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古代家教家风的例子

古代家教家风的例子

提问者:匿名| 512次浏览| 2024-05-29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5-29 15:16:26
赞 99

家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的第一堂课,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初形成的地方。所以我们要知道家风的重要性,家风家教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个好的家风能够促使一个家庭的成员文明和谐的氛围,而且不断获取积极,健康,向上的正能量,这种无形的力量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古代家教家风的例子

“十年栽种百年规,好德无人助我仪”。这是苏东坡被贬黄州经过麻城时,对张县令沿道旁植万棵松并建亭以荫庇行人的美德的赞赏,同时对其“好德”没被传承下来而感叹,因而写《万松亭》诗记之。正如古语所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苏东坡的家风家教却是几代人传承不息的结果。苏东坡良好的家风源于曾祖父苏杲、祖父苏序的“扶危济困”,也承继着伯父苏涣为官重德、父亲苏洵的“诗书传家”“志存高远”。在传承优良家风的基础上,苏东坡展现了读书正业、忠君爱民、孝悌友善的良好风貌。

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苏东坡的家风美德,从曾祖至父辈,代代相传,承继有序。

“最好善,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笃于信,乡闾之人,无亲疏皆敬爱之。”这是苏东坡曾祖苏杲留下的美名。

“以节义自重,蜀人贵之。”这是与苏东坡同时代的前辈张方平对东坡祖父苏序的评价。

“为官端正,有美称。每为官一任,必造福一方,故离任后百姓皆思之,或以比汉循吏”,却因“平居不治产业,既没,无以为葬”。这是苏东坡伯父苏涣的政绩官声。

“诗书传家”“志存高远”。这是父亲苏洵给东坡兄弟的教诲。

苏家乐善好施、清白做人、志存高远、为政有德的良好家风,从曾祖至伯父、父亲,已渐次形成。

苏东坡深受良好家风的熏陶,形成了积极有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既承继着苏氏家族的遗德之风,又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个人的刻苦学习,不独文章锦绣,其旷达乐观、关爱民生、轻财重义、乐善好施的人格魅力亦昭示千秋。尤其在谪居黄州期间,无权无钱,尚能轻财重义拯救溺婴,献秘方救助疫情中的百姓,以“但令人饱我愁无”彰显其精神境界。仅此,便凸显出苏东坡良好的家风家教影响。

苏东坡曾祖未做官,但他乐于助人,将自己多余的财物毫不吝惜地施舍给乡邻,且“施而尤恶使人知之”。这种高尚的境界、友爱助人的风格,一直传承至苏东坡。元代白珽说:“眉州苏先生杲,老泉之祖,轻财好施,急人之急,孜孜若不及……后三苏以文章名天下。”

苏东坡的祖父因家境富裕,承继先父之遗风,亦乐善好施,且为人谦逊,在当地有声誉。“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苏君(序)墓志铭》中说其:“为人疏达自信,持之以谦,轻财好施,急人之疾,孜孜若不及。”

苏序生三子,苏洵最小。第二子苏涣于天圣二年(1024)进士及第而走上仕途,是苏氏家族中从政第一人。他为官端正,清廉自重,深受老百姓喜爱。祖父辞世,伯父返家居丧,苏东坡经常聆听伯父的教诲。苏涣无疾暴卒于利州路提点刑狱任所。因“平居不治产业,既没,无以为葬”。伯父为官,两袖清风,这对刚走上仕途的苏东坡无疑会产生好的影响。

苏东坡出生于父亲发愤读书之后,从孩童时代起,耳濡目染父亲的处世言行,受益良多。苏洵在《嘉祐集》自述:“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欧阳修在《荐布衣苏洵状》中说:“其人文行久为乡闾所称,而守道安贫,不营仕进。”在《苏君(洵)墓志铭》中说:“君善与人交,急人患难,死则恤养其孤,乡人多德之。”

苏东坡的母亲程夫人,常戒苏东坡说:“汝读书,勿效曹耦(一般的人),止于以书自名而已。”她见年少的苏东坡亦有大志,欣喜道:“吾有子矣!”每称引古人名节常激励苏东坡说:“汝果能死直道,吾无戚焉。” 苏东坡自此欲学先贤,“奋厉有当世志”。程夫人尽力帮助族姻中孤穷者,为他们嫁娶振业,乡人有急者常常无偿赈济。司马光高度赞扬程夫人:“贫不以污其夫之为,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置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底于光大。寿不充德,福宜施于后嗣。”

苏东坡谪居黄州是无权的贬臣,虽看似无法体现“廉洁从政”,但在良好家风家教影响下,他能自觉做到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

他忠君爱民,轻财重义,少怀大志;为人坦荡,性不忍事,与人交往“尽言无隐”。尝言看不惯之事“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且“不顾身害”。当他仕途受到挫折时,仍然坚持自己的正信,不改初衷。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他仍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对于社会问题超乎寻常的关注,且以特殊的方式热心参与救助,乐善好施,急人所急,尽可能地做一些有益于社会和百姓的事情。

