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叛逆期不想上学怎么办
646
-
要想解决孩子不想读书的问题,首先是要弄清楚孩子不想读书的原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本来就对家长和老师过多的“唠叨”感觉烦闷和抵触,如果以家长或长辈的姿态一味的地训斥孩子,反而会适得其反。
初中生叛逆期不想上学怎么办:
1.家长和孩子及时沟通,尽量以鼓励的方式教导孩子,这是最直接,最根本的方法,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一起解决,毕竟父母是过来人,经验比较足。
2.老师和孩子的直接沟通,他们是学习上最直接的对话,如果因成绩不好造成不愿学习,可以和老师一起分析,到底哪里出现问题了,可以一起解决,积压终究不是方法。
3.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反应,家长和老师保持交流,给孩子提供比较轻松的环境,哪些是老师让家长配合的,都积极配合,哪些需要老师帮忙的,家长也都可以提出来。
4.要多方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设法通过孩子的同学和好友了解具体原因,再与老师沟通。弄清楚了具体情况后,在与老师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至于不学习可以通过调换座位或是加强管理或是同学辅导可以有所改善。
5.家长要正视叛逆期。出现问题,不要急于通过家长的权威来制止或是提出要求。相反的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尤其是孩子提出自己的问题时,家长应当积极聆听与引导,而不是以工作忙或其它理由推脱。同时,家长应多抽出时间与孩子去郊游,亲近大自然,或可能在一次不经意间解决了孩子的某个问题,从而增进彼此间的信任。
6.不要以强硬的态度去面对孩子的反叛。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叛逆,家长必须冷静下来,好好观察孩子的日常,找出孩子变化的原因。这个时候的孩子就像紧绷的橡皮筋,越是用力,反弹就越厉害,因此家长首先需要摆正心态,对孩子的行为不要以暴制暴,这是最低级的做法!
初中生叛逆期不想上学的原因:
一是家庭对孩子的学习没有明确态度。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从小就是听之任之,好与坏都无所谓。
二是孩子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孩子不知道学习到底为了什么,学好学坏到底对以后自己的生活有多大影响。
三是孩子没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对初中以上的孩子的学习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好的学习方法往往需要正确的引导和严密的逻辑归纳。
四是孩子遇到问题没有通畅的沟通渠道。孩子遇到困难时,需要和家长有畅通的沟通,但有些家长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有些还经常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不去帮助孩子共同解决问题,而是一味地埋怨和指责,导致孩子到青春期后有事情不愿和家长沟通。
五是孩子和不学习的朋友玩或谈恋爱。青春期,要正确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和婚恋观。
最后,还是要说,孩子的成长会遇到好多问题,这里我们不仅仅要多引导与陪伴孩子,更重要的是,作为父母,我们要教会孩子遇到问题要想办法处理,提升受挫力,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所发生的事情,孩子就会越来越好!
2024-02-02 查看全文 -
不知道什么时候,家庭里出现很多厌学的孩子,主要原因是生活太过于安逸,父母的疼爱有加,尤其是生活在富有家庭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体会不到工作的辛苦,不知道社会的复杂和艰辛。但是不上学是不行的,家长要及时疏导孩子的情绪。
初中叛逆期不想上学怎么办?
