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适合初中生看的科学类的书籍

适合初中生看的科学类的书籍

提问者:匿名| 2464次浏览| 2024-05-27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5-27 17:38:09
赞 99

初中生处于敏感自主的关键时期,送给他们一本书也需要认真挑选。选择不当,会让孩子感到冒犯;选择合适,既能让孩子读了书,又能让子女对家长表示认可。近年来,中国航天航空事业飞速发展。如何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科技的魅力,爱上科学?今天推荐的几套书籍,非常值得初中孩子阅读。

适合初中生看的科学类的书籍:

《新科技驾到》科学系列漫画

《新科技驾到——孩子看得懂的前沿科学漫画》一共有10册,它用漫画的形式,将改变未来的10大领域的尖端科学全部囊括其中。包括量子物理、生命科学、航天工程、能源、材料科学、深空探测、计算机科学、人机交互、信息工程、脑科学。

筛选出来的这10大领域,其实也是经过出版社再三研究才确定的,最终被确定下来的这些主题应用场景丰富,又与小读者们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还可以用画面清楚表达。并且,文字表达也很符合孩子的理解认知,保证这是让孩子看得懂的科普书。

本书的编排逻辑也非常清晰,先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讲概念,引入基础知识,再用故事场景解释特性,并逐步展开更深层次的科学认知和实践情况,最后会引发思考,通过小问答答疑解惑。层层递进、循循善诱。每一个主题看完后,孩子就已经可以基本了解相关领域的基础内容了。

专业性方面也完全不用担心,作者李剑龙是理论物理学博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了多套高口碑的硬核科普书,参与审核的专家团队则是各领域的业内大咖,比如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施郁,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铭等等。

书中涉及数十门学科知识,近百个中高考考点,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让孩子在轻松阅读中,不知不觉就爱上了科学,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

《妙手神工:给孩子的中国古代科技大百科》

这是中国科技馆特意为少年儿童打造的科普读物。主编是中国科技馆科研管理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技史赵洋博士,非常硬核。

这本书是以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区的内容为蓝本,通过200多项中国科技馆内展出的古代科技发明与创造,全方位介绍了中国古代科技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书中涉及5大主题,了解建筑业、农业、食品业、纺织业、工业、手工业6大技术领域,多角度帮孩子厘清古代科技发展脉络。而涉及到的7项重要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都有细致的图解,帮助孩子更好理解事物的起源。500多幅精美的手绘图,完美重现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创作。

千万不能忽略附赠的5米多超长古代科技史时间轴长卷,它可以帮助孩子清晰梳理出中国科技史的脉络。

这本书不仅是让孩子“看”中国古代科技,更让孩子理解古代科技中的来龙去脉和底层逻辑。当孩子了解了科技在历史的进程中是如何一环扣一环地发展的,就能够明白到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

这本书设置了很多互动,通过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给孩子进行思维训练。还有注音等辅助阅读内容,帮助孩子完成自主阅读。

翻开这本书,就如同翻开了中国文明史,让孩子感受到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科技成就与创新精神,帮助孩子寻“根”知“底”,博古通今。

《哇,科学有故事》

这套图书一共有“生活科技篇”、“生命:宇宙·地球篇”“物理化学篇”三辑,全套33册,涵盖物理、化学、生命科技、地球宇宙等科学领域,通过讲述科学家们的故事,亲历科学家们的科学实验,拓展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培养了孩子们的科学思维。

这是韩国教育部制定科学学习辅导用书,画面非常卡通可爱,趣味性很强。每本书,都以3位在科学史上有过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为主线,穿插多个小故事,娓娓道来各种科学知识,让孩子感悟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

比如,在伽利略的科学故事中,小读者们会看到伽利略到底是如何通过实验,反驳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打破传统几千年来人们深信不疑的神圣理论,

书中涵盖的知识点甚至延展到高中,但深入浅出的文字内容,孩子读起来一点都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或者看不懂。

“用漫画展现故事”,是这套书的另一大特点,有趣的漫画不仅是吸睛引发兴趣的关键,更是让孩子轻松直观理解所讲内容的重要方式。出版社还特意制作了配套的科学动画讲解视频,扫码就可以观看。

《给少年的科学书》

这是一套根据中学课程标准写作的科普图书,共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5个分册,每条知识点会有2000字左右的科普内容,说明课本中的知识到底是怎么应用的。不仅适合中学生,也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

本书由100余位高校和研究所专业作者撰写,6位名师和专家审稿。书中的每篇文章都从中学课本的知识点出发,挑选有趣的话题和角度撰写,并配合知识点的详解和剖析,拉近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科学前沿的距离。

为了更贴近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篇文章都是由还在读中学的“少年编委”们认真审读过,以此保证书中的内容孩子感兴趣、愿意读,而且能真正读懂。

可以说,这套书是紧扣着教纲,专为孩子打造的“科学书”。可以帮助孩子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课本知识,提升科普阅读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挽救计划》

讲述了太阳系里面出现了一种神奇的生物,他们能够吸收太阳光。伴随着吸收的光能越来越多,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也越来越少。

光能的减少,温度的降低,严重影响到地球上人和动植物的生长,将会导致动植物减产,人类继而可能爆发战争,争夺生存资源。

于是,世界各国需要研究这种神奇的生物,并前往其他星系探寻原因,解决这个重大的能源危机。进入其他星系,地球上的宇航员将会经历怎样奇特的境遇呢?人类最终能否躲过这一劫难吗?

《挽救计划》里面科幻情节的设置不仅仅是只有想象,想象的设置都和当前的科技发展相匹配。这本书是一本硬科幻,但是科幻知识完全能够和国内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相衔接,对中学生阅读极其友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经常阅读科普和科学读物,就不可能对知识有兴趣”、“如果学生不越出教科书的范围,就谈不上对知识有持久的兴趣。”

科学就是教会人们认识未知,之后再去正确面对未知,不会迷信、慌乱、盲从。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就是读科普书,读科普书越多,知识越丰富,遇事就越镇定。原来孩子读科学书,原来还有这样隐形的、长远的好处。其实,继续深挖,孩子读科学书还有更多好处。

激发好奇心

人民日报: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孩子知道的越多,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对未知的好奇心就越重。比如孩子知道蜜蜂是昆虫,就会问蝴蝶、蚂蚁、蜻蜓是昆虫吗?打开了好奇之门。

提高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有人说,科普书给孩子灌输太多知识,会限制孩子想象力。恰恰相反,孩子阅读科普书,会提高想象力。想象力建立在已有知识之上,知识关联越多,想象力越丰富、越多元。就像刘慈欣,科学基础上想象出了三体这个瑰丽的世界。

让梦想开花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孩子积累了很多科学知识,有了好奇心、有了想象力,就有了更多未来梦想,并为之付出努力。

蔡国庆的儿子庆庆,不到6岁,太空、生物方面的科学知识就非常丰富,他立志成为像钟南山爷爷一样的科学家,各方面确实特别优秀。

科学类的书籍受到很多初中孩子的喜爱,有奇思妙想,有严谨逻辑,还有丰富多彩的实验,有拓宽眼界的新发现。除此之外,科学学习也提倡动手、动脑。科学阅读也是一种极好的学习路径。书本上的知识肯定还是不够满足好学的孩子,因此,我们不如多给孩子买一些科学类的书籍,帮助孩子从课外读物中汲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