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懒惰不自律的孩子怎么办
678
-
作为家长,首先需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家长与老师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老师共同配合解决问题。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慢慢培养起来的,不可操之过急。可以先和他一起制定一些小目标,完成后给予适当奖励。以下几个方法家长们可以做个参考。
初中懒惰不自律的孩子怎么办
1、接纳孩子
毕竟孩子是自己的好,虽然习惯不是很好,但是必须得从心里头接纳自己的孩子,放弃焦虑,不要让焦虑的情绪主导自己的行动。感觉这位家长现在内心已经非常的焦虑了,其实孩子刚到初一还有时间还赶趟,所以说不应该着急。
2、不要攀比,保持平常心
为什么很多家长总是感到自己家的孩子缺点很多,没有优点,就是由于我们家长经常攀比,经常把自己的孩子的缺点与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进行比较,自然就会产生心前进不平衡。孩子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家长首先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与别的孩子进行对比,其实孩子的内心是最不接受与同龄人进行比较的。
3、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始,对于孩子来说,不同的年龄阶段可以做的家务劳动,是有所不同的。让孩子在家里主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父母打扫卫生、整理自己的东西,洗自己的衣物。在学校认真完成值日,不依靠别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和各种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孩子的意志,磨练其耐力。
4、激发孩子的孝心
父母在外面工作了一天,回到家经常还要坚持做家里的事情。我们可以把这种疲惫放大化,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做家务。在这过程当中拉近亲子关系,同时也让孩子明白:一切成就都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
5、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许多孩子之所以懒惰不爱学习,是因为他们缺乏自律能力。因此,家长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比如设定规则、限制娱乐时间、鼓励自我管理等。同时,家长也需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让他们明白自律的重要性。
初中孩子懒惰不自律的原因
1. 生理方面:青春期的孩子身体经历一系列的变化,身体需要更多的休息和睡眠,但学习任务较重,导致学生身体疲惫、精神不集中。
2. 心理方面:初中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和考试压力较大,加之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容易产生学习焦虑、拖延和逃避的心理。
3. 环境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如家庭不和谐、受到同伴的影响等都可能造成孩子的不自律和懒惰。
初中孩子如何克服懒惰和不自律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懒惰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学习,还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一个人如果长时间缺乏锻炼身体就会变得虚弱,缺乏努力心灵就会变得空虚。所以我们要勇敢地与懒惰行为作斗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其次,我们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将每天的任务按优先级排序,确保重要的事情得到妥善处理。这样我们不仅可以避免拖延症的发生,还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再者,我们要学会表扬和鼓励自己,每当我们取得一点进步时,就要给予自己适当的肯定。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激发我们的积极性。
最后,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毅力,人生路漫漫克服懒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要学会坚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
初中孩子懒惰不自律的表现
1. 做事情没有规律
懒惰的人往往没有一个规律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他们随意安排时间和任务,缺乏计划性和规律性。这种做事方式会让他们陷入混乱和无序的状态。
2. 容易分心
懒惰的人容易分心,只关注一些琐碎的事情,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任务。这种做事方式会让他们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最终导致任务失败。
3. 缺乏责任心
懒惰的人缺乏责任心,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们总是希望别人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愿意主动担任自己的责任。
2024-01-12 查看全文 -
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就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个好的榜样,做事情不拖泥带水,面对懒惰和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尽量约束自己,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很自律,他才会向你学习。
孩子懒惰不自律怎么办?
1、树立家长权威
为何很多孩子没有自律?为何家长教训孩子的时候,他根本不把你的话放在心上?其实这些表现的背后则是家长没有权威。为何家长没有权威,很大程度上和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有关。一个家庭之中,至少让孩子听一个人的话。这样,孩子才不会肆无忌惮。有些家长就是很疼爱孩子,不管孩子犯多大的错,只要一闹,家长就会心软,一心软就会没原则。你的妥协,你的没原则都是不利于家长权威的建立。孩子可以疼,但是一些行为却不能惯。
2、帮助孩子制定时间表
每一个自律的人,都有其时间安排的计划,或许是在心理,或许写在纸张上,但鉴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父母不妨帮助他们制定属于自己的时间表,按照时间表的安排去充实生活,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时间的紧迫感,不会无端的浪费时间。
3、延迟满足
当孩子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家长不必在任何时间都立刻满足他。这样一会让孩子的欲望越来越强。家长可以过一段时间再满足孩子,或者设置一个奖励制度,孩子做成了什么事,你就满足他。这样既能对孩子起到鼓励作用,又能让孩子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
4、父母做好榜样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最容易效仿的人就是家长,因此在给孩子制定计划的时候,父母也一定要做好榜样。有些家长就是对孩子比较严格,但是对自己却比较松,殊不知这样只会让孩子心生不满,凭什么你可以看电视,我就不行?因此在给孩子制定计划的时候,家长也最好制定一个计划。就那比如家长想要让孩子跑步,那么自己就不能懈怠。每天早起陪着孩子一起完成计划,这样的话,孩子自然也是乐于完成计划的。
孩子为什么会懒惰不自律?