1、多多沟通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这是一个叛逆的时期,家长一定要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以朋友的方式来相处,孩子对抵触情绪才会少一些,其实这个年龄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不妨听听他们心里真实的想法。如果孩子不想要上学的话,要多给孩子讲上学的好处和优点,让孩子多和同学交流,明白学习的乐趣。
2、帮助孩子明确学习中的目标感
有目标感的孩子在学习上会拥有更强的自主性,这是因为目标感对孩子形成了一种很正面的刺激。所以父母们有必要为孩子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激发孩子的好胜心,让孩子拥有主动去突破的意识。
3、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要帮助孩子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引导孩子养成阅读和思考的习惯,不要一下班回家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刷视频,要花点心思陪伴孩子,并研究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让孩子从学习中得到成就感,以提升自信心。
4、给予孩子应有的鼓励
孩子在学校里其实学习压力是很大的。孩子的学习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鼓励的。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自己压力就已经很大了,如果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表扬,常常就会造成破罐子破摔,从而造成厌学。所以家长最好是给予孩子应有的鼓励。
5、培养孩子抗压能力
孩子适应能力差,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点挫折就无法承受,产生厌学心理,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孩子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就不至于轻言放弃学习。对于初中生自身来说,初中生多掌握一些调节压力的方法。从认知上,认清处于竞争激烈的环境,难免有人会学习成绩排名靠后。
6、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难题
孩子由于自身的基础薄弱,在学习上常常遇到困难,从而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此时家长要帮助孩子把各科存在的问题找出来,让孩子全部都记在错题本上找老师解决问题。只有把孩子在学习上的问题都解决掉了,孩子才会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更容易完成任务,那么孩子就会对学习充满信心。
初中叛逆期不想上学的原因:
1、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父母经常给孩子施压,多的是批评,少的是表扬,让孩子使去自信心,加上初中科目多,作业多,学习难度增加了,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逆反心理更强,更厌学。
2、叛逆期来临
青春期的孩子他觉得自己也是个大人了,长辈,老师的话不再具有吸引力,更有甚者他们专门与父母,老师唱反调。如果老师与家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去对待他们,会加剧这种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恶化,最终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3、缺乏父母关爱
孩子无法得到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乏,致使其内心感到极其孤独。同时,学生的三观应当由教师和父母共同培养,缺一不可,仅仅注重文化教育而缺乏精神教育,只拥有教师的关爱而缺乏父母的陪伴,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幅下降,其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就会出现。
2024-05-19 查看全文 -
孩子不上学是征兆,不是问题,是父母检测过往管教方式的契机,因此,相比逼着孩子去上学,更为妥当的是,找出过往导致孩子厌学的错误管教行为,及时提出、止损。
初中生叛逆期沉迷手机不上学怎么办?
1、采用说服教育法
不要采取强硬制止手段,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更棘手。观察孩子言谈举止,找到孩子心灵需求。要有耐心,不要急于解决问题,心急会把孩子推得更远,注意谈话态度方式方法,注意维护孩子自尊心,语言要有说服力,讲事实摆道理,观点要明确,立场坚定,如果无效果,再采用别的方法。
2、寻找替代孩子玩手机的娱乐活动
比如带孩子出去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可以培养他的另一种爱好。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榜样不要沉迷于游戏,如果做家长的在孩子面前也是整体手机不离眼的话也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好榜样。
3、放低家长姿态,与孩子进行沟通
青少年的内心往往有种“成人感”,他们渴望自己的想法、行为、态度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如果家长还是把他们当成小孩子去对待,他们自然会用不成熟的方式来回应、反抗家长。对此,家长可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与孩子进行沟通,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明确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然后耐心引导孩子明确手机上瘾的不良影响。
4、多关注孩子,给孩子成就感
孩子过度痴迷游戏,多数是由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成就感,渐渐累积成一种牢固的自卑和胆怯,而游戏的吸引力正式满足了孩子作为"主人"攻城略地般的骄傲和成就。平时不妨多给予孩子建立一种成就感,多夸夸孩子。
5、控制孩子玩手机时间
其实,孩子玩手机也并不是一无是处,适当地玩手机,可以让孩子接触圈子之外的东西。所以,家长要做的不是给孩子断网,没收手机,而是尽量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避免让孩子形成手机瘾。
6、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孩子沉迷手机,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父母能及时发现孩子玩手机的不当行为,及时纠正,防止孩子过度沉迷,那么孩子初期的“手机瘾”很容易戒掉。就怕家长一直没发现,让孩子在沉迷手机的路上愈陷愈深,到后期再想戒掉,就很难了。
7、定规则,提前“约法三章”
如果初中的孩子,要使用手机,也要制定使用手机的条约,手机只可以用来查资料,听音乐,同时也要限制时间使用,如果违反条约,父母是可以收回手机的。如果孩子能控制好自己,用手机做正当的用途,家长要及时鼓励,如果违反条约,沉迷手机不学习,就要回收手机了。
2024-04-21 查看全文 -
初中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很多都会出现“反常”的行为,最常见的就是突然的叛逆、厌学、甚至误入歧途。这些都是青春期正常的现象。最令家长头疼的是孩子不想上学了,那么请看以下的内容。
初中生突然不想上学怎么办?
