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敏感的孩子应该怎么引导
597
-
有一个开朗乐观的孩子,是每个做家长的愿望,但现实中,往往不随人愿。有些孩子总是比较敏感、脆弱、胆小,愁怀了父母,孩子自己也非常痛苦,苦恼自己明明很爱爸爸妈妈却每次都惹他们生气。父母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找原因,在进行引导。
孩子敏感的原因:
1、是孩子自尊心很强的表现,而且孩子害怕受到挫折,害怕别人批评,害怕别人否定自己。主要还是因为家长的教育问题,有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受到的表扬太多,虚荣心很强,还有可能是因为批评太多,也会对孩子身心受挫,所以很敏感,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就会跟家长反抗,而且自尊心强的孩子长大后还会变得自卑,自闭。
2、家长性格影响。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所以说家长的性格如何是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的,如果家长的性格属于比较敏感的,那么孩子的性格也可能会变的很敏感。
3、家长的过度保护孩子 每个家长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有些孩子无论是从小还是到大都受到家长的特别关心和照顾,因为家长都特别的担心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受到伤害,但是如果说家长过度的保护反而会给孩子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所以说就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变的太敏感。
心理敏感的孩子应该怎么引导?
1、要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家长应该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改变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用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孩子交流思想,在语言上要将命令式的口吻改为商量式的口吻,多给孩子些建议,而不是命令孩子做什么,要摸索孩子的心理,不要总是逼迫孩子做自己不接受的事情,这样才能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改善孩子心理过度敏感。
2、不要过度批评
家长不要过分指责,要引导孩子敢于面对挫折和缺点,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要直接指出他的缺点来,要放大他的优点。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作为孩子来讲,可以选择优点,也可以选择缺点,家长要把孩子放到一个选择者的位置,引导孩子选择好的品质。
3、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当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候,家长应该多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并且引导孩子要往好的一方面去想,或者教会孩子如何把事情做好,尽快摆脱不好的情绪。另外可以让孩子多读些书,培养个兴趣爱好,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样孩子一旦心情不好时候,就会有方法去抵抗,把不好的情绪释放出来。
4、引导孩子发泄情绪
如当孩子哭闹发火时,抱着她发泄一会,哭完后心平气和的沟通。敏感的孩子因为不善表达,所以有了委屈和不顺意,容易发火哭闹,家长别责骂他们,抱着她哭一会,等他发泄完了再心平气和的沟通,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要阻止敏感性的孩子哭,因为哭是孩子的发泄方式,憋在心里更麻烦。
5、给孩子更多的私人空间
敏感型的孩子通常喜欢安静,喜欢独处,在人多的地方,孩子会显得不适应而有些烦躁,孩子更多的喜欢有自己的空间来放松自己。因此,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参与她不感兴趣的活动或者聚会。应该给孩子自由,让孩子选择,或者家长可以建议孩子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做一些不是很剧烈的运动。
2024-01-15 查看全文 -
一旦孩子出现厌学情绪,就会反感上学,逃避写作业,甚至有些孩子还会找借口逃学、用极端方式威胁家长办辍学。随着厌学问题越来越严重,孩子的成绩也会一直下降。初中的孩子已经进入学习的关键阶段,厌学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很大影响。
初中叛逆期孩子厌学应该怎么引导?
1、关注孩子的情绪。
孩子在叛逆和厌学时,通常会有情绪上的压抑和焦虑感。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并尽力减轻他们的压力。为此,可以从一些小事情开始,比如陪孩子聊天,帮助孩子缓解压力。同时,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供支持和安全感,让孩子感觉到家庭是一个温暖和睦的环境,让孩子愿意和家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困扰。
2、理解孩子的需求。
在孩子叛逆厌学时,家长应该尽量理解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家长应该创造一个开放的沟通环境,与孩子友好地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强迫孩子接受家长的意见,这只会加重孩子的叛逆情绪,让他们更加厌学。
3、培养孩子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在优点和兴趣爱好,家长应该积极发掘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当他们对一些特定的事情感兴趣时,他们通常会更加积极地去学习和探索。同时,孩子在兴趣爱好中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得到提升,更容易产生学习的动力。
初中叛逆期孩子厌学有哪些表现?
