出错,往往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特别是低年级儿童,还不善于有意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一心二用,顾此失彼,最终使得他们容易产生计算错误。
2、做作业求快不求质
一道计算题往往包括多步计算,学生们由于解题过分急躁、抢时间、怕麻烦,使得忽略了一些细节,有时候多算了,有时候少算了,导致出错。
3、不正确的学习心态影响
(1)轻视心态,认为计算题是“死题目”,不需要动脑筋思考,忽视了对计算题的分析、计算完毕后的检查验算而造成的错误。
(2)畏难心理。认为计算题枯燥乏味,每当看到计算步骤繁多或数字较大的计算试题时,便会产生畏难情绪、厌烦情绪、缺乏恒心、耐心和信心,从而使得计算的正确率大打折扣。
4、不良计算习惯的印象
不良习惯包括:不审题、不分析、一律口算不愿动笔演算、不喜爱打草稿、草稿随意不规范、不正确使用草稿(演算本)、省略步骤(跳步)、书写潦草、不及时验算和检验、无简算意识、计算中间不必要的过程或结果、不统计分析总结反思错误的原因等。
2024-03-09 查看全文 -
马虎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为孩子的生活带来一些困扰,在孩子长大以后,马虎也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工作。许多家长不重视这个问题,觉得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等孩子真的因为这个小毛病铸成大错时,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孩子不认真粗心大意怎么办?
第一、培养细心的好习惯。
不管是考试或平时的练习,都应该有意识地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做事讲究条理,做完之后要认真核对、验算、检查。如果长期这样,就会“习惯成自然”。
第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因为有了责任心,他自然能够小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件事情,避免马虎。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得好了,家长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做得不好,应给予批评,让他重新做一次。
第三、改善家庭环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杂乱无章的家庭中,没有稳定的作息习惯,就会使儿童养成粗心、马虎、无序的生活习惯。所以,建议家长们在家庭中创造一种有序的生活,家里的摆放要整齐,有固定的地点。从生活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个性,能减少学习中的粗心。
孩子不认真粗心大意的原因:
原因一:心理素质较差。
心理素质不佳的孩子,遇到考试就容易紧张激动,有时爱发脾气,这些都是心理素质不佳的表现。孩子自信沉稳,这些都是心理表现。平时学得好,到了考试就考不好,就是受心理影响。
原因二:学习习惯不好。
平时学习时,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如做计算题时,在草稿纸上乱写乱涂,没有条理性,最后计算出来的答案还找不到。这些也是造成考试粗心的重要因素。
原因三:家长错误的养育方式。
有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生活喜欢的培养,其实学习上的细心和生活中的习惯是分不开的。那些做事丢三落四,缺乏条理,不能坚持到底的孩子,往往在学习上容易粗心。
孩子不认真粗心大意的影响:
影响一:把握不住应有的机会。
粗心大意会使得你错过很多应该属于你的机会。就拿高考来举例,高考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说因为马虎粗心写错了一个字或者忘记写一个小数点,可能就会去不成心仪的学校。如果在以后的工作中因为马虎而造成了公司的损失,那后果将会不可估量。
影响二:学习成绩下滑。
孩子“粗心大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导致学习成绩的下滑,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仔细,就会导致错误,而神奇的是一般孩子记错误的答案都会比较牢固,这就会使孩子的分数下滑,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目标,自信心也会渐渐崩塌。
影响三:没有担当。
一般马虎粗心的孩子,都有一种哪怕我做错了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心理,这样就会让他们变得没有责任心,随着年龄的长大,也就会变得没有担当。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这样的心理也会对他们的事业和家庭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男孩子,作为未来自己家里的顶梁柱,如果没有责任心,家庭将很难幸福。
2024-05-08 查看全文 -
我家孩子以前做作业的时候,也特别粗心大意,很多题目原本会写,但因为看错数字,总是写错。我也因此吼过孩子好几次,但发现,越吼孩子,孩子反而越着急,也就越粗心。面对孩子粗心大意的问题时,我们千万要保持耐心,不能着急。
孩子做作业总是粗心大意怎么办?
