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打人是什么心理
508
-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也是每一位父母的宝贝,孩子的健康成长牵动着每一位父母的心。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但却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比如:孩子爱打人。小孩子年纪小,有时候并不知道怎么去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就容易采取比较极端的方式。作为家长要耐心引导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
小孩子喜欢打人是什么原因?
1、孩子模仿身边的大人或孩子
父母经常因为琐事打架,孩子也会频繁地出现打人的行为。孩子很可能是从父母处学会了通过“打”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果父母看到孩子打人,回家后也打孩子,孩子的打人行为往往会一直延续。孩子从父母处得到的信息是——人与人之间是可以任意地采取暴力的。
2、孩子不懂得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
每个孩子成长到一定的年龄阶段就有了自我意识和物权意识,也有了自我保护意识。如果在这个时候他人做了什么事让孩子有了危机感,他就会采取一定的行动,去扞卫自己的权利。大人遇到问题通常会选择和平的方式去解决。但孩子的思想很单纯,只会尽自己所能去解决问题。
3、父母的溺爱
作为父母,疼爱孩子、爱护孩子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我们都知道,父母对子女的疼爱应该有一定的限度,有句话说得好:“物极必反”。如果疼爱超过了那个见多就会变成溺爱,而溺爱则会违背父母的初衷,将孩子引向一条看不清方向的道路。
小孩子喜欢打人怎么办?
1、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相处方式
孩子们经常见到其他孩子打人,还可能因此学会打人。在这种情形下,建议父母们要严肃地告诉孩子,打人的行为不对,正确的小朋友相处的方式,应该是用说话解决问题、分享玩具、共同玩耍。当父母发出明确地对错教导,孩子们便不会盲目地模仿。
2、大人在生气中要做好榜样,别打孩子
有些大人觉得孩子的打人行为屡教不改,常忍不住生气打孩子;有些父母通过“以牙还牙”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有打孩子的习惯。这些方式都是错误的。父母生气时,要做好理智的榜样,尽量避免打孩子。这样不会导致孩子害怕,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在宽容而理性的氛围下,孩子们能学会做得更好。
3、引导孩子意识到打人是错误的举动
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意识到自己打人是错误的举动,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对不起”这种简单的道歉方式不应该成为孩子免于承担责任的免死金牌,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在保证在日后的生活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4、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对孩子进行情绪认知教育,教会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而不是击打。家庭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时时刻刻向孩子传达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给与孩子正确的引导,这样孩子以后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人。
2024-04-15 查看全文 -
孩子说谎,这恐怕是最令家长和教师厌恶和恼火的问题之一了。但是仔细分析,孩子有说谎行为,不足为怪,是不能全部责怪他们的。孩子说谎原因是多方面的。孩子本身有易说谎的心理特点,有社会的影响,也有教育方面的原因等。
小孩子撒谎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1、无意性说谎。
孩子由于记忆、判断上出现错误而说出与事实不相符的话,这属于无意性说谎。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儿童对观察或认识到的事物,遗忘或错记的现象较严重,加上他们富于联想,想象力发达,而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所以,很难准确地复述事物。这种“谎言”不是儿童有意编造的,而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所限而造成的。
2、保护性说谎。
这种说谎是为了避开教师或家长的批评甚至打骂,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体现。孩子在过于严厉的老师或家长面前,最容易撒谎,尤其是当他们说了实话,遭到了批评或惩罚时,他们就只好用谎言这个武器来“自卫”了。如果教师或家长对他们的这种撒谎再穷追不舍,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就会促使孩子以后以更高明的手段撒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说谎是大人“逼”出来的。
3、模仿性说谎。
长辈或孩子周围的同辈群体经常有说谎的表现,影响孩子而引起模仿性说谎,有的教师和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说假话欺哄孩子,或者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讲假话、吹牛,孩子受此影响也会模仿、效法;孩子说谎也很容易受同辈群体中伙伴们的影响。在伙伴中,别的孩子时常撒谎,尤其是孩子们在欺骗长辈得逞后的“经验”交流,更容易使别的孩子受到影响。
4、虚荣心说谎。
儿童由于自卑心理,或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有时也会编造谎言。这种说谎是这了使自己在与朋友、老师和家长的交往中,处于一种有利于自己的地位。比如,考试成绩不好,却说考得好,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家庭的优越条件等。孩子有这种说谎行为,多数也是受家长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影响的,如果家长在家里经常不切实际地去谈论追求物质财富、社会地位,孩子也必会受到这种虚荣的影响。
5、报复性说谎。
儿童有时出于一种报复心理而说谎,并不是存心欺骗人。比如他们对老师或家长禁止他们干某种事不满而故意说他已经干了那件事情,使老师或家长生气,受批评时,又固执已见,对抗父母和老师,有意背道而驰;本来是他先动手打人,吃了亏,跑到老师或家长面前却谎说别人打了他,指望得到同情支持,去惩治对手等,都属于报复性说谎。
小孩子撒谎怎么办?