1、学习动力不足。这种现象在中学生中相当普遍。这部分学生中,既有头脑清醒,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学习不错的学生,也有学习能跟上进度,但没有学习热情的中等学生;还有学习有些吃力,但自己尚知努力的学业稍差的学生。这是初中生厌学的表现之一。
2、根本不学习。这部分学生终日浑浑沌沌,虽然每天背着书包上学,但实际上是为了消磨时光。他们的兴趣在于玩耍、逛街、上网。有的与老师缺乏感情,关系紧张,拿起书本就头痛,坐在教室就犯困。对这部分学生,家长感到头痛,老师感到棘手,有的辍学流失,也有的被社会上的坏人拉拢利诱,走上犯罪的道路。
3、丧失学习兴趣。这部分学生大多数是学业不良者。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苦差事,简直是活受罪,完全丧失了学习兴趣,但迫于形势和家长的要求,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学习无精打采,缺乏积极探索的意向,上学就是为了拿到一纸文凭。
初中叛逆期孩子厌学的原因有哪些?
1、学习动力不足,从个体因素来说,孩子不确定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丧失学习的动力,或者在学习过程中屡次受到挫折与失败,学习自信心不足,导致学习动力减弱以至消退。从外部因素来说,家长、学校的教育方式,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授课方式,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
2、沉迷手机、电子游戏、小说等,学习远没有玩耍更有乐趣,久而久之不仅消磨了孩子的意志力和自控能力,更带来了厌学的情绪。
3、学习压力大,一方面是考学的压力,高考与中考的规则在瞬息万变,但不变的是“择优录取”的原则,因此孩子会拼尽全力考取理想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压力丛生,很多孩子无法顶住压力,便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2024-05-12 查看全文 -
很多父母从小只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灵健康。有些孩子从小很内向,很多家长都以为这是孩子的天性,自己孩子就是不爱说话的。但内向很容易发展成自卑,而自卑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孩子心理自卑家长应该怎么鼓励?
1、鼓励孩子走出自卑的办法。对孩子多鼓励,少批评和指责,不管是职场中的大人还是学校里的孩子,都需要被人鼓励,孩子和大人相比,在心理上其实更为脆弱,如果家长对孩子不多一点鼓励、不少一点批评和指责,反而在爱的名义下用很负面的语言来指责和数落孩子的话,孩子的心理就会这些负面语言所撕裂,变得不再自信,变得懦弱自卑,毫无疑问,这种负面心理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正常的学业。
2、适当放低评价标准,给孩子减减压,分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要重过程,不重结果,不要总盯住孩子的分数不放,适当地放低评价标准,给孩子减减压,只要孩子尽力了,家长就要理解和宽容孩子,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习压力,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孩子的发展潜力很大,偶然一时的退步并不等于以后就不进步,而且孩子的起跑点比较低,所以家长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只盯着孩子眼前的分数,而是要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各种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上。
3、放手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家长越是不放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孩子就越是容易自卑,把孩子关在一个瓶子里保护起来,看似在为孩子好,但这实际上是在削弱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加剧了孩子自卑心理的形成,因此,家长对孩子不要从小事事包办,替孩子把什么事情都做好,而是要放手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
4、提高自信心。自信心是孩子做好事情的勇气来源,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就是要让他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但是在实行时,应思考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考虑尽量周全。这样即使失败了,也不会产生心理上的起起落落,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失衡。
孩子心理自卑的表现:
1、过分追求表扬
自卑儿童尽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2、贬低、妒嫉他人
自卑儿童的另一变态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为邻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家因自卑而产生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这往往并不奏效。
3、自暴自弃
占大比例的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要是遭到家长指责,便以“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辩解。
孩子心理自卑的原因:
1、经常的指责、否定孩子
很多父母都喜欢“批评式教育”,不管孩子遇到什么事情都习惯用教育的口吻对孩子说,其实孩子内心极度渴望被父母肯定、赞赏,如果父母能夸奖孩子几句,孩子会比得到任何奖品都要开心,而且也更有前进的动力。但我们中国的父母总喜欢将自己孩子的短处与别的孩子的长处相比,本意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但殊不知,这很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变得自卑胆小。
2、过少接触外人
有的孩子从小就光待在家里,尤其是老人照看的孩子,除了父母、长辈,很少和同龄的小朋友在一块玩耍,所以接触外人的机会比较少,这样孩子的社交能力就得不到锻炼,所以在见到生人的时候会害怕,依赖性较强,无法独立的适应环境。
2024-05-08 查看全文 -
孩子的叛逆期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它是孩子成长中必要的一部分,也是孩子成熟的一个标志。自我独立的意识日益的增长,迫切希望摆脱家长的监护。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家长要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有逆反心理应该怎么进行教育?
