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孩子自觉性较差,需要家长、老师督促,才能将其自觉性慢慢培养起来。当孩子学习自觉性下降,此时家长的督促作用更应凸显出来,主要的任务是帮助孩子树立学习意识,培养学习自觉性。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1、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够自觉学习,而是自身学习力不足。孩子自我学习能力不足,一碰上学习有关的事情,就会打从内心产生抗拒,更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想要孩子自主学习,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关键。
2、保证孩子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不会自主学习,就算身在课桌前也会各种分心,很有可能受环境影响。学习需要有一定的氛围,需要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还小,定力不足,即便是成年人,也不是谁都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的。
3、培养孩子学习钻研的兴趣
父母需要悉心观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发现中得到快乐、在研究中获取知识、在探索中提高自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家长要鼓励孩子好奇、好问,鼓励孩子从多角度分析问题,逐步培养求异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4、适当评价孩子
在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可以给予适当奖励,这可以将孩子的注意力转向能够给他带来成功的活动。但是,千万不要过度夸赞哦!过度夸奖会使孩子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
5、加强孩子的责任感教育
要想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学习责任,父母不妨坦率地告诉他:在每一个家庭中,父母和孩子都有各自的责任。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说,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不应要求父母去承担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
孩子缺少自主学习习惯的原因:
1、父母在学习上太用心,会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责任意识
家长就像木偶的操纵者一般把时间精确到分钟,然后直接安排的妥妥当当,孩子则是木偶,只需要按时按点人到就好,至于心在哪里安放,再说吧!时间久了,孩子就彻底没有了自己的时间,同时也丧失了自我管理时间、统筹安排的能力。
2、父母要求过高,孩子无所适从
父母要求太高,小孩子也是有压力、有挫败感,会感觉无所适从,所谓定目标,应该是让孩子垫垫脚就能够得到,而不是高不可攀,那样不利于孩子学习动力,也不利于自信心的培养。
3、父母不当的管教方式,让孩子逐渐失去信心
过于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忽视孩子自我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过于在意孩子的每一次分值,忽视孩子一段时间内是否为之奋斗的过程;过于在意孩子的班级排名,忽视孩子内心深处的渴望与焦灼。
4、环境因素不利于孩子自主学习
之前听过一个讲座,就是讲家长如何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给孩子一个干净的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最好专门给孩子安排写作业的地方,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使他能够静下心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相关问题
- 1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04-07
- 2 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习惯呢 04-02
- 3 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03-29
- 4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03-02
- 5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02-20
- 6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02-20
- 7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02-13
- 8 如何培养自主学习的孩子 05-02
- 9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05-02
- 10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 05-01
上一条 :自卑孩子的表现有哪些
下一条 :8岁女孩不爱说话怎么办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