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凡是整天对孩子抱怨不断的家长,往往都拿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听话与否来说事。就比如有些孩子上课不遵守纪律,不认真听讲,课堂练习完成得很不理想,老师希望家长在家里能加强对孩子的管教。
四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
1、10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崛起,他们开始强烈需要父母的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看待。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一心理,仍沿用以前的方式对待孩子,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与父母作对。很多家长发现,孩子上四年级之后,不再像小的时候那样处处粘着父母,而且"越来越爱顶嘴"。这正是自我意识开始萌发的重要信号。如果家长在这个阶段不及时调整自己的认知、心态,有意识的修正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模式,那么这就为孩子的青春期逆反打下了基础。
2、到了四年级,随着大脑发育,他们的思维能力大幅度提升,开始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时候他们对学习的态度,有可能会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质疑。因为他们很可能(自认为的)发现:除了学习,还有很多条路可以走,比如当明星,当网红等等,既不费事还能挣钱。如果这时,父母依然采用唠叨、命令、讲大道理的方法,那么结果,不但会令孩子感到厌烦,而且会给他们呈现一种错误的信息:学习时一件很艰苦的事情,他在为父母而学习。在这种错误信息的感染下,孩子就非常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3、四年级的孩子开始意识到思维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可以进行复杂的分析,可以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分析问题时开始确立自我的位置,在反复比较、衡量的过程中开始认识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的关系,并把自我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不同于他人。
4、四年级孩子注意力增强,注意力的稳定性由15~20分钟提高到20~30分钟。孩子的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书面言语水平逐步超过口头言语水平,以发展学生的概括、对比和分类等抽象思维能力。四年级学生四年级学生在读书方面表现出自主意识增强的特点。
四年级孩子的教育方法:
1、让孩子喜爱读书
多读课外书能提高孩子的作文能力。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说,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同学,都是喜欢课外阅读的,因为他可以从课外书中学到好词佳句,可以学到写作的方法,可以积累写作的素材。
2、引导孩子做事有计划
中国有句俗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就是做事要有计划,能分清主和次。计划是对一个时期要做的事情,进行合理安排,对所做的事情,分清轻重缓急,做事讲求策略。我们做事有计划,才能够提高学习和生活的效率。
3、培养孩子的特长
兴趣爱好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使他们胸襟豁达,朝气蓬勃,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精神境界高尚。当孩子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的时候,就会觉得生活丰富多彩,心情愉快,从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当孩子有持续稳定的兴趣爱好,并最终发展为自己特长的时候,就会获得成功的快乐,唤醒心中的自信与自尊,不断走向成功。
相关问题
- 1 七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05-14
- 2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04-22
- 3 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04-22
- 4 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03-07
- 5 10岁男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05-16
- 6 6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03-23
- 7 三四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 03-04
- 8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01-19
- 9 10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01-03
- 10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教养方法 05-12
上一条 :十四岁的孩子怎么教育
下一条 :孩子打老人该怎么教育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