1、家长没有做好榜样
家长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家人有懒惰行为,也是导致孩子懒惰心理形成的原因。如果家中有成人经常使唤别人代他做自己可以做的事,孩子亲眼看见这些后就会加以模仿,这也就滋长了孩子懒惰的心理和习性。
2、家长的溺爱
有的孩子懒得做体力劳动,有的则懒得去想,这也是父母溺爱所形成的。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担心自己的孩子做体力劳动不好或本身忽视体力劳动,不让孩子有机会从事体力劳动;有的家长为孩子考虑太多,担心孩子过度用脑会影响成长,不让孩子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机会。这样,孩子们就会慢慢变得懒惰,不想做任何事情。
3、缺乏规矩
对于孩子们小时候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确定一个简单的规矩,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这可以引导孩子们引向自律,但是很多的父母们却不知道这一点,他们会觉得孩子还小,让他们慢慢的长大就会懂了,但事实上是,不对的,还是非常需要这一点点规矩来让他们自立起来。
2024-03-30 查看全文 -
我们的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毫无艰难困阻的,而是充满诱惑、欲望、挫折的,拥有秩序感和自律意识的孩子,在未来能够更好地重塑自己,更好地走出困境。
孩子生活不自律懒惰怎么办?
1、由孩子自己主导
既然父母的大包大揽会让孩子失去责任感,那么,当孩子有机会为自己的事进行规划时,父母就应该趁热打铁,好好教教他,他们会学习遵守原则 (订定的时间表),同时想办法达到这些目标,从中学习到自律并获得成就感。
2、成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的本性就是模仿,在一个家庭之中,家长就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孩子就像是父母的影子,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对于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严格要求。
3、培养孩子时间观念
孩子正经事上比较懒惰,娱乐活动上倒是津津有味,这都是因为他们没有轻重缓急之分,更不懂时间观念。比如在做作业和看动画片之间,有些小孩作业做了一半,动画片说好30分钟却看了一整集,不仅耽误写作业时间睡眠质量也会下降。家长这时候要帮助孩子认清什么事情才是最重要的。设计一些活动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4、树立家长权威
为何很多孩子没有自律?为何家长教训孩子的时候,他根本不把你的话放在心上?其实这些表现的背后则是家长没有权威。为何家长没有权威,很大程度上和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有关。一个家庭之中,至少让孩子听一个人的话。这样,孩子才不会肆无忌惮。有些家长就是很疼爱孩子,不管孩子犯多大的错,只要一闹,家长就会心软,一心软就会没原则。你的妥协,你的没原则都是不利于家长权威的建立。孩子可以疼,但是一些行为却不能惯。
5、给孩子一些奖励
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比较久了,就有可能出现厌烦,这样也很是正常。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采取一些办法,给孩子一些奖励。就像是一只不愿意走的小毛驴一样,你在它眼前放一个胡萝卜,它自然就会走了。当然在面对孩子懈怠的时候,家长最好给孩子一些激励。口头上的夸奖是最基础的,在孩子完成一定的计划后,可以带着孩子出去玩一玩,或者出一些与他所读的书相关的趣味题目。给孩子自信心,孩子自然能够坚持下去。
6、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适当请求帮助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父母也应该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让孩子总是寻求帮助,有些父母在生活当中为孩子做了很多事情,这样不会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习惯,反而会变得更加懒惰。可以让孩子学着自己动手或者是独立性的去解决一些问题,如果实在找不到头绪的话,可以再寻求帮助,当孩子自己可以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也会具有主动性,未来也会更加自律。
7、战胜懒惰的思想
家长在平时要鼓励孩子战胜懒惰的思想,告诉孩子懒惰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这只是一种逃避问题的方式,不自律的人才会有懒惰的表现,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就要做到严于律己,也能成为一个备受尊重的人。
2024-03-29 查看全文 -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困扰,发现自己的孩子越来越懒了,而且小小年纪就得了拖延症,而且不自律。家长要找到孩子懒惰不自律的原因,明白了孩子懒惰的原因,那么就应该有针对性地根治,让孩子从懒惰变勤奋,只要有科学的方法和足够的耐心,其实也不难。
8岁孩子懒惰不自律怎么办?