1、建立良好的家庭时间规划
家长要合理规划孩子的学习时间和娱乐时间,不要让孩子感到学习和娱乐之间是互相对立的。家长可以与孩子商量出学习计划,按照计划执行,让孩子感受到学习也可以是轻松自在的。
2、给予方法指导
孩子非常渴望学好,但却缺乏正确的方法,久而久之他们的成绩大幅下降,对学习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有些孩子和同学、老师相处中有障碍,成了孤家寡人,从而逃避上学。家长要对孩子学习方法、人际交往技巧进行指导,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学校环境。
3、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
这一步也很重要,家长只有完全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找对问题的症结。家长要掌握孩子在学习或者学校方面存在哪些问题,然后对症下药。
4、给孩子营建一个学习氛围
家长要想让孩子轻松一些,首先要找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需要常常沟通学习方面的内容。孩子在学习的时候需要做的事情有许多,家长们能够挑选一些适合孩子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快的让孩子放下压力。
5、给孩子树立标靶
给孩子树立标靶,说白了就是家长一定要注意加强孩子学习的目的性教育,很多厌学的孩子,待在学校里每天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可能因为本身基础不好,看不到学习的远方,对自己也就自暴自弃,厌学就是由于自己没有目的,没有动力,家长要引导孩子规划未来,要给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让孩子们学习上的被动变为主动。
6、客观点评孩子的学习才能
家长要对孩子的学习成果进行分析,了解孩子哪门功课、哪些内容有困难,能够带孩子去进行学习才能、智力水平、注意力、社会适应才能和行为问题的测查,给孩子的学习才能作一点评。
初中生突然不想上学的原因:
1、不会学习
孩子往往学习时不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不能选择重要内容而抛开不重要的内容;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这样,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产生厌学情绪。
2、缺乏学习自觉性
这会使孩子难以领悟学习的过程,难以独立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快乐。
3、内在驱动力不够
孩子放学回家后能躺着绝不坐着,自己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甚至连作业能拖就拖,这种是跟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不够有关。很多父母从小包办任何事情,没有教会孩子独立,导致孩子将这些生活习惯转移到学习上。
2024-05-21 查看全文 -
初中生不想上学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安慰孩子,理解孩子,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引导和协助孩子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并给与孩子恰当的鼓舞和支撑。
初中生不想上学怎么办家长怎么办?
