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自律是一种习惯,好习惯从小养成。自律的孩子会更加自信,因为他们能自我管理,通过这样的行为,往往还会加强对自己的认同。而自我价值的认同是自信地基础。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自律性是非常重要的。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1、从日常行为习惯做起。
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关注,持续坚持的结果。所以,自觉性的培养离不开孩子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旦有了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那么这时的自觉性就会形成。
2、从传统文化熏陶做起。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孔子孟子诸家学说,都曾经并且正在发挥着它的独特教育作用。从名人名言,从经典画卷,从典型人物,从特殊案例之中都能够得到启迪和教育。
3、制定时间计划表。
和孩子一起去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计划表,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分配好时间,让孩子严格按照这个时间表去走。这种方式会让孩子变得很有条理,而且减少出现拖拉磨蹭的现象。
4、从身边榜样引领做起。
身正为范,从自身做起,给孩子带来自觉性的正面影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时时刻刻规范自己的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5、 先“苦”后“甜”,延迟满足。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当引导孩子按照先“苦”后“甜”的原则做事情,教会孩子先将享乐推迟,先完成自己的小目标,再去“享受”。
不要总是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要求或欲望,给他们一个等待的时间或是通过做事情来交换,这是一个意志力锻炼的过程,可以更好的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和抵御诱惑的能力。
孩子缺乏自律性的表现:
一、自控力差,做事容易分心
孩子缺乏自律性,就会导致孩子同样缺乏自控力,这一类的孩子通常不能专注地做一件事。
二、孩子专注力不高,容易情绪化
孩子的自律能力很弱,很容易转移注意力。例如,在做家庭作业时,他们总是觉得周围的事物很有趣,而且通常触摸其他事物并会去玩耍。经常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情况。
三、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拖沓
由于自律性和自控力的缺乏,造成孩子没有基本的时间观念,做任何事情都磨磨蹭蹭的,始终不能快速、积极地解决问题,有时甚至会产生父母越催、孩子越慢的现象。
相关问题
- 1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自觉性 05-12
- 2 孩子的自律性怎样培养 05-12
- 3 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04-24
- 4 孩子自觉性自律性的培养 05-13
- 5 怎样培养自觉和自律的孩子 05-12
- 6 怎样培养孩子自律 05-12
- 7 怎样培养孩子自律的方法 05-12
- 8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自律性 05-01
- 9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自主性 05-01
- 10 要怎样才能培养出自觉自律的孩子 04-30
上一条 :怎么限制孩子玩手机
下一条 :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