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小孩子偷东西父母应该如何教育

小孩子偷东西父母应该如何教育

485

  • 大多数父母在遇到孩子偷东西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打骂,其实这是不对的,在遇到孩子偷东西这个问题时,家长不要第一反应就是孩子偷了东西,而是应该想一想,要根据孩子的情况仔细分析一下其中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再一步步引导孩子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并给予孩子恰当的批评和教育。

    小孩子偷东西父母应该如何教育?

    1、避免错误应对

    家长发现孩子偷东西的时候,无论是从动机上,还是行为跟结果上来说,都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方式。但是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家长要保持足够的冷静,不要一时头脑发热,做出不合适的教育方式来。比如家长给孩子冠以“小偷”的称呼,这种称呼也会让孩子感觉受到了人格上的侮辱。

    2、及时地指出孩子的行为错误

    虽然家长要冷静地处理,但是对于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一定要明确地指出孩子的行为错误,要告诉孩子这种行为必须被严厉禁止。通过明确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有深刻的体会,明白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够去做的,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行为,从而有自我改正的意识。在批评的时候,也需要讲究一些场合,要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让孩子产生过多的心理压力。

    3、孩子改正了及时表扬

    当家长发现孩子偷拿了别人的东西的时候,这个时候也要让孩子明白只要勇敢承认错误,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如果孩子承认错误了,家长还经常责骂孩子或者打骂他,那么就会让孩子产生叛逆的心理,也会给孩子带来一个错误的反馈,让孩子觉得只要承认错误就会被骂,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用打骂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同时也要切记不能去翻旧账。

    4、树立正确的产权观

    最好是教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建立归属感的想法,区分这个东西属于谁,同时设置一个场景,让孩子体验失去所爱之物时的难受心情。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孩子做任何事都要征得他的同意。

    小孩子偷东西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从理论上来讲,一个人年龄越小,他的欲望和需求也就越容易满足。然而很多家庭,就是因为无法满足孩子的这些小的需求,才让孩子一步步走向犯错的边缘。

    2、缺乏关爱,渴望被关注

    有的时候孩子偷东西,并不能说明是孩子的品质出现了问题。当孩子长期被父母忽略,没有人重视自己,孩子就会想弄出个大新闻,让父母关注自己。孩子偷东西的行为,也多半会故意让父母发现。

    3、有贪小便宜的习惯

    孩子大大方方,做事干脆利落,是非常难得的优良品质。但如果孩子很小气,又爱贪小便宜,那么偷东西自然就成为必然。只要有过一次偷东西的经历之后,孩子尝到甜头,胆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大,最终演变成真正的“偷”。

    小孩子偷东西的行为会带来哪些影响?

    一:对孩子本人的影响

    1、心理影响。孩子偷东西的行为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内疚、愧疚和羞耻,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2、道德品质受损。孩子偷东西是不道德的行为,长期下来可能会损害他们的道德品质,让他们变得不诚实、不守规矩,甚至失去信任。

    3、学习成绩下降。孩子偷东西的行为可能会让他们分心,无法专心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对家庭的影响

    1、家庭关系紧张。孩子偷东西可能会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父母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信任感,孩子也可能感到被父母否定。

    2、经济负担加重。如果孩子偷的是贵重物品,那么这可能会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024-01-13 查看全文
  • 每个孩子的心里都住着善良的天使与邪恶的恶魔,有时候孩子心中的小恶魔就可能会出来捣乱一下,可大部分时候孩子都是化身为天使的。爸爸妈妈要相信孩子都是善良的。

    十几岁孩子偷东西父母应该如何教育?

    1、及时地指出孩子的行为错误

    虽然家长要冷静地处理,但是对于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一定要明确地指出孩子的行为错误,要告诉孩子这种行为必须被严厉禁止。通过明确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有深刻的体会,明白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够去做的,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行为,从而有自我改正的意识。在批评的时候,也需要讲究一些场合,要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让孩子产生过多的心理压力。

    2、做为父母也要言传身教

    父母一定要做到言传身教,做到自己不去偷拿别人的东西,有一些父母,他自己手脚就不干净,会偷拿别人的东西,所以孩子也是模仿能力非常强,也是跟父母学的。

    3、给孩子适量的零花钱

    当孩子进入小学后,爸爸妈妈应当适量给孩子零花钱,数目适中即可。爸妈可以跟孩子协商零花钱的去处,培养孩子对金钱的管理能力。当孩子手里有了零花钱后,看到别的小朋友花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会冒着偷拿的风险去满足他平时“求之不得”的欲望了。