1、安慰孩子
孩子年纪小,遇事少,很多问题想不通也很正常,家长能够依据孩子遇到的问题举比如加以劝导,安慰孩子的心情,先不要着急送孩子去上学,等孩子心情平复了再做打算。在此期间能够和孩子商量对策,劝说孩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之以利害,让孩子学会正确看待和面对眼下发生的工作。
2、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初中生能够在学习生活中持续进步的关键。从小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正面的学习态度对初中生有着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确保孩子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态度,并时刻给予激励和帮助。
3、引导和协助孩子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
成就感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心情体验,是人们完成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当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了某种成功,得到了认可表扬,就会发生满足感,使学习速度加速,效率进步,而且自觉性也会明显增强,这些都会促使孩子再次获得成功。
4、给予孩子恰当鼓舞和支撑
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爸爸妈妈应该多给孩子一点鼓舞,让孩子知道自己没有那样差,而不是一旁责备孩子,让孩子发生自卑的心情。只需孩子认真学习而且尽力的时候,家长就要给予孩子鼓舞,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轻抚、一个会意的浅笑都会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工作。
初中生不想上学的原因:
1、孩子的自身问题
孩子心理发育不成熟,孩子虽然智力水平属于正常,但社会适应能力差,幼稚、缺乏积极的进取精神。自信心缺乏,开始孩子对学习很感兴趣,信心十足。但孩子的创造力和与众不同的行为往往被思想保守、生活刻板、只注意分数的父母所压抑,所以孩子不仅不能为自己的独特性、创造性而骄傲,反而会感到自己无能,而自暴自弃。
2、人际关系问题
朋友关系或是师生之间不太好。大家都了解假如有一个学员校园内遭受暴力行为,不论是人体上的损害或是心理状态上的损害,都是会造成不愿去学校的厌学情绪。这也是一种“逃避心理”。
3、严重的家庭问题
生活在一个经常发生纠纷的家庭,孩子会心事重重,而无力顾及功课。由于安全感丧失,家庭不断地激烈争吵和高度紧张气氛,使焦虑的孩子无法再对学校发生兴趣。
初中生不想上学的表现:
第一种表现:不想去上学、故意迟到
孩子厌学的第一种表现是很明显的,就是不想去上学,从早上起床就开始慢慢悠悠的,就算家长在一旁催着,孩子还是漫不经心的穿衣服,有的孩子还会故意绕远路,迟到。
第二种表现:作业拖拉、敷衍了事或不做作业
如果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作业开始拖拉或者敷衍了事,甚至干脆就不做作业的情况,那么家长就要上心了,孩子已经出现轻微的厌学情绪了,家长有时间还是要多跟老师沟通一下的,询问孩子最近的做作业情况,如果发现上述情况,一定要及时纠正和引导。
第三种表现:一天到晚抱着手机玩
现在稍微大点的孩子,可以说是人手一部手机,而厌学的第三种表现就是,孩子一天到晚抱着手机玩,一会到家,不是先写作业,而是拿起手机,要么打游戏,要么看电视,非得家长催促才不情愿的放下手机,而且有的孩子还会把手机拿到学校里,直接就在上课玩游戏!
2024-05-17 查看全文 -
孩子正处在叛逆期,如果表现出不想去学校的想法,父母不要太过生气而打骂孩子,这时候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打消他心里的焦虑和烦闷,这样对于上学就不会那么抗拒。
孩叛逆期不想上学怎么办?
1、管理情绪,保持心态
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经常采用怒吼或者伸手打的方式。这对孩子起到的仅仅是进行压制的作用,而无法对孩子真正进行教育,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充满着爱的。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情绪失控。父母就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用恶毒的语言去伤害孩子的心灵。父母发火的原因也是因为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感到失望和愤怒,这时候可以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不要急于求成。不仅是孩子需要成长,父母同样也是需要成长。面对孩子出现不良问题时不能很好地解决,就要学会和孩子共同进步。
2、理解孩子的压力
孩子不去学校了,家长不能只顾自己的尊严或者面子,认为孩子不去学校了,让自己感到丢人,其实应该多替孩子想想,孩子不去学校自然心理也有很大的压力,不是遇到了特别大的事情,或者实在是受不了了,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的,还是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问题,这样问题才容易解决。
3、与孩子进行多沟通交流
家长要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家长与孩子的对话,往往总是居高临下,或是封建家长式的作风,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总是说一不二,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家长要尊重孩子,与孩子及家人和睦相处,家长要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成长环境。
孩叛逆期不想上学的原因:
1、学习跟不上
孩子在课堂上没有及时跟上老师的进度,加之课后不好意思向老师请教,久而久之就会跟不上,这种情况下会造成作业不会做,学的吃力,从而产生了厌学的心理甚至放弃的念头。
2、没有学习氛围
有的家庭并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给孩子传递了负面信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导致孩子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自己即使没有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也没有关系。
3、家庭教育的原因
现在的家长都特别重视孩子学习,跟孩子谈话张口闭口就是学习,孩子听得很烦,从而增加对学习的厌恶情绪。
(1)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会使孩子心理压力大大增加,不自觉地把学习与痛苦体验联系起来。
(2)父母陪读,使孩子缺乏学习自觉性。 这会使孩子难以领悟学习的过程,难以独立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快乐。
孩叛逆期不想上学的表现:
1、喜欢和家长对着干
孩子进入叛逆期之后最显著的一点体现,那就是——和家长对着干。家长越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就非不去做什么,就像是故意和家长刁难一样。
2、情感方面有很大的改变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通常会经历情感上的动摇,或许体现出心境不稳定、易怒、独立性强等特色。这是由于他们正试图找到自己的身份和独立性。
3、厌学逃学,不恪守校规
孩子们不想在校园学习,甚至不想逃学。不恪守校园的规章制度,破坏校园的学习气氛。影响教师的教育和同学的学习。
2024-05-15 查看全文 -
当孩子进入叛逆期后,情绪会变得更加敏感,对待父母的态度也会变得抵触。这是因为他们已经开始产生自我意识,认为自己已经成熟,可以实现独立。叛逆期的孩子自尊心更强,也更加在意别人的评价,稍有不顺心就会情绪失控。
初中生男孩子叛逆期怎么办?
