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做
604
-
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从10-20岁,是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这是一个由一系列内分泌变化导致性成熟并形成生殖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和情感发展的过程。由于青春期的孩子身体正处于加速发育阶段,尤其是生殖系统在此期迅速发育而达到性成熟,而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相对推迟,因此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波动,形成复杂的青春期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冷漠、忧伤、缺乏学习兴趣、厌学、逃学等,想要帮助孩子顺利的渡过青春期,家长要学着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做?
一、父母要及时调整心态。
有些孩子的青春期相对平顺,有些孩子则特别叛逆,可以闹得家中鸡犬不宁、天翻地覆。这样的孩子对父母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旦处理不当,家庭就将进入“危机期”,面临“双输”的局面。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是最不好当的,经常“吃力不讨好”!面对孩子的巨变,大人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孩子一不听话自己就先沉不住气。
一定要给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间,不要干涉过多。在青春期,孩子的身心正顺应自然的规律蓬勃成长,我们大人也要改变管教的态度和方法。
二、不要强行控制青春期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张力十足,总想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不惧怕任何试图阻拦他们的人和事物!
家长的过度管制对他们来说难以忍受。所以,父母一定要切记,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你越想控制,他们越是不屈,越想远离你。
三、用智慧斡旋荷尔蒙的力量。
而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情绪被荷尔蒙折腾得阴晴不定,所以整个人显得冲动不理性。
了解是荷尔蒙使孩子的心绪不稳,父母对孩子就会多一分体谅,少一分责怪,心态也能变得平和、冷静一些。
比如,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那是在宣泄情绪,不是故意和父母“对着干”“挑战父母底线”。
他们为一点小事哭泣不已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那也是正常反应,不必大惊小怪、忧心忡忡;他们在发牢骚的时候,我们也能包容,不会拒绝倾听。
父母理解孩子,亲子关系就不会那么紧张,孩子的青春期就过得更顺当一些。
2024-01-16 查看全文 -
青春期,在心理学上也叫寻求自我的时期。孩子开始努力挣脱父母的管束,他们尝试着要做独立的个体。家长也会感觉到娃变了很多,但对于孩子来说,他只是在探索这个世界和自己。父母说什么都不爱听了,甚至还会和大人对着干,所以叛逆期也就形成了。
有心理学家提出,青春期阶段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心理营养,而且是父母给予的。青春期也是父母给孩子最后一次补充心理营养的黄金年,父母应做的是,接纳孩子并重视他,愿意花时间跟孩子在一起。
1、了解原因。
唯有精准“把脉”方能准确“施方”。孩子为什么而叛逆,家长如果心中没数的话,估计很难与叛逆期的孩子有共同语言。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刺猬”,他(她)可能对母亲表现出叛逆的行为,但对父亲却服服帖帖,不敢造次;有的孩子在家里叛逆,但到了学校却老老实实的,不敢越“雷池”半步,家长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了解叛逆期孩子心中真实的想法,才能在接下来的引导中抢夺先机,修复亲子关系,让家庭教育拥有一定的成效。
2、停止唠叨。
一些家长在孩子出现叛逆行为的时候,总喜欢唠叨个不停,甚至一遇到什么人都毫不悭吝地用比较刻薄的话贬低自己的孩子。
久而久之,叛逆期的孩子就会在家长的唠唠叨叨中变得没有什么自尊心,家长的权威在孩子的心中也逐渐被家长的唠叨蚕食殆尽,这对转变孩子的叛逆行为是极其不利的。
3、放下架子。
和叛逆期的孩子交流的时候,家长最好放下身为家长的架子,不要动不动就叉腰训斥,毕竟进入叛逆期的孩子,已经把自己当作“小大人”了,他们认为自己和家长应该是平等的。
4、坚持原则。
如果孩子的叛逆行为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那么家长可以容忍,可以包容,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如果在大是大非面前,家长就应该为孩子的叛逆行为“紧急刹车”。就算孩子是小大人,但就算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也不能捅太大的娄子。在原则问题上,家长要做到寸步不让。
总而言之,作为家长,不管自己有没有处于“更年期”,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家长都要用理智、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孩子度过叛逆期,让孩子经过叛逆期的“磨合”和“阵痛”之后,人格日趋成熟。
2024-01-03 查看全文 -
我家儿子也正青春期,曾经特别叛逆,根本管不住。后来我学习了家庭教育,才知道青春期孩子的具体特征,认识到自己以前的教育方式存在许多错误,改进以后,儿子变化非常大,亲子关系也改善许多。因此,家长应该先从自身下手。
青春期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做?