第一、培养细心的好习惯。
不管是考试或平时的练习,都应该有意识地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做事讲究条理,做完之后要认真核对、验算、检查。如果长期这样,就会“习惯成自然”。
第二、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当人们面对较难的问题时,心理上会比较重视,造成大脑思绪不易受到干扰,因而不易出差错;反之,对较容易的问题心理上不太重视,思绪容易受干扰,因而较易出现差错。所以,重视任何问题,就不会马虎,掉以轻心,而且也能自觉地克服分心现象,从而有助于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第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因为有了责任心,他自然能够小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件事情,避免马虎。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得好了,家长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做得不好,应给予批评,让他重新做一次。
孩子做作业总是粗心大意的原因:
原因一:孩子缺少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也许是因为很多客观原因,比如孩子的兴趣活动比较多,家长安排的作业比较多,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好好检查作业,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检查的坏习惯。检查作业也是做作业的一部分,但是很多孩子却不引起重视。
原因二:孩子个性比较浮躁,安静不下来。
或是只能保持片刻的安静。有些孩子想象力丰富,总是在一边读题目的时候,一边想象,把很多题目想象成了自己希望的样子。
原因三:孩子平时缺少对于细节的关注。
很多时候,家长不会告诉孩子事物的区别,而是直接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比如带孩子去菜市场,孩子发现菠菜和蓬篙菜是一样的,妈妈就会直接说这是菠菜,这是蓬篙菜,而不是鼓励孩子让他发现这两者的不同,菠菜的叶子什么形状,蓬篙菜的叶子什么手感等。这就错过了孩子发现细节的训练。
孩子做作业总是粗心大意的危害:
危害一:会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
写作业马虎的孩子,做其他事也往往粗心大意。这种粗心大意会影响孩子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也会影响孩子和其他人交往的生活。孩子越大这种影响越明显,一旦这种性格养成就很难改正。
危害二: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
成绩的高低,不单单取决于孩子是否聪明,或者是否用功,还在于孩子是否认真学习习惯,这种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小学,还能影响到初中,高中以及以后的生活。
危害三:会让孩子逐渐变得自卑。
粗心大意本身是一种心理素质不佳的体现,而长期的写作业粗心大意,不仅会让孩子的成绩受到影响,也会让孩子慢慢觉得自己很笨,或者“不是学习的料”,逐渐失去自信,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长期的马虎会让孩子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不利于他健康发展。
2024-05-07 查看全文 -
孩子做题粗心很正常,眼睛瞎了也很正常。为了纠正孩子的粗心,家长要多给孩子练习的机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在生活中养成耐心细致的处事方式,这样会逐渐改掉孩子的粗心。
孩子二年级总是粗心大意怎么办?
1、强化孩子的责任心
要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家长光靠说教不行,还得身体力行,亲自做示范,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家长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干好了给予鼓励或奖励,干不好应要求他重来一遍,直至干好为止。长期坚持下来,持之以恒,孩子的责任心会大大增强。
2、遵循整齐有序的生活
许多生活习惯都是儿童长期培养起来的。如果一个儿童生活在杂乱无章的家庭中,什么东西都可以乱放,没有稳定的作息习惯,就会使儿童养成粗心、马虎、无序的生活习惯。机子的东西摆放要整齐,有固定的地点。通过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并把它转移到学习中,就能够有效地减少上面提到的各种粗心现象。
3、培养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学习,都把电视机开着,或者做其他干扰孩子的事情;还有的孩子放学回家以后,总是先打开电视,然后边看边写作业。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不良习惯,这样作业出错的概率会大很多,也会拉长作业时长。做为家长要多和亲子游戏互动,切记在活动中中时要求孩子集中精力,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做到劳逸结合,让孩子明白集中精力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
4、行严格的训练
要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对孩子进行训练。这里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简单的重复,比如罚孩子写五篇字,抄十遍字母等等,因为简单的重复练习势必会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往往会适得其反。
5、保持耐心
对孩子粗心这个毛病,做家长的千万急不得。如孩子做错题后,和她一起分析原因,查找不足。孩子在改正粗心的毛病中会有反复。所以家长一定要有耐心,特别是千万不要打孩子,体罚孩子。它会带来非常负面的后果。因为你的行为不是在纠正,反而是强化。只有孩子真正入脑、入心,才会正视并改正。
6、不要压抑孩子的自尊心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要压抑孩子的自尊心。在这个时期,学习兴趣比学习成绩重要得多,有些孩子往往因为在这里得不到足够的尊重感和成就感而排斥学习,甚至因为受挫而逃避学习。
7、鼓励你的孩子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抓住学生“细节”的优点和表现,加以表扬。不要吝啬赞美,也不要担心孩子会骄傲。按照五赞一批评的比例,中国大部分家长在这方面做的最差。
2024-04-14 查看全文 -
粗心大意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习惯,孩子还小粗心大意再所难免,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有一个认真的生活态度,这样才能逐渐去掉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孩子做事粗心大意怎么办?
