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作为父母,教育孩子绝不是永无止境的满足他的需求、毫无节制地溺爱孩子。而是要用家长的思维指引孩子前进。每一个习惯就像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只要种在了孩子身上就会开花结果,父母一定要让好习惯影响孩子的未来,坏习惯只能增加孩子的负担。
溺爱孩子的危害有哪些?
1、影响孩子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对于孩子来说无法速成,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行。如果父母习惯性包办,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恶习,将来他们的自理能力也就特别差,上学之后可能会让老师为难,增加其工作量并且使孩子受到同学的取笑,对孩子的自尊也是一种打击。
2、影响孩子社交能力
如果父母过于宠爱孩子,不愿引导他们正确与人相处的方式,只顾着让他们自己玩自己的,将来上学之后,他们往往会显得格格不入。毕竟学校是一个集体,需要去交际,在这里面性格好、大方的孩子会更加受欢迎。如果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顾忌他人的感受,可能就很难在学校交到朋友。
3、影响孩子三观形成
教育就是一场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修行,什么样的父母就能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童年时期,正是孩子三观建立的观念时期,如果父母宠溺无度,甚至没有原则和底线,可能就会导致孩子三观不正、三观混乱,上学之后,周围的老师和朋友没有人惯着他们,很容易让其焦躁不安,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4、孩子产生自我中心化倾向
有的父母认为自己已把所有的爱给了孩子,孩子已得到爱的满足,无需与同伴交往;有的父母爱子心切,当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受委屈,不分青红皂白,马上上前保护而不去了解原因。教育出来的孩子只追求自我感知的满足,代人缺乏真诚,极少考虑他人感受,不会明辨是非、缺乏责任感。
溺爱孩子怎么办?
1、不再特别对待
很多家长把孩子放在家庭中最最重要的位置,任何人都没有孩子重要,而且觉得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从现在开始,家长不要再对孩子特别对待了,家人吃什么孩子就吃什么,家人做什么孩子也可以试着去做,不再区别对待。
2、不再特别注意
孩子虽然离不开监护,但是很多时候孩子是可以独立做自己的事情的,比如自己一个人玩游戏,一个人看书或者是一个人看电视等。从现在开始,可以将孩子放在独立的状态,只要监护好就可以,让他独立,家人也不用特别注意。
3、尝试学会放开
就像鸟儿终会飞向蓝天,孩子也会独自一人面对生活,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期末考试,跟同桌因为一块橡皮而吵架,此时家长也要放开孩子,给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让他学会成长,这才是爱的正确方式,而不是家长出面为孩子挡下一切。
4、不过度夸赞
孩子都是有虚荣心的,爸妈对孩子的夸赞也是应该的,鼓励孩子充满自信,积极的面对生活。父母一定要记得,过渡的夸赞也会让孩子自负,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父母当然是疼爱自家孩子的,可是除了亲人之外,别人不会如父母待她那般宽容,让孩子懂得“所有的爱”并不是理所应当的。
相关问题
- 1 溺爱对孩子的危害 04-15
- 2 父母溺爱孩子的危害有哪些 04-02
- 3 过度溺爱孩子的危害 03-06
- 4 溺爱孩子的危害和解决办法 02-07
- 5 过分溺爱孩子的危害 01-24
- 6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7 隔代带孩子的危害 05-29
- 8 15岁孩子早恋的危害 05-22
- 9 高中孩子沉迷手机的危害 05-22
- 10 初中孩子拿手机的危害 05-19
上一条 :太溺爱孩子会怎么样
下一条 :初三的孩子不跟家长沟通和说话怎么办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