第一、青春期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萌芽时期,他们开始了解、接纳、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社会角色、形成自已的世界观。这个时候家长,做为孩子最亲近的人,要针对孩子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世界观的形成,家长给孩子引 导正确的世界观。
第二、面对拥有强烈自主的孩子,家长应该给孩子空间,作为父母充分尊重孩子的自主性,不要硬性要求孩子按父母的想法做事。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遇事从 孩子的角度出发 ,心平气和和孩子商量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第三、语言交流其实是解决很多分歧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唯一途径。任何一个家庭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这时候,作为家长千万别急躁,不能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愿。而应该坐下来好好聊会天。
青春期孩子有哪些特征?
特征一:情感波动大。青春期孩子的情感非常容易被外界影响,他们的情感状态变化非常大,很容易被友谊、爱情、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影响。
特征二:不安全感增强。青春期孩子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对于学业、爱情和未来的工作都感到不安全,这时需要父母和老师给予鼓励和支持。
特征三:自卑感增强。孩子们对自己的审美标准和自我期望比较高,当自己达不到期望时,很容易出现自卑感,影响心理健康。
青春期孩子父母不应该怎么做?
第一、认为自己仍然是孩子的唯一,家长仍然妄想替孩子包办一切。儿童时期离不开家长,家长是孩子的唯一,但到了青春期,家长不是孩子的唯一。他们开始疏远家人,对同伴充满了感情,对社会上的事情产生浓厚兴趣,对异性交往产生强烈欲望,这为他们今后成长奠定心理准备。家长们产生失落感,对孩子的所作所为看不惯,家长与孩子矛盾一触即发。
第二、认为青春期同魔鬼一样可怕。见到许多青春期危险实例,家长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青春期叛逆非常可怕,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青春期是青少年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人生阶段不可缺少的。青春是成长,不是叛逆。
第三、认为异性交往就是早恋。异性交往是人类再正常不过的交往, 青春期的孩子亦然,但家长错误地认为是早恋。家长更关心的是孩子学业受影响,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关关心较少,这种情况不利于对爱情、婚姻的重积极认识。对青春期异性交往,家长处于高度戒备、过敏状态,究其原因是由于缺乏充分认识,并不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2024-05-12 查看全文 -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主要角色,同样,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也应该尽到职责,引导孩子走出叛逆问题。青春期的叛逆并非是孩子故意不听话,背后存在一些原因,这就需要家长用足够的耐心来了解孩子,发现孩子叛逆背后的需求。
面对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做?
1、管教不要过严。
叛逆期的孩子内心最反感的就是被人管束。这时家长在教育上要稍微放宽一些,不要再那么严厉,以免孩子对家长产生抵触心理。一旦有抵触,孩子就更难管教。但是这个时候也不能什么都不管,只是不那么严了而已,这个时候的孩子总想着放纵自己,做些父母不让做的事。所以在孩子思想上有偏差的时候一定要纠正过来。
2、沟通时站在孩子的角度。
家长要学会与孩子平等交流,沟通的时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问题。这样不仅能避免一些矛盾的产生,还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说出他们的心声,进而使双方的沟通更加顺畅,孩子也会更易于接受家长的建议和劝解。
3、坚持正面教育。
家长要用积极、鼓励的教育方式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赞美、表扬是一种肯定、一种认可,能使孩子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对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非打即骂,不仅毫无效果,甚至会更糟。要坚持正面教育,对青少年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通过讲道理使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并鼓励他进行改正。
孩子青春期的叛逆有哪些表现?