1、必要的惩罚
有时惩罚也是必要的,必要的惩罚让孩子形成不懒惰的心理强化,慢慢地形成习惯。当孩子不想做家务的时候,可以惩罚他做更多的家务这样就会让他形成一个条件反射,我不能不做事,这样会被做更多的事,这种惩罚就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威慑作用。
2、赋予孩子一些责任
责任感是治疗懒惰的特效药,当孩子肩上担起责任时,内心就会产生动力。比如让孩子认识到家务活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需要每一个成员的参与。这样会让孩子体会到用勤劳换来的喜悦,孩子自然就会勤劳起来。
3、不要批评指责孩子
当孩子出现懒惰心理的时候,一些父母会用批评指责的教育方式进行管教,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更懒惰。相反,如果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比如一个鼓励的眼神,拍拍肩膀,或是说一句“你能行”,这样孩子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做一些事情,自然会变得勤快。
4、家长要学会将自已变“懒”
要让孩子勤快起来,家长就要先变“懒”,因为在孩子独立做事情的过程中,他们会不断地积累经验,掌握技巧,慢慢地就会把要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做好。如果家长事事亲力亲为的话,孩子自己就会变“懒”了。
5、舍得放手
家长平时不要以孩子们还小作为借口,大事小情上都亲力亲为为大家去做,不要认为你们这是在疼爱孩子,殊不知这样去做反而是在害了孩子们。要懂得在他们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之时,不要舍不得。虽然他们年龄还小,一些事情明明他们自己就能完成好,让他们形成一个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完成的意识。
6、不要催促
孩子在独立完成事情的时候,和大人一样需要一个过程,家长要给足他们耐心,因为什么事情都不可能是第一次做到完美,再聪明的孩子也不能说一学就会。可以进行指导,但是不能催促,毕竟熟能生巧才是硬道理。假如说自己家的孩子,本身就是懒惰不自律的性格,索性就让他们尝一尝苦头,给他们一些小惩罚,让他们知道总是这样是要承受后果的。
2024-03-27 查看全文 -
随着现实社会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孩子的生活条件好了就会容易养成懒惰不自律的习惯,这样非常不好,同时也会对孩子的将来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孩子懒惰不自律,父母可以试着给孩子进行沟通,平时把力所能及的事情交给孩子来做,锻炼孩子的勤劳和自立的能力。
14岁孩子懒惰不自律怎么办?
1、帮助孩子重拾信心
让孩子明白一些最基本的道理,比如:学习上最大的对手不是班上最好的同学,而是自己;别人比你成绩好,不是因为比你更聪明,而是比你更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时间久了就能创造奇迹等等。
2、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孩子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建立他的兴趣,培养他的自我意识,建立他的成就感,建立他的目标三个角度。另外我还想说,当孩子实在不想学的时候,我们要学着放他一马,不要逼着他坚持再学5分钟,我们可以让他先玩5分钟再来学习,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当下的冲突当下的矛盾激化。
3、父母以身作则
孩子的行为习惯通常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到的,因此,要想孩子勤快起来,父母在生活要向孩子展示良好的习惯,让孩子体会到舒适的生活环境需要个人的辛勤劳动来创造的,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孩子慢慢的也会勤奋起来。
4、不要放纵孩子
有些父母,觉得孩子还小,懒惰一些也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觉得孩子长大之后就会变得勤快起来。基于这种想法,这些父母在面对孩子懒惰的时候采取放纵的态度。然而当孩子习惯于懒惰,想要变得勤快,就很难了
5、家长不要太勤快
家长太勤快,包办太多,孩子失去了锻炼机会。面对孩子,这种勤快却有一种负作用,那就是你都干了,那他干什么呢?当孩子要学习吃饭时,你来喂了;当孩子学习走路时,你总抱着;当孩子该学习自己收拾玩具时,你都收拾好了,所以,你都干了,他干什么?
6、家长少做一点,做慢一点
父母在往后做事时尽量多告诫自己“少做一点,做慢一点”。比如孩子吃饭,你尽量不要喂,就让他自己吃,他一开始吃得慢,你就等着,不要着急,等他不吃了就收走,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做的慢,自己性子急就索性帮他做了,这样又使孩子失去一次锻炼的机会。
2024-03-23 查看全文 -
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很多父母都不愿意让孩子参加劳动,好吃好穿的供养着,父母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待遇,导致孩子变的越来越懒惰。
15岁孩子懒惰不自律怎么办?