    4、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告诫孩子

    孩子行为对错,父母的价值观会给孩子提供标准,所以给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很重要。父母需要告诉孩子,哪怕是一针一线,也不应该拿别人的。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用同理心能帮助孩子从他人的角度考虑事情。

    十几岁孩子偷东西的原因:

    1、追求偷东西时的心跳感

    通常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是一些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明确知道偷窃是违法的行为,但他们以做这种被成年人禁止的行为为乐趣,追求那种偷东西时的紧张感和打破社会规则的快感。

    2、想要的东西父母不给买

    这个理由最简单也最单纯。很想要某样东西的孩子多次拜托父母之后仍被拒绝的情况下,可能会被最原始的欲望所驱使,而导致他们去做这种偷窃行为。

    3、因为朋友中有人偷东西

    如果他的周围有朋友有偷东西的不良习惯,或者是他结交了一些不太好的朋友,则会使得他为了与他们保持朋友关系,而不得不去尝试偷窃。或者是抱一种“反正大家都在偷”的想法而丧失了本应该有的罪恶感。

    2024-04-18 查看全文
  • 每一个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偷钱,偷东西,但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就要让孩子接受严肃的教育,也许每个家长惩罚的方法不一样,但主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一味地打骂并不能解决问题,父母要开动脑筋,用最好的方法来引导孩子。

    9岁小孩子偷钱父母应该如何教育?

    1、沟通

    很多孩子拿钱只是单纯的想买东西,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不正确的,如果第一次出现这样的行为,家长要向孩子讲解,这是偷盗的行为,不是一个好孩子应该有的,并且强调不允许再有下一次。

    2、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

    家长要了解孩子为什么要偷钱,不要出手就对孩子打骂,或者随便就给孩子贴上小偷和贼的标签。要告诉孩子偷钱的这种做法是不道德的,如果成年后这样的行为是违法的,后果非常严重。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保证一定要改正。

    3、父母要了解清楚孩子偷钱的原因

    然后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办法。如果孩子偷钱是父母造成的,那么父母要向孩子道歉并及时弥补自己的过错。如果孩子偷钱是源于他自己的错误认识,那么父母要帮孩子看到自己的错误并一起寻找改善的办法。最后,父母要向孩子表达出支持、鼓励和信任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不会因为他的偷钱行为有任何影响。同时,也进一步让孩子明白,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有什么想法时,他应该和父母好好沟通。

    4、父母要在这件事上表明自己的态度

    明确告诉孩子,对于他的偷钱行为,父母是不接受、不认可的。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让父母觉得很震惊、很难过、很生气,不管他的目的是什么,这种方式是不行的。并且,引导孩子进行思考他的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消除侥幸心理。

    5、换位思考,了解自己的孩子

    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接纳孩子。和孩子有同理心,从他能够接受的角度去引导。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只有己所欲、人所欲,才能施于人。家长换位思考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这样引导孩子,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6、严厉批评

    如果孩子明知这是错误的行为,还屡教不改,家长此时一定不能再心软,一定要严厉批评孩子,并且加以惩罚,让他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一定的代价。

    2024-04-04 查看全文
  • 家长也不用想得太糟糕,这并不代表他是个坏孩子。要认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本质,引导孩子远离小偷小摸。家长要适时地教育孩子,树立基本的道德意识和纪律,帮助他们战胜自己的欲望。

    小孩子偷东西该如何教育?

    1、让孩子归还物品和钱

    如果孩子的东西是在外面商店或者别处拿的,事发后家长必须监督孩子或者陪他一起归还物品并道歉,而且必须是当面还,不能偷偷地放回去,这样能让孩子认识到这一行为的性质和相应的后果。

    2、先冷静,不要反应过度

    虽然孩子发生了“偷窃”行为,但并不意味着他就变成了小偷。父母应该保持冷静,思考下是什么原因让他这样做?孩子想要什么?是零用钱不够,还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与关心?

    3、家长要定期给孩子零花钱,指导孩子正确消费和购物

    为了避免孩子随意偷拿别人的东西,家长必须要合理满足购物消费的需求,而这则需要定期给孩子零花钱,引导孩子有计划去花钱。

    4、一如既往地信任孩子

    “偷窃”事件不能表明孩子品质不好或行为不端,小朋友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满足家人对他们的期望。如果家长把孩子看成喜欢小偷小摸、行为不端或经常撒谎的人,孩子极有可能如其所愿,变成家长所形容的这种人。