1、有很强的反抗心理。
叛逆期孩子总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公平,或者父母总是约束自己,所以就会试图与权威对抗,比如与父母吵架、与老师对着干等。
2、脾气特别不稳定。
情绪控制比较差,比如容易激动,因为很小的事就和父母大喊大叫,而且乱发脾气,有时总觉得父母特别唠叨甚至父母的意见、建议也无法听进去。
3、片面性和表面性。
由于初中生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容易对问题的认识产生偏差,继而引发孤独、抑郁等心理障碍,因而带来了情绪上的固执性。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1、自我意识增强。
孩子处于过渡期,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情倾向于持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而与外界对立的情感。
2、家庭的不良因素。
在绝大多数家庭教育当中,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命令式的说教、专断式的压制、无休止的唠叨发在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孩子心理上的压力,年常日久,孩子的心理上就会产生抵触心理,进而产生孩子的“叛逆心理”。
3、缺少有效的对话和沟通。
我身边有很多青春期的孩子,有的能平稳地度过青春期,有的每天和父母歇斯底里,造成这种局面反差的关键就出在亲子关系上。如果父母不调整沟通策略,继续居高临下对孩子指手画脚,叛逆是必然的。
2024-05-12 查看全文 -
家长也都经历过青春期,不妨和孩子换位思考,理解一下这时期孩子的内心感受。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飞快成长,他们接触到更多的世界,希望能够独立,面对父母的教育时,也需要获得更多父母的尊重,而不是命令和管束。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做?
1、尊重孩子,正面管教。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他们其实已经趋于接近成人。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一味的还是按照以前小孩子的管法去管,恐怕就不管用了。而是选择正面管教。尊重他们,才会获得他们的认可,才能更好地教育他们,和他们相处。
2、管理得当,不要过于严格。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是非观,所以家长在管理上不要过于苛刻和严格。一定要管理得当,不要过于严格。一些生活中的小事,能和孩子商讨解决的就和孩子解决。
3、平等相处,有效沟通。
生活中家长要和孩子成为朋友,把孩子当成朋友来看待。而不是指示命令他们。平等相处才会换来和孩子的有效沟通。这个时候的孩子们语言表达力和思维力都已经有所提升。而且他们也渴望被家长认可和关注。
4、学会倾听,和孩子做朋友。
父母可以是孩子的家长,还可以是孩子的朋友。不要端着父母的架子,和孩子平等的相处。青春期孩子不喜欢父母的各种唠叨,也不喜欢父母总是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父母可以以朋友的一种身份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了解孩子青春期的困惑,及时地帮助孩子解决青春的存在的问题。
5、让孩子坚信你们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引导。哪有不犯错的孩子呢?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能理解他并引导他,这个错误才能成为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所以,让孩子坚信,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他有“自己人”,他有后盾。
6、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空间。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和自主,家长要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任孩子的一切行为。家长还是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的行为不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同时,家长也要教育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安全意识。
7、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来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此外,家长还要关注孩子的饮食健康,保证营养均衡。在学习方面,家长要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特征?
1、更为独立,希望得到家长认可。
青春期的孩子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小大人了,所以他们会更为独立。这个时候会渴望自己完成做一些事情,并且讨厌别人替代和干预。哪怕有些事情他们做不了,他们也渴望尝试。并从尝试中获得父母的认可,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2、公然挑战父母的权威,喜欢唱反调。
孩子在青春期时,由于自我意识的不断提升。当遇到和家长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他们会公然挑战父母,并为了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而和父母唱反调,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3、变得情绪化,喜欢发脾气。
青春期的孩子最明显的特征是特别情绪化,容易受外界的事件或者语言的影响。稍有不顺意就会发脾气,这种发脾气是自我存在的一种示威,也是对别人不认可的一个抗议方式。
2024-05-12 查看全文 -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渡过很多个阶段,其中,最让家长头疼的就是叛逆期,不同阶段的叛逆期也有各自的特点。父母面对叛逆期的孩子时,反而更应该注意教育和引导的方法,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度过叛逆期。
在逆反期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做?