1、平稳心态,接纳叛逆。
叛逆期孩子性情不稳,家长要做好准备,时刻稳住自己的心态,不要轻易就被孩子气到,更不要不分是非的非打即骂,即便在叛逆期,但孩子做的事不全是叛逆行为,我们一定要先问动机,再分析对错。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因成长环境不同,叛逆程度不同,别人家的孩子不一定是完美的,我们要去接纳孩子的叛逆与不足,这样才能看到孩子更多优点。
2、让孩子自己尝试做决定。
叛逆期的孩子实际上有一个心理就是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去做一些决定了。但是他们这种心理在家长眼里就是不听话、叛逆的表现。也许你多让孩子尝试做决定,他就不会对你的决定出现违背或者是不执行了。
3、耐心沟通。
叛逆期的孩子都很难沟通,对于家长的话大部分都听不进去,家长在与其沟通的时候要多些耐心。这个时期的孩子犯一点错是难免的,只有多些耐心,和他们细心的沟通,知道他们的心里想什么,才能教好他们。
初中生男孩子叛逆期的表现:
1、不服管教,好胜心强。
青春叛逆期的男生,不喜欢老师家长的管教,对于家长和老师的好言好语,丝毫不理会。同时,这个时期的男孩,好胜冲动,可能和同伴一言不合就会打起架来,拦都拦不住。情绪不稳定,高兴时你与他讲话便会听,不高兴时,谁的话都不听。
2、倔强固执,情绪反应激烈。
坚持要特定的某一件东西,即使父母亲不同意,自己千方百计也要达成。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别人越是阻拦决心就越是坚定,非要做到不成。同时,如果别人对自己的想法或者看法有意见,则会显出格外激烈的反应。父母想要他做的事情,就偏不做;父母不要他做的事情,偏偏就很想抵触父母、反抗父母,从而去做。会有一定的逆反心理。
3、精力旺盛,活泼好动。
正处于青春期的男生,活力无限,动力也十足。对身边的事物好奇心重,也乐于去探索,而往往因为不懂得事情的轻重,把握不好力度,造成调皮,坏事的结果。
初中生男孩子进入叛逆期的原因:
1、期望值太高。
望女成凤,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共同心愿,但却忽略孩子自身能力以及素质,从来不考虑孩子是否对此感兴趣,提前给孩子规划好各种补习班或特长班,结果只能适得其反,甚至会让孩子出现逆反心理。
2、家长教育存在问题。
现在的孩子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和在家庭中的地位都有了根本的不同。而我们却用过去成长经历中形成的观念来教育现在的孩子,孩子自然难以接受。
3、亲子关系不协调。
家长与孩子之间没有良好的互动与沟通,儿童往往感到不被理解或是受到冷落。这种情况下,孩子通常会表现出反感的态度。
2024-05-11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