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对于学生家长来说,最担心的莫过于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因为他们的年纪比较小,对于上小学这件事,可能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上小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们就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
如何让孩子适应一年级?
1、提前立规矩
进入小学,孩子们开始接受“驯化”,需要懂得学校的诸多规矩和规则。比如,对上下课时间有明确概念;上课就是好好学习,不能随便讲话,不能随便离开座位;课间就是是喝水、大小便、休息放松的时间,千万不能下课只顾玩,上课铃想了,才想起喝水、去厕所。很多孩子进了小学的初期,还是散养状态,因为小学老师不会像幼儿园老师那样事事提醒,孩子如果前期没有立好规矩,刚上一年级时,很难跟上节奏。
2、培养好习惯
这应该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点。作息习惯方面,早起早睡;生活习惯方面,不挑食、多运动;学习习惯方面,自己的作业自己做,书包自己头天整理好,注意写字的坐姿和握笔姿势等等。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写字姿势很多家长不太重视,一味图快。其实,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不仅能让孩子写一手好字,还对脊柱脊椎和眼睛视力都有好处。
3、激发孩子入学兴趣
父母可与孩子开一次“家庭座谈会”,认真与孩子做一次交流,让孩子感到自已长大了,是小学生了,要以小学生的样子来要求自己。帮助孩子找到自我的身份,激发孩子做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
4、培养孩子规则意识
进入小学,孩子无论课上课下都要遵守学校的纪律,服从老师的管理。开学前家长要和孩子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使孩子入学之后尽快融入校园生活。
5、锻炼孩子自理能力
上小学后,很多事情家长都不能代劳,从系鞋带、系扣子,午休生叠被子等生活小事,到收交作业、课前课后拿放课本、学具,收拾书包等学习上的事都要孩子自己完成。所以要提前在家中陪着孩子多练习,从点滴小事做起,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
6、训练孩子专注力
原来孩子上幼儿园是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现在变成长达40分钟的课堂教学。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能静心地坐下来,开始可以是10-20分钟做起,以后再逐渐延长,引导孩子适应小学的课堂生活。例如大声朗读,有利于训练孩子注意力。每天安排10—20分钟时间,大声朗读父母指定的内容,口眼脑协调并用,尽量不读错,不漏读,坚持下去,这个效果也非常好。
相关问题
- 1 一年级如何培养孩子检查作业 04-29
- 2 父母如何与一年级孩子沟通 04-16
- 3 如何跟一年级孩子沟通 03-31
- 4 如何帮助孩子在一年级交朋友 03-29
- 5 一年级孩子家长如何来教育 03-25
- 6 一年级的孩子家长如何来教育 03-22
- 7 如何教育一年级孩子才是正确的 03-22
- 8 一年级孩子遇到困难如何引导 03-09
- 9 如何辅导一年级的孩子 03-07
- 10 一年级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03-07
上一条 :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下一条 :孩子良好习惯怎么培养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