1、家长不要大声吼叫。
在和孩子发生分歧,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不要暴躁的对着孩子大吼大叫,说话声音大,只能加重硝烟。父母大声的训斥,孩子也会提高声音来回应,严重了可能会生气的摔门而去,这样会加深亲子之间的矛盾。
家长要尽量平静下来和孩子慢慢的交流,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隔阂,解决问题。
2、注意表达情绪和态度。
家长要想让孩子顺利地度过叛逆期,在沟通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和表达态度,因为此时孩子的内心是比较敏感的,任何不耐烦或不满意的情绪都可能会使他们的心灵受伤,不能使他们平稳地度过叛逆期。
3、尊重孩子的意见和不同看法。
属于青春期的孩子逆反性是非常强的,总是和父母对着干,父母越是纠结,他们内心越沾沾自喜。
实际上,此时的家长不妨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权,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于父母的支持,才能让他们在迷茫的青春期中有更多的尝试,避免更大错误的产生。
4、营造和谐的环境。
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父母要尽可能使家庭营造出更浓郁和和谐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舒缓他们的叛逆心,也能避免他们做出不适的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和谐家庭中的孩子叛逆期相对也会更短。
5、约法三章。
比如跟孩子约法三章,在日常生活中,不偷听孩子打电话,还有孩子在房间做什么父母也不干涉那种。还有孩子要交什么朋友,还有不随意进入孩子的房间。
注意孩子的隐私,如果父母违反了这些条例,我们父母们要受到相应的惩罚。给彼此相应的让步,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平等的对待。
孩子叛逆的原因有哪些?
一、孩子的成长必经之路
孩子进入青春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青春期通常是10-19岁之间,女孩子会稍早,男孩子会稍晚一点。
二、双向沟通不畅
这个通常是父母眼中孩子难以管教,孩子眼中父母不理解自己的关键。父母和子女沟通通常难以换位思考,喜欢用封闭式问话或者命令式口吻和子女沟通,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三、父母的心理落差
孩子在10岁之前多以依赖父母为主,父母会给孩子安排好一切,孩子通常比较听话,会在内心崇拜自己的父母。但是一旦孩子进入青春期,他们不再是任父母摆布的小绵羊,他们会用各种方式暗示自己已经长大了。
2024-03-02 查看全文 -
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教育问题是很多家长头疼的事情,对于这样的孩子,遇到问题,我们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懂得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多帮助他,经常和他沟通,遇到问题要想办法和他共同去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走出叛逆期。
面对青春期逆反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做?
1、理解和尊重。
要充分认识叛逆心理是青春期孩子一个正常的心理特征。不要认为孩子平时的一些叛逆行为是有意跟家长过不去,甚至认为是品德问题,而任意责备和批评。
2、沟通和引导。
孩子青春叛逆期时是最容易发生改变的时候、生为家长应该学会正确合理的与孩子沟通和引导。
3、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4、帮助与引导。
在一定情况下,家长一定尊重孩子的意见,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做主,自己做选择,父母不要轻易干预,孩子自己的选择决定,后果应该由孩子自己承担,父母给予帮助和引导,不要越俎代庖。
5、学会倾听。
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先听一下孩子怎么说,让孩子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再给孩子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意见。
6、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要给孩子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走上社会打好基础。
7、保持冷静,对孩子有一点耐心。
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尽力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对孩子吼叫,这样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变得越来越难管教,因此就需要家长们对孩子的理解和支持,适当包容孩子,对孩子多一点耐心。
孩子叛逆的影响有哪些?
一、叛逆心理增强
在叛逆期,如果家长一味压制,或是想通过高高在上的“权威”来迫使孩子听话,那么,十有八九会使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增强。
二、影响孩子性格
家长如果一味训斥、打骂,就会使他们产生不良后果:遇事唯唯诺诺,胆小怯懦;或是执拗任性,胆大妄为。
2024-02-28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