1、控制情绪
很多家长教育叛逆期中的孩子,会跟孩子硬碰硬,经常是一言不合就打骂,这样做只能起到相反的结果。本身这阶段的孩子脾气就冲,所以家长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脾气,不然两个暴脾气上来一定是一点就着。家长可以耐心的听孩子发牢骚,等他说完之后再好好和孩子说。
2、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3、不窥探孩子隐私
在叛逆期的孩子是脾气最容易暴动的时候,而且这时候孩子的占有欲隐私欲极强,家长切记不可在这一阶段翻看孩子的隐私,每个人都有秘密。孩子也不例外,尊重孩子的隐私。这样的话孩子心中的压抑和各种负面情绪能够得到很好的释放,对于走出叛逆期有着很大的帮助。
4、给孩子足够的自主权
在孩子的叛逆期里,家长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自主权,让孩子自己做出一些小决策。让孩子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同时也要帮助孩子分辨场合和行为的后果。家长可以逐渐地放手,让孩子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这样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和信任感,也可以减少孩子的叛逆情绪。
孩子有逆反心理的原因:
1、孩子的思维方式:孩子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态度。在某些情况下,孩子会产生错误的认知,从而导致叛逆行为的产生。
2、家庭的因素:首先,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的心理和物质的照顾过多,尤其是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多,超过了孩子所能耐受相容忍的程度,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易于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也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产生逆反心理。
其次,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摆出封建家长式的威风,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间。
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的这种敬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而且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再次,父母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3、个人发展阶段:孩子的叛逆行为也与他们的个人发展阶段有关。在青春期,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引起孩子的叛逆行为。
孩子有逆反心理的表现:
1、爱和父母唱反调
孩子们在“逆反期”最爱的一种行为就是和父母唱反调。父母要求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偏不做,不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反而一个不落下。更严重时,甚至不理睬父母,对父母冷暴力,宁愿自己做一些承担不了的事情,也不要父母的帮助。
2、挑战规则和底线
孩子们在“逆反期”往往会去挑战规则和底线。事实上,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规则和底线都是不允许被打破的,一旦规则和底线被打破了,那么关乎的就是道德问题了。
3、倔强固执,情绪反应激烈
叛逆期的孩子最容易感受到的便是孩子的脾气变得特别火爆。明明以前是很听话很乖巧的孩子,一旦产生了叛逆心理,便会变得易怒暴躁,所以当你发现孩子近期情绪特别不好,喜怒无常,大概率就是叛逆期到了。
2024-05-03 查看全文 -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跌跌碰碰受到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心理就会产生不良反馈,这就造成了孩子的心理障碍。这些都是给孩子成长的实践机会,只要有家长的正确引导,孩子的心理障碍才能自我突破。
孩子有心理问题应该怎么办?
1、关注孩子的心理,调整家庭教育模式
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当孩子厌学、叛逆、人际关系等问题比较严重时,一方面要让孩子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寻求专业的帮助,重新塑造良好的家庭模式。另一方面,用实际行动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关怀,以真实的关爱温暖孩子的心,改变原有的控制方式,深入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2、家长应该多与孩子交流
多和孩子谈论他们的情感和想法。家长应该尽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多与孩子交流,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舒适,并且能够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树立自信心
多数孩子存在心理问题都因内心自卑、缺乏自信心所致,家长教育孩子时,不可以一味训斥和打骂,消磨孩子的自信心,尽量采取说服教育,给孩子一些言语上的鼓励。对于性格敏感、内向的孩子,可通过肢体的动作给予安全感,如拥抱、抚摸等。
4、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家长还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帮助孩子改善心理障碍。例如,可以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体育活动、文化活动、乐器活动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减少焦虑、增强信心、增强能力。
5、提供健康温馨的环境
了解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抑郁、焦虑,还是应急性的心理障碍等。可以针对孩子自身特点,采取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方法。首先要给孩子提供温馨、宽松、舒适的家庭环境,在家庭氛围中尽量不要过多言语训斥或肢体打骂,尽量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其次原生家庭要足够温馨幸福,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才能够最大限度让孩子心中得到安慰。
6、耐心陪伴
孩子对家长的需求很大,对于孩子而言,陪伴非常重要,长时间的陪伴能够让孩子的心理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可适当缓解孩子的负面情绪。
孩子有心理问题的原因:
1、学业压力过大
中考和高考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考试的残酷竞争,学校的学习强度也是一个比一个大,学生们在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下,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会让一些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感受考试的紧张气氛,成绩的起伏波动极易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
2、不健全的家庭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一些家庭父母离异,不健全的家庭给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也是不健全的。有些再婚后的后父或后母,对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不够关心,更有甚者,动不动就打骂孩子,拿孩子当出气简,使孩子原来就不健全的心灵变得更加扭曲。
3、社会上的一些坏风气也给孩子带来严的影响
社会上一些不良的事物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诸如手机游戏、黄色淫秽书刊、影视屏幕上形形色色的不健康镜头,都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影响,精神上受到污染,有些学生无心念书,最后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024-04-29 查看全文 -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孩子会呈现不同的心理特点,这就要求家长也要时刻关注着孩子内心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帮助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有心理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办?