1、树立短期的任务目标
很多人缺乏自控力,主要源于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没有规划和目标,完全都是由着心来,因此,给自己树立短期的任务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自控力。
2、培养孩子自律观念。
在孩子玩耍前,爸妈要先和孩子约定玩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孩子可以尽情的玩,约定时间一到,孩子必须自觉停止。
3、家庭事务。
家务劳动,孩子能够承担的就理直气壮地分给他,让他承担起来,比如,孩子自己的衣物自己洗自己整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再也不能够包办代替。
4、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自律的孩子在做事上是需要极强的专注力,就要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保证不被打扰。
因此,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爸妈千万不要去干扰孩子,在一旁放电视、玩手机,又或者在一旁指点孩子的坐姿,孩子就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无法集中精神在作业上,最后导致拖延症的出现。
5、激励孩子。
平时多和自己的孩子进行互动,比如做家务的时候,叫孩子分担一点。作为父母,也可以想一些激励的办法。比如做一个月的家务,奖励一个小小的什么礼物。或者是去一次游乐园。
6、理性面对失控局面
在提高自控力期间,如果孩子会偶尔有一两次的失控,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放弃,要敢于理性地面对失控局面,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帮助孩子从内心控制自己的情绪。
15岁孩子懒惰不自律的危害:
一、孩子可能会迷失方向
不管怎么说,缺乏自律性对于孩子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非常多的不好的影响。
二、孩子会安于现状
不知道各位家长平时有没有观察过,那些不自律的孩子其实对于自己的要求通常都比较的低,或者根本就没有要求,破罐子破摔都无所谓。
三、影响和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
缺乏自律性的孩子通常自己的脾气也不是特别好,很容易会和家长产生摩擦和分歧,长时间如此不找到解决的方法的话,是很伤害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的。
四、没有上进心,做事容易半途而废
孩子懒,不愿主动地去做一件事,这就会造成他们在学习中,也不会主动专心的学习,碰到一个问题存在一些难度就不愿尝试着去解决,而且如果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经历到挫折,很轻易地就会丧失斗志,没有上进心,容易半途而废。
2024-02-06 查看全文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自律性也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家长要想改变孩子,一定要和他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平等的家庭规则。比如家长应该立的规矩:不能动手打孩子,不能辱骂侮辱孩子,不能当孩子面长时间摆弄手机等。所有的规则建立,都要双方同意,可以采用合同签字盖章的方式增加仪式感。所有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双方友好协商同意下,每周或月进行调整,增项减项。
初中生孩子不自律怎么办?
1、了解孩子不自律的原因。孩子上学,不好好学习的原因有三个,一个是没有学习的兴趣,第二个是学习的环境,第三个则是叛逆期。不管哪种原因,家长都应该反思自己,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玩乐中与孩子进行交流,多参加亲子活动,多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想法,多理解孩子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不要以总以家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2、制定规则,赏罚分明。家长要坐下来与孩子制定生活和学习的基本规则,例如几点起床,几点睡觉等等一些基本的生活规则和按时完成作业,读书的时间等学习上的基本规则。同时与孩子一起协商建立奖惩制度,如果违反了规则就要进行惩罚,如果坚持了一段时间没违反制度,那要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样在孩子心里就形成了制度和规则。同时奖惩机制又会进一步激励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帮助孩子制定学习目标。有了目标,有了努力的方向,学习就有了压力和动力。比如,近期的目标,进入全班前十名;远一点的目标,准备考个什么样的高中……只要有了目标,并为此而努力,自然也就慢慢自律起来了。
4、让孩子多看一些励志书籍,名人传记等。作为初中生,思想导向非常重要。这个阶段,正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所以,一个好的导向及正面引导非常重要。好的人生,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只有引导得好,初中生才能更加地自律,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5、寻求老师的帮助,与教师共同督促。
6、重视培养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做班集体的主人,不是简单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当班干部,这只是形式上的主人,对学生内心的影响不是很大。不如经常引导学生做一些对集体有益的事,如老师的三角板坏了,引导学生自己修;个别同学学习上有困难,引导学生主动去帮助等等。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对集体的重要,集体对自己的重要,感受到自己和集体是密不可分的,从而愿意做班级的主人。
7、让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家务活动。参与亲戚朋友活动。见世面触及心灵。使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024-01-26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