1、家长要言教身传。
在家庭中做父母的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诚实、正直的人,本身就首先要做到诚实正直,并用诚实正直的态度去对待子女、对待他人,千万不要以为欺骗了别人,欺哄了孩子是件高兴的事情,要知道长辈的说谎行为,就是在教孩子如何说谎,教孩子不诚实、不正直。经验证明,孩子的说谎多是模仿性的,家长言行不一致,欺骗别人,好说大话、假话、空话,孩子就会跟着学。
由此可见,家长的言教身传在培养孩子诚实正直的品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如果一个孩子感到家庭很温暖,父母很爱自己,又彼此信任,孩子就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影响,家长的言教身传就更有效。
2、加强养成教育。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确要求孩子要:“诚实,不说谎”。对孩子进行诚实教育要有长辈的言教身传,还要有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也就是说,要把思想教育、老师或家长的示范跟行为习惯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孩子从小就接受诚实教育,按诚实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学校或家庭,教师或家长可有针对性地与孩子共同制订几条具体的诚实规则,如,要讲真话,不讲假话;要拾金不昧,不拿人家的东西;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等。象这样的要求简单明了,把诚实教育内容具体化,使孩子懂得什么是诚实,什么是不诚实,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定能促使孩子养成诚实的习惯。
3、掌握孩子生理、心理特点,正确施教。
如前面分析,孩子说谎也有其生理、心理根源。对于孩子某些由生理、心理不成熟的特点而造成的说谎,教师、家长要正确对待。
对孩子的无意性说谎,要注意从逐步提高孩子正确认识、准确记忆事物的能力入手,以避免这种“说谎”行为的发生,对孩子某些虚荣心说谎,要耐心对待,除了长辈本身要克服虚荣心以外,还要经常教育孩子靠自已努力学习,发奋向上,去做一个真正自尊、自信的人,不要靠说谎来维护自己的面子;孩子的一些报复性说谎,是心理不成熟、不平衡的表现,要从关心孩子入手,平等地对待孩子,防止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尤其要注意培养孩子能容忍、大度、大量的宽阔胸怀。 孩子的诚实教育要从小抓起,孩子的说谎行为越小越容易矫正。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当教师或家长怀疑孩子说谎行为时,不能急躁,不要急于指责孩子在说谎,更不要“逼”孩子承认自己在说谎,否则,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或给他们造成“负强化”。纵然是发现孩子确在说谎,也不能“凶神恶煞”,相反,还更应心平气和地与孩子娓娓谈心,这样才更有利孩子健康成长。
2024-01-17 查看全文 -
孩子处于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偶尔出现发呆、愣神,但是没有其它的异常表现,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可能与生长发育过程中某一年龄段出现的特定的行为习惯有关。所以,家长不用担心。但是,还有些孩子发呆、愣神跟以下以下情况有关,家长就需要注意了。
小孩子容易走神是什么原因?
1、走神的原因比较多,可能是贫血造成的,有些人因为脑部疾病导致走神。
2、有些孩子睡眠不好,没有休息好,而且学习压力比较大,经常熬夜,这样就容易走神。在早晨的时候没有办法按时起床,头脑也是觉得昏昏沉沉,整天都没有精神,在上课的时候也不认真听讲,整天无精打采,学习效率也下降了。
3、如果孩子在学校和同学相处不好,或者是和老师没有相处好,在家中和家长因为一些事情发生了矛盾,心情不好也会导致走神。
4、微量元素缺乏。孩子生长发育比较快,如果没有及时保证均衡饮食,以及没有及时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缺铁、缺锌,或者维生素缺乏,便会出现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
小孩子容易走神怎么办?
