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养成习惯也是这样,养成好习惯就好比上坡,养成坏习惯就好比下坡。可见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只要父母有心,找到更适合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方式方法,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并不难。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养成教育?
1、父母培养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有耐心和同理心
由于孩子年龄慢慢增长,智力是在发生变化的,所以在每一个年龄阶段要接受相对应的知识。父母不能用自己的要求和知识以及目光格局来教育孩子。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最好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对应的问题。
2、父母培养孩子一定要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孩子的自身情况和生长环境都各不相同,造就了每个孩子有不同的性格以及心理。因此父母教育培养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了解孩子是什么样的性格。
3、不能在孩子面前有太多的负能量
比如不要大声辱骂或者是体罚孩子。由于孩子的心理比较敏感,好与坏已经能感觉出来,父母要树立榜样,不攀比、不做作。除此之外,孩子需要鼓励才能变得更好,该夸奖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要吝啬。
4、守时的观念
养成好的习惯,如果做不到守时的话,将不利于好习惯的养成。比如:做父母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但偏偏没有守时的观念。本来约定今天的读书时间是晚上8点到8点半,但到了晚上8点钟,孩子因为了别的事情而拖延了,家长也没有特别的要求。
5、自信心
孩子自信心的树立是需要父母多次的鼓励和肯定的。当然,也有的孩子不需要父母充分肯定,也有很强的自信心,这样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多数孩子的自信心是需要他人帮助逐渐树立的。
6、引导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习惯培养要顺其自然,小孩子有一些坏习惯是很正常的,只有长大了,就会变好的。因此,当孩子出现坏习惯的时候,家长就报无所谓的态度,结果,当孩子的坏习惯形成后,父母要想纠正时,问题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实际上,什么事情都是重在预防,如果你在孩子年幼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进行引导,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就不用在孩子染上坏习惯的时候而烦恼。
7、提高孩子对好习惯的认知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责任在于父母。孩子在年幼的时候,对于好习惯、坏习惯是没有概念的,这就需要父母在有意识地引导过程中,不断地向孩子强调好习惯的重要性。如果孩子缺乏对好习惯的认知,他就有可能在家长提醒的时候注意一下,家长不提醒,问题就又出现了。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孩子的坏习惯总是无法纠正的原因。只有孩子深深地意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孩子才会主动地强化这种良好的习惯,避免出现与此不相符合的坏习惯。
相关问题
- 1 家长如何去教育高中生阶段的孩子 05-24
- 2 家长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05-16
- 3 作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 05-16
- 4 孩子消极情绪家长如何教育 05-14
- 5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家长如何教育 05-14
- 6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05-12
- 7 如何培养和教育孩子 05-10
- 8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 05-09
- 9 初中家长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05-09
- 10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自信 05-08
上一条 :母亲强势的家庭男孩性格缺陷
下一条 :家长教育孩子具体措施和方法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