1、不要溺爱孩子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基本上都是像宝贝一样的存在,大人过度的宠溺,往往会让孩子有种错误的意识,犯了错,没有什么大不了,没有后果,没有惩罚,这就会导致孩子在性格养成因为过分宠溺造成一定的缺失。所以在孩子已经开始有了认知,能清楚的感知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时,家长一定要注意了,一定要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做错了事情一定会产生后果,而后果一定会给字带来一些不好的惩罚。千万不要在继续过分地宠溺孩子了。爱他不一定是给他最好的,帮他承担一切,而是正确的引导。
2、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可以养成细心专注的爱好
比如拼图,积木,魔方,绘画之类可以磨练耐心的兴趣爱好,同时最好能陪着孩子一起游戏,在游戏中互动,用轻松愉悦的氛围和态度给孩子灌输细心专注的重要性。要知道没有什么教育能比亲子间的互动来得更深刻,更有意义。千万不要找什么忙,没时间的借口。孩子的成长的过程只有一次,你能参与,能陪同的时间有多少?
3、一味地责骂责怪
在孩子因为粗心大意犯了错误以后,一定不要大声的呵斥,责骂甚至殴打,这样只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恐惧感,变得没有自信,唯唯诺诺。可以试想一下,孩子因为害怕犯错之后受到责骂,就会变得不自信,做什么事情都思前想后,优柔寡断,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最好的方式是陪着孩子找出原因,分析原因,分析后果。要让孩子明白因为粗心大意是一种不好的习惯,要让他清楚地知道犯一次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重复的因为一个细节犯错,明白只有细心专注才能避免下次错误的发生,只有让孩子下定决心改正粗心大意的坏习惯,才是我们作为家长的目的,而不是一味地责骂责怪。
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
1、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学习模仿能力与生俱来,粗心大意的毛病多数是因为受家长的影响。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时,表现出粗心大意,敷衍了事最是要命;平时的言谈举止丢三落四也要不得;还有承诺后忘记兑现,孩子也很容易记得。
2、老师是除父母外和孩子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影响孩子的重要人物。尤其小的孩子在上小学阶段是很听老师话的,基本上教什么就是什么,家长说错了都不行。老师如果粗心大意,孩子照学不误,照单全收。
3、学习任务重,补课或者兴趣班太多也会造成孩子的粗心大意。孩子的经历都是有限的,作业太多,学的东西太多,孩子只能疲于应付,没有时间检查或者精耕细作,草草了事,习惯成自然,养成粗心大意的毛病。
2024-03-22 查看全文 -
计算能力是孩子们在理科学习当中,所需要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很多父母都会发现,自家孩子并不笨,讲的知识也都能听懂,可每到写题都会出错。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孩子的错误全都是在一些最基础的计算上。这在考试中会让孩子丢掉大把的冤枉分。
孩子计算能力差怎么办?
1、培养良好习惯,是形成计算能力的重要保证。
有的孩子,在测验、考试之前盯得紧一点,成绩会起很大变化。分析原因,不是基础的东西没有掌握,而是平时的习惯不行。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着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这就要求孩子要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作业,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2、要定时定量,持之以恒。
练习口算不能盲目,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计时定量练习,坚持每天都练,孩子在练的过程中每天和数字打交道,数感增强,数学思维能力提升,看到题心中就有得数了。这样才会达到计算又快又准的目标,真正提升计算能力。
3、和孩子一起研究做题的技巧。
计算能力的提高,最有效的方法是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这也是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前提。所以,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研究做题的技巧。
4、把握基础知识,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前提。
面对计算题时,要得到计算结果,就要考虑运用什么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和计算公式等等,因此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决定了是否具有计算能力。
5、引导孩子多读题。
孩子进行运算时,由于心理上的厌烦,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仔细,只凭数目的模糊记忆来写,很容易发生错误。这时家长可以辅导孩子多读题,比如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来训练孩子,通过孩子的演算总结归纳他们在知识上的漏洞,让他们把每次计算错误的原因记录下来,以查漏补缺。
6、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关键。
学数学,不解题不行,只讲不练或讲多练少,都会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俗话说的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也是这个道理。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常督促和指导他们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
孩子计算能力差的原因有哪些?