1、注重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专注力的培养,要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开始。当人对一件事感兴趣的时候,就会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做,孩子也是一样的,虽然孩子的专注力很短,但是有的孩子却可以花更长的时间在同一件事情上,原因就是兴趣。
2、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唠叨和训斥,不要干扰孩子的学习思路和专注力。有些家长检查孩子的作业时发现错误,就说你这道题做错了,也不顾孩子正在写其他作业。即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长也不要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那样等于强化孩子不集中的特点,孩子也会在心里认同自己注意力不集中。
3、注意让孩子养成在某一段时间内做一件事的能力。如在看书时,让孩子看完一本再换一本;给玩具时也不要一下子放一大堆。干着这个,想着那个,容易形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
4、在锻炼孩子注意力的过程中,从1分钟开始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在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做某件事的时间上,要随其年龄渐大而逐步增加,孩子只要保持1分钟的专注力,就予以称赞,再逐渐延长到一次5分钟、10分钟。赞赏、鼓励是学习的重要因素。
孩子容易走神的危害:
1、学习成绩差
由于总是分心,上课40分钟的内容,孩子能接收并消化的少之又少。低年级时,课业负担不重,家长和孩子可能无法感受到与其他人之间的差距。但到了高年级,孩子需要消化吸收的内容越来越多,学习会变得十分吃力。
解题花费时间长,平时做作业也要多花时间,但是考试却不会因为你做题慢而给你额外的时间。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变差,甚至让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
2、没法自立
注意力不集中导致难以完成有目标的活动。也就是说,在整理家务时,极有可能半途而废。而在家里,一般都会有父母为孩子进行收尾工作。可是在孩子长大成人、需要自立时,会发现,孩子根本不具备自己生活的能力。
2024-05-08 查看全文 -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读书的时间漫长,在这期间出现厌学是一种常见现象,一旦发现孩子厌学父母不要紧张焦虑,采取措施让孩子重新爱上读书。不要一味采取强硬手段,强硬手段更会让孩子产生叛逆感,更对学习产生厌恶,反而得不偿失,甚至孩子会因为厌学采取极端措施。
小孩子厌学是什么原因?
1、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还以为是为父母而学。当看到社会上一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他们更是迷茫,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
2、学业负担过重,产生逆反心理
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老师家长拼命给学生施加压力和学习任务,以致学生完全不能承受,他们很反感老师和家长这样“无理”地对待自已,于是越来越对学习感到厌倦。
3、受家庭因素的影响
孩子的家庭学习环境不好,父母经常吵架、打架,对孩子的教育各执一词,或者家庭人际关系冷漠,这些都会让孩子无心学习。还有的家长害怕孩子会落后于他人,便总拿孩子与别人作比较,孩子考好了就特别开心,考差了就发大火,这些做法也会导致孩子出现厌学情绪。
4、接受能力弱,对所学知识没有概念
对于像数学之类,前后知识密切相关的科目,一旦孩子在某一段的学习过程中掉队,后面的学习,根本就是想学都学不懂。
小孩子厌学家长该怎么正确引导?
1、了解原因
首先要了解清楚孩子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看孩子是与同学相处的不愉快了,还是学习跟不上太吃力,或者只是单纯的作业太多,让孩子感到疲惫。只有弄清楚了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父母才能对症下药,好好的开解孩子,重新激发孩子的上学兴趣。
2、不要打骂
切忌孩子一说出来不想上学,父母就开始动手,或者把孩子批评的一无是处,要知道父母这样做不仅会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让孩子彻底失去与父母交流的欲望,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对上学这件事越来越厌恶,所以父母面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先保证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3、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尤其在意别人眼里的自己,会习惯性的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如果别人都说他笨,他就会认为自己笨。一个总是失败的孩子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也就不去努力了,这是正常的。
4、指导孩子学习方法
在辅导孩子时,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学习,这样只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难退缩的习惯。家长要教给孩子的是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
2024-04-30 查看全文 -
小孩子窝里横,其实也可以理解成为“欺软怕硬”,毕竟在他们眼里,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无条件宠爱自己的,所以就会大肆发脾气。可外人对他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所以就会恐惧和外人交际。窝里横的性格形成主要是在父母的教育有偏差。
小孩子窝里横是什么原因?