    5、帮助孩子形成所有权概念

    平时一定要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拿,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意才能拿,如果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就拿走他们的东西,必须还回去,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同样,孩子的东西我们一样需要尊重,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我们也不能随意地拿取。孩子恰恰是透过我们对他的物品的尊重来体验到尊重感、界限感,进而才能够去尊重别人的东西,不拿别人的东西。

    6、留意孩子的物品

    家长要经常检查孩子的物品,如果是“来路不明”的,即使怀疑孩子说谎,也不要当场表露,但私底下要跟小朋友家长核查,家长不要轻易定性孩子“偷”,也不能对孩子拿别人东西视而不见。

    7、教孩子学会记理财帐,鼓励孩子学会计划花钱,诚信消费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财商”这个词,就是从小培养孩子对钱的管理与消费,以及怎样合理挣钱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通过鼓励孩子学会计划花钱,慢慢就养成勤俭节约的意识。

    2024-04-04 查看全文
  • 家长们对于孩子“偷”的行为是非常厌恶的,但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偷”家里的钱并不是成人世界中成人规则下的偷,孩子只是悄悄地拿走了家里放在某个他知道的地方的钱,注意,这里的“悄悄地”和“拿”,暴露出孩子还未经过规则的约束,还不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偷”,树立孩子的金钱观。

    小孩子偷钱父母应该如何教育?

    1、正确引导。

    孩子有偷钱的行为发生,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正确的引导。孩子的零花钱可以继续给,但是在给孩子零花钱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这些零花钱是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的,如果在这个期限之内提前花完了,就不会再有其他的零花钱。这样规定以后,孩子几次用零花钱的过程中,就会慢慢的总结一些经验,慢慢的有自己的计划来花这些零花钱。

    2、冷静对待。

    教育孩子时,要冷静郑重但是不可严厉,更不可打骂,让孩子感到这件事情应该认真对待,但不要让孩子感到强大的压迫,以便孩子能够接受建议。

    3、适当的给孩子零花钱。

    家长与其让孩子因得不到钱而不断动歪心思,不如主动给孩子零花钱,并约定好数额。当然这给也要与孩子协商,看一天一给,还是几天一给,只要约定好,就正常给孩子就行了。同时要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让孩子知道钱不是靠自己辛苦挣来的,必须要学会节俭,最好能学会记帐。

    4、明确行为的对错。

    一旦发现孩子有偷钱的行为,这种情况下首先要给孩子表明行为的对错,要明确的告诉孩子偷钱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时还要明确的告诉孩子,如果需要买什么东西花什么钱,要及时的告诉父母。

    5、刚柔并济,加强品德教育。

    关于孩子偷钱,家长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因为孩子们自制力低,容易受到诱惑,有了第一次以后就可能有第二次。所以家长在积极引导孩子、加强品德教育的同时,也要给孩子制定家规,让孩子严格遵守,刚柔并济,彻底改正孩子的错误。

    孩子偷钱的原因:

    1、生活中被父母忽视后,想要通过极端方式获得关注。

    2、没有偷的概念,觉得家里的东西可以随便拿。

    3、校园攀比之风盛行,为得到同学的艳羡,偷钱充大佬。

    4、向父母索要无果后,想要通过偷钱来买自己心仪的玩具。

    说到底,“偷钱”是孩子愿望得不到满足时的一种解决方式,是孩子主动探索世界的一种行为,虽然它是错误的,但也是孩子不断成长的表现。家长应该多和孩子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正确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孩子偷钱该怎么教育他

    孩子在小时候对偸钱没有概念,也没有好坏是非观,所以家长也不要一棒子打死,上来就教育说偷钱不对,应该多听孩子说,他做这件事情的理由,然后跟他分析这样做是不是对的,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当知道孩子偷钱这种行为时,不要只会一味的责骂,可以参考一下一下几种做法:

    1.定期给予孩子一定的零花钱,并指导他如何获得自己心仪的东西。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已经有一定的消费需要,家长是时候引导他形成正确的金钱观了。孩子的零用钱最好固定时间发放,这样能够锻炼他们合理分配自己的零用钱。

    2.鼓励孩子正确的使用金钱。

    当孩子能够为了目标而攒钱,或者成功地获取报酬,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强化孩子正确的理财观。

    3.给孩子赚零花钱的机会。

    有时候孩子很想买金额较大的玩具,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帮一些小忙,并支付给他一定报酬。

    4.制定规矩,惩罚不良的获得金钱的行为。

    可以约法三章,如果“偷”了钱,在3天内不能看动画或者不能吃零食等。让孩子明确知道什么情况会遭受惩罚。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

    5.不要过度地使用暴力!虽然重度惩罚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也可能使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安全感受创,影响他探索环境的主动性和自主能力的发展。