被贬黄州而远离朝廷,对国家社稷仍十分关心。当听说官军收复失地,大破西夏军,苏东坡至为高兴,为之击节高歌。在《闻洮西捷报》一诗中写道:“放臣不见天颜喜,但惊草木回春容。”在给朋友李公择的信中说:“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壈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苏东坡谪居黄州,因薪俸断绝,为保证家中不断炊,曾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一百五十钱。但人口多,生活仍难以为继,必须躬耕自食。在此境况下,他仍同情人民疾苦,急人之所急。当黄州瘟疫流行,他将自己从朋友处得到的“圣散子”药方无尝献出,救百姓于疫病之中。当得知黄鄂间有溺婴陋俗时,他立即发起救助。苏东坡的以人为本、乐善好施,深入血脉。而《赤壁赋》中所表达的处世和取舍态度,则是他清白做人、涵养深厚的自白。可以看出,曾祖的美德,祖父的旷达和高风亮节,伯父“忠信孝友,恭俭正直”的为官之道,父亲质直忠信、轻财重义,母亲的凛然气节,诸多优良品质在苏东坡身上都有淋漓尽致的体现。

这样的苏东坡,千年来受人敬仰;这样的家风家教,与时代要求又如此契合。

十则古人家风,让你教子有方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司马光告诉人们“《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因为家风是世风之基”。千年来,我国共出版家风类专著120多部,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宋代朱熹《家训》、晚清曾国藩《家书》……历史表明:“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德,一国兴德”“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

早教利功倍

《颜氏家训》曰:“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康熙《庭训格言》亦重早教曰:“谕教宜早,弗敢辞劳”。

东汉《国家兴亡与家庭门风》亦倡早教,周朝统治800年,历史最长,倡导从胎教开始传王位,太后听美乐、忌酸辣、和五味,命三官师教太子,成就了周成王。

立志以成事

曾国藩《家书》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其家书家教中,立志之论甚多,强调立志之后,据此求过,自律自勉。

《颜氏家训》亦倡立志教育:“修身齐家,为学治世”。

曾国藩亦以治惰立志教子,《家书》曰:“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一处弛则百处懈”“惰则弛缓”“勤则医惰”,百种弊端,皆由惰生。

立德遗子孙

朱熹《家训》曰:“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朱熹重视道德修身如同“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不可不慎哉!”

司马光《温公家范》亦重德:“贤者居世,以德自显”。

历史上的林家重德,善于教育后代。林氏后代4人履职宰相,3000人成为进士,皇帝亲自主持殿试201次,林家榜上有名183次,“无林不开榜,开榜必有林”成为家风典范。后来的《林则徐家训》注重立价值取向之德:“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增其过”。

训俭以示子

司马光《训俭示康》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给司马康的诫子训,说明“俭”和“侈”的必然性,“俭能立名,侈必自败”。

诸葛亮《诫子书》亦崇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朱柏庐《治家格言》亦尚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忠孝以立身

苏轼十岁读《汉书》,慕范滂为忠献身,“范滂对母说:‘儿忠孝不全’,范母说:‘我为儿骄傲’”。苏轼问母,若我像范滂,您若何?苏母曰:“你成范滂,我即范母。”

《林氏家训家规》亦强忠孝曰:“孝始于事亲、终于报国,移孝以作忠,即显亲以全孝,此为大孝”“孝为立身大本。若不孝于亲则不能忠于国;必反为社会之蠹虫”。

督学以立本

《列女传·母仪》曰:“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昔孟母,择邻处”“昔孟母扞动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蒙学之冠、督学教子、母教之范。

《颜氏家训》亦有督学名典曰:“若能常保书百卷、千载终不为小人。”告诫子孙“不可骄逸怠惰,整齐门内,门风不坠”。《颜氏家训·勉学》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烹豕以立信

《韩非子》载: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非以成教也。”遂烹彘。说的是曾参妻携子到市场,其子啼哭,母说归后为子杀猪。归后,见曾参正要捕猪杀之,妻止之,说与儿戏言,曾参认为不能失信于子,终杀猪以取信。

考山求严实

苏轼着《石钟山记》前,为了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携儿子苏迈到实地考察,写出了传颂千古的美文。苏轼父子考山喻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与严实相悖!

垂范敕“二代”

《帝范》“求贤、审官、纳谏、崇俭、赏罚、崇文”等十二篇,“帝王之大纲也”,教育太子为君之道,以身垂范,“安危兴废,咸在此焉”。

汉高祖刘邦《手敕太子》亦是写给“二代”刘盈的敕书:“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刘邦敕“二代”,学范读书用贤治天下。

“宗法”警后世

《包拯家训》载宗法:“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刊石,立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亦称开除家籍。包拯的子孙一直未辱没祖宗,其子包绶、其孙包永年等都居官清正,留有廉声。

千年家风“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于家这是风范,于国即是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