1、长辈无条件地“宠溺”。
很多父母工作忙碌,就把孩子留给老一辈人带。而隔代抚养最大的问题就是,育儿观念不一样,长辈会相对溺爱孩子。孩子说要吃排骨,奶奶顶着大太阳去市场买;孩子乱发脾气打了爷爷,爸爸刚想教育,爷爷上前阻止:他还是个孩子……孩子很会察言观色的,敢“窝里横”是因为知道老人会护着他,知道只要一哭二闹三打滚,老人就会妥协、让步。
2、敏感的界限感。
小孩子天生就有一种“敏感的界限感”,也会有一种地域意识。当孩子在家里的时候,家里是他经常生活的地域,他会随心所欲地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会有压力。一旦到了外面,离开了家里这个熟悉的环境,面对的都是陌生的事物,孩子就会变得胆小一些,也比较谨慎,遇到陌生人也喜欢躲在父母身后。
3、父母就喜欢“窝里横”。
父母的态度和行为里,藏着孩子的未来。如果大人经常“窝里横”,孩子会模仿他们的为人处世方式:对内肆无忌惮,对外收敛情绪。
4、教育方式不统一。
孩子存在窝里和外面怂的情况,很有可能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般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老人都会出面去制止,并且包庇孩子的错误,这也正是教育方式的不统一,所以才导致孩子出现了窝里横外面怂的情况。
小孩子窝里横怎么办?
1、给足自由空间。
人是社会群居动物,再胆小的孩子,在他的内心深处也是渴望交际的。如果孩子身上出现这类状况,家长则要留意带孩子多出门走走,让孩子接触不同的陌生环境和陌生人,鼓励孩子进行人际交往。如果孩子一开始不愿意开口,不做勉强。适应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家长十足耐心。
2、帮孩子打造一个健康的自我。
帮孩子打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只有不卑不亢、心怀平等和尊重,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在家凶、在外怂的窝里横行为;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家长耐心、科学的引导才能做到。
3、给孩子乱贴标签。
家长不能因为孩子的这种性格对孩子乱贴标签,这反而会使孩子的成长出现偏差,渐渐的使孩子成为家长心目中最不想让孩子成为的那种人。
4、有原则地爱孩子。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家长对孩子的爱,一定要有原则和边界,可以满足孩子的地方,尽量满足孩子;需要制止的地方,坚决不予同意。对于原则事件,只要家长坚定执行过几次,孩子明白了父母的态度,也就会渐渐收敛自己的任性。
2024-04-20 查看全文 -
很多家长都觉得,小孩子脾气大,是因为年纪还小,不懂事,等长大以后自然而然就会收敛脾气,变得听话。这样的想法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如果父母不及时介入孩子的性格形成,这些暴躁的情绪因子就会在孩子的内心扎根,日后很难再消灭。
小孩子脾气大是什么原因?
1、安全感缺失。有的家长因为工作生活压力都比较大,一有空闲就想刷手机放松,很难静下心来专心陪伴孩子。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与陪伴,只感受到被忽视,安全感缺失也会爱发脾气。
2、模仿家长发脾气。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爱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如果家长自己就是暴脾气,并且在孩子面前也毫不掩饰,那孩子很会在耳濡目染中把家长的坏脾气也学进去了。
3、不良的家庭氛围。如果家庭氛围比较紧张,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或经常对孩子打骂,会影响到孩子性格发育,孩子也会过于敏感,脾气暴躁、易怒。
4、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都是很善于观察的。如果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舍不得拒绝孩子,孩子发现只要通过哭闹,家长就会做出让步和迁就,那孩子的脾气无形中就被家长助长起来了。
小孩子脾气大怎么办?