    说到底,“偷钱”是孩子愿望得不到满足时的一种解决方式,是孩子主动探索世界的一种行为,虽然它是错误的,但也是孩子不断成长的表现。家长应该多和孩子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正确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成长需要引导,自由需要界限” 多让孩子参加集体运动,增加同龄人之间沟通和互相学习的机会,锻炼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才是正确的解决方法。

    2024-01-27 查看全文
  • 小孩出生的时候“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父母对他是怎样的教育他就会往哪个方向成长。小朋友才读一年级,年纪还小,可能他还不明白什么行为叫偷,家长要教育孩子,让他明白什么行为是可做的,什么行为是不可做的。

    一年级小孩子偷东西怎么教育?

    1、分清楚东西的归属

    教育这种思想的小孩,应该让他分清楚东西的归属问题,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可以拿,想要的东西必须通过别人的允许才可以使用,别人没有赠予的东西不能拿,拿了就是小偷行为。

    2、纠正孩子的行为习惯

    家长应当做表率,不要再孩子希望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说“等别人走了,我们就拿走”这样的话。还可以用故事警醒孩子,未经允许拿别人的东西是错误的行为,会让自己变成大家不喜欢的小偷。

    3、严格管理孩子

    有的教育出来的孩子就算是捡到一件小东西也会上交给老师或者爸爸妈妈,但是一些家庭出来的孩子就想着拿他人的物品,所以说,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举止一定要有所要求,做到家有家规,让孩子有一个好习惯。

    4、及时纠正

    孩子如果出现拿别人东西的行为,爸爸妈妈一定要第一时间制止。如果爸爸妈妈默许孩子可以乱拿他人的物品,孩子长大以后就有可能出现小偷小摸的行为。

    一年级小孩子偷东西的原因:

    1、没有满足儿童的基本需求

    孩子不追求物质,但是孩子是有需求的,而父母是孩子的唯一经济来源,如果得不到父母的满足,可能孩子就会自己寻找满足自己的途径,如果见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他很可能就自己动手了。

    2、儿童没有物品所有权

    年幼的孩子是不知道,这个东西是有主人的,不知道这样拿走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他觉得自己需要的话,就去拿,完全没有一个所有权的概念。

    3、对同龄人的模仿

    可能身边的孩子偷窃,让孩子开始模仿,所以才会产生偷窃行为。这些需要和孩子沟通,或者多多观察孩子和孩子的朋友们,因为年幼的孩子没有自己的判断力,所以会一贯的模仿别人。

    2024-04-19 查看全文
  • 每一个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偷钱,偷东西,但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就要让孩子接受严肃的教育,也许每个家长惩罚的方法不一样,但主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一味地打骂并不能解决问题,父母要开动脑筋,用最好的方法来引导孩子。

    对于小孩子偷东西怎么教育?

    1、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

    家长要了解孩子为什么要偷钱,不要出手就对孩子打骂,或者随便就给孩子贴上小偷和贼的标签。要告诉孩子偷钱的这种做法是不道德的,如果成年后这样的行为是违法的,后果非常严重。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保证一定要改正。

    2、换位思考,了解自己的孩子

    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接纳孩子。和孩子有同理心,从他能够接受的角度去引导。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只有己所欲、人所欲,才能施于人。家长换位思考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这样引导孩子,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3、先冷静,不要反应过度

    虽然孩子发生了“偷窃”行为,但并不意味着他就变成了小偷。父母应该保持冷静,思考下是什么原因让他这样做?孩子想要什么?是零用钱不够,还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与关心?家长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了解他这一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可以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给予孩子适当的满足。

    4、让孩子归还物品和钱

    如果孩子的东西是在外面商店或者别处拿的,事发后家长必须监督孩子或者陪他一起归还物品并道歉,而且必须是当面还,不能偷偷地放回去,这样能让孩子认识到这一行为的性质和相应的后果。

    5、帮助孩子形成所有权概念

    平时一定要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拿,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意才能拿,如果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就拿走他们的东西,必须还回去,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6、留意孩子的物品

    家长要经常检查孩子的物品,如果是“来路不明”的,即使怀疑孩子说谎,也不要当场表露,但私底下要跟小朋友家长核查,家长不要轻易定性孩子“偷”,也不能对孩子拿别人东西视而不见。

    7、一如既往地信任孩子

    “偷窃”事件不能表明孩子品质不好或行为不端,小朋友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满足家人对他们的期望。如果家长把孩子看成喜欢小偷小摸、行为不端或经常撒谎的人,孩子极有可能如其所愿,变成家长所形容的这种人。

    2024-04-07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