1、认真倾听孩子心声
要抚平孩子内心的焦虑和紧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先学会倾听孩子,而不是想当然地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揣摩和猜测孩子的小心思。
所谓倾听,当然不是我们只用耳朵去听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而是我们要拿出充分理解、尊重孩子的心态去倾听孩子的内在心声,这样能够大大减轻孩子本来不堪重负的心理压力,也有利于孩子大胆把自己的心理压力说出来。
2、要适当地发泄积存在心中的不良情绪
比如,可以向知己的人倾诉自己的苦恼和忧伤等等。这样做,有助于消除心中的烦恼、压抑,从而达到心平气和。这种发泄对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3、要培养孩子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相信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的,从而勇敢地面对现实,努力进取,永不失望,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持这样的乐观态度往往会产生积极情绪。
4、带孩子出去走走
到了周末、节假日,我们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增添和孩子交流的机会,很多孩子的内心脆弱,抗压能力不足,家长带着孩子旅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磨练孩子的意志力,也可以释放孩子的天性和压力。
不仅如此,在孩子旅游的过程中,会接触很多不一样的事物。用眼睛看到的真实景色和事物,通过读书或者看其他资料是无法真切感受得到的,孩子眼界宽阔了,目光自然就会放的长远,情绪自然就会平静下来。
5、耐心陪伴
孩子对家长的需求很大,对于孩子而言,陪伴非常重要,长时间的陪伴能够让孩子的心理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可适当缓解孩子的负面情绪。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表现:
1、容易冲动发脾气爱打人
有些孩子非常冲动易怒,稍有不顺心就大发脾气,而且攻击性非常强,有些家长以为这是天生的性格,或是低情商的表现,其实很多时候是心理问题。
2、自卑
自卑从心理学上来说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部分孩子可能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所以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便变得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最终形成了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3、孤独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离不开群体,孩子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孤独是一种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所遗忘,从心理上与世人隔绝开来的主观心理感受。许多孩子性格孤僻、害怕交往,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他们不愿投入火热的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他们常常一个人背着同学独自活动、寡言少语,这些行为使他们的人际关系疏远化和淡化,内心感到孤独。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六个阶段:
第一,厌学。孩子在学校里注意力不集中,总是走神,头痛,在学校里待着难受,不愿意说话。
第二,沉迷于虚拟世界。整日拿着手机,不跟别人说话,完全专注在游戏上,逃避现实世界,严重的甚至黑白跌倒。
第三,敌对的状态。每天见到父母就像见到仇人一样,说什么也不听,严重时会吼叫摔东西。
第四,伴随有抑郁和焦虑的状态。孩子开始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叹气,对自己否定,担心未来,总是会害怕和恐惧。
第五,开始伤害自己,有急躁的情绪或歇斯底里的短暂状态。
第六,重度抑郁或其他的精神类疾病。
2024-04-29 查看全文 -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或者家庭环境有关系,家长应该先反思自己,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对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
1、做好开导的工作,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多压力
先找到孩子心理产生问题的根源是来自于什么问题,比如说,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压力太大了导致了孩子变得孤僻,爱独处这样的性格。这种情况我们家长就要跟孩子好好地聊一聊,让他放开自己的心胸,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教孩子学会劳逸结合,家长要做好引导。
2、及时想办法去帮助孩子
孩子越小,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越大,父母可以影响到孩子的也就越多。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及时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帮助孩子锻炼心理素质,帮助孩子能够在生活中面对多种心理困难,尤其是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从而及时进行干预。
3、给孩子树立自信心,不要让孩子产生自卑感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原因,找到针对性办法,不能一味训斥或打骂,当自信心提高后心理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4、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孩子好的性格
家长可以通过媒体有益的故事、电影、电视的某些片段,分析情节中蕴含的道理,使他们能看到现实社会真实的一面,提高他们能经受困难和挫折的准备,发展心理平衡感,增强心理承受力。
5、关心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成长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日三餐,基础教育,更多的还有孩子自身心理的成长,心智的成熟等等。家长不能只想着把孩子丢给学校或机构,更多的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这往往是很多家长所缺乏的!
2024-04-28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