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有用吗

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有用吗

提问者:匿名| 1672次浏览| 2024-01-23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1-23 15:09:08
赞 99

传统的父母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多半是使用打骂,因为他们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只有经过这样严厉的方法才会把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给纠正,但是现在的生活条件改变了,孩子有了各种各样难以管教的坏毛病,如果再次使用打骂的方法,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有反效果。

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有用吗?

时代不同了,现在如果经常打骂式的教育,非但帮助不了孩子,还会带来更多负面影响。

有些家长说,我们那个年代,孩子做错了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老师用教鞭抽,家长用拳头揍,不也过来了吗?那个年代,每个家庭都有几个孩子,多的八九个十个孩子。家里大人忙,孩子都是老大照顾老二,老二照顾老三。学习好不好,家长顾不上。还有,那个年代大家都生活比较困难,贫富差距差不多,没有过高的精神追求,因此要求不是很高,家长对孩子也要求不高。孩子做错事了,学习退步了,吼上几声,踢上几脚,孩子倒也皮实,不敢反抗。

现在的家庭,大多数都是一个孩子,甚至两个家庭就一个孙子,都是“太上皇”。从小养尊处忧,溺爱惯了,养成了孩子“以我为中心”的思想。受不苦,受不了气,逆反心理强。一旦父母批评严厉些,就反击对抗。有些甚至绝食、出走,走极端。长期的溺爱,形成了孩子脆弱的心理。其次,现在的孩子就业的负担和压力比以前大多了,家长更是着急,时时刻刻督促孩子学习。家长若不耐心去引导,采两打骂式教育,极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人格波动,性情变坏,毁了一生。

打骂的教育方式孩子的影响:

1、导致孩子说谎。

有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为了逃避挨打,往往迫使孩子违心地说谎,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因为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皮肉之苦。但是孩子说的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父母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父母态度更加强硬。为了避免再被父母暴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2、促使孩子陷入孤独的深渊。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父母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僻。

3、使孩子学习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父母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这只是对孩子的一种个性压抑,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而且,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往往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以暴制暴”,学会了“打人经验”,染上了暴力行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

4、让孩子变得无心学习。

如果被打骂的程度过度严厉,孩子的心理会变得关闭,他们会逐渐失去对未来的信心和激情。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学业成绩也会大幅度下降,甚至会退学。

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1、以身作则,实现榜样的力量。

孩子的模仿性很强,父母的言行举止很容易成为他们模仿的内容。因此,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好的学习环境,作为父母就应当以身示教,做好榜样的作用,不管是与人交流、跟人协作等,都要注意做好孩子的模范,在父母的正确做法长期影响到孩子后,孩子们自然就会学好了。

2、劳逸结合,不剥夺孩子玩乐的权利。

很多父母都晓得劳逸结合的道理,但是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稍有下滑之后,整日就是给孩子提各种要求,或者强制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复习,而剥夺掉他们的玩乐时间。其实孩子也需要一些随性的玩耍时间,这样对他们的健康有益,对学习也更有效率。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够意识并真正做到这一点。

3、接受孩子的缺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相对的是每个孩子也有着自己的缺点,孩子的缺点是客观存在的,所以父母不应该否定孩子的缺点,要接受孩子的缺点。这才是接受孩子整个人,并且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尊重。并且只有充分接受了孩子的缺点,才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孩子。

4、每天抽时间跟孩子单独相处。

每个孩子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每天工作之余,我们要腾出一些时间参加孩子的游戏。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经历,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类东西。父母作为孩子的倾听者、支持者、精神的陪伴者,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应尊重孩子的感受,以超脱且同情的态度陪伴在孩子的身边。

5、给予适当的自由。

孩子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让他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和兴趣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