1、肯定孩子的感受。
忽视或否认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未来的心理健康有害。感受遭到否定时,它们只是躲起来继续恶化,未来再冒出来制造麻烦。肯定、认真对待、确认孩子的感受非常重要。
2、家长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
了解孩子的需要,关注孩子同小朋友之间的交往。家长可以多方了解别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想什么、要求什么等,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家长就比较能体会孩子的心情了,再加以开导和耐心的说明,是能够消除或减轻孩子发怒的情绪的。
3、等孩子情绪平息后,告诉他为什么不能满足要求。
教会孩子用语言来表达需求和感受。了解孩子的需要,关注孩子与同伴之间的交往。父母可以多方了解孩子同龄人的学习生活状态,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父母就比较能体会孩子的心情了,再加以开导和耐心的说明,是能够消除或减轻孩子发怒的情绪的。
4、转移注意力。
孩子的情绪来得快,但是去得也快。家长可以转移的孩子注意力,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引导孩子从负面情绪走出来。
2024-04-19 查看全文 -
说到一言不合就生气的孩子,相信很多家长都深有感悟。很多家长都认为肯定是平时在家里面被娇惯习惯了所以才会一说就生气,不论场地想哭就哭、想闹就闹。实际上小孩子一说就生气并非全然是矫情的性格,而是自己的诉求没有被他人所理解。
小孩子一说就生气是什么性格?
小孩子一说就生气是张飞型情绪性格,指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较差,遇到令自己不快的事情就容易暴躁发怒,脾气说来就来。愤怒作为人的四大基本情绪之一,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情绪。但因为每个人控制和处理情绪的能力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激动程度也会不同。同样的事,有些人能忍让、平和,不会随便发泄自己的情绪;而有些人就像一座火山,一点即着,发起火来,别人想拉都拉不住。张飞型情绪性格便是属于后者。相对于大人,孩子们的愤怒行为更为直接。管教易怒型性格的孩子,简单的以暴易暴容易起反效果,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
小孩子一说就生气怎么办?
1、给孩子一个充满安全感的拥抱
很多时候,孩子一说就生气和无理取闹的苦恼,均是来自于他们的安全感受到冷落,这是典型的安全感缺失,倘若家长能够读懂这一点就不会有后续更为恶劣的无理取闹了。家长要给孩子一个充满安全感的拥抱,当孩子接收到妈妈的温暖之后,情绪就会稳定下来。
2、采用移情体会他人式教育
倘若父母采用移情体会他人式教育,让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着想,会发现孩子在和旁人的交往里会更宽容、友好一些。当孩子和别人碰撞时,要明确告诉孩子:“你也碰伤了对方”,让孩子不沉溺在自己的委屈里,就会发现孩子受到委屈不再是哭闹撒泼,而是坚强或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
3、做孩子最好的倾听者
孩子一说就生气,说明他的述求并没有被父母所重视,或者遇到问题的时候感到孤单没有人能够理解。倘若父母可以做孩子最好的倾听者,我们会发现孩子遇到问题会和父母主动沟通,并且会共同去寻找有效的解决方式,而不是一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在一旁埋怨、生气。
4、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孩子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理解的人无完人的概念。每个人都是有不足之处的,同样地每个人都是有各自的优点的,他人评价自己的不足并不意味着对自己全部的否定,而是每一步都可以去不断的完善自己。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让孩子的自尊心不仅建立在他人的评价基础之上,更建立在对自我的认同之上。
5、接纳孩子的情绪
所谓接纳是要能够注意到孩子此刻有了某种负面情绪,并能理解和懂得孩子产生这种情绪的内在感受,同时,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我们对孩子的情绪的态度。我们可以把孩子抱在怀里,轻轻抚摸孩子的后背或者头发,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对于自己的情绪有一份了解,知道自己此刻的心情。
6、轻声细语引导孩子
当孩子一说就生气时,家长要先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是父母忽略了孩子,孩子想用出挑的行为引起父母注意,此时父母可以用别的动作行为来引导孩子转移注意力。并且陪孩子一起做游戏或者专注做一件事情,让孩子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之后,在给孩子缓缓的讲道理,发脾气是不可以的。
2024-04-17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