1、基本功不过关。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口算等基本功不过关、计算法则不明确、缺乏基本的计算技巧等等。而这些技能的缺乏往往会导致孩子在计算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2、不良的计算习惯。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孩子字迹潦草、不喜欢动笔演算,有的孩子干脆就在桌子上,甚至作业本或者试卷背面和书本边缘上演算等。
3、对计算的轻视或厌烦。有些孩子不重视计算,计算后也不再检查;有的孩子认为计算枯燥乏味,不喜欢计算。
2024-03-22 查看全文 -
一些家长总觉得孩子粗心是小毛病,可改可不改。但如果家长拿出孩子平时考试的卷子,仔细看几遍,就会发现,孩子大多数的题目并不是因为不会写才丢分,而是因为没看清楚题目,或者写串行,也有的是计算失误等等,这些因为粗心马虎才丢掉的分,加起来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果孩子能保持认真仔细的状态,成绩肯定能上升一大截。
孩子考试粗心大意怎么办?
1、有选择地让孩子做些“细活儿”。
平日里,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接受能力、个性特点,有选择地让他做一些“细活儿”。比如,家长在家可以陪孩子经常玩一些“找不同”、“串珠子”、“走迷宫”等游戏,锻炼她的注意力和细心程度。
2、加强孩子责任心。
让孩子自己承担粗心大意的后果,会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如果一个孩子因为粗心忘记了某样东西,那么就让孩子知道这件事情的后果,下次他就不会忘记了。孩子需要为自己的粗心大意承担后果,在父母的引导下,孩子才会不断成长。
3、帮助孩子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让孩子明白检查的重要性。家长可以在孩子喜欢的事情上,让他体会到检查有多么重要。比如孩子喜欢吃糖果,家长把糖果放在一个大袋子里,让孩子拿走一颗以后,让他再检查检查,还有糖果么?孩子检查出糖果以后会很开心,潜意识里就会对检查产生好感。随着孩子逐渐养成检查的习惯,家长可以从一起检查,提升到提示孩子检查哪里,最后让孩子自己检查。
4、错误收集法。
将孩子每次作业、考试因粗心大意做错的题都记录在案,有针对性地分析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让孩子懂得粗心大意是一种糟糕的习惯。有利于孩子认识和改正错误,这也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办法。
5、培养孩子关注细节的好习惯。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让他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带头做好注重细节的好榜样。当孩子在某些细节方面表现优秀,那就要不失时机地表扬他,我们要时刻告诉孩子关注细节的重要性,及时纠正孩子不注重细节的行为。
孩子考试粗心大意的原因有哪些?
1、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
平常的时候,假如孩子的目标不是学习,而是作业做完之后的游戏、玩乐,那么孩子就会草率了事,养成随随便便的书写态度。我们不要求孩子一定要写字漂亮,但是书写端正确实是需要的,比如,数学列式上下不对齐,一定会有很多的粗心差错;比如孩子草稿本随意写下的“9”,结果认作7,抄上去了,这些就是很可惜的失分原因。
2、知识没有真正消化、吸收。
比如概念没有掌握透,似懂非懂的,这也是孩子考试的一大“拦路虎”。还有题目不熟练,新的知识点没有加强练习。题目不熟练,是造成考试粗心差错的一大原因。
3、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不爱思考,做完不检查。比如在考试时,他是不思考的,在写作业时,他是不走脑子的,写完之后也没有检查的习惯,赶快写完就可以玩。那么好了,他就会粗心,日积月累以后,他的粗心就升级为一种习惯,粗心的级别高了,想改变也难了。
2024-03-19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